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方言詈词“锤子”探析

2025-02-09曾晓舸罗琦琳

今古文创 2025年2期
关键词:锤子语义

【摘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羞于提及性事,但在骂詈时却不忌惮使用与性事有关的词语。究其原因,应该是因为与性有关的词语用于骂詈,其所表达的骂詈程度最深。现以四川方言的性事词语“锤子”为研究对象,从语法功能、语义和语用意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呈现其在骂詈过程中脱离性含义而表示指称、评价和语气的现象,并揭示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希望能以此探寻性詈语在语言中的使用规律。

【关键词】锤子;语义;句法成分;语用;禁忌语

据《现代汉语词典》[1]220+870,骂詈指恶语相加、侮辱贬斥他人,人们在骂詈时经常使用的词、短语或俗语则被称为骂詈语,骂詈除了斥责与侮辱,还掺有丰富的情感;粗话只是粗俗的话。日常生活中,粗话常被人们当作骂詈语来使用,其原因在于人们使用粗话进行骂詈时,句子中的粗话就有了骂意,具备了骂詈语的功能,四川方言中的性事词语“锤子”就是其中的一员。汉语普通话中,“锤子”是一个常用词,指一种敲击工具,但查阅《四川方言词典》[2]51发现,“锤子”在四川方言中既是被借用来指称男性生殖器的粗话,又是表达强烈否定和不满的骂詈语。在日常的言语表达中,“锤子”一词更多的是被用作骂詈语,表指称、评价和语气义。这是因为与性事有关的骂詈语通常暗含对另一方的强烈否定[3],可以用作语言攻击的武器,所以当“锤子”作骂詈语使用时,其所携带的否定意味常在话语中发挥攻击、侮辱和贬斥他人的作用。下面将从句法功能、语义和语用角度出发分析“锤子”一词。

一、“锤子”在四川方言中的语法功能分析

从语法角度看,“锤子”由具体的指称事物到骂詈意义再发展为指示、评价和语气意义的表达,是一种实词虚化的过程。解惠全曾指出:“实词的虚化,以意义为依据,句法地位为途径。”[4]因此,要了解“锤子”一词实词虚化的过程,首先需要关注“锤子”在四川方言中的句法功能。就已有的语料来看,“锤子”在四川方言中已不再为纯粹的名词,而是具有了类似叹词和代词功能,所以它在句中的句法成分由原本只能作主语、宾语发展出了能在句中作谓语、定语和独立语的功能。

(一)作谓语

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使用性事词语,所以“锤子”一词在四川方言中有“难以说出口”的负面意义,带有负面描述性特征。因为有这个负面描述性特征,“锤子”一词可以表示对人或事物的一种负面评价与形容,完成谓语陈述说明的功能。所以,在四川方言中“锤子”可以被用作谓语,如:

(1)“他这个人很锤子,你小心点,不要跟他走那么拢。”

(2)“这个事情太锤子了,老子都要烦死了!”

例(1)意为:“这个人非常不厚道,你(和他相处)要小心些,也不要和他深交。”其中“锤子”一词由程度副词“很”修饰限制。

例(2)的句义是:“这件事情太令人烦恼了,让我非常苦恼。”其中“锤子”一词由程度副词“太”修饰限制。

因为“锤子”在上述例句中有负面描述性特征,其语法性质也由名词性质向形容词性质发生了变化,所以它能够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充当谓语去陈述主语。也因为这种语法性质的转变,“锤子”一词还能后接补语“很”,表示负面描述性特征的加深,如:“这个人锤子得很”“这个事情锤子得很”。

(二)作宾语

“锤子”在四川方言中常被说话人用来指称某种虚无的事物,有否定意味的指称义,其句法功能和疑问代词“什么”相似。当“锤子”一词表示否定的指称义时,常常在句中作宾语,形成“×锤子”的格式,其中“×”一般是行为动词,如:

(3)“你说锤子,把嘴巴闭倒!”

(4)“你看锤子,把眼睛闭倒!”

(5)“你哭锤子,老子还没死得嘛!”

