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型网络缩略语的分析及研究
2025-02-09李晓清
【摘要】近两年,类似“YYDS”“DBQ”“PYQ”等字母型网络缩略语风靡网络,本文聚焦于此类现象,对网络音频视频、热门微博推文以及网络语言词典等渠道中出现的字母型网络缩略语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辩证地看待字母型网络缩略语。
【关键词】字母型网络语言;缩略语;网络新语
一、研究背景
在现代汉语白话文阶段,经常能见到提取关键字的缩略现象,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奥运会。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了一部分根据汉语拼音缩写的缩略语,如GG(哥哥)、MM(美眉,意为美女)。如今,RT(如题)、PB(英语Photo book的缩写,译为明星的写真集)以及姓名用拼音首字母代替的说法在网络上屡见不鲜。一种新型的缩略形式——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占据互联网高地。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包含范围非常广阔,除了汉语,还包括英语、方言、其他语言、不规范语言、多种语言和形式混合等。
字母型网络缩略语日渐成为近年来非常流行的网络用语,本文对网络音频视频、热门微博推文以及网络语言词典等渠道中出现的字母型网络缩略语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基本理论概述和研究现状分析
缩略语指的是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1]204。缩略语的研究也一直是语言学领域热门的话题。李俊华认为:“网络缩略语指的是为适应网上交流互动,由网络主体催生、在缩略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而来、融合网络与缩略特征的一种最具特色的社会方言”。①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属于网络缩略语中的一类。笔者围绕网络缩略语的分类和网络缩略语的流行动因两个主题查阅文献,文献资料相对较少。学界主要展开了相关研究。
(一)网络缩略语的分类和特征
张莉把网络缩略语词分为源于词、源于短语和源于句子三类,除此之外还根据网络缩略语词的构成形式的不同,分为源语言形式为汉语、英语、词与字母的音相同、利用音近汉语拼音字母代汉语词素、利用读音相同的数字书写音节或单词、貌似全民语言固有词以及特殊类型的缩略语词七类。肖雪川、吴林将网络缩略语分为汉语缩略语、英语缩略语和混合缩略语。就字母型缩略语而言,主要从构成成分划分为词的缩略、短语的缩略、句子的缩略三类,或从字母来源划分为汉语拼音、外语和混合来源三类。杨欢将网络英语缩略语分为了首字母、谐音以及复合缩略语三类。笔者认为,以上分类或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虽然从构成成分角度包括了所有语法单位,但没有考虑到网络缩略语的多种来源,应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分析网络缩略语的类型。
廖礼平分析字母缩略语具有数量多、范围广、系列化和能产性四个特点。肖雪川、吴林总结网络缩略语具有灵活性、简便性、不规则性和普适性弱四个特点。杨菊华认为网络缩略语尤其符合省力原则,并且具有任意性和亲和力。以上研究已基本概括网络缩略语的特点,但还有委婉性和趣味性等特征没有被考虑到,值得深入挖掘和探究。
(二)网络缩略语的流行动因
已有的研究主要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原因。就外部原因而言,尉万传认为,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为网络缩略语的流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互联网的普及让网民们更方便在网络上交流沟通,这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张莉认为独特的网络传播途径是网络缩略语词产生的背景,虚拟的网络空间使得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创造力,从而让网络缩略语词发展得极为丰富多彩。就内部原因而言,李俊华认为,缩略语具有的省力性和隐晦性迎合了网络交际快速输入输出的特点和年轻人猎奇、寻求归属感的心理特征,引得网民们争相使用、传播和创造。这为网络缩略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提供了充实的人员保障。刘淞月认为,认同区隔和沟通区隔也是汉语拼音字母缩略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部原因,使用同一种沟通交流方式才会被认可为“同类人”,这种极具趣味性和亲密感的交流深得年轻网民的喜爱。
总而言之,学界对于新兴的网络缩略语研究有限,本文将深入挖掘字母型网络缩略语的分类及特点,辩证地看待字母型网络缩略语。
三、字母型网络缩略语的分类
