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记住这个名字
2000-04-26刘然农涛
刘然 农涛
在中国,有一群平凡而高尚的人,他们忙碌的足迹遍布在祖国的每一个乡村,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乡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他们质朴的讲课声传遍了神州大地,他们感人的故事被善良的人们相互传颂。他们的名字叫做——民办教师。
2000年,有关民办教师问题将在年内解决、民办教师将成为历史的报道此起彼伏。在这样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我们想,应该回头去看一看民办教师在中国的这50年,然后,记住他们,祝福他们……
中国有那么“一群人”
解放后,民众高涨的受教育热潮与国家有限的财力形成了极大的矛盾。为了给新生的共和国减轻经济负担,1952年,在国家鼓励群众办学的政策指导下,新中国最早一批由群众出钱出力兴办的农村民办学校和民办教师应运而生,从此,开始了那风雨飘摇的发展历程。
翻开民办教师的历史,他们中的每一个几乎都是一部农村教育的创业史。他们大都工作在贫穷的农村学校,不仅要教好学生,而且要为修建校舍四处奔走,还为辍学的孩子垫付学费;他们进行的大多是复式教学,不仅要上好所有课程,而且要教好所有年级;他们大多是几人一校,甚至是一人一校,有夫妻校、父子校,也有马背学校、大船学校:他们几乎个个是多面手,是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还是音乐教师、体育教师……他们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还是总务主任、接送员。当学校缺少资金时,他们带领学生自己挣;当教室漏雨时,他们动手自己修;当教学中缺少教具时,他们试着自己做;当感到知识不足时,他们便在昏暗的灯光下充实自己。
他们是一群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20出头便献身教育事业,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农村,用青春和热血构筑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大厦。王思明领着学生开荒种地,登山育林,通过勤工俭学,在农村实现免费教育;王小林携妻带子奋战8年,挖石造田22亩,把所有收入用于改建学校;吕晋春、胡跃琴夫妇变卖祖产,用尽积蓄,并腾出自住窑洞,为农家子弟开办图书馆;万永康20多年坚持每天义务撑船接送学生到孤岛上学……
从50年代的扫盲夜校到民办中小学,从60年代的耕读教育到农业中学,从70年代的上山下乡到复课回潮,从80年代的普及初等教育到90年代的普六、普九以及贯穿始终的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民办教师支撑了农村教育的半壁江山,使无以数计的农家子弟接受了基础教育,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这些孩子乃至整个农村的命运。可以这么说,是民办教师用自己的心血,在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知识,孕育希望,创造着生命的奇迹;是民办教师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和无私的奉献迎来了农村基础教育的今天。
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管培俊不无感慨地说:在跟民办教师的接触中,经常受到他们无私精神的感召,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也深深地意识到我们肩头的责任和工作的意义。我们在机关里工作、在城市中生活,工作压力大,待遇比较低,有时对这个不满足,对那个不顺眼,有好多的牢骚,但是与他们这些人相比,我们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社会“两栖”人
“他们是谁?是教书的农民?还是耕地的教师?”这是个让人困惑的问题。
你是一位乡村教师
握笔的手也握着锄头
黑板上你奋笔疾书
拓开蒙童稚子的洪荒
播下知识、智慧和希望
大地里你挥舞锄头
除去洪荒,铲掉杂草
像批改作业一样一丝不苟
无论在田野还是在学校
你都一样地勤劳
于是,每年你都会收获
双倍的喜悦
一张张优异的答卷
和一捆捆金黄的稻
这是一个乡村孩子眼中的民办教师,充满诗意的话语描绘了民办教师的现实生活,刻写着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但这毕竟只是充满童话色彩的理想国,现实中,优异的答卷与金黄的稻并不都如期而至,而在锄头与笔的战争中,民办教师们早已精疲力竭。
甘肃省庆阳地区的民办教师林虎这样描述他过去的每一天:早晨5点多钟起床,摸黑爬四里山路去地里干活。6:30往回走,7点准时到校,然后拖着僵直的腿在讲台上站5个小时每周至少30节课)。早饭啃冷馍,午休伏桌打盹,下午再批阅数十本作业。4:30放学,学生走后,我还要到田间耕作至天黑,回到家才洗脸、吃一天中惟一的一餐热饭。饭后又得趴在炕上家里没桌子),在暗淡的油灯下备课、写教案,到夜里11:30方才入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在长年的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紧张状态下,沉重的教学和生产任务,超负荷的劳动量,使他们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据浙江省义乌县1987年体检统计,约有50%的民办教师患有高血压等疾病。
