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如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2025-02-08顾佳欣
【摘" "要】为探究新媒体时代国产综艺节目如何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本文以国产综艺节目《奔跑吧·共同富裕篇》为研究对象,以5W模式为理论基础,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个层面出发,试图梳理出该综艺节目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特点和意义。研究认为,《奔跑吧·共同富裕篇》为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供了样本,兼具独特的观赏价值与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综艺节目;5W模式;共同富裕;奔跑吧·共同富裕篇
一、用综艺节目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关于如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现有的文献大多集中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层面,更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策略。然而,我们也需要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内传播同样重要,要让国内民众更加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价值,并且要跳脱出传统以新闻为主的宣传方法,以更加灵活的、更符合新媒体时代的方式进行叙述。
栾轶玫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内核与传播话语》一文中提到,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叙事是内塑凝聚力、外展形象力的最佳的中国故事。[1]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内核作了概括,分别是“全新”“全面”“全民”“全局“四个方面。综艺节目,因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灵活性,为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供了平台。
《奔跑吧兄弟》开播于2014年10月,是由浙江卫视引进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推出的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2017年,第五季开始更名为《奔跑吧》,由浙江卫视独立制作。作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综艺之一,其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而且每一季的热度和讨论度都遥遥领先于同期的其他综艺节目。作为至今已经走过十多季的老牌综艺,其影响力甚至比一些传统媒体的新闻节目更大。
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共同富裕示范区正式落地浙江。综艺节目既是观察社会发展的窗口,也是吹响时代音符的号角。《奔跑吧》作为主流媒体的品牌综艺节目,担负着顺应时代、守正创新、积极为新时代发展添砖加瓦的使命。于是,在2022年年底,《奔跑吧》推出特别季《奔跑吧·共同富裕篇》,对中国式现代化阶段性的建设成果,主要是对共同富裕的建设成果进行展现。
5W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其著作《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的关于传播过程和结构的模式,涉及传播过程中的五个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本文从传播学的5W模式出发,试图梳理出该综艺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方法。
二、《奔跑吧·共同富裕篇》对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多元展现
(一)多元主体参与,让节目回归真实
传播主体包括在传播过程中所有发起传播行为的个人和组织。大多数综艺节目中的传播主体主要是节目制作团队、节目常驻MC以及一些明星嘉宾,而在《奔跑吧·共同富裕篇》中,传播主体更加多元,除了上述主体,还有更多的素人嘉宾参与进来。
这次特别季的录制地点是在浙江和福建的一些农村地区,节目主旨是为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方面的成就。为了突出这一主旨,节目中出现了许多素人嘉宾,其身份多样,既有当地的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也有淳朴的农民。相比于其他宣传方式,该综艺中多元化主体的出现,尤其是一些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的普通人的参与——他们以更加平实、更加接地气,也颇具幽默感的方式参与到节目中,与广大普通观众建立起一座共情的桥梁,这种心理上的接近性,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讲述更加生动真实,也更加深入人心。
七位常驻MC负责把控综艺的内容走向,调节节目的整体氛围,并且在合适的时机点明主题,升华内容。同时,这七个常驻MC,有从节目开播就一直出镜的,他们和节目形成了一种绑定关系,他们的粉丝也是这个综艺的忠实观众,还有新加入的常驻嘉宾,包括一些当红的流量明星以及一些有作品有口碑的实力派演员,他们的加入,为节目带来了新观众。另外,每一期都会有新加入的明星嘉宾,这些嘉宾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与常驻MC碰撞出的火花可以带给观众新鲜感,也会增加节目的讨论热度。
除了节目中出现的这些人物,节目之外也有其他的主体参与到节目传播当中来,包括媒体和观众。节目播出期间,多家主流媒体都对《奔跑吧·共同富裕篇》进行了报道,例如《人民日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对这季节目表示肯定;另外,还有很多自媒体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发布该季节目的相关内容。观众也是传播主体之一,大多数观众只是单纯地充当受众的角色,但是,有一部分观众会对节目内容进行二次传播,不论是日常生活或者网络社区中的讨论,还是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二次创作作品,都让这些人成为重要的传播主体。