吕艳辉将网络字母缩略语分为英语单词、拼音字母、混合型缩略以及拟音缩略四类。张虹将字母缩略语分为了纯粹的外文字母、含有汉语语素以及含有数字的字母缩略语三类。莫莉千千按所缩略的原文分为词的缩略、短语的缩略和句子的缩略,按字母来源划分为汉语拼音、外语和混合来源。在前人分类的基础上,笔者增加了对于方言、其他语言和不规范语言的考量,将字母型网络缩略语进一步整合,划分为以下六类。
(一)根据汉语普通话拼音缩写
根据汉语拼音缩写,是产生时间最长的一种缩略形式。从互联网衍生之初就开始使用的MM(美眉,意为美女)、GG(哥哥),到如今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LZ(楼主)、CDX(处对象)、AWSL(啊我死了)、XSWL(笑死我了)等,选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这种缩略形式由于其简单、门槛低、创造及理解难度小,是传播最为广泛的一类。
(二)根据英语字母缩写
随着国民素质及英语水平的提高,一些英语字母的缩写在互联网上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例如:BF(Boy Friend的缩写,意为男朋友)、CP(Couple的缩写,意为情侣)、OS(Overlapping Sound的缩写,指旁白、内心独白)等。
(三)根据方言拼音缩写
这部分的例子较少,且使用有地区范围限制。属于强势语言模因的较少,常见的有BHS(不嗨森),“不嗨森”来源于广东话,意为不开心。YJGJ(有句港剧),“有句港剧”是“有句讲句”的粤语发音,意为“说句实话”等等。
(四)根据其他语言缩写
除英语外,韩语和日语等多种语言内均存在着大量的缩略语。例如:KY来源于日语的“空気が読めない(直译为不会读取气氛)”,意思是没眼力见儿,没有在当下气氛说合适的话。ODK来源于韩语中的어떡해(译为怎么办),因发音类似于“oudoukei”所以缩写为ODK。这部分缩略语相对较少,且使用的人多为了解日韩语言或文化的人群。
(五)根据不规范语言缩写
一些根据“中式英语”创造出的字母型网络缩略语也同样被广泛使用。虽然其并不符合语法规范,但是因其具有的创意性和趣味性,而深受网民们喜欢。例如:NZND(No Zuo No Die的缩写,意为不作就不会死)、TFMM(图很好,但下一秒就是我的了)是“图(T)很好(Fine)但下一秒(M)就是我的(Mine)了”的缩写,UCCU(You See See You的缩写,意为你看看你)利用的是发音相同的英语字母进行缩写,这样的创造思路使人耳目一新,十分生动有趣。
(六)根据多种语言或形式混合缩略
将汉语普通话拼音的缩写与英语字母缩写相结合,创造出了新的缩略形式。例如,CPN(CP脑),指的是一些粉丝看待两个人的关系是站在他们是一对的“CP(情侣)”的立场上思考问题。JMS(姐妹们),因为“JM”是“姐妹”一词汉语拼音的缩写,“S”表示复数,JMS就是“姐妹们”。KDLER(很会嗑CP的人),因为KDL是“嗑到了”的缩写,“ER”是英语里的后缀。RXL(Really 心累)指真的心累等。
还有一部分利用谐音相关,将汉语、英语、数字相结合。例如:U1S1(有一说一),因为“U”和“有”读音相似,“1”和“一”同音,“S”是“说”的拼音首字母。GN8(Good Night 8,意为晚安吧),因为“8”和“吧”相似,“Good Night”是“晚安”的意思,所以“晚安8”也是“晚安吧”。
还有一些是词语中的一部分采用缩略的形式,其他保持汉字形式不变,例如:“太A了”(太有Alpha的特质了)指的是人特别有力量和占据主导地位。“C位”(Center位置)指的是中心位置等。
另外,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囊括了所有的语法单位。语素层面有K(千)、W(万)等,词这一层面有CX(抄袭)、CG(出轨)等,词组层面有NSS(暖说说)、DRL(打扰了),句子层面有BLUE(Because Love You Everyday的缩写,意为因为每天都爱你)等等。这一现象证明了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在互联网世界中的可创性和适应性都极强,每个语法单位都可以与之相契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字母型网络缩略语中的每个字母都是与原文中字或单词一一对应。有时某个字母出现次数越多,表达其程度越深、强度越大。例如:KWII是日语“かわいい”(可爱)的罗马音“kawaii”的缩写,人们觉得某事物特别可爱、特别激动时会不自觉加长尾音,于是就有了“kwiiii”“kwiiiiii”等表达激动尖叫。
总而言之,字母型网络缩略语的类型十分丰富,且覆盖面极广。深受当代网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同时与时代特点也紧密结合,充分反映了当代网民的关注偏好及对待新兴事物追捧的态度。由于这种表达方式主要是以字母的形式出现,不同于我们经常看到的汉字,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因此具有委婉的色彩。
四、字母型网络缩略语的特点
字母型网络缩略语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非常富有特色。肖雪川、吴林总结网络缩略语具有灵活性、简便性、不规则性和普适性弱四个特点。刘淞月认为汉语拼音首字母缩略语具有经济性、趣味性、隐晦性、歧义性、社会性和普适性弱六个特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字母型网络缩略语的语料及其使用的语境,总结其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省力性
