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传教士与西方期刊概念的中国化
2016-02-18叶建
叶建
摘要:19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在创办中文期刊时,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将西文期刊内涵加以变通,融入新闻元素,形成了“统纪传”类期刊风格。中期以后,随着形势的变化,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期刊逐渐朝着报、刊合流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了中国化的期刊概念和内涵。
关键词:统纪传;新报;期刊中国化
中国近代期刊的起源,可上溯至19世纪初,由西方传教士引入,在当时所采用的译名往往是统纪传、新报,等等。这些期刊概念在名称上的差异,不仅是译名的不同,也折射出近代来华传教士对中文期刊概念、功能理解的心路历程。
一、“统纪传”类期刊与西方期刊中国化的开始
在英文世界,期刊(periodical、journal、magazine和serials)一词的内涵在17世纪下半叶逐渐成为定论,即不仅包括经济、哲学、军事、天文、理化等内容,在一定时段内定期或不定期出版,均有长久的计划、连续的期数及特殊的名称。19世纪前期,马礼逊等西方传教士和商人在东南亚、中国沿海口岸陆续创办了一些现代涵义的中外文期刊。当时,由于现实原因的限制,他们开启了西方期刊概念中国化的历程,即所创办的期刊都或多或少地加入了新闻的元素。譬如1817年马礼逊与米怜创办的两份期刊——《印中搜闻》和《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前者为英文季刊,是伦敦会在东方的传教士了解关于欧洲和亚洲的各种消息、互相沟通的媒介,先后辟有“各传道团报道”“一般新闻”“论说、传教短简”“印中文化”“印中新闻”“印中杂录”(其中以“大事记”“译文”为主,“大事记”主要以中国政治和社会新闻为中心)等栏目。《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则是一份中文期刊,由于当时中国正紧闭国门,“迫害性的法令和对于外国人几乎无法克服的嫉妒”,“不准耶稣基督的传教士在‘广阔的大地上,用生动的声音宣讲福音,”为达到“传播普通知识和基督教知识”的目的,马礼逊等人“以月刊或其他适当的期刊形式出版”,并涉及新闻的登载,其中《月食》是预告自然现象的一条新闻,其他如“吗喇呷(即马六甲)济困会”的会务报告以及《立义馆告贴》接近新闻的性质。
到《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时,其创办人普鲁士来华传教士郭士立非常关注新闻,因此添设了固定的新闻栏目。除少数几期外,每期都登有新闻,有时一期登载数篇新闻。《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所登载的新闻,若是海外新闻,其来源主要是依靠西方船只带来的信件和报纸,譬如部分新闻栏目的按语描述说“今月所到西方船只皆无带来紧要消息”。“此刻西方英吉利等国船只,近月尚未有到,致无新息可传,且今时风亦顺逆不常四方船皆少来,所闻各国之事,甚为稀鲜也。”@中国新闻方面,则更多的是来自于《京报》等邸报。其中转载于《京报》的《奏为鸦片》,刊登在丁酉年(1837年)四、五、六月号上,内摘录了许乃济、朱嶟、许球的三篇奏折。此外,《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还刊载了具有新闻综述性质的文章,如甲午二月号(1834年)上刊登的《新闻之撮要》写道:“道光十三年,为救世主耶稣降世后之千八百三十三年号,此年瞬间而飞,兹时际东洋无何大行作,惟西洋殊异。”
西方传教士这种对于新闻的关注,事实上说明了他们对中文期刊内涵的看法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英文为Chinese Monthly Maganize,其中magazine一词是指杂志。1828年,英国传教士吉德创办的《天下新闻》月刊,放弃magazine一词,使用Universal Gazette。Gazette一词不同于杂志,具有公报和报纸的双层涵义,故《天下新闻》刊登了中国新闻和国际新闻。1838年创办的《各国信息》则用了News一词,介绍各国国情和商业信息。郭士立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尽管套用《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中的“统纪传”,但其英文名称为Eastern and WesternOceans Monthly Invesigation,这里用Invesigation而不是magazine,说明郭士立认为中文期刊更多地体现了新闻的元素,跟西方严格意义上的杂志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为此,《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刊发《新闻纸略论》进行诠释说:“在西方各国有最奇之事,乃系新闻纸篇也。此样书纸乃先三百年初出于义大里亚国,因每张的价是小铜钱一文,小钱一文西方语说加西打(即Gazette),故以新闻纸名为加西打,即此之意也。后各国照样成此篇纸,至今到处都有之甚多也。惟初系官府自出示之,而国内所有不吉等事不肯引入,之后则各国人人自可告官而能得准印新闻纸,但问有要先送官看各张所载何意,不准理论百官之政事,又有的不须如此各可随自议论诸事,但不准犯律法之事。其新闻纸有每日出一次的,有二日出一次的,有七日出二次的,亦有七日或半月或一月出一次不等的,最多者乃每日出一次的,其次则每七日出一次的也。其每月一次出者,亦有非纪新闻之事,乃论博学之文。”④很显然,郭士立把报纸与期刊统称为新闻纸,强调它们是分日报、双日刊、周刊、旬刊、月刊,并都是以登载新闻为主的,但同时也承认,部分月刊的内容倾向于知识类,而非新闻。
