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旬老太:一手“绝活儿”救助400下岗工

2001-04-29

现代妇女 2001年9期
关键词:下岗职工凉皮大娘

维 维

12年前,65岁的她远赴西安学习凉皮手艺,花了2000元的高价;

3年前,74岁的她打出招牌:免费培训特困下岗职工,而且包吃包住;

3年来,她免费培训了400多名下岗职工,为此耗尽了5万余元积蓄;

如今,77岁的她一边读着老年大学,一边租房培训下岗职工……

七旬老太:一手“绝活儿”救助400下岗工

65岁西安学艺

60岁那年,芦彩文从新乡市百货供应站退休,此时大女儿已经参加工作,儿子和小女儿还在上大学。这让她感到欣慰,同时也感到肩上巨大的压力……仅凭自己和老伴的一点退休金,怎么算计钱都不够花。

退休在家的她,决定做点小本生意。经过一番考察,她决定卖凉皮,然而每到一家凉皮摊前向人求艺都被拒绝。同行是冤家,谁肯教她!

看来只有异地求艺了。1989年8月,65岁的她背起包袱走出家门,坐上远赴西安的列车。西安的凉皮店很多,但同样没人教她,磨破嘴皮,最后总算以2000元的高价与一家店主谈妥,店主答应教她。

回到新乡后,芦彩文在市环城南街支起了小摊,一边卖,一边琢磨各种技巧。生意开门红,没过几天,就有不少回头客。一算账,每天能挣上一百多块呢!

丈夫姓苗,老太太把自己的凉皮命名为“苗记”,人们都喊她“苗大娘”、“苗老太”。生意做大了,“苗记”随之名声远播,先在环城南街,接着在市区的大街小巷,许多人都知道苗老太的凉皮味道鲜美,吃了第一碗想吃第二碗……“苗记”火了起来,创下一天卖800多碗的纪录。

从西安归来到1997年底,苗老太足足赚了七八万元。有了钱,她盖起了楼房,买了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七十多岁的她精神矍铄,满是皱纹的脸上时常挂满笑容,日子那个甜啊!

10万份免费授艺传单

一对下岗夫妇改变了苗老太的生活。

那是1998年8月的一天上午,天气闷热。苗老太刚刚摆好摊子,一阵吵骂声传来。“走,离婚去,日子没法过了!”不远处,一个头发零乱的女人拉着自己的男人,声音歇斯底里。“离就离——”男人一脸怒气。

夫妇俩的背后是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儿,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拽紧妈妈的衣襟。好奇的人们围上去,苗老太也丢下生意,拨开人群挤上前来。老太太一向“好管闲事”,这次也不例外。“闺女,有啥想不开,非闹离婚不可,说给大娘听听!”她顺手拉过小孩。

吵嘴的夫妇俩跟了过来,道出原委。男的叫王新利,市皮革厂职工;女的姓马,市铸车厂职工,二人于年初双双下岗。王新利跑了多次劳务市场均无功而返后,常在家中喝闷酒;小马摆过几次地摊,但都没挣到钱。孩子要上学,一家人要吃饭穿衣,夫妇俩一个比一个急,经常互相抱怨对方,“战争”频频爆发。

“要不,你们跟我学做凉皮吧,起码有碗饭吃。”苗老太边说边调了两碗凉皮,“你们先尝尝我的手艺,保证有钱赚!”

“学做凉皮?”小马一脸疑惑,“大娘,这可是您的绝活儿啊!再说,俺也交不起学费。”苗老太听后一摆手:“啥费不费的,大娘就想帮帮你们!”

