多元文化互动中的公共艺术
2004-05-21胡金黎
胡金黎
We haven't focused on the surrounding existing space as well as our public art like today, Public art as the artistic creation, more or less keeping relatively independent spirit character, can't be completely controlled by controlling economic force in city organism.But because it belongs to urban public cause, it has to receive such demands as function, thought, etc of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 investors and public volition. Therefore, artists engaged in public art creation adjust the relations of the two to a great extent.
China's social realistic features and trend of public traditional aesthetics have determined the special actuality of public art. The development state of China's contemporary public art has declared its outer and inner parts lack of a public existing space.
What kinds of creation attitudes, works will be supplied by artists to improve the qualities of urban lives? Paris model, New York model or natural model is infeasible.
Those great sculpture and decorations transplanted from Europe and Africa will necessarily not stand time experience. Nationalization structure and re-constructed auspicious dragons and lucky creatures don't belong to us, including many big or small seasonable and occasional environmental art engineering, which also faces embarrassedplace. We shouldn't be crazy about foreign things, or can't need "fully Chinese" things, what we need is a spirit ,a spirit of mastering city history and cultural lifeline.
How to use this spirit to adjust government, community, residents, parties, developers and investors together and to create a happy natural organic order of public life are vital.
我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周围的生存空间,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我们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作为艺术性的创造物,或多或少地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精神品质,不会完全地受城市肌体中支配性的经济力量所支配。但是,由于它是属于城市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它又不得不接受政府部门、投资者、公众意志提出诸如功能性、思想性等要求。所以,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很大程度上是在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社会现实特点与公众传统审美趋向决定了公共艺术的特殊现状。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表明,在它的内部和外部都一直缺乏一种公共性生存空间。这表现在: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传统的公共意义的雕塑基本功能是纪念和宣教,雕塑总是作为统治思想的权利象征而存在,这种社会训导者的身份和居高临下的姿态很难与公众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关系,所以,除了占有公共空间这一特征外,传统公共雕塑并不具备当代意义上的公共性。其次,伴随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兴起,产生了一种新的主宰公共艺术的主体,即所谓“甲方集团”,他们通过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方式强制性地将个人好恶纳入公共空间,在缺乏公共决策和监督机制的状况下,公共艺术开始沦为一部分人聚敛社会财富者的私有品,一切以其好恶为转移。媚俗和屈尊也很难使雕塑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最后,中国当代雕塑一直很少考虑自己在公共领域中的位置和功能,考虑建构公共性空间对自身发展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固然是受制于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结果,另一方面则主要是由于自身公共意识的缺乏。
面对现在城市化飞速发展,我们必须清醒的是:公共艺术如何在充满复杂利益关系的现代都市社会里,保持其作为艺术创造物所应具有的某种程度的自我与独立的价值品质。城市公共艺术要获得一种健康发展的土壤,要实现它对社会全面均衡发展的独特作用,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被普遍认同的是以公共艺术来一般化地美化城市的观念,即城市化的物质进程的目标与艺术家普遍的美学理想之间完全一致。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投资者和艺术家都抱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权力主义成见,以高度理想化的普遍的人性标准来为我们的都市勾画美好的蓝图,而一旦投入实施,结果往往与事先的设想相差甚远,并且还常常引发令人预想不到的矛盾。在公共艺术项目的论证过程中,大家都习惯于依赖各种电脑制作的模拟效果图和精巧的模型来说明问题。而实际上,这些效果图不是在说明问题,而是在简化问题。模拟效果图的实质是把城市环境空间固有的复杂关系和内涵简化为单纯的形式关系,不客气地说,它只是提供了一种美学的假象。专业人士当然了解这一点,他们一般不会像普通市民那样被这些赏心悦目的模拟图所迷惑,但一种基本立足于物质性的关系,使得他们往往无法深切地体验城市空间内涵的复杂性。于是,我们的城市里出现了层出不穷的虚假的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