上述例句的“锤子”皆无实在的意义,而是表示有否定意味的指称义,在句中作宾语。“锤子”与动词“×”组成的“×锤子”格式,较为固定,能够表示说话人对某种行为的否定,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如果说话人需进一步强化对动词“×”的否定和攻击力度,可在“锤子”一词后重复出现“×”,构成“×锤子×”的格式。比如:

例(3)中的“你说锤子”是表示说话人对受话人言语行为的制止,如果将其变为“说锤子说”,就会进一步强化对动词“说”的否定和对言语行为的攻击力度。

例(4)中的“看锤子”若变为“看锤子看”,说话人对受话人观察行为的制止语义和攻击意味就会变强。

例(5)中的“哭锤子”表示说话人对受话人哭泣行为的制止,如若将其变作“哭锤子哭”,则大大增强了对“哭”行为的否定和攻击语力。

(三)作定语

“锤子”一词具有的负面描述性特征和否定意义使得它能出现在名词前,在句中作定语,如:

(6)“锤子真金,崴货!”

“锤子”一词在例(6)中作定语,表示说话人对物品材质真实性的质疑和否定。由于“锤子”一词在该句中的句法功能与“什么”相似,所以其可以和表反诘的疑问代词“什么”互换,这是一种“无疑而问”的用法。句中的“崴货”是“假货”的意思,句子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这哪是真金,是假货!”或“这才不是真金,是假货!”

(四)作独立语

随着指称性器官功能的弱化和用词主观性的增强,“锤子”一词完成了意义上的虚化,在四川方言中既能表示评价和否定,也能表达惊讶和不满的语气。当“锤子”一词用于表达语气和态度的时候,可以作独立语成分,出现在句前、句中或句末,如:

(7)“锤子!明天考试?”

(8)“明天考试?锤子哦,哪搞得赢喃?”

例(7)中的“锤子”位于句首,和“明天考试”没有直接的句法关系,表示说话人突然知晓第二天考试的惊讶和不满,和普通话中的叹词“啊”功能相似。

例(8)中的“锤子哦”和前后成分皆无直接关系,只是表达说话人对第二天考试的不满与否定。其中“锤子”后附的语气词“哦”,有缓和语气的作用。

由“锤子”充当的句法成分的逐渐丰富可以看出,其由具体的指称事物到骂詈意义再发展为指示、评价和语气意义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由主观化与语法化进而构式化、叹词化的过程。

二、“锤子”在四川方言中的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1]208将“锤子”释义为一种敲击工具;《四川方言词典》[2]51则将“锤子”释义为指称男性的生殖器,指称敲击工具的词用的是“锤锤儿”。由《四川方言词典》[2]51中的释义可得,“锤子”一词在四川方言中已被借用来表示特殊的含义,且其词性为名词。

四川方言词“锤子”本为指称性事的粗话,应该是被禁止使用的,但为了更狠地伤害他人,四川人习惯将其用作骂詈语。当“锤子”一词被用于骂詈时,它的语义便由实向虚发展,即其指称男性生殖器的语义被大大削弱,骂詈色彩大大增强,转而生成指称义、评价义、语气义,在特定的语言关系中还带有亲昵的语言色彩,传达说话人的主观情绪。

(一)指称义

当否定性的情绪体验郁结于心,人们就会寻求一种表达的方式输出自己的想法。“锤子”一词是人们为发泄和表达情绪而于言语中出现的语言外化形式。因“锤子”一词被四川人用于言语表达时和普通话的疑问代词“什么”功能相似,所以在会话中其原有的意义常常被虚化,而表示虚指或任指,如:

(9)“没买菜今晚上吃锤子!”

(10)“你晓得个锤子!”

例(9)中的“锤子”表示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是抽象的,无法被食用,所以句中的“吃锤子”行为是无法实现的。句子可以理解为没买菜,无餐可食,即“没买菜今晚上吃空气!”由于“锤子”一词在句中所表示的指称义是指向虚无且任意的,无法触碰也无法施加的行为的,所以在实际使用时,“锤子”的指称义便衍生出了否定色彩,这种带有否定色彩的指称义给句子增添了一种强烈的否定意味,所以句义还可以理解为“没买菜今晚别吃了!”

