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童的沧桑感

2003-04-29安武林

辽河 2003年2期
关键词:沧桑感苏童总能

安武林

苏童是个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六十年代的人如果还喜欢读一点小说或者文学期刊的话,对他的名字一点儿也不陌生。他那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挥之不去的沧桑感,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的文字就像旧木家具或者破落的油坊里散发出来的味道,总能给那些具有恋旧情结的人以深切的抚慰和感动,总能给那些喜欢在小说中寻找惊喜和刺激的人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苏童成了六十年代的人的文学上的代言人。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就是这样读他的小说和这样评价他的小说的,不能否认,其中还有一份情感包含在其中的,就像今天七十年代的人津津乐道于他们这个群体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一样。苏童的小说都是写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一个对现实缺乏洞察力的作家在表现现实方面同样是乏力的。但是,永恒的人性并不会因为取材的现代或者古老而有所改变。苏童的小说恰好利用了批评家所说的陌生化或者说间离的方式构筑他那个世界的。在今天看来,这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创举。但是,在那个时候,他的确使我们耳目一新。

苏童的沧桑感,基本上都来自于他早期的创作,我们对他的叙述方式耳熟能详。在很久很久以前,我爷爷的爷爷,这种独特的口吻能使我们联想到那些久远的民间文学。这种平易和亲切无疑把他提升到了一个洞察世事的智者的高度。也许,他本人就迷恋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诠释的前喻文化的内涵。比如说《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作者的目光悠远而痴迷,需要说明的是,他所构筑的那个世界是子虚乌有的,但是,他总能从龟裂的土地和历史的废墟中发现和建造一个鲜活而又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沉重而又丑陋,粗卑而又忧郁。毫无疑问,他本人有一种精神分裂式的狂喜和迷醉,而且,这种分裂完全是贵族化的。

苏童是那种很善于虚构故事的小说家,在他的早期和后期的很多小说中,这种虚构的天赋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但是,一走进现实之中,他的天赋就有点儿受阻,无论哪一篇小说都有捉襟见肘之感。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富有想象力但缺乏现实洞察力的作家。苏童也试图在现实中挖掘出富有戏剧性的人性的真实,比如说他曾写过的反映离婚的小说,这多多少少有点偏离他本人的创作理想,而且有一点媚俗的味道。从文学的意义上说,远没有他早期的创作成功。因为它缺乏丰满的质感,也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说从前他的小说试图建造一幢建筑,而后期的许多小说只不过是局部的雕凿而已。

苏童的沧桑感弥漫在他的老故事旧故事之中,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苍凉。尽管有时候还有点儿细碎,但民俗民情的浓郁却会扑面而来。这个人的思考和寻找的目光不在特定的人物身上,也不在离奇的故事之中,有时候他那种淡淡的、忧伤的氛围的营造,就可以让我们看见那个时代那个世界之中的一切。这种沧桑给他带了灵韵,飘逸,灵感,甚至是智慧。现在的人读苏童,总是怀着从前的期待,因为他的名字几乎是在那一片荒芜之处建立起来的。但是,他好像找不到从前的感觉了,我们读他越来越陌生。

最初,他把我们的胃口吊起来了,以至于我们对他形成了一种概念化的认识:就是我们喜欢从语言风格、故事的背景、叙述的方式之中来辨认这个熟悉和被我们所喜爱的人。

一个作家的最大麻烦就在于使读者产生阅读期待,这种期待就像是作家和读者之间签订的一份契约一样,轻易的改变总会给读者带来许多不适之感。

苏童很快就到了不惑之年,但在文学上他依然很困惑。这种犹豫和矛盾就在于走旧路还是走新路,毫无疑问这种抉择是很痛苦并充满危险的。但无论哪一种,对他来说都充满了艰难。他的“故乡系列”好像并不怎么受欢迎。其实,很简单,他的沧桑感已经在人们的印象中根深蒂固了,而且这些人也学会了沧桑地看待他。只要他的心能沉静下来,他猛一回眸,就能走进发黄的土地和苍凉的家园。

猜你喜欢

沧桑感苏童总能
《群众来信》小说集:苏童笔下的人性与宿命
浅谈苏童小说《刺青时代》中的创伤书写
那个人,总能让我们绝处逢生
我们告诉孩子们努力总能成功。但当他们还是失败时,该怎么办? 精读
西汉中山国青铜器沧桑感的水彩技法表现解析
苏轼赤壁词的历史感、空间感与沧桑感
忆游颐和园廊亭(新韵)
忧患、悲悯、历史沧桑感——我读杨强诗词
被冤枉
愿我总能吃到最美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