全国中小幼教师基金会副秘书长杨春茂说:民办教师的性质长期处在模糊状态,是教师却要种地,是农民却还要教书,是干部又不享受干部待遇,是临时工却长期任教,这种状况造成了学校购买国库券时把他们算做干部;村里摊派义务工时又当做农民;教育部门定编时作为教师计算;人事部门精简人员时又当成临时工首当其冲;计划内临时工转正还把他们排除在外。这就是民办教师特殊的社会角色。
这种特殊的社会角色,不仅使民办教师陷于在校校长要质量,在家老婆要产量的耕教矛盾之中,而且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很容易受到非法侵害。
民办民办,说换就换这句曾经流行于农村的民谣,生动地反映了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他们在非法的辞退、摊派的义工和成年累月的拖欠工资中,生活变得难以保障,身份变得模糊不清。
同工同酬——一个遥远的梦想
报酬制度
1980年之前,民办教师得到的是集体记工分、分配口粮加国家补助费的“三合一”报酬;其收入一般都相当于或高于当地农村中等以上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从80年代开始,民办教师报酬改为地方集体自筹加国家补助的分配制度。关于国家补助费部分,1981年国务院规定,民办教师的补助费标准,在国家规定补助费标准的基础上,平均每人全年增加補助费50元。即由1973年规定的小学每年170元,增加至220元,中学每年210元增加至260元。自此以后,由各地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自行规定补助费的标准。地方集体自筹部分则地区差异较大,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补助相对较高,但大部分地区无法实现自筹。
提起80年代,人们总是习惯把它和改革开放、“山乡巨变”、经济腾飞等相联系。种田能手、养猪状元们相继富了起来,而民办教师依然在原地踏步。
90年代在教师们的记忆中是阳光明媚的,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把教师的社会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公办教师的经济待遇的大幅度提高,民办教师的待遇总体上也得到相应的改善,但是问题仍然很突出。
同在一所学校工作,同在一个年级讲课,同样的付出却没有同样的收获。从1985年至1994年,不少省份公办教师工资提高了一百多元,而民办教师仅提高二三十元。在一些地方,同样具有中级职称的公办教师月收入是民办教师的近五倍。陕西省岐山县的几位民办教师曾对这种差距做过详细的描述,反映了民办教师不仅工资低,在各种福利待遇上,也是同工不同酬。
这样的境遇使同样是肉体凡胎的民办教师过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生活。河南省郑州市城郊乡十里铺小学校长、民办教师李道理身患罕见的后天性维生素D缺乏症,他全身骨骼疏松,30多处自然骨折。为了治病,李道理欠下许多外债,经济十分拮据,连床都是用长凳和木板临时搭成的。他妻子说:道理每月收入七八十元,连看病都不够,除了逢年过节,家里很少炒菜。听说有一种进口药能治这种病,可一瓶药580多元,道理嫌贵,说啥也不让买。
越是工作生活条件恶劣的地方,越是民办教师集中的地方。既没有看病的钱,又没有医疗保障,李道理这样的民办教师们就只能是小病顶,大病拖,许多民办教师因此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无论他们多么的不情愿,在贫穷与疾病面前,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健康放在最无关紧要的位置,他们最不敢怠慢的只有自己的学生和教学工作,而他们最大的梦想也只有四个字:同工同酬。
从两种观点到五字方针
80年代以后,在有关民办教师问题的讨论中,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民办教师的存在是符合国情的,在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底子薄、教育的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国家财力既然不能保证提供足够的教育机会,不能保证有更多的公办教师,民办教师模式就不失为一条出路。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逐步消化民办教师,原因在于,民办教师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采取的一种特殊措施,当经济有了发展,国家有了一定财力后,历史上遗留的特殊问题就应给予特殊的解决。
两种不同观点源于人们对民办教师现象的不同认识,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时间,教育决策者们把目光投向了一个焦点:民办教师队伍是继续发展壮大?还是分期分批消化?
