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年度发展概况

2025-02-16项目组

中国数字出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电子竞技俱乐部赛事

摘 要 2024年,全球电子竞技产业发生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电子竞技在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化趋势愈加凸显,正在更紧密地与体育精神、为国争光等主流价值观联系起来,也更多地迈进了全球传媒、娱乐、体育与外交的主流话语体系中。2024年,我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为275.68亿元,同比增长4.62%,用户规模约为4.90亿人。此外,我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 429.45亿元。无论是从产业收入情况,还是从用户规模看,2024年我国仍然保持了全球最大电子竞技市场的地位。

关键词 电子竞技产业;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

2024年,全球电子竞技产业发生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电子竞技在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化趋势愈加凸显:2024年2—3月,融合了电子竞技和传统体育的国际赛事首届“未来运动会”在俄罗斯喀山举行;2024年7—8月,首届“电竞世界杯”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2024年7月,国际奥委会宣布首届“奥林匹克电子竞技运动会”将于2025年在沙特举办。这些国际赛事都得到所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与积极承办,不论是参赛选手国籍还是参赛俱乐部归属国的可见性和关注度都大大提升,电子竞技将成为如同奥运会一样展示国家形象、塑造国家认同的竞技场。同时,电竞成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正式项目的积极社会影响在2024年依然持续。

不论国际或国内,电子竞技正在更紧密地与体育精神、为国争光等主流价值观联系起来,也更多地迈进了全球传媒、娱乐、体育与外交的主流话语体系中。

1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情况概述

在主流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持续深耕,在世界电竞格局重塑的大潮中锐意进取。无论是从产业收入情况,还是从用户规模看,2024年我国仍然保持了全球最大电子竞技市场的地位。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电竞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也存在诸多不足,面临较大压力。赛事和俱乐部的收入总体较少,盈利能力不强;我国电竞游戏、赛事和俱乐部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全球电竞结构性变迁也带来诸多挑战;产业生态仍需优化,电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深入开掘,电竞的主流化、规范化发展路径需要继续探索。

1.1 电竞产业市场重回增长,电竞新业态持续拓展

2024年8月3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及通过支持电子竞技发展、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跃升至275.68亿元,同比增长4.62%,这也是我国电竞产业收入连续2年下降后,再次实现增长。电子竞技用户规模为4.90亿人,同比增长0.42%。

电子竞技产业市场结构与往年基本一致,直播收入仍是电子竞技市场收入的主要来源。2024年,我国电竞直播收入为222.87亿元,占比80.84%,同比增长4.59%。一些国内知名电竞赛事及知名游戏主播入驻抖音平台,进一步扩大了电竞直播的市场规模。赛事收入是电子竞技产业收入的第2类构成。2024年,我国电竞赛事收入为24.13亿元,占比8.75%,同比增长6.54%。

作为电子竞技产业的第3类构成,俱乐部收入同样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头部俱乐部收入增长显著。2024年我国俱乐部收入为17.56亿元,占比6.37%,同比增长3.81%。俱乐部收入以比赛奖金为主。当前我国多数俱乐部专注单种赛事,占比为59.40%。

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 429.45亿元,同比增长7.52%。在电子竞技产品方面,头部电竞游戏持续优化长线运营,收入稳中有升,筑牢了电竞市场的基本盘。多款不同品类的国产电竞游戏新品已经或即将在国内面市,如二次元射击游戏《卡拉彼丘》、角色扮演冒险游戏《仙境传说RO:新启航》、科幻机甲对战射击游戏《解限机》以及《永劫无间》手游、《无畏契约》手游等,助推了中国电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电子竞技游戏产品类型方面,射击类和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MOBA)是最受青睐的游戏类型,数量上分别占比26.1%和15.2%。在电子竞技游戏平台方面,热门电竞产品大部分仅在移动端,占比为57.6%,其中,流水最高的产品有《王者荣耀》《地下城与勇士:起源》《和平精英》《金铲铲之战》等;仅在客户端运营的产品占比26.1%,热度最高的产品为《英雄联盟》《穿越火线》《无畏契约》《永劫无间》等。仅在移动端和客户端运营的产品占比较去年均有下降。同时,在移动端和客户端运营的游戏产品占比12.0%,网页游戏占比4.3%,两类产品数量占比较去年均有所增多。

