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5-02-20邹宇婷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4期
关键词:奋斗精神乡村振兴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做好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需要,奋斗精神的融入是其产生积极成效的关键。将奋斗精神融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推动农村青年奋发有为、农业农村的发展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奋斗精神的融入仍面临诸多挑战,存在融入氛围不够浓厚、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方式不够多元和教师队伍不够强大等问题。对此,我们要优化农村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的外部环境以奠定融入氛围、丰富教育内容以夯实融入基础、创新教育方法以拓宽融入渠道和增强师资力量以提升融入实效,促进奋斗精神更好地融入到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关键词:奋斗精神;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641"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5)04-0151-04

Abstract: Doing a good job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rural youth is an inherent need to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pirit of struggle is the key to its positive results.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struggle into ru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hard work of rural you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Howev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pirit of struggle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 including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atmosphere, insufficient educational content, insufficient diversity of education methods, and insufficient strength of the teaching team. In this regard, we must optimiz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struggle among rural youth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integration, enrich educational content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ntegration, innovate educational methods to broaden integration channels, strengthen teacher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on, and promote the better integration of the spirit of struggl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rural youth.

Keywords: fighting spirit; rural you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h; rural revitalization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农村青年作为乡村生产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中流砥柱,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党领导人民积极进取、自立自强,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形成的伟大奋斗精神正是农村青年所需要学习和发扬的。将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塑造他们坚韧不拔、勇于探索、无惧挑战的品质,还能营造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奋勇拼搏的社会氛围,为乡村发展培养出更多情怀深、素质高、专业强的综合人才。积极探索在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下奋斗精神如何有效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对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 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1.1" 是推动农村青年奋发有为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农村青年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砥砺前行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亿万人民的辛勤汗水和无尽期望。从古至今,奋斗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强大动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大背景下,农村青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他们需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适应、学习、成长,磨炼自身的意志,克服艰难险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乡村的发展出谋划策、为乡村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将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农村青年奋发有为的有力引导。因此,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奋斗精神根植于农村青年的心中,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对于促进他们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3]。近年来,农业农村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以及“三农”工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坚实的基础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的蓬勃发展,也体现在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刻洞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作用,而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开辟新的有效路径。农村青年作为农村的中坚力量,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助推器和生力军的重要作用。将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极大地激发亿万农村青年的创造潜力。这种精神力量将促使他们发挥主体性作用,充分释放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出一支深刻理解农业、热爱农村、关心农民的新时代青年队伍,为农业农村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因此,奋斗精神的融入能够有效提升农村青年的思想认识,锻造农村青年坚持奋斗、不懈奋斗、忘我奋斗的精神品质,使得农村青年在农业农村的发展中不畏艰难、坚韧执着,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从而助力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其有效发展。

1.3" 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4]。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新的发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等名言至今激励着中国人持之以恒、接续奋斗。伟大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优秀品格,它已经内生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中,成为历代仁人志士英勇奋斗的精神动力。将这一宝贵精神与农村青年的现实生活紧密融合,并融入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旨在激发农村青年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创造力,使奋斗精神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种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农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使得农村青年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使命与担当,做到立志高远、担当实干、艰苦奋斗,自觉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和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2" 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2.1" 融入氛围不够浓厚

将奋斗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青年群体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其使命担当与责任意识。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融入”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首先在物质层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加速,农村青年不仅面临生活环境的转变,也经历了思想观念的碰撞与重塑,城市的多元文化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他们更加关注个人的物质追求、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他们开始追求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但是由于房价高、就业压力大等原因,许多农村青年最终选择回到家乡。虽然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迅速并且也取得重大成就,但是相比城市而言,还是有较大差距。对于这种差距,农村青年在经历城市的繁华回到农村后心里具有落差感,加上薪资水平、就业环境的不同,导致他们出现失落感、挫败感,从而自我否定,进而失去奋斗的动力。

其次在精神层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多元思潮,这些思潮无形中影响着农村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及价值观念,“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侵蚀着很多分辨能力较弱的农村青年。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人们获取信息和思想的途径变得越发广泛和便捷。这些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在带给农村青年便捷获取信息的同时,文化分裂、思想庸俗等不良元素以隐蔽的方式悄然渗透,并逐渐混淆了部分农村青年对是非、美丑、善恶的清晰判断,使得一些农村青年在奋斗过程中感到无助和迷茫。因此,物欲纵横的物质环境和纷繁复杂的精神环境影响了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奋斗精神融入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从而影响着农村青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2.2" 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奋斗精神是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表现出的顽强拼搏、担当实干、持之以恒的情感意志,包含着实干担当、拼搏进取、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丰富内涵,贯穿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始终。目前虽然许多学校设置了与奋斗精神有关的课程,但是教育内容仍然不够丰富。一方面,关于奋斗精神的教育内容系统性不强。奋斗精神贯穿在整个“四史”教育中,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偏差,教师有时不能系统地将奋斗精神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使农村青年对奋斗精神相关内容缺乏整体的、系统的认知;另一方面,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地完善。在现实生活中,部分高校在推进奋斗精神的融入时只是照本宣科,没有结合农村青年的特点来讲述,降低了奋斗精神对农村青年的吸引力。同时,在农村青年这一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农村青年思政课教师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若教师群体在政治敏锐性上有所欠缺,那么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引导学生保持清醒认知与坚定立场将面临巨大挑战。

2.3" 教育方式不够多元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者过度依赖于单向的知识灌输,仅仅通过口头讲授来弘扬奋斗精神的内涵,而忽视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情感交流以及话语的传递,它缺乏双向乃至多向的深入交流,导致教育过程显得单一且僵化。同时,这种教育模式未能与时俱进,仍然停留在过去的经验层面上。当旧有的方法无法应对新出现的问题,而新的教育方法又尚未形成或被采纳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便会受到显著影响。