值得庆幸的是,后一种观点在决策中发挥了作用。人们认识到,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是民办教师用他们的脊梁支撑起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大厦,在国家贫困时期,是民办教师用他们的无私奉献为国分忧,而在国家有了一定经济实力的今天,应该着手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回报这些共和国的教育功臣。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国家也应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断然废止这种用人形式,才能使农村教师队伍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1990年,国家教委人事司提出建议,希望能制定一个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规划。后来在国家教委与人事部的努力下,1991年,全国民办教师工作会议在河南郑州召开。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民办教师工作为主题的全国性会议,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开创了新局面。此后,政府逐步形成了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思路。
1992年8月,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也称41号文件),确定了一定时期內国家关于民办教师工作的总体思路,并首次完整提出了关、招、转、辞、退五字方针,使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有了法定的程序。可以说,这个文件是国家确定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政策的里程碑,成为了几百万民办教师人生转变的法律依据。
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全教会上正式确定了2000年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目标。此后,各地政府都把解决民办教师问题作为当地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社会经济的总体规划,在计划、指标、经费等方面加以保证,民办教师工作从此开始大踏步前进。
踏上民转公的的荆棘之路
1979年10月,国务院决定,将全国136个边境县8万多名中小学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爆炸性新闻,虽然转为公办教师的只有8万多人,但它牵动了400多万民办教师的心。从此,民转公成了民办教师们心中最美好的愿望和最理想的归宿。
虽然等待转为公办的过程是那样的漫长和令人心慌,但是当他们想到将来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拿到与其他公办教师一样多的工资,可以就医看病,可以老有所养时,那种期望、那种幸福感绝不是享受着按劳分配的人能够体会到的。
1994年全教会以后,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努力下,一场全国性的民转公热潮终于到来了,如同久旱的甘霖适逢喜雨,民办教师终于实现了他们多年的梦想,风雨飘摇的日子将从此远去,幸福生活即将来临。但是,在一些地方,当他们真正踏上民转公的道路时,在路的那头等着他们的却是名目繁多的各种民转公收费和长时间的工资拖欠。
事实上,早在1993年,国家教委、人事部和财政部就曾联合下文,规定任何地区、任何单位不准以任何理由,在民办教师选招公办教师的过程中,巧立名目收取费用。但是在那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总有那么一些人既不理解民转公的政策,也不顾国家的三令五申,把民转公作为地方的生财之道。于是乎生活和工作都在农村的民办教师要缴2000元的城市增容费;具有大专学历的民办教师要自愿捐资”1000元去读中师;每月收入不足百元的民办教师要捐资近万元去建造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一场润泽万物的春雨变成了一次灾难性的冰雹,工资收入本来就很低的民办教师只能东凑西借,以求不误这最后的渡轮。而当他们真正踏上踱轮,驰离悲伤后,他们渐渐发现,在有限的教育投入和混乱的地方管理中,他们转为公办后的优厚待遇并没有一一兑现,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使民办教师转为公办以后依然是拿着白条度日。
事实上,民办教师问题从根源上讲,最本质的就是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因为缺少经费,所以民办教师收入低;因为缺少经费,所以民办教师没有福利;因为缺少经费,所以民办教师……当外国人以惊异的目光称赞我们以占世界2%的教育经费支撑着世界20%的教育人口时,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支撑的背后有民办教师默默无闻的奉献。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民办教师亮起更多的绿灯,争取到更多的教育投入,使这些历尽沧桑的教师们的幸福生活早日到来。
最后的新问题
