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难点释疑
2025-02-12王玉章
在著名悲剧《哈姆雷特》(Hamlet)中,由于莎士比亚这位戏剧大师极为渊博的学识和娴熟高超的语言运用技能,再加上主人公哈姆雷特有时装疯说些极为隐晦难懂的话,有很多地方不易理解,翻译起来也难以处理。现在我就举几个例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与翻译。
例一:第一幕第一场
霍雷肖看到已故老王显灵,认为这对丹麦是个不祥之兆,为此他列举了罗马帝国从鼎盛走向衰落前天上和人间出现的异常现象。除了提到和丹麦已故国王亡魂夜游城堡类似的死尸喧嚣于罗马街头外,又接着列举了四种异常的现象:
As stars with trains of fire and dews of blood,
Disasters in the sun; and the moist star,
Upon whose influence Neptune’s empire stands,
Was sick almost in doomsday with eclipse.
拖着火尾的star指的不是流星,而是扫把星,也叫彗星(comet),因为古时中西文化都认为彗星的出现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瘟疫。露淌血水,意指连年征战,血染大地,是人祸。太阳中的disaster,在占星学中意为an unfavorable aspect of a planet or star。其中的aspect是a position facing a particular direction之意,因此这里的disaster指(行星或恒星相对其他星球所处的)“不利位置”,也是不祥之兆。根据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原性说”和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对这四个原性的解读,the moist star(湿星)指的是月亮,但这里的“湿”代表柔和、易变、成长和流体,因此我觉得这个短语在这里为双关语,还有watery eye(泪汪汪的眼睛)的意思。月亮为何流泪,句子的谓语给出了说明:因为正在发生月食(eclipse),而使其疼痛难忍。在原文中,这四种异象是以对仗的形式排列的,因the moist star是句子的主语,所以前面才用了分号。我在译文中不仅保留了原有修辞手法的艺术性,又用我国旧时所用的“天狗吃月亮”来表示月食这一异常天象。
星拖火尾,露淌血水,
日处凶位,月噙泪光。
这颗影响海神帝国潮涨汐落的星球,
被天狗吞蚀暗淡得几乎到了世界末日。
例二:第一幕第三场
波洛尼厄斯对女儿奥菲利亚说:
Tender yourself more dearly,
Or—not to crack the wind of the poor phrase,
Running it thus—you’ll tender me a fool.
御前大臣波洛尼厄斯在朝堂上看到哈姆雷特与其叔王关系不睦之后,回到家中便让女儿奥菲利亚与其热恋中的哈姆雷特王子断绝关系。他要女儿把身价抬得高高的,好让哈姆雷特知难而退。但他知道女儿不会听命于他,于是便退一步解劝,这就是破折号之间的这句十分费解的话。从文中crack、wind和running等单词来分析,是将the poor phrase比喻为马,这很符合这位老头说话爱夸张卖弄的习惯。这里的poor phrase指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后面所说的tender me a fool,意思是说即使不分手,也不要加快热恋进程,给我生出个孩子来让我成为笑柄。有位大家将其译为“您会给我捧出个小傻瓜来”,这样理解无可厚非。但我认为,一个爱娇女“如掌上明珠”的父亲,倒是宁可委屈自己,也不会说出让女儿无地自容的话来。据此,我译为:
把自己的身价抬得高高的,
否则——切莫响鞭策马疾如风,
热恋狂奔落下个可怜的话柄——
你会让世人把我当成一个大傻瓜。
例三: 第三幕第一场
哈姆雷特在当晚演剧中剧之前对奥菲利亚说:
I am very proud, revengeful, ambitious, with more offenses at my beck than I have thoughts to put them in, imagination to give them shape, or time to act them in. What should such fellow as I do crawling between earth and heaven?
