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25-02-14张六州
摘 要:绿色食品加工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技术体系,旨在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及运输等各环节的安全性、优质性,并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如通过气调保鲜延长果蔬保鲜期、采用人道屠宰和低温屠宰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实施选择性捕捞和生态友好型加工保护渔业资源等,可以明显提升食品的加工效率和品质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的应用不仅符合当前消费者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还能有效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绿色食品加工技术;保鲜期;可持续发展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ZHANG Liuzhou
(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xiang 453000, China)
Abstract: As a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system, green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aim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food in production, processing, packagi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and minimize th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Green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extending the fresh life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through air conditioning preservat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s through humane slaughtering and low-temperature slaughtering, implementing selective fishing and eco-friendly processing to protect fishery resourc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food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not only meets the current consumer demand for healthy and safe food, but also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virtuous cycle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
Keywords: green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eservation perio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当今社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品质以及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传统食品加工技术往往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对食品品质保障不足等。在此背景下,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对绿色食品加工技术进行简要概述,分析其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概述
1.1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的定义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是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一系列现代技术手段,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优质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技术体系[1]。其核心内涵在于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和食品生产加工系统的良性循环,将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与食品安全保障有机结合起来。
1.2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的特点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环保性。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在生产、加工以及包装等环节均着重于对环境的保护,倡导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减少农药以及化肥的使用来降低污染风险。在加工期间注重节能减排,运用环保包装材料,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以减少白色污染,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安全性。绿色食品加工技术注重对原料选择至加工环节的全程严格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可靠。通过严格控制化学物质的使用,选取远离污染源的生产基地,在加工过程中遵循食品安全规范,使用天然且安全的添加剂并严格控制其使用量,进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2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2.1 果蔬加工
在果蔬加工方面,如苹果的气调保鲜加工,一般需要将氧气浓度控制在2%~3%,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2%。研究表明,在此气调环境下苹果保鲜期可延长至6~8个月,相比普通冷藏保鲜(保鲜期为3~4个月)有显著提高。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配备精确的气体浓度监测与调控设备。例如,采用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测贮藏库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浓度,并通过气体调节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从果蔬采摘后的预冷至运输贮藏以及销售环节,均需要保持在低温环境中,草莓采摘后需要立即进行预冷,预冷温度一般为0~2 ℃[2]。在运输过程中,冷藏车温度也应保持在0~5 ℃,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研究表明,冻干蓝莓与热风干燥蓝莓相比,花青素含量可提高20%~30%,且复水性良好[3]。
2.2 畜禽产品加工
人道屠宰在畜禽产品加工中至关重要。例如,将家禽置于一个密封的特殊舱室内,向舱内充入特定比例的混合气体,在这样的气体环境中,家禽会逐渐进入麻醉状态并失去知觉。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击打致晕法,气体麻醉致晕法具有明显优势。机械击打可能导致家禽瞬间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使其体内的肾上腺素等激素大量分泌,进而影响肉质的口感和品质。而气体麻醉致晕法能让家禽在相对平静的状态下逐渐失去知觉,减少了应激反应对肉质的不良影响。研究表明,人道屠宰后的猪肉,其pH值更接近正常范围(pH值在5.8~6.2),其肌肉中的糖原分解较少,肉的持水性和嫩度更好。人道屠宰也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体现了绿色加工的理念。在牛肉屠宰中,低温屠宰可以减少微生物的污染[4]。这是由于在较低温度下,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减缓,且低温屠宰能够降低肉的收缩温度,减少肌肉纤维的收缩,从而提高肉的嫩度。有研究显示,低温屠宰后的牛肉剪切力值(衡量肉嫩度的指标)相较常温屠宰后的牛肉可降低10%~20%,肉的色泽也更加鲜艳,保质期可延长1~2 d,符合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的理念[5]。
2.3 水产品加工