例(10)中的“锤子”结合句义,指听话人掌握的所有信息皆无效。这种指称功能与疑问代词“什么”任指的功能相似,所以句子可以理解为带有骂詈色彩的“你什么都不知道!”

(二)评价义

1.表否定的评价

“锤子”一词用于骂詈时可以表示强烈的否定和不满[2]51,由于其在话语中常常暗含对另一方的强烈否定,所以当其被用作骂詈时能在话语中表达说话人否定的评价,如:

(11)“你是好人?锤子!”

(12)“天暗得很,看样子要下雨了。”“锤子!天气预报说今天大太阳。”

例(11)的意思是说话人认为对方不是一个好人,其中的“锤子”一词是说话人对他人人品的判断,在句中为对他人人品否定的评价。

例(12)中的“锤子”表示说话人对前一句话可信度的否定评价。“锤子”所在的句子可以理解为说话人凭天气预报上的信息对他人依据天色判断即将下雨的反驳。

2.表负面的评价

因为“锤子”在会话中需要被避忌,如果用了又往往带有负面描述性特征,所以当它用于骂詈时,常常生成一种难以说出口的负面评价义;而负面的评价可以有程度的差异,所以其前常常有程度副词“很、太”等修饰限制。如:

(13)“你娃太锤子了!”

例(13)中的“锤子”用作谓语,是对听话人人品和为人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是负面的、糟糕的,其前使用的程度副词“太”加深了负面评价的程度。整个句子可以理解为:“你这个人太不像话了!”

(三)语气义

骂詈语在表现骂詈者的性格、行为等层次上大有用处[5]128。四川方言的“锤子”一词用于骂詈时,其所掺有的情感能丰富骂詈者情绪和态度的表现层次,传递出说话人的心境,使句子的语气变得丰富。这时候“锤子”的功能与叹词的功能相似,常常表示惊讶和不满的语气义,如:

(14)“锤子哦,这盘(考试)又没及格。”

(15)“锤子!又喊加班,姊妹伙聚会又去不成了,锤子!”

例(14)中“锤子”后附语气词“哦”,表示说话人知晓考试没及格的结果后的不满,“这盘”意为“这次”。句子的意思是说话人对自己考试未及格的抱怨。

例(15)中句首的“锤子”表示说话人对接到加班通知的惊讶,句尾的“锤子”则表达了说话人因为需要加班而不能和朋友吃喝玩乐的气急败坏。句中先后出现的两个“锤子”分别表示震惊、愤怒和不满的语气义,整个句子是说话人对临时出现加班情况及其所引发的坏结果的评价。

人与人之间敌对时使用的骂詈也会出现在亲密友好的关系中,其否定义和攻击性会转弱,在话语中生成笑骂,增加了亲昵的色彩。刘福根认为,笑骂中所表达出来的谐谑、调侃乃至友好等都是骂詈的活用[7]2,“锤子”一词就有笑骂的用法,如:

(16)“锤子,你上次就没来这次又不来?好久没一起吃饭了。”

(17)“锤子!真的啊?你不要呵=我哦。”

例(16)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无法出席的不满和埋怨,虽然用了“锤子”一词,但因会话双方关系友好,话语中的埋怨并不具备攻击性,该词在句中就有了一层亲昵的色彩。

例(17)中的“呵”意为骗 ,句子的意思为说话人向听话人确认某个情况的真实性,“锤子”一词在句中表达了说话人的震惊,可以看作是说话人的感叹标记,它不具有攻击性而是带有亲昵的感情色彩。

综上所述,可知四川方言词“锤子”在日常交流中,几乎不用于指称性器官,而多是用于骂詈,表示指示、评价、语气义,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它的骂詈色彩会减弱,带上亲昵色彩。