依托电竞赛事推广,行业积极开拓“电竞+”的跨界合作商业化路径,探索电竞新业态。2024年,多个专业酒店品牌竞相入场电竞酒店市场,推动“电竞+酒店住宿服务”细分市场的精品化发展。电竞商业综合体则以“电竞+购物消费”模式,在提供比赛场地基础上,为用户提供赛事间隙的消费、休闲等相关服务,成为电竞商业路径探索的新业态,2024年多个电竞商业综合体在全国一、二线城市落地。“电竞+影院”是以电竞内容为桥梁,电竞企业与全国头部影院打造的影院观赛活动,是近年兴起的电竞创造多元线下消费空间、推动电竞消费转化的新路径。利用知名电竞IP打造线下电竞社区,如电竞网红街区、电竞馆,也成为吸引游客打卡消费,提升电竞IP商业转化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

1.2 职业电竞赛事平稳发展,大众电竞赛事孕育生机

2024年,省级以上、职业选手参与的非表演类电竞赛事共举办124项,较去年有所减少。职业电竞赛事以全程线下举办,占比58%,线上与线下结合办赛占比32%,线上赛事占比相比去年降幅较大,仅占比10%。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全球流行提升了全民游戏的热情,改善了游戏产业发展的舆论生态,也惠及电竞发展生态。大众电竞赛事不断创新赛道和赛制,开拓了电竞文化传播和推广新阵地,为行业持续发展孕育生机。《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新增企业赛道,将电竞融入职工业余生活,推广电竞全民化理念。北京京西电竞节包含了电竞职业赛事、NEST虚拟体育赛事和电竞互动展三大板块,设置了全民参与的“上山打擂台”虚拟体育挑战赛,还融入了国潮市集、汉服比赛和体验等文化活动,探索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模式。上海市民运动会的电子竞技项目,促进了电竞文化与市民生活的交汇。《英雄联盟手游》艾欧尼亚杯打破队伍参赛传统,支持职业选手、主播、“高分路人”跨圈层交流,推动电竞全民化与职业化共融。

2024年,高校电竞赛事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持续倡导高校电竞绿色健康发展。“2024iQOO杯王者荣耀电竞赛”覆盖了全国28个省份,其中高校赛道覆盖286所高校,以超4万的参赛人数、以及线下14.6万和线上2 105万的观赛人数,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非职业手游电竞赛事。2024年8月,中国高校健康电竞联席会成立,旨在引导大学生电竞爱好者规范、有序参与电竞活动,助力青年在游戏和电竞领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 地方扶持政策持续出台,电竞下沉发展夯实基础

电子竞技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和城市发展的新动能。2024年,地方政府持续优化电竞产业政策,一线城市先行先试、带头示范,非一线城市也加大了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扶持力度,电竞产业下沉式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凸显。

一线城市立足既有发展基础,持续出台的扶持政策覆盖了产品研发与发行、技术研发与应用、赛事承办与场馆建设、IP跨界融合等方面,努力推进电竞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上海力争打造“全球电竞之都”,不仅吸引了多家国内外高级别职业赛事,而且鼓励大众赛事的举办,以占据全国线下电竞赛事17.8%的办赛数量领跑全国。同时,上海积极推出政策吸引俱乐部落地,现以占据全国25.6%的俱乐部数量成为全国俱乐部城市分布之最。北京以6.5%的办赛分布占比以及8.2%的俱乐部分布占比,分别位居赛事举办城市第4位和俱乐部城市分布第2位。2024年,北京着重扶持电竞产业研发及数字娱乐产业园建设,推进电竞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培育,同时吸引高校电竞品牌落户,助力青年电竞健康发展。深圳南山区致力于依托展会活动,发挥电竞游戏头部厂商总部所在地优势,支持自主电竞品牌打造和俱乐部孵化,努力建设“国际电竞之都”。

