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建设背景下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研究
2025-02-18毛小雪
摘 要: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积极利用大数据、微服务等信息技术开展数字资源服务,不断推动自身的智慧化转型。文章聚焦智慧图书馆建设背景下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以四川省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总库为例,探讨了该数据库的建设意义、系统设计和特色功能,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供参考,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进程。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G258.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5)01-0111-03
1 背景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要求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1]。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探索数字化、平台化、集成化的服务模式,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进程[2]。省级公共图书馆肩负着推动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的重任,须尽可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全面的数字化资源。四川省图书馆整合了四川省多家公共图书馆近年来收集的已结项、已解决版权问题的数字资源,建设了集成化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四川省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总库(以下简称“总库”),以期促进数字资源的整合、流动、创新与转化,共享公共图书馆的自建数字资源成果,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开展。
2 智慧图书馆及智慧服务
智慧图书馆不是特指一项具体业务或技术工程,而是一种高度智慧化的知识服务体系,强调“全媒体、平台化、新业态”[3],其核心业务是智慧服务,即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知识服务[4]。智慧服务的特征是服务资源多元化、服务方式精准化和服务空间智能化。建设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多渠道深度整合数字资源,统一检索路径,是公共图书馆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举措。
3 省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情况
笔者对省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的网站及其数字资源服务平台进行了调研,除总库外,国家图书馆建设了读者云门户网站,支持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统一发布数字资源,内容涵盖自建数字资源、外购数字资源、地方馆数字资源、网络文学资源及读者服务指南等,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资源服务[5];浙江省建设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整合全省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目录、自建数字资源、外购数字资源等,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文献信息资源检索服务;山东省建设了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联盟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全省公共图书馆的优质数字资源,具有一站式搜索、浏览和下载等功能,实现了全省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设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总库,整合馆藏数字资源,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检索服务。
4 总库的建设意义
四川省图书馆建设总库的目的是整合四川省多元异构的数字资源,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多终端、多情境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构建覆盖全省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推动数字资源共享服务的平台化、智慧化开展。总库的建设有助于四川省图书馆统一管理及利用四川省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数字资源,弥补地方公共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平台建设方面的不足,解决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节约数字资源建设经费;有利于用户随时随地获取全省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数字资源,享受便捷、高效的数字资源服务[6]。
4. 1 整合多元异构的数字资源,消除“数据孤岛”
总库整合了四川省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数字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图片、音频、视频等类型的元数据和对象数据,四川省图书馆对这些数字资源进行了深度加工,实现了对数字资源的集中管理和有效利用,打破了不同公共图书馆之间的“数据壁垒”,消除了“数据孤岛”,为实现全省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数据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2 搭建一体化平台,提供信息智慧化检索服务
搭建一体化的资源检索平台,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的前提条件。总库整合了大量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字资源,通过一体化平台对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与发布,为用户提供关键词检索、多种字段组合检索、部分文献全文检索等信息智慧化检索服务,并支持检索结果精确匹配、模糊匹配等功能,为用户高效检索资源提供便利。
4. 3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四川省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总库的跨地域、多层级数据流通,以市级公共图书馆为核心建设资源分站,并计划继续扩大资源共享范围至区县级公共图书馆,以期实现全省范围的数字资源覆盖,实现优质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5 总库的系统设计
5. 1 构建原则
总库的构建原则为“统一标准,规范机制”,即采用统一标准的资源数据仓储体系,整合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元数据和对象数据。其中,元数据是对数字资源进行描述和分类的数据,四川省图书馆严格遵循《地方图书数字化加工规则(2019)》《图书馆公开课加工及著录规则(2019)》《古籍数字化工作手册》等文件,保障相关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5. 2 功能设计
总库对数字资源的管理主要分为元数据管理、对象数据信息录入、资源状态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展示等方面。因此,总库具有多终端分类展示数字资源的功能,用户可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访问总库资源页面,统一检索其中的数字资源,甚至可以获取相关的知识图谱。总库具有角色分级管理功能,为相关公共图书馆提供独立的账号,方便其审核、管理、发布相关数据,管理员可赋予用户部分后台模块的数据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权限,方便用户使用总库的数字资源;用户数据分析功能可在后台实时统计数字资源的数量、储存量、类型、主题、更新情况等数据,通过记录分析网站访问量、栏目访问量、资源访问量等数据,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可视化的用户数据分析结果,为其优化数字资源建设方式提供便利;专题库管理功能可在收集整理全省自建数字资源的基础上,筛选、抽取特定主题的数字资源,通过专题库展示模块地方文献推广专题数字资源。
5. 3 框架结构
总库的框架结构分为基础层、数据层、管理层、应用层和用户表现层等,其中,数据层依托基础层的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管理软件等软硬件支持,整合四川省公共图书馆的自建资源元数据(MDB、XML文件等)和对象数据(图片、音视频等);管理层对数据层整合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用户行为分析、资源统计分析、访问量统计分析等;应用层对数字资源进行逻辑处理及转换,并将处理好的数据传递至用户表现层,供用户浏览、使用。
6 总库的建设作用
6. 1 构建覆盖全省的数据管理体系
总库采用总分站式的服务模式,以四川省图书馆为总站,以省内市级公共图书馆为分站,构建多层级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体系,实现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构建覆盖全省的数据管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总分站式的服务模式有利于各公共图书馆自行设计个性化的资源展示页面,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凸显馆藏数字资源特色。
6. 2 提供决策支持,实现数据增值
总库对数字资源动态数据、用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面掌握用户的资源需求,为全省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统筹建设提供决策支持,有助于相关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相关公共图书馆可利用总库的资源使用情况、用户群体特征等后台数据,及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实现数据增值[7]。
6. 3 提供多馆联动的推广平台
总库的建成有助于四川省公共图书馆形成合力,共同打造阅读推广活动品牌,各馆通过共享不同主题和内容的“阅读资源包”的方式实现多馆联动,同步向用户推送数字资源,辅以在馆内发放海报、折页等线下推广方式,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数字资源宣传网络,多级联动开展数字资源宣传推广工作。
7 结语
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可拓宽数字资源供给和服务渠道,缩小各级公共图书馆在数字资源服务方面的差距,提升数字资源服务效能。总库是四川省图书馆建设的新型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系统还不够成熟,运行也不够稳定,因此,四川省图书馆应不断探索和优化总库的系统架构和运行模式,加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和馆际合作力度,提高平台的智慧化水平,大力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EB/ OL]. [2024-11-12]. https:/ / www. gov. cn/ xinwen/2022-05/22/ content_ 5691759. htm.
[2] 熊远明.围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积极推进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4):5-9.
[3] 吴建中,郭生山.关于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专访吴建中先生[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2):1-4.
[4] 王珏,李涵霄.加快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智慧服务能力建设:“第二届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23(10):148-151.
[5] 童忠勇.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智慧化服务模式探索:以国家图书馆读者云门户网站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1):80-83.
[6] 李子臣.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J].文化产业, 2024(5):70-72.
[7] 许新龙,杨永霞.新一代智慧图书馆信息系统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6):48-53.
(编校:冯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