在即将给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划上句号,国家的教师用人制度走向规范化、法制化之时,代课教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代课教师的数量不免给教育系统内部带来一种新的忧虑:民办教师问题解决了,代课教师问题又出现了,会不会解决了一批又出来一批。如果是这样,不仅给教师队伍管理带来新的困难,而且会造成恶性循环。
代课教师不是中国独有的,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也存在,正常情况下的临时代课教师将始终存在。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产生出来的代课教师明显地打上了中国过渡时期的烙印。管培俊副司长在分析大量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时认为:首先是有效供给不足。由于城乡差别,城市的教师不能到农村去,师范生不愿到农村去,农村一些好的教师不断地往城里调,结构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城市的教师普遍超编,而农村的教师普遍缺编,而在现阶段余缺又难以互补。其次是有效需求不足。根源在于财政体制和教师管理体制。实行财政包干以后,大部分地区的乡镇财政缺口很大,而用一个公办教师的经费可以聘用五六个甚至七八个代课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乡镇往往选择更廉价的劳动力,而抵制公办教师和师范毕业生。
情况复杂的代课教师中,有些人的教龄已超过了10年,他们无论知识水平,还是业务能力都已能胜任教师工作,因此渴望自身的命运能与民办教师相同——转为公办教师。但是,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相同的历史不会重演。
国家有关代课教师问题的方针政策非常明确:第一,不允许再聘任代课教师;第二,对已有的代课教师不再延用民办教师的政策;第三,实施教师资格制度,面向社会招聘教师,愿意从教的人都有机会参与教师职位的竞争,这样代课教师问题自然就会解决。
看来代课教师不能使自己走回过去,而必须走进现实,只有凭借自身的实力,参与竞争,才能超越过去,踏上幸福之彼岸,而教师资格认定是这之间的桥梁。
管培俊说:随着教师培养体系从封闭转向开放,在主要依靠师范培养的同时,开始向全社会招聘教师。在制度上,正在逐步创造条件,教师资格制度将全面实施;下一步要按照數师法》尽快出台教师聘任办法,为向全社会招聘教师开辟途径。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一系列的法规出台。随着民办教师问题的完全解决,随着教师资格制度和聘任制度的实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将翻开新的一页。
圣地红烛——王思明
在革命圣地延安,有个早些年鲜为人知的地方一延长县罗子山乡下西渠村。那里叶里同村,隔山为邻,深山大沟挡住了外边的世界,黄土峁梁诉说着世代的贫穷。
1968年,下西渠村小新上任了一位民办教师:王思明。事实上此时村小面临着严峻的局面:学校的两孔土窑已成危窑;在校生还不到全村学龄儿童的30%,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他的责任不仅仅是播撒知识的种子,而首先要开垦一块培植种子的沃土。
王思明甩开膀子干啦!不管风吹雨打,他领着学生上山挖药材;他跟村里要了块山坡地,一年里栽下了180余株果树苗、5000余株用材树;在凹地,他压出了2666平方米芦苇;三迁校址,四修校舍,他为建校,冒著严寒跑到离村5里远的深沟里去找石板,走10里山路到延河边去背沙子,整整两个寒假,连大年初一都没休息;他又搞旱地育苗;他还……
1970年,王思明的学校实现了免杂费、免课本费、免文品费,办公费自给,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比延安地区普初规划提前15年完成。这可不是一件平平常常的小事!
千万别误了娃儿们,这是一个民办教师朴素而又无私的心愿,王思明为了这,苦苦地摸索着一位教师同时面对六个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他白天上课,晚上攻关。数九寒天,他用破棉袄裹上腿,用煤油灯焐一焐手,拼命钻研;吃饭的时候想起了问题,他撂下饭碗就往学校跑;深夜睡下,偶有所悟,他又穿起衣服回到学校。他足足演算了上万道题,终于总结出了解复合应用题的溯导法。
70年代初,从他用勤工俭学得来的50元钱,给学校购回一台自鸣钟,到后来买回四用机接通全村的有线广播;从花掉村里奖给他买自行车的钱为学生买字典,到学校免费为学生做校服;从去供销社买散碎的玻璃为教室安窗户,到学校盖起了漂亮的教学楼,再到彩电、电脑搬进教室,实现电化教学,在他人生的长卷中重重地写满了两个字——奉献!
学校的6亩果园,建了十几年,挖坑、栽树、守护、锄草、灭虫,流下了王思明一家6口人的汗水。可当果子垂挂枝头的时候,他仅让全家分品了一个苹果,还立下个规矩:只有管护的权利,不能随便摘吃。
1993年9月,王思明领着儿子在维修校舍时不慎左脚严重骨折。医院大夫说出两种治疗方案让他选择,一是做手术,把脚腕做成死关节,但今后只能走平地:二是保守治疗,但要忍受疼痛的折磨。学校的事业等待着他,带领村民奔小康他还有很多想法,下西渠哪来的平路呀,为了山村,为了学校,为了学生,他毅然选择了忍受疼痛。
他是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
苗乡英雄——田沛发
在凶狠的歹徒面前,为了保护学校的财产挺身而出,这不啻于英雄的行为。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格老村完小校长、民办教师田沛发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
1994年10月15日清晨,沿着崎岖山路回家吃早饭的田沛发,忽闻一伙歹徒到校滋事,打了人,还砸坏了桌椅。他连忙急奔学校,边跑边喊大儿子:“金定,有人砸学校,快去看看!”
