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
2025-02-13苏小荣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数据技术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点,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对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运用策略,旨在助力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用价值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5.01.051
中图分类号:F 320.2;TP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5)01-0-03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SU Xiaorong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037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explores the promoting role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application strategies, aiming to help the rural economy achieve high-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big data technology; rural econom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value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大数据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大数据技术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凭借精准的数据分析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优化农村市场流通环节,促进农产品价值的提升;依托智慧化的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增强农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本文通过剖析大数据技术对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相应的运用策略,旨在助力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1 大数据技术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概述
1.1 大数据技术的定义、特征和类型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体系,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等技术手段,从浩如烟海、类型多样、结构复杂的数据海洋中迅速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宝藏,为决策制定、流程优化和趋势预测提供坚实支撑。它具有鲜明的特征,即“4V”特性:Volume(大量性)是指其能够处理庞大规模的数据;Velocity(高速性)是指其数据处理的迅捷性,满足实时或近实时的分析需求,让数据价值即刻显现;Variety(多样性)揭示了数据类型的丰富多样,无论是结构化、半结构化还是非结构化数据,都被其囊括其中;Veracity(真实性)是对数据质量的严格要求,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无误[1]。在类型上,它涵盖数据采集(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等)、存储(分布式文件系统、数据库等)、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算法等)、可视化等多项关键技术。每一项技术相互协同、紧密配合,共同构筑起大数据技术这一庞大而精密的系统架构,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数据动力。
1.2 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规模与效益的提升,更是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增强、生态环境改善及社会和谐发展的综合体现[2]。农村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农业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其次,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创新驱动,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村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并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再次,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最后,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实现社会和谐与共享发展,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 大数据技术对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推动作用
2.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
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通过精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养分状况以及气候条件,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建议,实现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从而大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农民优化农业资源配置,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此外,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度挖掘,大数据技术能够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生产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农产品,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大数据技术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2.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与布局
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与布局。通过深度挖掘和分析农村产业数据,大数据技术能够精准把握各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它助力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多元化方向转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大数据技术还能根据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因素,科学规划农村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合理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这提升了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
2.3 促进农村市场流通与消费
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促进农村市场流通与消费。通过大数据技术运用,可以实时掌握农产品市场动态,精准分析消费者需求变化,为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提供科学指导。这有助于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让农产品更快速地触达消费者,满足其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大数据技术还能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消费端,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也能激发农村消费潜力,提升农村消费水平,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4 提升农村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提升农村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农村社会治理得以更加精细化、智能化。大数据能够实时收集、分析农村社会的各种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应对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大数据技术还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借助大数据,精准识别农村居民的服务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养老等领域,大数据技术都能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3 大数据技术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
的运用策略
3.1 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实现精准
化管理
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具体而言:一是在土壤与环境监测方面,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收集农田土壤的酸碱度、肥力、湿度等关键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判断每块土地的适宜种植作物种类,以及最佳施肥、灌溉的时间与用量。这避免了过度施肥和灌溉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二是在病虫害预测与防治方面,通过收集历年病虫害发生情况、当前气候数据、农作物生长阶段等多维度信息,运用大数据算法构建预测模型,提前预知病虫害的爆发趋势,使农户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大型果园通过大数据技术辅助,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了水果的优质产出,大大降低了损失。三是在畜牧养殖优化方面,利用可穿戴设备、养殖环境传感器等收集牲畜的健康数据、生长数据以及养殖场的环境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养殖户优化饲料配方、调整养殖密度、改善养殖环境,从而提高牲畜的生长速度、繁殖率以及肉质品质,保障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3.2 运用大数据技术促进农村产业的融合与
协同发展
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农村产业的融合协同。一是深度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在生产与加工协同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需求、质量标准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关键信息,并及时反馈给农业生产者。使农业生产者按照加工端的具体要求,进行精准化生产,既保障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又确保质量的一致性,进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农业与旅游融合方面,借助大数据挖掘农村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以及游客的来源、年龄、兴趣等多元信息,开发更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并将农产品销售融入旅游体验中,为农村经济开辟新的收入来源。二是构建高效的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借助大数据强大的功能,搭建综合性的农村产业协同发展平台,该平台涵盖农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电商平台以及物流企业等众多参与主体。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以及供需之间的精准匹配。在平台上,农产品的供应信息、加工订单的详细需求、物流运力的实时情况等关键内容都可以实时发布。各个主体迅速且精准地寻找到契合自身需求的合作对象,进而提升整个农村产业的运营效率,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3.3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农产品流通与销售
的效率
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要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农产品流通与销售。一是精准预测市场需求,引领农业生产方向。通过分析电商平台、农贸市场等多渠道的农产品销售数据,结合宏观经济环境、消费趋势变化,如消费者对健康食品、有机食品的关注,以及季节因素等,运用大数据预测模型,提前预估不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和价格走势。指导农户合理安排种植养殖规模,有效避免盲目生产导致的农产品滞销或价格暴跌。二是实施精准营销,加强品牌建设。在客户画像方面,利用大数据收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浏览记录、地域分布等信息,构建详尽的客户画像。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制定个性化的营销方案,精准推送农产品信息,显著提高营销效果。在品牌建设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等指标,发现品牌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优化品牌形象,传播品牌故事,拓展品牌推广渠道。一些地方特色农产品在大数据助力下,成功走出本地,畅销全国,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三是助力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大数据优化了农村电商平台的功能,根据用户历史购买行为推荐相关农产品,提升了用户体验。通过分析商品展示效果、转化率等数据,优化商品详情页和店铺页面设计。对物流配送数据进行分析,合理调配物流资源,加快农产品配送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推动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
3.4 运用大数据技术革新农村资源与生态管
理模式
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农村资源与生态管理模式。一是深化土地资源管理,提升利用效率。要全面收集农村土地的类型、面积、利用现状以及流转情况等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整合与分析,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比如,针对某村的闲置土地,运用大数据手段进行准确分析,了解其分布、面积及适宜用途,进而合理规划这些土地用于发展特色农业或农村新产业。这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有效保障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3]。二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守护绿水青山。运用传感器网络,实时收集农村的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环境数据,并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精准定位污染源,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例如,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某农村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周边小型养殖场的污水排放。据此,我们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农村水生态环境。这一举措提升了农村环境质量,助力了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
4 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应用,其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本文探讨,我们深刻认识到,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水平,促进了农村产业的融合与协同发展,优化了农产品的流通与销售体系。这些应用策略的有效实施,为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化大数据技术在农村经济领域的应用,不断探索创新模式,助力农村经济实现更加稳健、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让农民享受到更多实惠,让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高天哲,高建.大数据技术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机,2024(07):52-54.
[2] 姚松行.智能农业技术对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4(04):82-84.
[3] 陈方涛.基于CiteSpace的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24(06):140-14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大同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乡村振兴视角下大同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编号2021CXZ1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苏小荣(1987—),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金融学与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