第二天,王新利夫妇成了苗老太的上门弟子,学习和面、做皮、配料,苗老太把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教给了他们。

半个月后,王新利夫妇出师了。第一次摆上自己的凉皮摊,两口子的心怦怦直跳。谁知一天下来,生意还真不赖,许多人吃后,都说口味有些像“苗记”。晚上盘点钞票,121块!“这样下去咱不就发了!”夫妇二人乐得合不拢嘴。

不到两年,王新利夫妇靠卖凉皮赚了3万多元。这是他们过去好几年的工资总和啊!有了钱,二人先把儿子送到名牌学校读书,接着又买了一辆本田摩托车。当然,他们没有忘记苗大娘,可每次提着礼物来到大娘家,老人总是脸一沉,坚决不收。

第一对徒弟出师后,苗老太暗自思忖:下岗职工这么多,其中很多家庭条件特别困难,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咋过呢?要不,办一个技艺传授部什么的,帮他们一把……她把想法说给家里人听,两个女儿都表示反对:妈,都说同行是冤家,您这不是断自己的财路吗?儿子苗玉林倒是大力支持。玉林自1995年下岗后,一直跟着母亲卖凉皮,最知道下岗职工的苦处,也了解妈的脾气,妈想做的事拦也拦不住啊!

说干就干,苗老太到市工商局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名称——苗记小吃技艺传授部。然后她印制了10万份宣传单在街头散发,宣传单上写明:凡是下岗职工、残疾退伍军人等生活特别困难的,一律免费培训,包教包会,免费提供吃住。

苗玉林虽然对母亲很支持,但听说妈还要把徒弟领进家里吃住时,瞪大了眼睛:“妈,教就教呗,管吃管住,咱受得了吗?”老太太笑了:“家里有6间房子,楼上睡男的,楼下睡女的。咋住不下?至于吃饭嘛,咱有的是凉皮!”老太太一家住的是一栋两层楼,虽然旧,但很大,面积158平方米。

传单发出去后,立刻引起轰动。知道“苗记”小吃的人很多,但“苗记”要免费培训下岗职工的事,还是头一回听说。人们在议论猜测的同时,争相来到环城南路160号——苗老太的家中探个究竟。

教徒弟学艺,教徒弟做人

李金凤已下岗多年。1999年7月,一场洪水又淹没了她的家。她牵着年幼的孩子,跟着丈夫到新乡谋生。由于连续半月没找到活儿干,一家三口沦落街头,李金凤几近绝望。就在这时,她看到“苗记”免费授艺的传单,走进了苗大娘的家门。

“闺女啊,多吃些,吃饱后就住在大娘家,俺教你手艺。”听着苗大娘热情的话语,李金凤的泪珠直往碗里掉。

住下的当夜,苗老太就手把手地教她和面、掺水、做皮。大娘一边耐心讲解,一边动手示范:哪种情况下易粘锅,哪种情况下结不成皮等等。

一个星期后,李金凤学会了全部手艺。临别时,苗大娘掏出50元钱给她当路费,李金凤泪流不止:“大娘,俺没啥礼物给您,就让俺给您磕个头吧!”说着跪倒在地,苗大娘一把扶起她:“谢个啥,快回去出摊吧,夏季好卖……”

李金凤支起了凉皮摊,生意兴隆,每天都能挣上100多块钱,日子渐渐红火起来。饮水思源,她没有忘记苗大娘,不时给大娘写封信问声平安。大娘拒不接受礼物,那就送上一面锦旗吧,上书:“洪水无情人有情,苗记大娘送温情。”

“艺精人品更要精。”这是老太太的一句口头禅。每收一个徒弟前,她都要明确一条“家规”:今后做生意绝对不准掺杂化学物质。否则,断绝师徒关系。

劳改释放人员住到家里,“苗记”凉皮国外飘香

老太太起初仅向下岗职工和残疾退伍军人免费授艺,后来名气大了,找她的人越来越多,她免费授艺的对象随之越来越宽了。

司爱军原是新乡市一家水泥厂的职工。1994年4月,21岁的他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6年。等他从大墙内走出时,已经没有单位愿意接收他,不少亲友都对他报以异样的眼光,他感到心灰意冷。

在新乡火车站,他捡起一张宣传单,不禁眼睛一亮:免费传授凉皮技艺!再往下看,他叹了口气:传授对象主要是特困下岗职工、残疾退伍军人,像自己这样的劳改释放人员,人家肯定不会要啊!