三、“锤子”在四川方言中的语用意义

据《中国民俗通志·民间语言志》[8]228,人们认为直说性事名词有失体面,于是用各种委婉语来代替,但人们不以说脏话为耻,而将其作为一种感叹词、语气词频繁出现在日常交际中。在四川方言中,“锤子”一词就是指称男性生殖器的委婉语。介于人们对性事词语在语言使用上的避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围绕“锤子”一词的性事含义展开话题,而是将其用于骂詈中,表达说话人的斥责或驳斥、质疑或否定,传达说话人的态度与情感。

(一)表达斥责或驳斥

作为与性事有关的骂詈语,“锤子”常常在话语中暗含对另一方的强烈否定,能够增强骂詈的语力,表达说话人的斥责或驳斥,如:

(18)“你笑锤子你笑!”

(19)“还吃,吃锤子你吃!”

上述例句中的“锤子”是“×锤子”的格式,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某种动作行为的制止和斥责。如果将这两个格式改成否定句式“你别/不要吃”“你别/不要笑”,其骂詈色彩和驳斥力度将被削弱,话语对他人造成压力和伤害的程度也会降低。

(二)表达质疑或否定

“锤子”一词用于骂詈时,其所暗含的强烈否定,能使话语生成强烈的反诘意味,所以该词在骂詈中也常表达说话人的质疑或否定,如:

(20)“你懂个锤子你懂!”

(21)“你丢翻我?锤子!我丢翻你还差不多!”

“锤子”用于上述例句,是表达说话人对听话人认知水平或能力水平的质疑、否定。从句子来看,使用了“锤子”一词后,表达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贬低性评价,是一种蔑视和羞辱。事实上,“锤子”一词除了能表达对他人的质疑和否定,还能表达说话人的自我否定,如:

(22)“你现在挣得不少哦,一个月最少怕是也有一万哇?”

“锤子!挣得到一万我分你一半。”

例(22)中的“锤子”并非质疑或否定对方,而是说话人否定前一句中自己挣钱数额以自谦的一种表现。在例句中,说话人借用“锤子”委婉地进行了自我否定,意为挣不了那么多钱。

综上所述,“锤子”表达斥责或驳斥、质疑与否定时都有否定色彩,之所以单列它们的语用意义,是因为在对听话人某动作行为进行否定时语义包含不满和制止意味,而在对听话人认知水平进行否定时语义包含蔑视和怀疑意味,这两种情况下的不同语义形成了不同的语用功能。

(三)传达态度与情感

因为骂詈中常常掺杂愤怒、仇恨、憎恶、威胁等多种情绪或情感[7]2,且使用性事词语进行骂詈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情绪宣泄方式,所以在骂詈中使用“锤子”能够有效地发泄心中的情感。又因为骂詈常发生在会话双方关系友好和敌对两种情况之中,所以四川方言词“锤子”被人们用在骂詈中所传达态度和情感也有正面和负面之分。

1.传达正面的态度和情绪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与性事有关的骂詈语常被人用来开玩笑,会话双方关系友好时常常以使用“锤子”一词互骂为乐。在这种情况下,说话人使用“锤子”不对听话人构成伤害,话语说出来后,会话双方不会生气,使用“锤子”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亲密和谐关系的表现,如:

(23)“哈哈哈哈哈,锤子!你再说我!”

(24)“锤子哦,你要笑死我!”

上述例句中的“锤子”虽为骂詈语,但由于会话双方关系亲密,说什么都不会被计较,该词的骂詈色彩减弱,是流露亲昵态度和友好情绪的玩笑话,在句中传达出嗔怪、愉快的态度和情绪,不具备攻击性。此时,说话人和听话人不会因为对方说了“锤子”而生气,反而会保持开心继续下一个话题。

2.传达负面的态度和情绪

发泄性的骂詈语是一种为使不平衡的心理再次趋于平缓所采用的手段[5]118,因为使用性詈语作骂詈的效用比使用其他骂詈语更解恨,所以当说话人与受话人为敌对关系时,说话人常使用“锤子”发泄憎恨、愤怒、仇恨、威胁的态度和情绪。此时“锤子”一词不再表示亲昵和友好,其所在的语句带有的负面情绪和攻击性违背了礼貌原则,会对受话方构成伤害,会话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生气,如:

(25)“锤子!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嗦!”

