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铺就黄泉路
1999-06-07费国忠
费国忠
顷刻死亡事出有因
从上述报道分析,这家印染厂排出的污水很可能就是“无声杀手”。污水长期搁置淤积成泥,其中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高度腐烂和发酵,结果产生大量高浓度的有毒气体和毒物,如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苯胺和亚硝酸盐等。其中最凶残的杀手是硫化氢,这是一种无色、但具有极强刺激性的窒息性毒气。
人若吸入一定量的硫化氢,就可造成组织细胞窒息缺氧。血浓度高时,可强烈刺激颈动脉窦,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当吸入浓度达每立方米空气1000毫克时,可迅速麻痹延髓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产生“闪电式”死亡。
另一杀手是苯胺,这是一种油状液体,常出现在腐败产物中,可由皮肤或粘膜吸收,也可经呼吸道吸入。苯胺一经吸入,可以导致组织缺氧。如果浓度过高,可使人窒息死亡,也可直接抑制心脏的活动而致人死地。由此不难推测,上述4名清淤人员,是在没有任何防护设备的前提下,突然吸入了高浓度的硫化氢或苯胺等毒气或毒物,从而命归黄泉。
现场救护急中生智
对中毒者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中毒者的症状与吸入毒气的种类或毒物的量、性质和接触时间有关。轻度中毒可出现头痛、眩晕、肌肉无力的症状;中毒较严重者,可出现心律紊乱、流涎、出冷汗、呛咳与四肢抽搐;更严重者,可在数秒钟内丧失意识,并因呼吸、循环中枢抑制而死亡。在此,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当时你恰好在事发现场,该如何采取急救措施。首先,应拨打“120”呼救。与此同时,最好戴好防毒面具和橡皮手套下池救人。一时找不到防护设备,可临时用一块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自己的鼻子,尽可能屏住呼吸,并在腰间系好安全带,快速进入事故区拖出中毒者。因此,遇到类似情况,我们不提倡“英雄救人”,如无任何防范措施,救人者必将成为殉葬者。
将中毒者解救上池后,应迅速将其移至空气流通处,解开中毒者的衣领、上衣钮扣和裤带,让其充分获得自主呼吸。皮肤、粘膜沾上的污泥和其他毒物,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如是冬天,还要注意对中毒者的保暖。
一般昏迷病人,由于舌根后坠,气道入口处往往堵塞,若不紧急处理,很可能因窒息缺氧而死。为此,当务之急是给中毒者打开气道:先将其取平卧位,使头稍向后仰(可把中毒者肩部垫高),急救者一手置于中毒者前额,用力往下压;另一手的食、中指捏住中毒者的下巴,用力往上提,这种仰头举颏法可使其气道充分打开。有条件者可给中毒者吸氧,同时将其送至高压氧舱。
如果中毒者心跳、呼吸已经停止,应迅速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即:
1.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
2.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12~16次;
3.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100次。如单人施行心肺复苏,则每连续15次胸外心脏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双人施行心肺复苏,则每5次按压给予1次人工呼吸。这种急救动作应一直坚持到救护车到达,由随车医生决定下一步急救方案。
免遭覆辙重在防范
生活中,类似的“废水池事件”并非罕见。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诫人们,对这种无形杀手须严加防范。现已查明,污水池、下水道、阴沟、粪池、油井等中均“暗藏杀机”。环卫工人、掏粪工人及在油井附近工作的人,在这些地方操作时,要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以免遭覆辙。如在操作前,可将阴沟盖、粪池盖揭开,尽量把污水池、下水道敞开,最好让其充分暴露在空气中1小时,使毒气浓度降低到最低限度。
最重要的是,在进入这些散发毒气的地方工作之前,一定要戴好防毒面具。一时找不到防毒面具,又必须立即进入以上地方操作时,如上所述,可临时用一块湿毛巾捂住自己的鼻子,若稍感不适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并到新鲜空气中作深呼吸。如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救治。操作时,最好有两名人员,一名操作,一名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