新一线城市紧跟一线城市发展步伐,在电竞赛事和行业大会承办、行业生态提升等方面持续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将电竞产业作为提升城市综合影响力的一个着力点。2024年,成都和杭州分别以15.3%和7.3%的办赛数量,占据了全国线下电竞赛事举办城市的第2位和第3位。成都、重庆大力推动电竞产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重庆广电集团牵头组建重庆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于2024年初授牌成立;1月举办的“成渝体育产业联盟杯”暨首届重庆电子竞技大赛,吸引了国内外20支电竞职业队参与,涵盖《王者荣耀》、FIFA Online和《第五人格》等热门项目;11月第四届东亚电竞锦标赛在成都举行。还有一些城市依托优势条件,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电竞城市品牌,如济南提出了打造“黄河流域电竞名城”

的口号。

当前,我国电竞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很大一部分依托位于二、三、四线城市的本科及高职院校。当地政府立足本地的电竞人才资源,采取相应的电竞产业发展措施。如海口通过当地高校开展电竞人才培养、筹划创办电竞省级联赛、培育电竞文化氛围。

地方政策促进了电竞赛事市场的下沉式发展。国内一些头部项目继续推进常规赛城市冠名、城市主场等运行机制并逐渐向非一线城市分配更多大型赛事资源。如《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的春季赛决赛在大连落幕、夏季赛决赛在泉州落幕,《穿越火线》职业联赛CFPL春季总决赛在济南落幕。

重要电竞赛事项目更加广泛地落地,扩展了赛事影响范围,也通过“电竞+文旅”助力当地城市文化与电竞文化的融合,推动电竞赛事与地方经济的双向赋能、共生共赢。2024年,“电竞嘉年华”成为一种常见的融合品牌资源与电竞生态的文旅活动,遍布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地。它将电竞赛事有机结合展览、市集、旅行、购物等活动,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感受电竞文化的体验。成都、汕头等地也借助赛事落地契机,定制电竞主题旅游观光路线、体育活动路线以及城市特色联名促销等,营造电竞文化及消费氛围。

在地方政策的支持下,“电竞+”辐射线上线下的全产业链条和泛娱乐场景的趋势逐渐显现,电竞产业有望发挥助力城市发展的集群效应。电竞产业的引入可带动城市整合不同产业部门,在产业链上游的游戏研发、发行和电竞装备制造行业,中游的运营、场馆建设等行业以及下游的赛事宣传、文化联动营销等行业,找到适合的发力点,建设电竞产业园区,以数实融合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1.4 持续深耕海外市场,“走出去”“引进来”推动国际化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维持了在日本、东南亚和拉美等海外市场已建立的优势并持续拓展在欧洲、北非、中亚、南亚等地区的影响力。我国电子竞技产业致力于重点依托高级别赛事和俱乐部运营,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条路径上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国际化步伐。

在“走出去”方面,中国头部电竞品牌不断在海外打造竞技、观赏水平更高的国际赛事格局,在电竞主流化的国际格局中占据先导。2024年,我国已有多个电竞赛事品牌举办了海外赛事并取得了单场观赛人数峰值超400万人次的亮眼成绩,海外影响力进一步扩展。尤其是在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部分国产电竞赛事已经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电竞赛事之一。据Esports Charts的数据,到2024年10月,《决胜巅峰》职业联赛(MPL)成为自2016年以来全球首个累计总观看时长突破10亿小时的职业电竞联赛;其峰值观赛人数及观赛时长都位居2024年第3季度全球电竞赛事中的首位。《王者荣耀》也举办了全球邀请赛和洲际邀请赛,吸引全球各地俱乐部积极参赛,促进世界各国青年跨文化交流,推动建立国际化职业电竞体系。在2024沙特世界杯的赛事名单中,《决胜巅峰》《王者荣耀》和PUBG MOBILE等多个国产电竞项目位列