例(25)中,“锤子”一词充当独立语,是说话人遇到了倒霉的事、触了霉头,宣泄愤怒情绪的言语表达形式。此时说话人处于情绪顶端时,只陈述事实无法帮助说话人恢复心情,使用“锤子”能话语语气变得和情绪一样强烈,从而有效地发泄说话人内心负面的情感能量,维护心理上的平衡。

四、“锤子”在四川方言中词义发展的原因

(一)语言使用上的禁忌

“锤子”一词词义的发展与其在语言使用上的禁忌息息相关。据《中国民俗通志·禁忌志》[3]43,在社会交际中,人体生殖器官是禁止裸露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避免使用性事词语。但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被禁止使用的语词往往具有一种神秘的诱惑力,让人们想要用它,在禁止和诱惑的双重作用下,性事词语的使用必然要在别的领域寻找出口,而其带有的不洁性和禁忌性,使得它在骂詈中找到了出口,这种禁忌性和不洁性能使骂詈语最大限度地展示话语的震慑力和攻击性。说话人觉得性事词语用于骂詈,不仅能帮助自己充分发泄情绪,还能有力地对他人生成心理上的压力和伤害。所以,人们倾向于在骂詈中使用性事词语,四川方言中亦是如此,其“锤子”一词从表示敲击工具到被借用为性器词语再被用于骂詈的发展途径是语言使用禁忌和诱惑双重作用下的特殊产物。

(二)语言使用上的求新和从众心理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9]205中指出:旧的夸张没落了,新的夸张跟着起来,不久又就平淡无奇了。在使用语言时,人们总是求新求异,“锤子”一词由指称敲击工具发展变为指称性器官,再由指称性器官发展出骂詈中的诸多语义的词义发展过程体现出了人们对创新表达方式的追求。而网络的发展又为该词的使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人们在求新心理的驱动下,将“锤子”带入网络交际中,表达驳斥和否定,宣泄自己的情绪。当未接触或使用过该词的群体接触到使用“锤子”进行骂詈的语句时,其感知到语句所传递出的情绪和在表达方式上的创新,为满足自己在语言上的求新心理、避免不合群的倾向,该群体也在日常生活中“跟风”使用“锤子”。这种现象投射出人们在语言使用上的求新和从众心理,是人们追求语言创新、寻求社会认同和安全感的表现。

五、结语

语言反映社会存在,四川方言词“锤子”一词的发展即是如此。在语言禁忌和求异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名词“锤子”发展出了在骂詈语句中作谓语、定语、独立语的句法功能,生成了指示、评价、语气等语义,在话语中表达斥责或驳斥、质疑或否定、传达态度和情绪等,并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生成了亲昵的语义色彩。四川方言中的性事词语与“锤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很多,它们的使用情况和性詈语的使用规律需要持续被关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王文虎,张一舟,周家筠.四川方言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

[3]江志全,范蕊.汉语性詈语的心理及文化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8,(3):192-195.

[4]解海江.词义演变类型的研究[J].现代语言学, 2018,6(1):37-47.

[5]文孟君.骂詈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6]齐涛主编,任骋著.中国民俗通志 禁忌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7]刘福根.汉语詈词研究 汉语骂詈小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8]齐涛主编,黄涛著.中国民俗通志 民间语言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9]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10]魏雪.“×你个N”的反驳功能及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22,(6):69-76.

[11]杨璧菀.怀城粤语“做”的虚化[J].贺州学院学报,2022,38(02).

[12]彭嬿,胡小艨.虚拟空间语言生活詈语的词义陌生化现象浅谈[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50(1):150-156.

作者简介:

曾晓舸,女,四川简阳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方言学。

罗琦琳,女,四川成都人,西华师范大学2022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方言学。

猜你喜欢

锤子语义
锤子歌
语言与语义
锤子门铃
吝啬
复肥市场 就差一锤子
植物界的小锤子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深+N季”组配的认知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