二、“新报”类期刊与西方“报”“刊”概念内涵的合流
鸦片战争后情况有所变化,人为的制度壁垒逐渐被打破,但邮政事业的落后造成信息传播的相对滞后却又始终困扰着报人,“中华不似泰西诸国,恒无分送日报,又无置邮递信,更无迅速驰骤,平时透达信息,多由耳食传闻,或由书简寄递,素有携带书函,以资营生,其日行至速,亦不逾一百二十里,故此土相距辽远之事,颇难早得确耗。”在这种情况下,马礼逊等人对期刊内容的编辑中加入了报纸登载新闻的做法,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得以延续。这些中文期刊不仅在其英文名称上避免使用magazine,如《遐迩贯珍》《六合丛谈》用serial,《中外新报》用Gazette,并且部分还设有新闻栏目,如《遐迩贯珍》登载的新闻文章数量大为可观,并且自1855年第二号起,开始对新闻进行分类报道。此外,从新闻文体与新闻写作来看,“以前中文报刊上的新闻报道,往往与文学不分,与历史不分,与评论混淆,而《遐迩贯珍》所载新闻,从总体上看,则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基本上能体现新闻的特点。……标志着中文报刊的新闻报道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关于其期刊的性质,《六合丛谈》主要撰稿人韦廉臣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六合丛谈》于中国新年创刊,每月出版一期。它兼具报纸与杂志性质,包含一两篇宗教文章,一篇科学内容,一篇一般文字,还有简要的当地与外国新闻,等等。”
1858年后,这种半杂时事、介绍知识的宗教月刊虽然还继续存在与发展,但已经不是中文报界的主流,它所刊登的新闻也不再像早期期刊那样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时取而代之的是“新报”。所谓新报,主要是以报纸形态出现,其版头、分栏与版面的安排等仿自西报,内容则以新闻报道和发表评论为主。这种“新报”在时人眼中,本质上是与中文期刊一样的,即统称新闻纸或新报。譬如花之安在《新闻纸论》一文中指出,“溯西国新报之名,始为新闻纸,今则易其名为《万国公报》,又有《小孩月报》《循环日报》《中西闻见录》各等,皆广人学问、增人识见,寓劝惩于规谏,其意甚美。然其出也有定期,或一日三次、一日二次,或半月每月一卷,或半年每年一卷,或每季每礼拜一卷,其数甚繁,大抵每日出者,则为时势政事杂报居多,每月、每礼拜出者,则为专报,如天文、格致等报居多。盖事有多寡,且有难易,故不得不分报也。”王韬认为《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等杂志,亦是日报的一种,“华地之行日报而出之以华字者,则自西儒马礼逊始。所刻东西洋每月统纪传是也,时在嘉庆末年”。
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等人逐渐接受了西方传教士林乐知和李提摩太、传统通商口岸知识分子王韬和郑观应等人的报刊观点。譬如严复将当时的报刊分为两类:一是《时务报》《经世报》《苏报》等,是为明当世之务,“知四国之为”;二是讲专门之业,如《农学报》《算学报》等。其中,“大抵日报则详于本国之事,而于外国之事则为旁及。旬报则详于外国之事,而于本国之事则为附见。”即使如此,这些报刊“虽复体例各殊,宗旨互异,其于求通之道则一也”。又如梁启超认为期刊分为大报和分报,即综合报刊和专门报刊,所谓“大报”,“议院之言论纪焉,国用之会计纪焉,人数之生死纪焉,地理之险要纪焉,民业之盈绌纪焉,学会之程课纪焉,物产之品目纪焉,邻国之举动纪焉,兵力之增减纪焉,律法之改变纪焉,格致之新理纪焉,器艺之新制纪焉。”而“分报”,“有一学即有一报,其某学得一新义,即某报多一新闻,体繁者证以图,事赜者列为表,朝登一纸,夕布万邦,是故任事者无阂隔蒙昧之忧,言学者得观善濯磨之益。”这些报刊根据出版周期,则分为月报、日报等,“其出报也,或季报,或月报,或半月报,或旬报,或七日报,或五日报,或三日报,或两日报,或每日报,或半日报。”@由此可见,严复、梁启超等人认为期刊与报纸尽管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二者仍是一物。
出史版话
旧派小说之九:武侠小说
民国以后,武侠小说风起云涌。这类小说以情节的曲折紧张、人物的奇事异能来引人入胜,并且内容也总是彰侠义,惩顽恶,投合人心,故能拥有大量读者。在这股武侠狂潮中,写武侠小说的作者多至160人,成书680余部,几乎占了民国旧派小说的三分之一。而且这股武侠狂潮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颇有点席卷银幕和连环画之势,使许多进步作家痛心疾首地起而痛斥这种“迷魂汤”和“白日梦”式的文学,呼唤着“救救我们的孩子”和“镜救在堕落中的民族性”。为这股狂潮掀起第一个浪头的是平江不肖生。他以《留东外史》成名,后因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火爆一时。这部小说自1923年初起在《红》杂志上连载,成书后流行全国,畅销东南亚。其出版次数之多,发行量之大,影响面之广,时所罕有。《江湖奇侠传》引起的“武侠小说热”—直持续到1949年。其间作者可能有200人,总数可能超过千部,字数可能超过3亿,它是当时通俗小说中数量最大、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类。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武侠小说的鼎蛊时代,当时以风格各异的“北派五大家”最受读者欢迎。其中李寿民以“奇幻仙侠”取胜,白羽以“社会世态”见长,王度庐、郑证因和朱贞木则分别以“悲剧侠情”“试功技击”“诡异奇情”凸显自己的风格。
(摘编自陈幼华:《畅销书风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