其中。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俱乐部和选手在多个世界级赛事中取得突破性成绩,扩大了中国电竞的国际影响力。EDG电子竞技俱乐部夺得2024《无畏契约》全球冠军赛总冠军,创造了CN赛区在国际赛事上的最佳战绩。BLG电子竞技俱乐部在2024年取得《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LPL春季赛、夏季赛冠军,并靠“全华班”成功打进世界赛决赛。在2024沙特电竞世界杯的《街霸6》分项目上,中国选手曾卓君夺得了冠军。俱乐部和选手2024年的参赛表现彰显了我国的电竞实力,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电竞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在“引进来”方面,我国积极吸引国际头部赛事品牌落地本土,搭建面向全球的国际性电子竞技赛事平台。2024年6月,《无畏契约》大师赛在上海落幕。12月,2024反恐精英世界锦标赛(CS:GO Major)在上海举办,有56支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一流队伍齐聚于此,这也是该赛事首次在亚洲举办。

我国积极搭建电子竞技产业的国际交流平台,以产业大会、国际交流计划和跨国竞技活动等,推动国内外电竞生态的交流互动,提升我国电竞产业的国际影响力。2024年6月,腾讯电竞正式发布了“全球电竞共赢交流计划(Empower Esports Worldwide Series)”,希望携手产业伙伴,探索全球发展的有效路径和可能性。7月,2024全球电竞大会于上海举办,国内外电竞行业的精英力量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电竞全球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搭建国内外电竞生态交流的桥梁,腾讯电竞在2024年9月东京电玩展期间与日本电竞联合协会联合举办电竞论坛等主题活动。2024年9月,“2024中国–东盟电子体育产业活动周”在广西南宁市举办,共有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12支队伍参赛。2024年11月,第四届东亚电竞锦标赛在四川成都举行。电竞产业的国际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电竞的包容开放发展姿态和海纳百川的发展格局,助力中国电竞与世界牵手,实现全球共赢。

电子竞技市场的热度升级也带动了股票市场中电竞板块的走强,2024年7月,星竞威武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被媒体称为“中国电竞第一股”。

电子竞技产业不断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多家企业持续举办含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自研电竞游戏的国际赛事,在电竞场馆建设布置、国际电竞赛事直转播中有机融入地方文化、传统文化元素。电竞产业成为中华文化传承转化与国际传播的新载体、新渠道。

1.5 行业坚持规范化发展,多方共创繁荣电竞生态

目前,电子竞技领域的标准主要涉及未成年人保护、场馆运营服务、运动员赛训等方面,而对电竞产业多个环节覆盖不足。

2024年,我国积极参与开展国际电子竞技标准的完善,填补全球电子竞技标准空白。英雄体育VSPO牵头推动全球电子竞技国际标准ISO25094-1成功立项,将有力促进全球电子竞技行业发展。亚洲电子体育联合会(AESF)与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杭州市拱墅区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借鉴杭州亚运会经验,为电子体育比赛专业性设定新标准。

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推进国内电子竞技标准体系建设,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更进一步。中国音数协持续推动了多个电竞相关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2024年6月,全国网络文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竞技标准项目工作组正式成立。2024年7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落户北京,拟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深化推进电竞赛事内容报道、制播技术、电竞直转播人才岗位等电子竞技系列标准的编制合作。2024年10月,浙江省发布《浙江省电子竞技业余运动员等级评定办法》和《浙江省电子体育裁判管理办法》,致力于促进电竞赛事规范化。2024年12月,我国电竞行业首个国家标准《电子竞技场馆运营服务规范》开始实施,为电竞场馆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标准化指导。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将助力电竞产业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

依托去年“电竞入亚”带来的积极社会效应,行业持续深挖电子竞技中包含的社会价值和时代精神,为产业规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24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多家单位授予中国电竞集训队“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湖北省对杭州亚运会电竞参赛选手授予“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均体现了中央和地方对电竞产业发展价值的肯定。首部电竞主题纪录片电影《一竞到底》于2024年11月在院线上映,在大银幕上展现了电竞从业者的拼搏精神和坚持不懈。杭州亚运会电竞记录电影《今年二十二》于2024年12月公映,该纪录片聚焦电子竞技国家集训队备战杭州亚运会的故事,刻画当代电竞青年勇于拼搏的正面形象和爱国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对电子竞技文化价值和丰富内涵的梳理总结,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和繁荣电竞发展生态。