歹徒们正在校园里大打出手,他们手持柴刀、菜刀、铁棍,已经打倒了村支书,又举柴刀向村长劈去;一间教室的门已经被砸破,桌凳被毁得七零八落。
“不许打人”,不许砸学校,田沛发大喝一声,一个箭步冲进教室,奋力将两个家伙拉了出来,然后用他瘦弱的身躯堵住教室门……
为了护校,田沛发受了重伤,他的大儿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自从1966年田沛发当上民办教师算起,除了队里每年记工分以外,他没有领到一分钱工资。70年代国家每月补贴了5元钱。80年代中期工资才加到30元。他一家老小9口,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可是为了山村的教育,他让大儿子放弃了外面每月600多元的工作,回村当起月工资50元的代课教师。大儿子牺牲后,为了眼巴巴等着老师上课的学生,他又招回在广州打工的三儿子走上这条清贫的路。
难道当年被称为苗寨第一文化人的田沛发算不清自家的小账吗?!
1995年教师节前夕,田沛发受到了政府的表彰和奖励,面对这一切,他激动得落了泪。他说:政府发给我的奖金和社会捐款,除了还清我和儿子住院时欠下的债务,剩下的家里一分钱也不用,要拿来为学校和村里架设电灯线。多少年了,格老村的晚上也该亮了。到那时,娃儿们晚上学习就再也不用点油灯了。
提起田沛发办学的艰辛和付出,乡亲们说:就像那天空中缀满的星星数也数不完。
田沛发说:为了让苗家孩子有文化,就是吃一辈子苦,我也心甘情愿!
高擎火种的人——刘让贤
做民办教师就意味着奉献。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什巴小学校长刘让贤却说:我把对这片热土的满腔热情都倾注在父老乡亲们的孩子身上,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
1977年,刘让贤第一次上山到什巴小学的那天,老村长把他领到一个破落的院子前:这就是我们的学校,山里苦,你将就些,今后就靠你了。这句话他记在了心上,真的就没负厚望。从那天起他把学生视为命根子,教育好土族孩子成了他一生的追求。
刘让贤常年嚼凉馍,就咸茶水。他山下的家种了满院子青菜,他却舍不得吃。他说:“山上娃子苦,老师们也苦;山上没有菜吃,我每星期回家给他们带上点儿。娃子们正长身体呢。”他顾不上自己三个成长中的孩子,等院子里的菜和果子一熟,他就收一收带到学校去。
1986年,刘让贤的大儿子考上了吉林大学,临行的前一天,他对儿子说:咱经济困难,你要少花费。开始他每月给儿子20元,后来发现20元实在不够,便每月寄30元。除买书、买日用品外,回家的路费等样样包括在内,真是捉襟见肘。儿子只好自己想办法到校外的农场帮着收豆子,赚几块钱弥补急需。后来儿子才知道,父亲在供他上大学的同时,还资助着几个家境困难的学生上学。
什巴小学坐落在半山弯上,海拔3000多米,缺氧缺水,刘让贤没有畏惧;冬天山区寒风似刀,夜晚冻得他睡不着觉,他忍过来了。但他惟独不能忍受的是这里信息闭塞。为了让学生的目光跳出山区,他从自己每月的56元工资中,在几个月里硬抠出150元,买了图书、创办了少先队活动室,山里的孩子终于读上了课外书。
从1983年起,刘让贤就设法让山里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拉上了手,娃儿们把自己的真诚和质朴传向城市,收获回他们不曾了解的山外的精彩。
每当山外的学校给什巴小学捐赠衣物和学习用品时,看见领到东西后孩子们喜笑颜开的样子,刘让贤心中却添了几分沉重,他担心孩子们习惯于别人的关心而淡漠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更担心孩子们因贫困而忽略了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泯灭了对他人关心的善良。刘让贤引导学生在雷锋的崇高境界中漫步,组织学生种植实验田、植树造林、回收废品,用一分一角凑起来的钱慰问五保户,向盲童献爱心,给四川、安徽、陕西灾区捐钱,为抢救大熊猫、修缮长城、北京承办亚运会出力。他对学生们说:爱国之心,不以贫富见深浅。
从1981年起,什巴小学的教学质量在东山乡一直名列前茅,四率均达到100%,一批学生在各种作文竞赛中获奖,他的6名学生还到北京受过江泽民等中央领导的接见。看到学生的成长、进步和成绩,刘让贤骄傲,他更觉得甜蜜和幸福。
山村土族因刘让贤而摆脱着愚昧,土家孩子因刘让贤而追逐着光明。刘让贤坚信,等到孩子们当家主事的时候,土族山乡定会显露出亮丽。
背景资料
民办教师队伍的产生与发展
民办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一支特殊的力量,它几乎是随着新中国诞生的脚步而迈进中国教育史的。在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1952年~1957年)。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的礼炮震醒了四万万中国人的心。经济上翻身,政治上做主,唤起了人民在文化教育上获得解放的强烈愿望。