但他还是决定试一试,碰碰运气,见到苗大娘,他将情况如实相告。

苗大娘叹了口气说:“孩子,你还年轻,今后要好好走路啊!”司爱军连连点头,问大娘愿不愿意收他为徒,大娘说:“孩子,谁不要你,我也得要你,要不你还会出事儿。好好干,挣钱后娶个媳妇,别忘了请大娘喝喜酒……”

收司爱军为徒后,苗老太在授艺的同时,更注重育人。小伙子悟性很高,一个星期后,就能单独出摊了。望着徒弟用汗水换来的一元、两元钱,她打心眼儿里高兴。

老太太的凉皮手艺还被徒弟带到了国外。

48岁的张素青是新乡市人,现旅居塞浦路斯。

张素青不是特困下岗职工,却也是苗老太的徒弟。2000年8月,她跨进苗大娘的家门:“大娘,俺想跟您学做凉皮,学成了,到国外开店去!”苗老太一脸惊奇:学就学呗,干吗带到国外?

原来,张素青和女儿都是苗记小吃的常客,新乡市那么多家小吃店,母女俩惟独相中了“苗记”。两年前,女儿到塞浦路斯定居了,远在他乡,念念不忘苗记小吃,常常写信说苗老太做的凉皮凉丝丝酸溜溜辣糊糊的,特别爽口,一想起来就直流口水。如今,张素青就要随女儿到国外定居了,想起女儿的馋相,她灵机一动,何不跟老太太学一学手艺,带到国外,既可让女儿解馋,还能开店赚钱,何乐而不为?

苗老太一听就乐了:“好好好!这几年外国的什么麦当劳、肯德基都跑到中国耀武扬威来了,咱也把中国凉皮打到国外,让外国人尝尝咱的手艺!”

对张素青这个特殊弟子,苗老太可真下了大功夫。以往收的徒弟,忙不过来时就让儿子指点一番,但这次不行,这可是到国外,为国争光啊!她自己亲口传授,一点一滴、一丝一毫都小心指点。

张素青学艺期满,掏出一沓钱来,说是表表心意。苗老太的脸立刻沉了下来,说我要是贪图这些,早成财神爷了。张素青不得不把钱收了回去。临出国前,她给老太太送来了一面锦旗,上书十个烫金大字——“苗大娘人好心善艺更精”。

后来,张素青给苗大娘写来一封信,说她做的凉皮在国外很受欢迎。

400多个徒弟耗去她5万余元积蓄

2001年1月,因城市改造苗老太所住的两层小楼拆掉了,按照政府的安置计划,一家人本应暂时搬至郊区。这下她急坏了:郊区那么远,今后来学艺的人怎么能找到路呢?思来想去她在市中心劳动路60号租下两间房子,把技艺传授部迁了过来。

房子缩在劳动路西边一个小胡同里,很偏僻。这是苗老太的家,也是她的小吃技艺传授部,老太太每月要付300元租金。由于房子小,老太太当初“包吃包住”的承诺无法兑现了。但向老太太“取经”的人仍然络绎不绝。74岁的老人邹国泉从鹤壁市赶来,他原在的印刷厂效益很差,6名残疾下岗工没有出路,他是替他们来探探虚实的。苗老太对他说:“你回去跟孩子们说,让他们6个一起来吧!”

几年来,全国各地都有前来拜师学艺的,河北、山东、内蒙古、辽宁……徒弟太多了,故事也太多了。锦旗,挂满了苗老太的两间小屋。

做凉皮看似简单,实际上很有讲究,徒弟们刚开始学时,米、面、油浪费很大,做出来的多是废品,只能扔掉。每一个人从开始学艺到出师,一般要浪费掉105元左右的原料。3年来,苗老太共免费收下了410多位下岗职工,帮助他们走上了再就业的道路。另外老太太还收下了包括退伍军人、劳改释放人员等在内的其他几十个徒弟。老太太不仅包吃包住,还曾送给11位徒弟返程车费。

老太太耳不聋眼不花,身板硬朗,而且还于去年9月报考了新乡市老年干部大学。老人说:“今年1月我写了入党申请书。我已经77岁了,最大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责编丁可)

猜你喜欢

下岗职工凉皮大娘
夏日里不可慢待的那碗凉皮
档案管理服务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作用
乡村旅游不再是“门票+凉皮”
王大娘钉缸
黑凉皮
推销
2招巧辨色素凉皮
下岗职工人事档案管理研究
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 妥善安置下岗职工
好媳妇有眼力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