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十分贴合互联网时代的交流特点,即高效、快捷。从拼音输入代替五笔输入成为网民们交流的主要输入方式开始,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就已经崭露头角。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字母型网络缩略语涌入了互联网世界,常见的“你说得对”,如若每个字都用拼音输入法输入,需要敲击键盘11次,而使用“NSDD”仅仅需要敲击键盘4次,大大提高了输入的效率。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基本上都具有这个最大的优点,提高双方沟通效率,使对话双方更加省力,沟通更加便捷。
(二)限制性
字母型网络缩略语的两个重要限制条件是:1.在特定的范围内使用;2.只能在互联网世界中使用。对于前者,很多词汇只能被某个特定的圈子内的人理解,例如“饭圈”文化中的RS(人设,指策划包装出来的形象)等词,那些对于“饭圈”文化并不感兴趣的人来说,理解是十分困难的。对于后者,字母型网络缩略语也因为其加密色彩仅适用网络交流,通过视觉呈现给大脑,大脑再进行进一步加工。若是面对面交流,只通过听觉传递给大脑,将大大提升理解难度,不利于正常的沟通。除了个别十分流行的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其他缩略语很难在面对面沟通时快速反应过来。且其并不属于正式的表述方式,不能在正式场合广泛使用。这些原因都限制了字母型网络缩略语的发展。
(三)歧义性
由于26个拉丁字母是有限的,汉语中也存在许多拼音首字母相同的词,再加上中外文化混合,所以它的排列组合很容易出现重复的情况。这为理解字母型网络缩略语背后的含义又增加了困难。例如,LGDL可以有“老公点了”或“路过点了”的意思。NBCS既能是“拿不出手”,也能是“Nobody Cares(没有人在意)”。SL既能指“色狼”,又能指“私聊”,还能指“Save,Load(反复存档读档的玩游戏方式)”。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因其具有不可避免的模糊性、含义的不确定性等缺点,无疑使理解难度进一步提升,让双方陷入“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
(四)加密性
字母型网络缩略语能够提高对话双方沟通效率的前提是,双方都需要提前知晓字母型网络缩略语背后所代表的含义。不然便会适得其反,加大沟通的难度,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解释其背后的含义。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因使用字母代替我们日常所习惯看到的汉字、单词等,具有强烈的加密色彩。上文的“NSDD”在不理解其意的网民眼中就会理解为“你是弟弟”等其他含义,不利于双方沟通。
(五)委婉性
网络中的色情淫秽或低俗信息,会使用首字母缩写的方式来代替。中国人较为忌讳公开场合谈论关于性的话题,这样的表述更加委婉、含蓄,使对话双方不会陷入过于尴尬的局面。
(六)趣味性
字母型网络缩略语不同于普通的缩略语,它打破了既有的语法规则和不同语言之间的屏障。网民们依靠自己的“脑洞”创造出一种新颖、自由、有趣的缩略形式。例如BBL(求求了),英语中的Ball意为“球”,“求”和“球”发音相同,所以BBL即“Ball(球)Ball(球)了”,也就是“求求了”。这种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初看使人摸不着头脑,但是看它的解释又觉得有一定道理且十分有趣。趣味性是字母型网络缩略语极大的亮点。
五、辩证看待字母型网络缩略语
网民们对待字母型网络缩略语的态度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非常认同字母型网络缩略语的存在,认为这样的方式省时省力,且能够保证自己所在圈子的纯洁性和排外性,会主动使用甚至创造一些字母型网络缩略语;一类是对字母型网络缩略语的大面积泛滥而感到深恶痛绝,认为很多缩略形式的词和句子大大增加了理解的难度,阻碍了网民们的正常沟通,拒绝且排斥使用字母型网络缩略语;还有一类认为这只是一种普通的语言现象,虽然有时影响了理解的效率,但是也不失为一种比较有趣的说法。并且这类网友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部分非常流行的字母型网络缩略语。
字母型网络缩略语作为一种网络流行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符合当代年轻人网络交流的偏好和心理认同。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通讯速度的提升使年轻网民们也越来越没有耐心等待。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契合了这一心理特点,并且,加密后的字母型网络缩略语本身还带有排外色彩,能准确理解字母型网络缩略语背后的含义,本身也是证明对话双方是有共通点的,因此增加了亲密感。另外,加密也让语言更加委婉,加速了网络不文明用语的淘汰,从而营造更健康、良好的互联网氛围。
