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学刊
搜索
江海学刊
2015年3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社会学的三重危机
宋明儒学的“天地之心”论及其意义
“赤岸”地理考补
重估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当代价值和中国意义——青年哲学对话录(2014)
元哲学视角下“人工自然哲学”探究*
自我与他者关系:一种主体间性现象学的反思
论马克思哲学实践智慧的品质*
当前国际市场油价暴跌的成因、影响及应对——基于金融视角的分析
全球产业重新布局下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新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媒体偏误及其治理
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绩效、问题及优化路径——基于江苏三个水稻示范县的调查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困境:婚房进城与压力传递
促进教育公平的政府规约性责任研究
《周书》校读札记(四)
社会动荡发生概率降低趋势的分析*
基于“法律与政治关系”的中国法政治学的前提性问题批判*
“舆情公案”的制度指向与民意捆绑——以“唐慧案”为例
《宋史·王柏传》勘误
诉前证据保全之适用*
公共慈善募捐准入:规制与放任——以我国地方公共慈善募捐准入制度为参考
论十至十四世纪中韩海上丝绸之路与东亚海域交涉网络的形成
《明史·王恕传》史实辨正二则
19世纪80年代日本民间对于汉字汉文的态度*
宣传战的前奏:近代日本在华报刊定期调查活动探析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主义——在历史与历史学中的讨论
20*世纪海内外杜甫研究成果量的时段变化
“结发起跃马”释义献疑
20世纪国内李白研究的量化分析*
《明诗综》诗人小传订误(一)
论明词用调对宋词的继承与新变*
文化经济化的价值取向比较分析*
情绪劳动、工作倦怠与组织承诺:*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
“理”、“神”与心灵解释*——马勒伯朗士和莱布尼茨对中国心灵哲学的“发现”与“西式解读”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江苏青年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