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思考?研究
2004-04-26肖川
肖川
“想一想”,“想想”,这是在课堂上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的话,也是中小学教科书上通常的一种课后作业内容。“想”,只是一种人的头脑对于刺激(主要是语言来表达的问题刺激)的一种应答,一种近似于本能的反应,一种理智的冲动。它可能是没有头绪的,没有概念框架作为支撑的。只要不是白痴,谁都可以想一想,想得如何那就很难说了。
而“思考”则是一种沉潜的运思,一种高级的智力劳动。它与思考策略相联系思考”首先应该努力做到有条理的思考,即根据问题的性质、思考的对象,有系统地思考,做到有条不紊,层层深入,逻辑自恰。
其次,做到有根据地思考。得出某个结论,依据是什么?重视作出判断的依据,做到有理有据,是重要的思想品质;否则就可能是信口开河,信口雌黄,主观臆断,痴人说梦。
再次,批判性地思考。对于这个问题,前人和同时代的其他人作过哪些研究?得出过哪些结论?你对他们的观点作何评论?而不是轻信甚至迷信权威;引论不能代替论证,说明也不能取代证明。
第四,内省性地思考。思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思考的审思”,心理学上称之为“元认知”或“反省认知”。我的推理所依据的逻辑法则合理吗?我的立场、我的价值观有什么局限性吗?譬如有人说,在日本人眼中,中国人还不如黑人。言说者自己不是也有种族歧视的观念吗?
第五,彻底地思考。所谓彻底地思考,就是要不断地追问,不断地寻根究底。比如说,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有“善的目的”,那么什么是“善的目的”呢?就是培养人才,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结论不能简单地说是错误的,却是不彻底的。因为什么是“人才”呢?可能在言说者看来,就是对他有用的人,能够服务于他个人或者是他所归属的小团体的私利的人:那这样的“人才”,对言说者来说,不过是更有效率的工具,更会说话的奴才。促进学生的发展又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某个利益集团的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彻底地思考的结果只能是教育的“善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他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创造者,而一个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也最有可能去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
发展学生批判性的思考力,是建设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因而应该成为教育自觉追求的目标。受过良好教育的独立的个体,必须学会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承担。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取决于批判性的思考力的发展。
在汉语中“研究”一词的内涵也很丰富。人们经常说的“研究研究”,实质上是磋商、协调、平衡关系、考虑、商讨等意思。在這里,研究是指对研究主体而言从未知到已知的探索过程,探求事物的奥妙的过程。所以,“研究”就更是一个复杂的、更有计划性的智力劳动的过程,是一种精神的历险。
发展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也称之为主题探究的学习。探究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上位概念。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一定是探究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探究学习都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一般为长周期的作业。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为:发现和提出问题——根据日常经验和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出解释或假设;根据问题和假设设计研究过程:根据问题搜集事实和证据一学习者重视实证在解释问题中的作用;根据搜集到的证据修正和完善解释:根据其他解释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一学习者重视思考的独立性与思想的开放性:检验结果一学习者交流和验证他们提出的解释:表达与交流一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解释。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就是以我们原有知识、经验不能解释、理解和说明的现象。因而问题也就是思想的资源,是我们思想的推动力,也就是我们心灵的财富,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更为坚实地建构知识,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而一个对于问题不会进行研究的人,就很难摆脱狭隘和肤浅。
我发现,更多的人只会“想一想”,对于问题,发表一点意见和个人看法,而不会思考。所以,这些人的那些意见和看法,往往经不起推敲,显得肤浅,甚至似是而非。区分“想”、“思考”和“研究”这三个词的用意就在于: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想”,更要发展学生的思考策略和研究探索的意识与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发表意见,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研究与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高品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