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史学家连横和《台湾通史》
1980-07-15陈民
陈 民
在我们深切怀念台湾同胞的时候,常常想起台湾近代史上一位爱国知识分子——连横。
连横,字雅堂,号慕陶,又号剑花。一八七八年二月十七日(清光绪四年正月十六日)出生于台南府宁南坊马兵营。祖籍福建龙溪县,于清康熙年间(一七○○年前后)渡海定居台南府。连家先人是明朝遗民,世代相传,不应科举,不做清朝的官,死后入殓都穿明朝服装,表示“生降死不降”。
连横八岁时受业于名师魏一经。十三岁时,他父亲(连永昌)买了一部《台湾府志》给他,连横读后,觉得《府志》内容简略,很不满意。这促使他后来立志撰写《台湾通史》。
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后,清廷割让台湾给日本,台湾爱国军民群起反对。当时,连横才十七岁,但他有爱国思想,认定:“国可灭,史不可灭”,于是便留心搜集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斗争事迹。一八九六年,连横回国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第二年即奉母命返台结婚。后任职《台南新报》汉文部,并与友人创立“南社”。
一九○五年,他在厦门创办《福建日日新报》,由于排满言论激烈,远销东南亚各地华侨社会,但不久遭到封闭。于是,又返台主持《台南新报》汉文部。①三年后移居台中,在《台湾新闻》汉文部任职,并与林痴仙等创“栎社”,同时积极搜集史料,正式动笔撰写《台湾通史》。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消息传来,连横欣喜万分,取道日本回大陆观光,历时三年。这期间他足迹遍十几省,远至东北吉林、内蒙,著有《大陆游记》二卷,又写了很多诗篇,以后集为《大陆诗草》。章炳麟读后,曾赞叹说:“此英雄有怀抱之士也”。②一九一四年春,连横到北平,入清史馆,尽阅馆中所藏有关台湾建省档案。这年冬天返台,再入《台南新报》社,并潜心撰写《台湾通史》。
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在一九一八年他四十岁时,完成了《台湾通史》的初稿。③全书起自隋朝,终于割台,上下一千二百九十年。
《通史》的体例仿效司马迁的《史记》。他在自序中说:“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虚,均于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国,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曰:国可灭,而史不可灭。”在日本占据下的台湾写这些话,用心是很清楚的。当时寄寓台北的章炳麟,读了《台湾通史》,认为这部书是民族精神之所附,是为必传之作。台湾通史》在写作上也独具一格,它落笔颇注意“民事”,对台湾先民筚路蓝缕,惨淡经营的劳绩,都详加记载,以保存先民开辟台湾的历史事实。此外,它一扫清代官书对民变的诬蔑,而统统称为“义民”、“义师”。
一九二四年二月,连横在台北创刊《台湾诗荟》月刊,登载汉诗、汉文笔记及掌故,其宗旨仍在发扬民族文化,振兴汉文于废堕。一九二七年,又创办雅堂书局,专卖中国图书文具。《三民主义》、《中山全书》等书,也由书局辗转输入台湾。
一九三一年,他命独子连震东回祖国服务。他说:“欲求台湾之解放,须先建设祖国。余为保存台湾文献,故不得不忍居此地也。”并给张继写信嘱托说:“弟仅此子,雅不欲其永居异域,长为化外之人,是以托诸左右。昔子胥在吴,寄子齐国;鲁连蹈海,义不帝秦;况以轩黄之华胄,而为他族之贱奴,泣血椎心,其何能
一九三三年,连横举家回国,定居上海。他在大陆只住了三年光景,到一九三六年六月二十八日,这位爱国史学家不幸去世。连横毕生为统一祖国而奋斗,表现了台湾人民高尚的爱国热忱,我们今天绝不应该忘记他。
①冯自由在《开国前海内外革命书报一览》中曾列入连横及其主编的《台南新报》。见冯著《革命逸史》第三集,第140页。
②转引自《连雅堂先生家传》,见《台湾通史》,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下册第701页。
③《台湾通史》初稿是在一九一八年完成的,但连横认为,“通史非一人之私言,而为台湾之公言也”,故多方征求意见,力求完善,“以告无罪于国人焉”,一直到一九二○年后,才分三续册陆定稿发行。《台湾通史》正式发行,引起日本朝野的重视,台湾总督府还特意购买了好几百部,分发各机关备阅。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祖国人士反而很少注意到该书,一直到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台湾光复在即,为适应国人了解台湾历史的需要,才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在国内第一次重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