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小学教师谈信息时代的教学改革
2000-04-26陈孝彬
陈孝彬
当新的世纪到来的时候,人们不禁在想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呢?它将在教育上引发出哪些新的变化,我们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智能结构能适应这种变化吗?
新世纪的挑战
21世纪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呢?它将给人类提供哪些机遇、挑战,又有可能发生哪些困惑和危机呢?这是全世界的人都很关心的问题。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科学家、教育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进行了大量的预测和研讨,写出一本又一本预测报告。在诸多报告中,有一批有识之士认为:21世纪人类将面临着三大挑战,这三大挑战又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也有人说,21世纪是学习化世纪,是教育的世纪。在三大挑战中,第一个挑战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它所带来的危害远远超出自然环境本身,工业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一旦超越了自然本身的极限,自然就有可能给人类以报复。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有没有智慧和能力保护生存环境,使社会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呢?第二个挑战是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趋势和游戏规则的不公平,导致国际事务纠纷不断和社会秩序的不稳定。人类有没有智慧和能力去解决国际间新的冲突和社会矛盾呢?第三个挑战是互联网的发展向社会一切行业发起了挑战。人类创造了互联网,互联网将改变人类的一切。它将引起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互联网既给人类带来幸福,也给人类带来灾难。对于企业来说,不上网,就是死亡,而对于学校来说,又将是怎样呢?对于校长和教师来说,懂不懂互联网,会不会使用互联网将成为两代人分野的重要标志之一。
面对21世纪的三大挑战,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组织、课程与教材、教育方式以及教师的作用和智能结构都将发生时代性的变化。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做出理智性的选择。
信息时代引发出的教育新概念
今天的互联网就像当年的蒸汽机和铁路的出现,它不仅仅是人类掌握了一种新式生产工具,起到了提高效率和质量的作用,而且它将深刻改变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学习方式,从而出现了信息社会的经济与文明。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条件和方式都与工业文明联系在一起,学校能够达到如今完善程度也都是工业文明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感谢工业文明给我们学校带来的一切。而今天出现了互联网,人们最早也是把它作为解决信息传播、人际交流、商务活动的工具来开发的。也就是从技术的应用角度去开发的。可是,互联网一旦产生,它就不仅仅具有信息技术上的应用功能,还爆发出变革现实生活的功能,出现了社会资源的重组和社会生活全局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工业文明创造出来的企业、交通通讯系统、报纸、电视、医院、商场、学校、文化艺术团体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美国思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钱伯斯说,互联网不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而且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以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对于个人来说,谁把握了互联网,抓住了教育,谁就抓住了未来。IT界的专家认为,这是一场全新的赛局,它有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赛场规则,谁能够尽快地适应它,跑在前头,谁就是赢家。现在与它失之交臂,以后就要花几倍的时间苦苦地追赶。所以,哈尔滨市教委主任说,抢先一步,就是抢先一个时代,建网,就是建学校。深圳市宝安区的教育局长说,教育要跨越式發展就要抢占教育改革制高点,一个是教育的信息化,一个是课程改革。总之,互联网的发展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其影响力将远远大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
互联网时代引发出哪些教育新概念呢?
1.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都是在动态环境下的主体创新活动。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校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应该处于主体地位,要把对主体地位的认定变成主体性行为,还有一个教育、发展的过程和排除障碍的过程。在学校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要有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难题的信念,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说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要把开发学生的智慧的潜能作为自己主要的目标,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创新性学习。
2.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仅要能把握动态的今天,更要适应不定的未来。过去的知识、现在的知识都很重要,但是不能完全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给予学生的应该是对其一生来说都是最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应变的能力。
3.学校的基本建设就是信息化、网络化和学校组织的学习化。今后,学校与学校的差别主要不是地域条件的差别,也不是师资、设备、经费、生源等的差别,而是学习机制上的差别。对此概念缺乏认识的学校将陷入重点学校的误区。传统的教育行政系统和学校组织将由塔型的等级结构演变为扁平型的网络结构,学校组织将成为学习型组织。
4.学校的发展不仅有几何空间的发展,还必须重视网络空间的发展。网络将给学校的发展提供各种机遇、项目、资源、信息、合作伙伴、经费来源、经验交流、与社会和家长的沟通以及学校的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等。
5.教师和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培养创造力,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
6.构建数字化校园,使学生从小学会在数字化环境下生存。
教师的应对之策
1.通过学习和教改实践认识时代的变化和自己的责任。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首先要净化自己的灵魂,提高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把时代精神和创新理念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理论和听报告虽然都是必要的形式,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在教改实践过程中让教师和学生去探索、领悟和体验时代的特点和对人的要求。
2.组织教师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进行诊断。现行的教育模式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它在培养人才方面曾经起了积极的作用,它的教学经验也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但是,它本身并不是完美的,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诸如,学校为什么不是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我们给予学生的是完整的教育,还是有缺憾的教育?教学效率为什么不高?为什么许多学校总有一批厌学、逃学的差生?学生的学习障碍都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都与学校的体制和机制有一定的关系。
3.用新的教育价值观改造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模式。把策划、扫除智力障碍、课程设计、对话、创新性学习、棠单式教学、微活、刷新、互动等概念和方法渗透到培养学生的全过程。
4.学习数码信息技术和运用互联网的能力。把它应用到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之中。现在国内外已经有一批这方面的资料和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但是,数码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教学过程中又不是万能的,它还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另外,它还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因此,有人说,这互联网)是一个危险的地带,是陷阱,它与当前的教育有一定的冲突。冲突主要表现在:1)学校的主导思想与网上多元文化的冲突:2)学校传递知识的单向习惯与网上交互式学习方式的冲突;3)学校教育的继承性、现实性与网上学习的创造性、虛拟性的冲突;4)课堂教学的逻辑思维和线形结构与网络学习的树状思维和非线形结构的冲突;5)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与网上无组织、无权威的冲突。面对这些冲突,我们既要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开阔新思路,掌握新方法,又要引导学生提高分辨是非、丑恶的能力,而不是采取限制的办法。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吸收网络学习的优点。
5.课程和教材的结构不一定都是以学科的逻辑系统为中心。它也可以与生活实践、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主线,形成树状结构、模块结构、自助餐模式,让学习者自由组合,使教材留给学习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6.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有可能在许多方面超过他们的老师和父母。教师不要再以权威的形象出现,他要以平等、合作、相互学习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教师在学校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将成为多种角色的扮演者,如主持人、保护人、导演、教练、伙伴、咨询者、辩论对手、心理医生等角色。如果能够做到这种程度,那就要求教师有多方面的才能,其中既有语言文字的表达与沟通的能力,还有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感情的能力,重塑自我的能力,扫除心理障碍的能力,信息收集、检索、甄别、加工的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潜能的能力等。同时,非课程性的教育活动和培养团队精神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将起到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