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外卖食品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25-02-14封雨龙田太荣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执法监督消费者

摘 要:为健全网络外卖食品的监管机制,本文阐述了健全网络外卖食品监管机制的意义,分析了当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部门职权交叉且信息共享不畅、平台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手段落后及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通过明确各部门职责、引入数字化技术、加强平台监督与资质考核和强化执法监督与问责机制的措施,以期提升监管效能,确保网络外卖食品的安全与质量,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网络外卖食品;食品监管;消费者;平台责任;执法监督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for Online Takeout Food

FENG Yulong, TIAN Tairong

(Xi’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Xi’an 710048,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for online food delivery,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stablishing a sound regulatory mechanism for online food delivery.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cross departmental powers and poor information sharing, inadequate implementation of platform responsibilities, outdated regulatory measures, and insufficient law enforcement in the current regulatory system.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clarify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each department, introduce digital technology, strengthen platform supervision and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and enhance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and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in order to improve regulatory efficiency, ensur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online food delivery,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Keywords: online food delivery; food regulation; consumers; platform accountability;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近年来,我国网络外卖食品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已成为现代餐饮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餐饮外卖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5 254亿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到2027年有望达到19 567亿元。用户数量急剧攀升,截至2023年12月,国内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激增至5.45亿人,占比达到网民总数的49.9%[1]。然而,随着网络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例如,部分外卖食品存在卫生不达标、食材来源不明等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权益在交易过程中遭受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自《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实施以来,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行业秩序,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健全网络外卖食品监管机制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探究与思考。

1 健全网络外卖食品监管机制的意义

1.1 保障消费者身心健康

健全网络外卖食品监管机制对保障消费者身心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网络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消费者日益依赖外卖服务。然而,外卖食品的卫生与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任何一例食品安全事件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因此,完善的监管机制可以确保外卖食品从生产、配送到消费的全过程都符合严格的安全标准,减少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的风险,保护消费者免受食品安全隐患的威胁。

1.2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健全的网络外卖食品监管机制对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食品行业中,消费者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一方,其在选择和购买外卖食品时,往往难以全面了解食品的来源和质量。因此,强化监管能确保外卖平台和商家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保证消费者享有基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当食品质量出现问题时,监管能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维权途径,确保他们能依法得到赔偿和公正处理[2]。

1.3 促进网络外卖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健全的食品监管机制能推动网络外卖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严格的监管体系下,外卖平台和商家必须提高运营透明度,遵循行业标准,确保食品安全与质量。通过合理的市场监管,不合格商家会被淘汰,从而促进那些遵守规定、保障质量的企业发展壮大。这种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有助于促进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1.4 助力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稳定

健全的网络外卖食品监管机制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增长,食品安全问题不再局限于个别消费者,而是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外卖食品的质量和卫生状况若得不到有效监管,不仅会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渠道,甚至引发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事件。通过加强监管,可有效控制食品生产、加工和配送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减少食品污染和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2 当前网络外卖食品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2.1 多部门职权交叉且信息共享不畅

外卖食品监管涉及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监管职能。然而,由于监管职责不明确,这些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职责交叉和监管空白的现象。例如,食品安全问题的检测和追责可能涉及多个部门的配合,而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框架和标准,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存在障碍,导致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的滞后和不共享使得跨部门合作受到阻碍,导致监管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监管漏洞。

2.2 网络外卖平台责任落实不到位

外卖平台应当承担一定的监管责任,如对入驻商家的资质进行审核、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和监管、消费者投诉的处理等。然而,当前许多外卖平台并未真正落实这些责任。平台在日常运营中往往侧重于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用户活跃度,忽视了食品安全管理和商家的合规经营[3]。平台对入驻商家的审查机制并不严格,许多商家存在未经过审核便进入平台的情况。即便某些商家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问题,平台也缺乏足够的后续监管和应对措施。

2.3 监管手段与技术相对落后

随着网络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监管手段已无法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当前的监管主要依赖人工检查和定期抽查,这种方式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下,尤其是在面对数以万计的外卖商家和订单时,传统监管手段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此外,监管部门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也相对落后,缺乏高效的食品追溯和实时监控技术。例如,在监管过程中,缺乏数字化工具来精准追溯食品来源、配送路径以及消费者的反馈信息。

