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英译可以用这个词!
2025-02-12曾泰元
2020年,原本属于学术范畴的“内卷”开始出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之中,后来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先是清华大学大一学生的作业太难,有人用“超级内卷”加以评价,在网络上激起热烈讨论,从此“内卷”跨出学术领域,引申用于描述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和竞争压力。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一张被称为“清华卷王”的照片。照片里,几个清华学生骑着自行车,居然有人边骑车边用笔记本电脑。群体内部竞争激烈,为了取得微小优势,每个成员都承受着巨大压力。这样的现象大家都心有戚戚焉,“内卷”一词因而频繁进入日常话语之中,简称为“卷”。
2020年年底,《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内卷”入列。对此,编辑部是这样描述的:“‘内卷’又称‘内卷化’,译自英语involution,本是社会学术语,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有同学举例:老师要求论文五千字,不少同学为评优写了一万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务,但获优比例并未改变。现在,‘内卷’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都以‘内卷’称之……”
竞争压力古已有之,于今为烈。新时代的“内卷”英文怎么说?各方曾公开讨论过这个话题,后来口径趋于一致,基本就定调在了involution。
“内卷”的英文真的是involution 吗?
involution是个深奥的单词,我看到时脑子暂停了片刻才逐渐浮现出“卷入”“纠缠”“错综复杂”等相关的意思。所以,看到把“内卷”译为involution,我一开始是有点困惑的。
简单说文解字一下。involution是involve的派生词,二者都来自拉丁文,词源义是“往内卷”“卷入”“包在里面”(in-“在内;往内”+ volut/volv“卷”)。动词involve常见,中小型的基础词典就收了,而名词involution晦涩,大型以上的综合性词典才查得到。
经我求证,involution的概念横跨许多专业学科,各有不同的翻译,比如自卷(哲学)、对合(数学)、内包(语法学)、退化(生物学)、复归(生理学)、内旋(解剖学)、衰退(医学)、内卷(社会学)。最没有学科色彩的是“卷入”“纠缠”“错综复杂”,这三个意思也是我看到involution的第一反应,总之是个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难度的单词。
多年前,社会学界从西方引进involution,译作“内卷”。多年后,“内卷”一词在中国爆红,融入了中国特色,产生了语义偏移,最初的专业内涵已经质变,但名称依旧。也就是说,现在大家理解的“内卷”,已经不完全是引进时的“内卷”了。
我搜索英文的语料时发现,相较于“躺平”的讨论热潮,“内卷”显得安静沉寂,原因或与整个世界的时代氛围有关。“躺平”的英文是lie flat(直译,动词)、lying flat(直译,动名词)和tang ping(音译,名词),三者均已入典,收录于《牛津学习词典》和“词典网”(Dictionary.com)两部在线词典。“内卷”的标准英译involution则不然,英文词典里的involution 尚未纳入中国特色的“内卷”,还查不到这个义项。原因可能是语料证据不足,而语料证据不足或许是因为词语代表的现象没有在英文媒体引起足够的共鸣。
当然,外媒还是有相关报道的:
2020年11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学生报纸《密歇根日报》(The Michigan Daily)以特稿探讨了“内卷”,文章标题是How Involution Perturbs China’s Youth(内卷是如何让中国年轻人不安的)。
2021年5月,美国《纽约客》杂志(The New Yorker)刊登了一篇针对内卷的专题报道,题为 China’s “Involuted” Generation(中国的“内卷”世代),广为引用、转载。
2022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的记者撰文探究了当今中国的社会现象,提到Lying flat and involution are not just online fodder…(躺平和内卷不仅仅是网上的素材……)。
由此可见,“内卷”的英文involution(名词)或involuted(形容词)已见于权威的英文媒体。至于动词,或可依此逆构,采用involute。另外,为了更直接地彰显中国特色,“内卷”音译的nei juan(名词)也可适时引入。
“内卷”的这几个说法由于单词深奥少见,内涵又有中国特色,绝大多数的英语人士可能都不懂,因此使用时不妨辅以较常见的近义词,比如:
one-upmanship(胜人一筹,名词。你强,我要比你更强)
hypercompetitive(超竞争的,形容词。竞争极度激烈的)
hypercompetitiveness(超竞争,名词)
cutthroat(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容词。激烈到要“割喉”杀人的)
cutthroat competition(残酷无情的竞争,名词词组)
rat race(永无休止、令人疲惫不堪的激烈竞争,名词词组。原指老鼠竞赛,挣扎求存)
join the rat race(加入永无休止、令人疲惫不堪的激烈竞争,动词词组)
译无定法,一物多名,一义多表。“内卷”的英文,也展现出这样的语言特性。
*上海杉达学院英语系教授兼外语学院院长,语料应用与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国家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本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