为了加快普及初等教育的步伐,尽量满足人民群众受教育的要求,迅速改变国家文化的落后面貌,中国必须大办教育,办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于是国家在积极创办公立学校的同时,提倡和支持群众办学,为新生的共和国减轻经济负担。1951年11月28日,教育部在《关于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的报告》中提出:对地方经费实行由县统筹,省与专署调剂补助的办法;同时发动群众根据自愿和公平合理的原则,出钱出力办学;在城市依靠工矿机关办学。”在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全国农村兴办了一批民办学校,民办教师便应运而生,并在短期内得到发展,国家采取的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普及教育过程中师资严重短缺的问题。
发展壮大的9年4957年~1966年)。不能等国家富起来再办教育,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扩大教育规模?1957年3月,教育部在第三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上提出:小学教育的发展必须打破由国家包下来的思想。1957年6月教育部又发出通知,提倡群众办学。1958年在大跃进的狂潮中,教育开始盲目追求高指标,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全国应在3到5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完成扫盲、普及小学教育,大力发展中等教育。争取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普及高等教育。在一些省还喊出了“人学文化,村村有初小,社社有完小,乡乡办初中,县县办大学”的口号。接下来的三年自然灾害,使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政府无力承担大量的教育费用。1962年5月中共中央批发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调整教育事业和精简学校教职工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减轻国家负担,发挥人民办学的积极性,在这次调整中,对县镇和农村的中、小学应该采取以下办法:农村公办学校部分地改为民办公助。在这一系列政箫引导下,公办教师被大量精简,民办教師数量则出现了畸形增长的势态,到1965年底民办教师达到近180万。
极度膨胀的11年(1966年~1977年)。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极“左”思潮的阴霾笼罩了天空。1968年11月的一天,某报发表了山东省两位教师的一封信,信中建议:所有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国家不再投资或少投资小学教育经费,教师国家不再发工资,改为大队记工分。不料这个侯王建议引起了国家办学体制的调整,大批农村公办小学改为民办,大批农村公办小学教师被强行下放回原籍工作,本人及家属被转为农业户口,由公办教师变为民办教师。在这个公转民的热潮中,民办教师数量再次增加
“十年浩劫”中,教育部陷于瘫痪,人口增长失控,师范院校长期停办,造成师资队伍主渠道中断,加之当时提出了把学校办到家门口,念小学不出村,念初中不出队,念高中不出社的口号,盲目发展中学,使教育处于管理的混乱状态,其结果是民办教师队伍数量剧增,到1977年已有491万人,达到历史最高峰。
治理整顿缩小规模的15年(1978年~1993年)。教育春天的到来,带来的不仅是教育事业的繁荣,而且是教育向正规化的转变。1978年1月7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加强对民办教师的管理,选用民办教师要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指出:“目前民办教师的比例过大,应采取措施,逐步提高公办教师的比例。”通过调整,对留用的民办教师颁发任用证、确定了资格,建立了档案,此后又实行了关、招、转、辞、退的五字方针,通过多种渠道减少民办教师的数量,1993年民办教师总数下降到230余万人。
大量消化时期(1994年~2000年)。1994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争取到本世纪末全国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199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提出了全国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民办教师逐年被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