但是,泛滥的字母型网络缩略语和其自身的歧义性也确实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有开发者专门设计了一个网站名为“能不能好好说话?”来帮助网民理解这五花八门的字母型网络缩略语。这其实也是很多网民的心声,一些字母在句子中需要理解或猜测其意思也的确使人压力倍增。
但总而言之,语言尤其是网络语言,是大众的产物,并不能以语言学家或者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它能在互联网上广泛且快速地传播,是网民们共同做出的选择。不论是出于从众心理还是觉得其新鲜有趣。在广泛地使用、传播下,字母型网络缩略语现在正处在非常热门的位置。
字母型网络缩略语有着网络语言共有的特点:时效性强、更新换代周期短、比传统语言更加具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等。作为网络语言的劣势无法避免,大部分网络语言只是昙花一现,但也作为新兴词汇影响了这段时间的互联网交流风格。还有一部分网络语言作为强势的语言模因得以保留而经久不衰。
六、结论
某种程度上说,字母型网络缩略语是网络用语的一个缩影。网络用语见证了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态度的转变。无论是十年前由五花八门符号堆叠起的繁杂到极致的火星文,还是现在简化到极致的字母型网络缩略语,本质上都是一种加密的、在一定范围内流行的、能够彰显个人特色的语言产物。不同的是,社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提升,网络能够展现给网民们的东西越来越多。而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们在互联网上能够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因而复杂的火星文必定被时代抛弃,更加具有经济性和省力性的字母型网络缩略语成了时代的“宠儿”。与其说人们选择了字母型网络缩略语的表达方式,不如说是时代让人们选择了这种表达方式。但是,字母型网络缩略语也包含一部分攻击别人的用法。这部分不利于互联网环境文明和谐的词语应当被摒弃,也并不适合被网民们大肆传播。网络暴力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不应在互联网上因为可以披上匿名的“马甲”便口出恶言,友善平和的交流方式才值得被发扬和传播。
说起网络热语也不用“谈虎色变”,网络热语虽然不适合用在正式场合,但是很多网络热语的确极大程度上丰富了网络世界。互联网的影响力已经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汉语学习者也非常喜欢在互联网上沟通交流,网络热语也应该得到重视。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持有开放、包容、尊重、创新、进步的思想,接纳这些能够正向反映社会特征和文化心理的新事物。
注释:
①李俊华:《网络缩略语探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88页。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周建民,熊一民.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白玉寒.网络语言特区的创新机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0,18(03):71-75.
[4]胡明扬.关于外文字母词和原装外文缩略语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02):98-101.
[5]李俊华.网络缩略语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05):88-92.
[6]廖礼平.当代我国新闻传媒中字母缩略语的使用与规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05):64-68.
[7]刘淞月.汉语拼音首字母缩略语探析[J].品位·经典,2021,(05):89-93.
[8]吕艳辉.网络字母缩略语研究[J].语海新探,2002, (00):110-116.
[9]莫莉千千.论网络交际用语中的字母缩略语[J].西部学刊,2020,(08):158-160.
[10]肖雪川,吴林.网络缩略语研究——基于2018年十大网络用语[J].戏剧之家,2019,(22):210-211.
[11]杨欢.浅析网络英语缩略语结构及其发展趋势[J].现代交际,2014,(11):25.
[12]杨菊花.从省力原则看网络缩略语[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6):204-205.
[13]尉万传.英文字母缩略语浅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3,(12):135-137.
[14]张荻.广播电视媒体使用外文缩略语的受众态度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15,(04):53-60.
[15]张虹.字母缩略语的新特点及规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15(03):103-106.
[16]张莉.网络缩略语词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