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刘备与慈禧之死谈痢疾

1984-12-29韩绍安

祝您健康 1984年4期
关键词:痢疾杆菌痢疾苍蝇

韩绍安

据说刘备与慈禧太后都是死于痢疾的。痢疾古来就是一种严重而又多发的传染病。我国最早的医书《索问》对痢疾已有描述。国外在公元前4至5世纪对痢疾也已记载,并指出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痢疾包括两种,即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和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痢疾(简称虫痢)。二者病原体不同,但症状相似,容易混淆,直至1897年之前,人们还把它们视为一种病。如果问刘备与慈禧究竟患的是哪一种痢疾,恐怕难以确切回答。但是今天已经很容易把两者区分开来。

菌痢在我国比虫痢多见。菌痢起病急,症状较重,腹泻次数较多,下坠感明显,为脓血性便,重时无正常粪便,全身中毒症状亦较重。

虫痢多发生在热带地区,我国南方各省较为多见。它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腹泻次数较少,下坠感亦较轻,大便为暗红色血性便,全身中毒症状亦较轻。二者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来鉴别。

菌痢与虫痢的传染源是急、慢性病人和带菌(虫)者。由于频频腹泻,不断向外排菌(虫),所以为害甚大。但慢性病人、不典型的轻型病人和带菌者,由于症状不明显,常不为自己和周围人群所注意,所以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痢疾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病人或带菌(虫)者的粪便污染环境或病人自己的手指,继而通过食物、水和苍蝇进行传播,使周围的健康人群被感染。所以传播的公式被简化为;病人粪便——手指——食物或zk

健康人群;或病人粪便——苍蝇——食物或水一健康人群。

有人不禁会问:刘备与慈禧这样的统治者,不会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也不会喝生水,宫廷内更不致于苍蝇到处乱飞;那他们的痢疾又是怎样来的呢?从现代的医学知识去分析和推测,他们很可能是通过一条不惹人注意的“御用通道”传染上的。据有关资料表明,一般情况下每百人中平均就有4~5人带有痢疾杆菌,估计古时候人群痢疾杆菌的带菌率会更高。在那些御用炊事人员中,难免没有慢性痢疾或带菌者。当他们小心翼翼地为帝后烹制、呈送美味佳肴时,很可能把自己手上沾染的痢疾杆菌也同时奉献上去了。

今天与刘备乃至西太后的时代大不相同了。已有多种疗效很高的治痢药物,痢疾病人只要及早、认真地医疗,一般是不会有性命之忧的。

防痢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切断传播途径。具体措施是“三管一灭”——管饮食,管水、管粪便和消灭苍蝇:并彻底做到四不吃——不吃生水、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处理的剩饭剩菜。同时做到饭前或吃其他食物前必洗净手,尤其要教育孩子做到这一点。据调查,凡能做到吃食物前彻底洗净手者,感染痢疾的可能性可降低50%以上!

对排菌的急、慢性病人,要进行有效的隔离,病人的食具、茶具要单用、另放,餐后用开水煮沸20分钟消毒,吐泻物用消毒剂处理。有人专门做过调查,菌荆病人居住的房间,门把手、床铺,被褥、桌椅和病人的手,痢疾杆菌的检出率高达23~72%。为此,病人的家属和探视者都不能在病室内到处乱按和与病人握手。

幼托机构、饮食食品行业以及集体食堂的炊事人员和自来水厂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做粪便培养,一旦发现有慢性痢疾或带菌者,要立即调离工作岗位。这是防痢的一项十分重要措施,也是我们今天从刘备与西太后之死中,应当记取的教训。

猜你喜欢

痢疾杆菌痢疾苍蝇
白头翁汤对痢疾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多吃抗菌菜夏日不腹泻
常见羊痢疾疾病的发生与预防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二)
打自己脸
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痢疾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仔猪痢疾的发病原因、诊断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