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谓表演型人格障碍

1999-06-06江镇康

大众健康 1999年9期
关键词:性格外向人格障碍知心朋友

江镇康

具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其行为反应模式有下述特点:

1.活泼好动,性格外向,不甘寂寞。例如,在参加同事婚礼或同学聚会等人多的场合,愿意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否则,他就会感到不舒服,就会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而在相同的情况下,心理健康的人并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2.与他人交往时感情用事,感情胜过理智。例如首次给他或她看病的医生,常常会得到他的好评,甚至会把这位大夫捧上天,说这是最好的医生。但时隔不久,当他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立刻会把这医生说得一无是处,可以全然不顾过去曾经夸奖、赞美过这位医生是如何如何的好。换句话说,具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情感肤浅,内心体验不深刻,并且变换角色迅速。

3.这些人常常奇装异服,在服装上追时髦,“赶新潮”,目的是吸引别人对自己身体的注意。

4.这些人具有表演才能,他们平时与人接触交往,就像一位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演戏一样,表情丰富,谈话内容过分夸张。例如,他们会将原有的事实“添枝加叶”,夸大其词,绘声绘色地将一件本来很平常的事情描绘得既曲折又离奇。

5.自我中心,在人际交往中只考虑自己的需求,丝毫不考虑别人当时的实际情况,为此常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换句话说,他们常因“自我中心”而缺乏长久的知心朋友。

6.对人际关系的亲密性看得超过实际情况。例如,主动叙述自己有很多知心朋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只能说这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

7.在人际关系受挫或应激情况下,较易产生自伤或自杀行为。其自伤行为一般程度较轻,常常只是表皮划伤等,较少见伤及深部的血管和神经。这类人的自杀常常带有表演色彩。例如自杀前就公开宣称“我不活了,死了得了”,或者当着大家的面企图自缢等等。尽管如此,医生和家属对这类自伤、自杀,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当“假戏真做”时,或这类人对药物的性能缺乏了解时,仍有自杀成真的可能性。表演型人格最终自杀死亡者并不少见。

8.暗示性增强,很容易接受他人或周围情景的影响,这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缺乏冷静分析的头脑有一定关系。据有些专家学者的意见,以上8项只要有5项,就可确定表演型人格障碍诊断,所具有的项目数越多,人格障碍程度就越严重。

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一样,有些人在童年、少年时就有上述某些表现,有些人则开始于成年早期,但要到18周岁以后临床上才能作出人格障碍的诊断。表演型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则目前的治疗方法很难将其彻底改变。但经较长时间的心理治疗,临床实践已证明,对改善紧张的人际关系,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猜你喜欢

性格外向人格障碍知心朋友
探究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银河便利店
家长如何帮孩子摆脱表演型人格障碍
什么是存在感
我的知心朋友?——?书
你是我的知心朋友
性格新说:内向者优
刻板的强迫型人格
敲门与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