在海洋渔业捕捞中,要使用合适网目尺寸的渔网。对于鳕鱼等一些经济鱼类,规定渔网最小网目尺寸为10~12 cm,以避免捕捞过小幼鱼,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选择性捕捞还包括采用不同捕捞工具与方法,以捕获不同种类及大小的水产品。例如,利用诱捕笼捕捞虾类,可减少对其他非目标生物的捕捞,降低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鱼类,可根据其生活水层范围和习性来设置捕捞网具的作业深度。以鳗鱼为例,鳗鱼有季节性洄游的特性,在每年春季或秋季,会进行大规模洄游活动。渔民根据这一习性,在其洄游的特定时间段进行捕捞作业,捕捞工作完成后,直接将其置于低温环境中,并使用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将鱼肉分割成不同规格的鱼段,进行真空包装,以保持鱼肉的新鲜程度,延长其产品加工成品的货架期,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鱼类产品的需求。
3 绿色食品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3.1 延长保鲜期与减少损耗
在果蔬加工领域,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对保鲜期的延长效果显著。以苹果为例,采用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可将苹果的保鲜时长延长近一倍,对于减少果蔬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具有重要意义[6]。
据统计,传统保鲜方式下,苹果从采摘到销售环节的损耗率在10%~15%,而应用绿色食品加工技术中的气调保鲜技术后,损耗率可降低至5%~8%[7]。这不仅明显减少了果农与经销商的经济损失,还提高了市场上苹果的供应质量与稳定性。从整个果蔬产业链来看,保鲜期的延长还有助于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例如,在苹果丰收季,大量苹果涌入市场容易导致价格下跌,而气调保鲜技术使得苹果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新鲜,经销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投放,避免集中上市造成的价格波动,有助于稳定苹果的市场价格,保障果农的收益。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在更多的时间段内购买到新鲜的苹果,可以增加消费者购买苹果的便利性,从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3.2 符合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中的人道屠宰技术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动物福利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其强调在动物的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和应激反应。以在屠宰生猪过程中使用的二氧化碳致晕法为例,这种方法能够让生猪在相对平静和无痛苦的状态下失去知觉,避免了传统电击致晕法可能带来的痛苦和恐惧[8]。这不仅是对动物权益的尊重,也符合绿色加工的理念。在现代社会,消费者对于动物福利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采用人道屠宰技术生产的畜禽产品也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提高肉品质量以及符合动物福利要求,有助于畜禽产业长期稳定发展。高质量肉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高品质的需求,从而促进畜禽产品市场销售。而动物福利的实现,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形象,从而减少社会对畜牧业的负面评价。此外,通过减少肉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提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利用低温屠宰与人道屠宰技术提高肉品质量,减少因肉品变质或品质不佳而被丢弃的情况,增加畜禽的有效产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畜禽产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3.3 保护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
在水产品加工的捕捞环节,绿色食品加工技术中的选择性捕捞对渔业资源的保护效果显著。幼鱼是渔业资源的未来,捕捞幼鱼会严重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若不进行网目尺寸限制,鳕鱼幼鱼捕捞比例可能会在30%~40%,而实施最小网目尺寸限制后,幼鱼捕捞比例可降低至5%~10%,这一举措能够有效保护鳕鱼的种群繁衍,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9]。
在传统拖网捕捞中,往往会同时捕捞到大量非目标生物,如小鱼、贝类等,这些非目标生物误捕率可能达到50%~60%,而使用诱捕笼捕捞虾类时,对非目标生物误捕率可降低至10%~20%[10]。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还能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因为非目标生物被误捕后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产生干扰。
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一些绿色食品加工技术能够体现对生态环境的友好性。例如,在船上对鱼类进行去内脏、清洗以及速冻等操作,去内脏可减少内脏中酶类对鱼肉的水解,同时避免内脏在运输与后续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内脏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若在加工过程中随意集中丢弃,会在水体中分解,消耗水中氧气,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清洗能去除鱼体表面污垢与微生物,减少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滋生对环境潜在威胁。速冻一般采用-30 ℃以下低温,可迅速降低鱼体温度,从而抑制鱼肉中的微生物生长与酶活性。据统计,船上预处理过的鱼类,其在运输与加工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持新鲜度,产品合格率可提高10%~20%。
4 结语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其通过气调保鲜、人道屠宰以及选择性捕捞等技术手段,不但能够有效延长食品保鲜期和减少损耗,而且符合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未来,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将进一步深化研究与应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与环境保护要求。通过进一步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加工技术,如新型保鲜材料、智能监控系统等,以提升食品品质与安全性;加强绿色食品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提高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以推动整个食品产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媛媛,王凡凡.绿色食品加工的产业分析及建议思考[J].种子世界,2020(12):141-142.
[2]扈保杰,张世香,任红莲.高唐县食品加工企业绿色食品认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2(18):4-5.
[3]李洋,李国庆,袁迪,等.组合浸渍和超低温冻融预处理对真空冷冻干燥蓝莓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24,40(2):82-92.
[4]赵莉,邸嘉禹.绿色食品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与仿真[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2(4):
13-18.
[5]王绪龙.绿色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探讨[J].现代食品,2023,29(16):133-135.
[6]顾志锦,曹丽莉.宁夏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22,63(6):61-65.
[7]霍建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7):106-109.
[8]江新明,谭小平,江为民,等.绿色食品羊肉生产关键技术与认证实践[J].湖南畜牧兽医,2024(2):3-6.
[9]张武,何冰,吴俊彦,等.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67-71.
[10]张秀娟,殷耀来,刘研英.太湖县晋熙镇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工作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23,29(7):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