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华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5-02-20吕光金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4期
关键词:金华乡村振兴数字化

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金华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成因,并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构建金华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策略体系及其实施路径。该体系旨在通过政策扶持、政校地企合作、多元化培训和人才评价与激励等措施,为金华乡村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数字化人才队伍,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数字化;数字化人才培养;策略;金华

中图分类号:C961"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5)04-0010-04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digital rura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challenges and causes of Jinhua rural digital talent training, and draws on successful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to build Jinhua rural digital talent training strategic syste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path. The system aims to cultivate a high-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digital talent team for Jinhua rural areas through policy support, government-university-local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diversified training, talent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s,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digitalization; digital talent training; strategy; Jinhua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的我国新的战略方向,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数字化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与机遇。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强调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数字化人才培养是实现数字化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乡村人才培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块基石。金华作为浙江省的重要城市,其乡村地区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数字化人才短缺、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金华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岳鹏等[1]从战略需求与重要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必须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内大循环和农业现代化等方面。他们提出了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多元化经费供给模式、建设符合新时期学习者需求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等具体举措。李曦[2]从高校角色与路径的视角指出,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充分利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资源,通过组建团队、搭建平台、构建机制等有效路径,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增强办学实力和社会认可度。韩岳霖[3]提出,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村数字人才队伍、坚持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以及优化数字乡村政策环境是实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策略。杨军等[4]分析了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人才困境,并提出了政府应提供数字设备和基础设施、建立社区网络、支持创业和创新等对策。崔晓会等[5]则进一步指出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如人才资本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短缺等,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激励机制等建议。赵明[6]明确了乡村数字化人才的定义,并深入探讨了其培养的意义、障碍与策略,为乡村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潘佳[7]、李成飞[8]、曹院平[9]学者从多个角度研究了数字化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措施,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视角。

1.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主要特点包括:其一,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许多发达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数字化建设,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实施计划,投入大量资金,推动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二,产学研深度融合。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三者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项目,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其三,先进技术应用与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国外乡村数字化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其四,社区参与和多元治理。国外乡村数字化建设注重社区参与和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通过构建数字社区、促进数据共享等方式,增强了乡村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些研究揭示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乡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然而,针对金华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具体研究尚显不足,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探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聚焦地区特色与实际问题,总结成功案例的经验教训,构建符合地方实际的人才培养策略体系及实施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 成功案例借鉴

2.1" 国内成功案例

2.1.1" 逊克县电商精英团队培养

逊克县本地农产品、玛瑙制品及进口俄罗斯商品存在规模小、经营分散、流通成本高和销售不畅等问题,相关产业不能做大做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逊克县政府部门的主要举措:一是形成合力建立培训体系。县委组织部牵头,电商发展中心承办,实施“全民电商培养工程”,通过教师培养、教材编写、培训课件设计等,面向有创业就业意愿的人群开设电商技能培训。二是引进专业人才[10]。逊克县以高薪加绩效奖金的条件,面向全国招聘电商专业人才,并组建专业运营团队,为电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与人才保障。三是配套政策帮扶,解决实际困难。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开展夜班培训和送课下乡,提供“四免四支持”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电商创业和就业。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落地实施,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全县电子商务网络销售额显著提升,直接带动大量就业,2020年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宝山乡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商扶贫示范乡。

2.1.2" 国家开放大学百万农民大学生培养

近年来,国家开放大学在农民大学生的培养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11]。依托“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建立了以学校奖励或减免学费、政府资助与个人自费相结合的农民大学生经费保障机制,通过多元化乡村人才培养项目,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通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三环节六模块”数字化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前端准备环节、大规模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在线培养流程环节(六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践课+通识课+“三农”特色课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育人成效评价环节。该模式有效提升了乡村本土人才的数字化素养和技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并为更广泛的农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2" 国外成功案例

2.2.1" 日本数智农业发展

日本政府设立专门机构,重视政府在农业数字化中的作用,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研究推进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业智能化发展。应用搭载多光谱相机或测绘相机的农用无人机进行农作物遥感监测,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病虫害探测、土壤状况监测等。建立健全农业教育培训体系,通过不同层次的农业教育和培训培养不同层次的农业科学技术人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数智化发展。

2.2.2" 荷兰现代农业

荷兰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和人才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荷兰农业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温室技术与科学的水肥管理等,并运用大数据和高科技力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荷兰注重农业高等教育,构建政府调控、社会参与与学校自治协同的治理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教育与农业生产实践和经济社会对接。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功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例如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校地企三方紧密合作的机制、多元化培训体系的建立以及完善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等。这些经验为金华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3" 金华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扎根浙中大地,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线,精心组织了浙中乡村发展调查项目。数字化治理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产业兴旺、数字治理等内容。