2.4 食品安全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执法部门的监管力度相对薄弱。部分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难以应对复杂的食品安全案件。同时,由于执法资源和人员的不足,许多地方的监管部门无法对所有外卖平台和商家进行常态化的检查,尤其在偏远地区或小型平台上,执法力度更加薄弱。即便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执法部门的处罚力度也往往较轻,难以形成足够的震慑力[4]。

3 健全网络外卖食品监管机制的建议

3.1 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为确保网络外卖食品监管的高效运作,应当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多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和监管盲区。政府应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能划分,制订详细的法规和操作细则,明确每个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角色与责任。同时,为了提升监管效率,必须构建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技术手段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数据共享。信息共享平台应集成各部门的数据资源,使各类食品安全信息能实时更新,确保监管信息的透明和准确[5]。除常规的食品安全监管数据外,还应包括投诉举报、商家评估、消费者反馈等信息,形成完整的监管数据链条。此外,为确保信息共享平台的高效运转,各部门需加强数据接口的互联互通,完善平台的使用规范,确保信息实时更新与同步,提升跨部门合作的效率[6]。

3.2 引入数字信息技术,提高网络外卖食品监管效能

为了适应网络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应积极引入数字信息技术,以提升监管效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外卖食品的供应链进行实时监控,能帮助监管部门及时掌握食品从生产到配送的全过程。通过数据分析,监管人员可以预判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帮助分析平台和商家的运营数据,自动检测违规行为,如虚假宣传、不合规操作等,及时识别存在问题的商家[7]。利用这些技术,监管人员能更高效地筛查海量的商家信息和订单数据,减少人工检查的压力。此外,在网络外卖食品追溯体系中引入区块链技术,能确保每份外卖食品的来源、生产和配送过程透明且可追溯。

3.3 建立定期审查制度,加强平台监督与资质考核

为确保外卖平台及其入驻商家长期合规经营,监管部门应建立定期审查制度,强化平台监管力度。①监管部门可以设立统一的审查标准,对各大外卖平台及商家的资质进行定期核查,确保平台的合法性与商家的食品安全资质符合标准。②定期审查不仅是对商家资质进行审核,还应对平台运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例如,平台是否及时更新商家的食品安全信息,是否存在违规商家未被清除的情况,是否有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等[8]。此外,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家实际运营情况的检查,包括对食品生产、配送过程的现场检查,确保平台承诺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执行。③审查制度还应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对那些违规或不合规的商家,及时予以警告、罚款或清退,形成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促使平台和商家始终保持合规经营状态。

3.4 严格规定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与问责机制

为提高网络外卖食品监管的执行力,监管部门应严格规定执法程序,确保所有执法活动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9]。①执法程序应当细化,确保每项检查和处罚行为都符合规定,且具有可追溯性。这不仅包括明确执法人员的权限和责任,还应规定具体的执法流程,如检查方式、处罚标准、举报受理流程等。②监管部门需要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执法行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定期公开执法记录,接受社会监督,有助于提高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防止执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腐败行为。③强化问责机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相关执法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问责机制能有效震慑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商家和平台,促使其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定。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外卖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已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监管手段的不断创新,网络外卖食品的监管体系必将趋于完善,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食品安全风险。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推动信息共享与智能化监管,提升整体监管效能。

参考文献

[1]中研网.2024年餐饮外卖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EB/OL].(2024-10-28)[2024-11-12].https://www.chinairn.com/hyzx/20241028/172353230.shtml.

[2]王永刚.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创建与完善[J].食品与机械,2020,36(11):74-76.

[3]金雨赟,李超.互联网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以扬州市第三方网络外卖平台为例[J].市场周刊,2020,33(9):38-40.

[4]崔焕金,崔中岳.互联网外卖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机制构建探析[J].江苏商论,2020(6):20-24.

[5]崔超慧.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若干思考[J].现代食品,2021(19):121-123.

[6]张欣.“互联网+”背景下餐饮外卖卫生监管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3(3):163-168.

[7]魏高歌.网络食品监督抽样工作现状及措施[J].现代食品,2020(8):147-149.

[8]何平.外卖食品的安全监管规制[J].法制与社会,2019(8):166-167.

[9]蔡元正.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境与出路[J].法制博览,2017(3):32-35.

猜你喜欢

执法监督消费者
加强执法监督 促进公正廉洁
制约政法委执法监督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建设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的保障措施
只用一招 让喊产品贵的消费者闭嘴
目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改进探索
知识付费消费者
福建煤监局开展2017年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监督检查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