更多主体参与到“电竞+公益”实践中,为行业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将动物保护等公益主题融入电竞赛事表演、联动明星公益活动、联动博物馆进行文物数字焕活等方式,助力公益项目的推广宣传,电竞产业不断探索体现社会价值的新方式。

2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情况观察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实际销售收入为275.68亿元,同比增长4.62%。这也是电竞产业实际销售收入连续2年下降后重回增长。电子竞技市场回暖既得益于国家和地方的多项相关扶持政策,也是“未来运动会”“电竞世界杯”“电竞奥运会”等一系列国际电竞大事件推动下,电竞生态向好的效果体现,更是行业相关主体不断深耕电竞价值、探索电竞新业态的结果。

在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实际销售收入中,电子竞技内容直播收入占比最高,达到80.84%。赛事收入、俱乐部收入和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8.75%、6.37%和4.04%。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 429.45亿元,同比增长了7.52%。

2.1 中国电子竞技用户情况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用户约有4.90亿人,同比增长0.42%。近5年来,国内电竞用户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2.1.1 中国电子竞技用户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用户中男性较多,占总人数的54.2%;女性用户占比45.8%。中国电子竞技用户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青年阶段:25~34岁的电子竞技用户数量最多,占比为47.9%;其次是24岁以下的用户,占比37.5%;35~44岁用户占比11.3%;45岁及以上的电子竞技用户数量相对较少,仅占比3.3%。如图1所示。

2.1.2 中国电子竞技用户城市分布情况

随着电子竞技赛事的逐年发展与电竞直播的普及,中国电子竞技用户在各级城市中的分布相对均衡。新一线城市电子竞技用户最多,占比为29.6%。其次为一线城市,占比为23.3%。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及以下的用户分布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14.6%、16.7%和15.8%。如图2所示。

2.1.3 中国电子竞技用户学历分布情况

50%以上电竞用户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65.8%。具有大专学历的用户占比20.0%。高中/中专学历用户和初中及以下学历用户分别占比11.3%和2.9%。如图3所示。

2.1.4 中国电子竞技用户收入分布情况

在收入分布上,月收入为6 001~10 000元的电子竞技用户占比最高,达31.3%。其次是月收入为3 001~6 000元的用户,占比为30.0%。月收入3 000元以下的用户占比25.4%。收入在10 001~15 000和15 000元以上的电子竞技用户比例较低,占比分别为8.3%和5.0%。如图4所示。

3 中国电竞游戏产品情况

中国电竞游戏产品情况包括电子竞技游戏产品玩法类型情况、平台占比情况及排名情况等3个方面。

3.1 电子竞技游戏产品玩法类型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电子竞技游戏主要产品的玩法类型中,产品数量最多的3种类型是射击类、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MOBA)和体育竞技类,占比分别为26.1%、15.2%和12.0%。如图5所示。

3.2 电子竞技游戏平台占比情况

在电竞游戏主要产品中,57.6%的游戏产品仅运营移动端,26.1%的游戏产品仅运营客户端,12.0%的游戏产品同时运营着移动和客户端版本,4.3%的游戏产品为网页游戏。

3.3 电子竞技游戏产品排名情况

2024年,移动电子竞技游戏产品国内市场流水的前3名分别是《王者荣耀》《地下城与勇士:起源》和《和平精英》。排名前20的移动电竞游戏产品主要涵盖了射击类、卡牌类、棋牌类和体育类。如表1所示。

在客户端电子竞技游戏中,《英雄联盟》《穿越火线》和《无畏契约》占据国内市场热度前3名。《地下城与勇士:起源》和《无畏契约》作为近两年才在国内正式上市的电竞游戏,其收入跃升显著,成为近年电竞新品的代表之作。2024年热度排名前20的客户端电子竞技游戏及其类型如表2所示。