3.1" 调研数据分析

本次调研报告数据,依据70份入村、3 025份入户问卷进行分析。

村干部认为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意愿不明显。在70个村的驻村干部调研中,有39个村的干部认为年轻人表示不愿意返乡创业,占比为55.7%,有31个村的年轻人表示愿意,占比为44.3%。见表1。

村干部认为农村缺乏创业环境,城市发展机会更多。从“您认为年轻人不愿意返乡创业的原因是什么”来看,选择最多的是“家乡没有创业环境”,占比为32.9%。其次是“城市创业更好,机会更多”和“返乡后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占比均为22.9%。见表2。

3.2" 存在问题

金华乡村在数字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项目的推广与应用,也有部分年轻人愿意返乡创业、开展电商直播与网上开店等,但是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

政策扶持与资本投入不足,农村创业环境欠佳。政府的政策导向不明确影响资源配置,乡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导致投入不足,对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投入更是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年轻人不愿意返乡创业,认为政府的政策不到位、城市的发展机会更多、返乡创业的前途堪忧。

数字化技术人才短缺,且人才流失严重。金华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具备数字化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才在乡村地区尤其欠缺,难以满足乡村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由于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乡村数字化人才往往选择流向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导致乡村人才流失加剧。

村民的教育水平低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且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现有的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停留在简单的培训表面,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缺乏科学的深层次探索,难以满足乡村地区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

4" 金华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策略体系构建

4.1" 战略定位与目标设定

锚定战略定位与目标,将金华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点,构建适应乡村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备数字化思维、掌握数字化技能、熟悉乡村实际情况的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队伍。

4.2" 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

金华市政府应作为该方案的主要推动者,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设立专项基金或争取财政拨款,确保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的顺利实施;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明确各部门职责,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鼓励和支持金华及周边地区的高等院校积极参与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工作,高校应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提供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支持。强化企业合作。积极寻求与乡村数字化建设相关的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为乡村居民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技术支持和就业指导等。乡村组织主动配合。乡村基层组织应积极配合方案的实施,为学员提供学习场地、实践机会和后勤保障等。

4.3" 政策扶持与激励机制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吸引和留住数字化人才,同时要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创设环境、搭建好平台。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薪酬激励、荣誉激励、职业发展激励等多元化激励机制,激发数字化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4.4" 校地企合作培养模式

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推动高校、地方政府和企业三方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乡村数字化人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数字化人才的作用,以数字化人才推动乡村的高效治理和产业振兴。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地方政府的政策资源和企业的实践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乡村地区建立一批数字化实践基地,为学员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4.5" 多元化培训体系

采用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和学习体验。培训可以分为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2种模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员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方案,包括短期培训班、长期研修班等。也可以进行定制化的培训,根据乡村地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定制化设计培训课程和教学内容。

4.6" 加强宣传引导与氛围营造

通过媒体宣传、政策解读等方式,提高社会各界对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树立典型人物和成功案例,激发广大乡村干部和群众参与数字化建设的热情。在乡村地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鼓励和支持数字化人才在乡村创新创业。同时,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和综合素质。

5" 结束语

在推进数字浙江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乡村发展的核心趋势,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开辟了广阔前景与重要契机。金华市在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已初步构建起一套策略体系,培养规模持续拓展,然而,这一进程亦伴随着显著的挑战与困难。鉴于此,金华地区正积极探索通过政策的有力扶持、政校地企的深度合作、培训模式的多元化创新以及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完善,旨在打造一支既具备高素养又富有专业技能的数字化人才队伍,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这一目标的实现已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岳鹏,赵婷婷.数字化背景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2):261-263,275.

[2] 李曦.数字化赋能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意义表征与实践路径[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3(6):79-83.

[3] 韩岳霖.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现策略[J].现代农机,2024(1):20-23.

[4] 杨军,温强.数字乡村背景下的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策略[J].基层农技推广,2024(1):113-115.

[5] 崔晓会,孙琳.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数字化乡村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9):3-5.

[6] 赵明.加强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意义、障碍与策略研究[J].科技教育,2023(9):40-42.

[7] 潘佳.普惠金融背景下数字化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7):64-68.

[8] 李成飞.基于乡村振兴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15):268-271.

[9] 曹院平.现代化进程中数字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关联逻辑与创新路径[J].智慧农业导刊,2023(21):67-71.

[10] 数字乡村典型案例28|省商务厅:逊克县加强人才培训,打造电商精英团队[EB/OL].https://m.dbw.cn/heilongjiang/system/2023/12/01/059247265.shtml.

[11] 国家开放大学:育好培优农民大学生[EB/OL].http://f.china.com.cn/2022-12/09/content_85004126.htm.

猜你喜欢

金华乡村振兴数字化
张金华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岁朝清供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陈金华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