人的本位意识自然属于老生常谈了,但人从来就不是抽象的存在,在现代都市多元的文化环境里,建立在理想化之上的一种普遍性的美学观有多少现实基础,是很值得怀疑的。普遍性的美学观其实是无视都市人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那些制作精美的模拟效果图,也许确实灌注了设计者某种本位主义的理想化。但是我想指出的是,在大多数的设计效果图中,人都是无关紧要的点缀,是没有任何本质意义的抽象存在。就城市公共艺术品而论,它所落脚的特定区域空间不仅包含了诸如周围的建筑物、树木等物质性关系,同时更具有特定的精神和心理性的意义。这种精神性的关系虽然不可见,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了解都市特定区域人群的文化、阶层、年龄结构以及职业背景是把握这个无形的心理性空间网络的基本途径之一。事实上,只要细加审察,就不难发现围绕着公共艺术品所发生的接纳、愉悦或厌恶、排斥等心理效果大多有着复杂的文化、经济的乃至政治的根基。总之,在公共艺术领域里是不存在抽象的美的神话的,所谓普遍意义的美,所谓公共艺术一般化地美化城市的景观,在现代城市中都是脱离现实的同意义词。
此外,以公共艺术作为解决城市经济发展诸多问题的良药,希望通过有效的运作以此拉动城市经济的产业发展的观点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这一点也许不为那些正在为中产阶级化努力的专业人士所认同。城市化对公共艺术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这种艺术能否有助于城市总体的物质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上的。简单地说,就是要求公共艺术要能够为城市的经济搭起唱戏的舞台,或者至少是能够起到使城市经济运行更为顺畅的润滑剂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情况也许不那么绝对,有时,决策部门投资于公共艺术的动机也许不能都简单地归诸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不过,国内流行的把公共艺术规划与建设作为改善所在城市投资环境重要举措的说法,大体上是能够反映决策层面的一般心态的。
就有关公共艺术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业内人士大体上是有共识的,美化城市,增添城市的亲和力,锦上添花之类的通行说法其实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希望用公共艺术来扮靓我们的城市。这种共识还可以作进一步细化阐释,比如有助于营造现代都市良好的环境氛围,调节人的精神与情感世界,和谐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繁荣,甚至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均衡发展方面发挥作用。这些构想本身都没有问题,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化进程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复杂效应,具体的公共艺术建设和规划往往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过于笼统和抽象的说法事实上会掩盖公共艺术建设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从而失去在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公共艺术在推进城市化的物质进程中是具有自己独特作用的,这一点不容置疑。在谈到这方面问题时,投资者和决策层多以国外的一些著名的城市为例证,比如,巴塞罗那、纽约、巴黎等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的积淀使得这些城市具备了更多的吸引力。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即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给这些城市增添魅力的公共艺术作品是某种功能性考虑的直接产物,具体到单个的作品,其产生有特定的上下文关系。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气氛的塑造从来就是自然和历史形成的,以为依据某种高明的政策就可以在短暂的几年时间里创造出奇迹,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事实上,一座城市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风貌的形成要远比建筑一大批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或立体交通系统来得复杂,科学论证、专家权威的讨论以及发动市民参与之类的办法在处理这类问题上并不是总能得心应手的。对此,政府决策层在思想上应有充分的估计,否则,很难避免好心办坏事的结局。
值得警惕的是:公共艺术一旦陷入社会商业、金融或政治的关系里,就会完全地变成了某种利益的工具。把公共艺术定位为一种衬托和彰显现代城市经济强势力量的文化附庸,公共艺术就容易走入到一种不尴不尬境地。在这种情形之下,作品的艺术性自然无从谈起了,这也就难怪许多艺术家无奈地将一件件本应严肃对待的作品演变为“菜活”,艺术家的良知淹没了。公共艺术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最无奈的事就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酝酿和调整之后,雕塑家们变得愈来愈机灵,创作出来的作品让人感觉到无可挑剔,你无法说它有什么不好,但也说不出它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一种八面玲珑的世故与机巧里面却无法掩饰艺术家创造力的衰退。
让我们来冷静地审察我们的公共艺术,它显然越来越倾向于一种温和、中庸、适度的现代艺术风尚了。形式美感是必要的,一定的现代气派和无伤大雅的反叛姿态也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如果是严肃的主题,那么在风格上还是保守一些比较好,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关于甲方意愿和恶俗工程这里我们不作评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建设,紧随着北京、上海、深圳、大连、青岛等城市之后,各个大中城市都表现出对自己城市面貌和公共空间极大的关注和热忱。相对于像巴黎、纽约这样的城市来说,我们的大部分城市可以说非常缺乏公共意识和整体的规划,在中国的短短百年时光里,城市和城市的市民们经历了太多毁灭性的冲击——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城市的建设和公共空间的筹划,同时要面对建造、改良和破坏。近些年来,有些字眼儿我们已经耳熟能详,比如:“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与传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等等,那么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呢?或者说,艺术家到底要以什么样的创作态度和作品来改善、提升城市生活的质量呢?无论是巴黎模式,还是纽约模式,自然都是不可行的。那些从欧洲、美洲移植来的巨大雕饰必然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经过概念化的结构和重构的祥龙瑞兽也不属于我们的生活;包括诸多应时应景的大小环境艺术工程,亦面临同样尴尬的处境。我们不要崇洋,但也不一定要“非常中国”的东西,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把握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命脉的精神。如何以这样一种精神,把政府、社区、居民、当事人、开发商、投资商一起协调平衡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自然的公共生活有机秩序,变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