在当前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往往固守传统的教育方式,以理论灌输为主导,向农村青年讲述奋斗精神的内涵以及内容等,缺乏相应的教育实践活动设置,体验感和趣味性不足,这些单向的教育手段忽略了年轻人的视角和接受方式。目前来讲,奋斗精神已经成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导致奋斗精神融入不够,阻碍了农村青年的思想发展,也导致他们难以对奋斗精神的内涵以及奋斗楷模产生兴趣,这既会影响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不利于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奋斗精神。

2.4" 教师队伍不够强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5],在深化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时,关键在于将奋斗精神以具体、生动、实效且强有力的方式融入其中。这一过程离不开“人”的参与,需要教育者根据农村青年群体的实际思想政治状况,进行精准、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影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一方面,许多农村地区并未设立专职负责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团队,许多教师因为部分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各方面发展缓慢,认为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不愿意来农村教学。还有一部分教师因为地方偏远、交通不便以及资源匮乏等多种原因不愿前往农村,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甚至连思政课教师都没有配备,这对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存在专业理论素养不高、工作方法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专业背景不够扎实,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导致他们在传授奋斗精神的内涵时难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讲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一些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难以用新的方法将奋斗精神的内容应用到教学中,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村青年的需求和特点。所以,教师队伍的不够强大及完善,大大影响了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3" 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路

3.1" 优化外部环境,奠定融入氛围

马克思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积极健康的奋斗环境是影响农村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的重要因素。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要求我们要把思想意识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上。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经济环境的优化尤为重要,为了将奋斗精神更加深入地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致力于乡村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并构建起完善的乡村经济文化生态体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优化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起一个更加全面、多元的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从而引领农村经济实现繁荣,使得奋斗精神的融入产生深远且持久的影响。其次,在精神层面上,新媒体平台应全面、多角度地宣传那些体现新时代奋斗精神的人物故事,以树立正面的社会典范。同时,必须加强对抖音、微博、快手等平台上不良短视频的管理,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新风尚。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同时,还应致力于现实生活中奋斗精神内容的建设,在文化墙、宣传栏、展板上面展示诠释奋斗精神的事例以及榜样人物,培育农村青年艰苦奋斗、接续奋斗、永久奋斗的精神品质,营造艰苦拼搏、自我奉献、自强不息的浓厚氛围,为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3.2" 丰富教育内容,夯实融入基础

首先,突出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着力在课堂教学中将奋斗精神的内容融入课程,注重教学方法和方式创新,让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运用鲜活的课堂语言系统地讲述好党和国家奋斗的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引领农村青年在对奋斗精神涵义的深学细悟中“入脑入心入行”,不断强化价值认同,使农村青年明晰实干担当、拼搏进取、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奋斗精神,从而培养农村青年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奋斗品质。其次,要想将奋斗精神有效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国家发展目标、社会发展要求、个人发展需要对奋斗精神提出了不同的诉求,要准确把握时代的诉求,深入分析农村青年的心理发展特征,才能激发起农村青年的奋斗、拼搏的热情。奋斗精神的内容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紧贴时事,以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奋斗精神的内容,增强奋斗精神培育的即时性、导向性。例如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发布贴近农村青年生活实际、展现乡村振兴成果和奋斗榜样的短视频、图文故事和直播互动,让奋斗精神以鲜活、生动的姿态进入他们的视野和心灵,使奋斗精神的内容快速融入农村青年的日常生活中。

3.3" 创新教育方法,拓宽融入渠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化,农村青年的思维模式正经历着显著的转变。首先,随着时代的演进,农村青年的视野日益开阔,思维更加敏捷,其思想状况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面对这一新形势和新挑战,传统的经验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难以满足需求,必须向更为科学化的方法转变。这种转型不仅是为了适应青年思想的变化,更是为了增强奋斗精神融入的活力,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农村青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发向前。其次,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奋斗精神的融入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此,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贴近农村青年,要与农村经济相结合,与农村文化相连接,将奋斗精神的道理、情理、事理,以生动趣味的话语风格和表达方式呈现,激起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其认同并吸收奋斗精神的相关内容。最后,采取“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方式,将奋斗精神抽象的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事例融入到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例如将奋斗精神与情景剧融合,让农村青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其核心内涵;借助地方红色经典人物引导农村青年深入挖掘这些人物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培育他们奋发图强、奋勇拼搏的优良品质。

3.4" 增强师资力量,提升融入实效

发展乡村教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7],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将奋斗精神有效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懂农村、有农村情怀的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因此,当地政府要把握机遇、创造条件,通过政策帮扶和经济发展吸引能人返乡创业,返乡哺育农村,为奋斗精神的弘扬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其次,村委会要设有专门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位,收纳专业化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重视农村青年的思想变化,培育其不怕苦、敢担当、肯奋斗的品质,给农村青年树立榜样。最后,乡村要长期组织农村思政教师进行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研讨会、交流会等思政教育培训会议。通过这些会议,乡村教师可以学习先进的思政理论知识,通过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使学生形成对奋斗精神的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4" 结束语

为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亟须加强针对农村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农村青年群体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后备人才资源,通过将奋斗精神融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以顽强拼搏、奋斗不息的精神内涵来感染和教化农村青年,让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让新时代农村青年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坚持奋斗。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5.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5] 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2-15(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173.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EB/OL].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08/content_9833.htm.

猜你喜欢

奋斗精神乡村振兴思想政治教育
新的时代征程中更须激发“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不忘初心,永葆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
论《平凡的世界》之奋斗精神
《平凡的世界》中的奋斗精神解读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