这段台词乍看起来很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仔细琢磨,其实哈姆雷特指的是自己是如何策划当晚在王宫的演出的以及策划的目的。这里的“more ... than”我认为是“与其……倒不如说”的意思。offense应理解为 the act of causing anger(冒犯),而不是“罪恶”,因为纵观剧情,哈姆雷特之前从未犯过任何罪恶,就是后来在误杀御前大臣之后,他当众也只是承认“就当我是隔房射箭,误伤了自己的弟兄”。依他的性格,怎么会说“我的罪恶那么多”,往自己头上扣屎盆子呢?thoughts to put them in是指在当晚演出的剧中添加台词激怒杀父凶手的想法,imagination to give them shape是指对激怒凶手后观察其表情的想象,time to act them in是指上演这出冒犯性戏剧的时间。这段台词的潜台词是:我自豪地说,我有雄心替父报仇,我现在的所思所想所为,都是为大仇即将得报,这是我应有的作为。其实,这是哈姆雷特对自己心爱女人的真言告白,但不知内情的人则会视为满口荒唐言。据此,我译为:
我很骄傲,有仇必报,雄心勃勃,与其说我有添加冒犯词语的想法,对形成冒犯所产生情况的想象,或者说是实施冒犯的时间,倒不说我的冒犯呼之欲出。像我这样的人,苟活于天地之间,应做些什么呢?
例四:第三幕第二场
在剧中剧结束后,哈姆雷特和霍雷肖的对话:
Hamlet" " " For thou dost know, O Damon dear,
This realm dismantled was
Of Jove himself, and now reigns here
A very, very—pajock.
Horatio" " You might have rhymed.
这一段台词需要费点儿时间思索的是霍雷肖说的这句“您本该押韵才是”。哈姆雷特原文的四句诗是隔行押韵,第二行末尾的单词是was,那么末句的韵脚应为以s为结尾的单词才对,但实际上是pajock(通常理解为peacock),所以不押韵。原因可能是哈姆雷特原想用同韵的ass,但又觉得蠢驴远不足以表达他对叔父的憎恨,所以略作迟疑后改用当时博物学中以性淫和暴虐著称的孔雀,出现不押韵的现象,从而招来霍雷肖的提醒。在翻译时,如果不把这一难点译出来,不仅语意不连接,还失去了原文浓厚的谐趣和韵味。汉语中与驴押韵的字不多,我勉强才想出一个“局”字来解困。
哈姆雷特" " 生死与共的密友啊,因为你明白,
本王国的主神已被谋杀出局,
现在这里一切的主宰
是个非常,非常——淫虐的孔雀。
霍雷肖" " " " 您本该押韵才是。
例五:第三幕第二场
剧中剧里凶手下毒时所念的台词:
Thoughts black, hand apt, drugs fit, and time agreeing,
Confederate season, else no creature seeing,
Thou mixture rank, of midnight weeds collected,
With Hecate’s ban thrice blasted, thrice infected,
Thy natural magic and dire property
On wholesome life usurp immediately.
这段台词的难点在于确定以什么样的基调来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剧中剧演出前,哈姆雷特曾提出要在剧中插入他自己写的台词。纵观全部剧中剧,只有这段台词与老国王被害一事有关,肯定是出自哈姆雷特的手笔。他增加这段台词的目的,显然是要深深触动国王,从而迫使其露出马脚。因此,他在编写台词时,一定将笔饱蘸仇恨,无情地揭露凶手的邪恶和残忍,决不会使用自鸣得意的口吻或赞赏的词语。譬如hands apt、drugs fit这些与杀害其父有关的词语,哈姆雷特怎么会用“快手”或“手巧”,“妙药”或“灵药”这样的形容词加以褒扬呢?所以,apt在这里不能作quick to learn解,而应采用suited to purpose的释义,也就是适用于以杀人为目的的形容词,后面与其同义类似的形容词也应按此处理。我觉得凶手这样的人物,在剧中一定是个面目可憎的丑角,如果采用京剧丑角数板式的念白表演,定会起到使真正的凶手听后便暴跳如雷,自我暴露的效果。所以,我是这样译的:
心黑手辣毒性猛,
无人得见好行凶,
炼自夜半采的草,
咒念三遍成毒药,
魔力助药毒更毒,
霎时叫尔命呜呼。
通过对《哈姆雷特》中以上几个简短片段的理解与翻译,我体会到要翻译好这样的文字,必须详细查询作品内容的有关历史背景知识,认真梳清整个剧情的深层脉络,熟悉相关人物的性格特质和行事风格,对原文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