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策划人语:加强数字版权保护 为出版新业态护航

2025-02-16刘睿

中国数字出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版权保护出版业数字

策划人:刘睿,编审,知识产权出版社知识认证平台运营中心主任,北京市新闻岀版广电行业领军人才,全国岀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委会委员,全国编辑岀版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和《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出版单位积极拥抱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内容生产加工、数字版权运营、出版物多渠道分发等方面不断创新。

政策的引领、新技术的加持,一方面,推动着我国出版业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和出版界的创新实践,引发了一系列版权保护的新问题。诸如:如何界分人的创作与人工智能生成的边界;高科技公司在大模型训练中对高质量数据的需求与专业出版单位优质的内容供给之间如何实现高效且相对公平的合作;供给方、加工方和技术支持方以及投资方之间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利益;等等。总之,版权保护数字经济的发展,而数字经济对版权产生深远影响。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就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内核,就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

基于此,《中国数字出版》聚焦出版业数字出版中的版权保护实践,邀请知识产权领域的学者、司法工作者结合自身的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对“数字版权生态构建”加以研究。

本期3篇文章:刘玲武、金逸鸣认为,财政资助科研作品的开放存取主要面临“版权转让或专有许可阻碍开放存储”“公众开放获取暂不构成合理使用”两大版权困境,我国应当通过完善版权法与科技法协同机制以实现开放存取合法性,通过建设统一公共科研开放存取平台、开发新型公共科研许可证以增强开放存取可行性,保障公众科学文化权益,推动国家科研创新共享;周围、晋艺玲则紧扣数字化转型时期直播行业兴起所引发的录音制品二次使用中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问题,分析我国现有相关制度失灵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解决机制,以建构更为合理的权利保障路径;李若男、赵轩以版权生态治理为抓手,提出数字出版平台应有效连接行业主管部门、出版行业协会、著作权人以及平台用户等各方主体,有效管控版权风险,合理开发和利用好版权资源,从而实现版权价值。

出版融合时代,出版新业态的健康壮大,离不开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内容创作加工与分发者以及法律服务部门的通力合作。本专题抛砖引玉,期待各方在法律框架内探寻解决相关版权问题的有效途径,以版权赋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版权保护出版业数字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图书出版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思考
答数字
当前传统媒体版权保护的难点及对策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数字看G20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成双成对
媒体版权保护的“痛”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