2024年,省级以上、职业选手参与的非表演类中国电子竞技赛事共举办了124项(每个系列赛事计算为1项),较去年减少了3项赛事。如图6所示。

有更多的电子竞技赛事的举办形式从线上转为线下。在2024年举办的赛事中,58%为全程线下办赛;32%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仅有10%采用线上办赛的方式。作为对比,2023年全年全程线下、线上线下结合与线上办赛的比例分别是46%、32%和22%。

从2024年线下电子竞技赛事举办城市的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电子竞技线下赛事举办城市集中分布于华东、西南地区。上海持续成为举办电子竞技赛事最多的城市,其举办的赛事数量占全国的17.8%。其次是成都、杭州和北京,占比分别为15.3%、7.3%和6.5%。如图7所示。以京西电竞节、成渝体育产业联盟杯等为代表的城市电竞赛事品牌深入挖掘电竞竞赛表演的体育魅力,以区域协同效应提升电竞影响力。

5 中国电子竞技俱乐部情况

截至2024年,中国目前可查询的电子竞技俱乐部共有195家,拥有10家及以上电子竞技俱乐部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杭州。其中,上海市俱乐部数量最多,达到50家。电子竞技俱乐部数量超过5家(含5家)的城市共有9座,均为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如图8所示。

大多数电竞俱乐部只参加单种赛事,占比为59.4%。参加2种赛事的俱乐部占比为17.8%。参加3种赛事的俱乐部占比为5.9%。参加3种以上赛事的俱乐部占比为16.9%。如图9所示。

在中国主要电子竞技俱乐部各赛事参赛选手人数分布上,5人、8人、6人参赛的俱乐部数量分别达19.0%、15.7%和14.9%,是最常见的3种俱乐部参赛选手规格。如图10所示。

6 电子竞技赛事“出海”情况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在东南亚等地区举办的电子竞技赛事影响逐步扩大。部分国产电竞游戏赛事在东南亚多个国家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电竞赛事之一。如表3所示。

7 结语

2024年,在电子竞技全球化和主流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产业收入在历经两年连续下跌后,终于迎来回暖。此外,2024年电子竞技产业在赛事推广、俱乐部培育、海外营销和合规自律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亮眼的成绩。电竞产业向着规范化、主流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愈加凸显。

然而,我国电子竞技行业依然面临风险,社会偏见或将给行业发展带来挑战。引导电子竞技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全国高校健康电竞联席会成立的重要愿景,就是致力于引导青少年科学、健康电竞,推动其电竞娱乐和学业生活协调统一。

俱乐部作为电子竞技产业的重要主体,其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电子竞技俱乐部的收入主要来自比赛奖金,其次来自联盟分成、选手直播、行业赞助以及相关衍生品。然而,目前多数俱乐部只参加单种赛事,奖金的总额也较为有限。俱乐部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多项目发展与多元化经营的道路。

未来,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将继续依托世界第一大电竞市场的基础,加强与电子竞技国际组织的对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除了“走出去”“引进来”,中国电子竞技还应该在政府支持下,整合行业各方面主体力量,积极走上国际舞台,参与当前国际电竞格局重塑,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郭剑)

The Development Overview of China Electronic Sports Industry— Based on Data from the 2024 China Electronic Sports Industry Report

By Project Team

Abstract In 2024, the global esports industry witnessed multiple milestone events, marking a more prominent trend of esports becoming mainstream worldwide. It is increasingly linked to mainstream values such as sportsmanship and winning glory for the country, and has also made further strides into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system of global media, entertainment, sports, and diplomacy. In 2024, China's esports industry revenue reached 27.568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4.62% year-on-year, with a user base of approximately 490 million people. Additionally, the actual sales revenue of China's esports game market was 142.945 billion yuan. Whe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revenue or user scale, China still maintained its position as the world's largest esports market this year.

Keywords Electronic sports industry; Data statistics; 2024 China Electronic Sports Industry Report

猜你喜欢

电子竞技俱乐部赛事
数独小知识数独赛事介绍(二)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基于Cite Space的国外电子竞技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本月赛事
人工智能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电子竞技成长之路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