(二)内容紧扣主题,让“共富”更加具体
综艺节目的内容涵盖范围较广,不仅包括节目中的播出内容,还包括节目外的宣传内容和讨论内容。为了更清晰地看到节目内容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具体表现,我们将《奔跑吧·共同富裕篇》中的内容分成两个大类,分别是节目中的内容和节目外的内容,又将这两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细分,具体如下:
1.节目中的内容
节目主题:《奔跑吧·共同富裕篇》的节目主题为“恢宏新时代,逐梦向未来”,一共有8期,每一期又有不同的小主题,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来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建设。如第二期的主题为“寻访新安江畔的‘未来乡村’”,围绕该主题,几位常驻MC和嘉宾一起来到了建德市下涯镇的之江村,嘉宾们深入体验了“未来乡村”的生活,镜头展现了之江村的现代化建设成果,智慧自助诊室实现了公共服务的普及普惠,数字乡村驾驶舱实现了数据的集成共享,在政府的规划下,之江村从一个破旧的小渔村变成一个江南韵味和科技感共存的现代化乡村。虽然每一期都是一个新故事,但是其中心主题没有变,围绕这个中心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元展现。
人物语言:是指节目中所有出现在镜头中的人物说的话,由于该节目传播主体多元,所以节目中的语言表达也非常丰富。节目中的人物语言与角色绑定,分工明确,素人嘉宾多介绍当地特色产业、先进技术和建设现状,常用到一些专业化的语言表达;常驻MC和明星嘉宾充当提问者角色,站在观众的视角,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知识提出疑问,并用更加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另外,节目导演的语言通常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对重要内容进行补充说明,通过语言来把控节目的整体走向,并适时点明和升华节目主题。
节目文案:是指节目中除去人物语言之外的文字内容。主要体现为节目中出现的各种花体字,文案内容紧扣“乡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这几个关键词,并且文案的表现形式也与每一期的主题相契合,如第一期中的文案大多与稻子形象相结合,不论是文案本身还是其表现形式,都在点题。
游戏/任务:节目在拍摄过程中,对于任务或者游戏的设置,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这些游戏和任务的镜头,用娱乐化的形式呈现当地的特色。如第一期中,常驻MC和嘉宾的任务是收集新安江好汉卡,这个任务的设定既结合了建德作为水浒文化名城的特点,又赞扬了当地为共同富裕作出重要贡献的八个人物。在此次任务中,嘉宾做的游戏也与当地特色产业有关,比如操作无人机扎气球这个游戏,就是对当地无人机喷洒农药技术的反映。
录制环境:本季节目的录制主要是在浙江和福建的农村地区进行,将镜头对准浙江和福建的几个现代农村和农业环境。节目中游戏玩法的设置、人物角色的设定都与当地环境紧密结合,并且每做一个游戏就会换一个场景,在一期节目中,至少会出现三个场景,这些场景的转变,一方面可以避免观众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也可以全方位一体化地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模式下农村地区的巨大变化。
2.节目外的内容
节目宣传:主要包括浙江卫视《奔跑吧·共同富裕篇》节目组及节目嘉宾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与节目有关的内容,如海报、视频、微博、媒体报道等。《奔跑吧·共同富裕篇》的节目宣传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建设成果的宣传,另外还有对镜头中所展现的这些乡村的宣传。
话题讨论:既包括《奔跑吧·共同富裕篇》节目官方在社交媒体发起的话题,也包括受众自主发起的话题。以往的综艺节目官方发起的话题多是与节目中的明星表现和搞笑场面有关,而《奔跑吧·共同富裕篇》官方发起的话题讨论都与节目主题“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紧密相关,如话题#奔跑吧一起描绘美好生活,鼓励网友参与话题,在该话题下发布关于美好生活的绘画和摄影作品,官方收集了这个话题下的优秀作品,在节目中举办了名为《美好生活》的主题画展。将节目外的话题讨论与节目内容制作相结合,不仅是对主题的再次聚焦,也体现了节目以受众为中心的内涵。另外,在各个社交媒体上也有许多自媒体和观众发起的话题讨论,讨论的内容既有对自己家乡变化的感慨,也有对节目中展现的乡村生活的向往,这些话题不仅体现对节目主题的关注,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能看到在节目之外,其他地区所发生的变化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媒体报道:本季节目从开播到结束得到了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比如,在节目结束后,“文旅中国”在《中国文化报》上发表特别报道《〈奔跑吧·共同富裕篇〉:讲好新时代共富故事的文艺新范本》,这篇报道不仅对节目内容表示肯定,而且对我国的乡村振兴之路进行了回顾。由此可见,媒体报道不仅增加了节目本身的曝光度,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进行了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
(三)横跨多个媒介,让故事多次传播
当前,跨媒介叙事已成为主流,《奔跑吧·共同富裕篇》也采用了跨媒介叙事的方式。首先,电视仍是该节目的主要传播媒介,由于该节目由浙江卫视制作,所以首先在浙江卫视独播。尽管目前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电视大屏在和移动小屏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但综艺节目对视听终端和环境的要求较高,移动小屏由于尺寸大小、显示技术质量等与大屏相差很远,小屏对于大屏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大、临场感强的优势一直难以企及。[2]所以,采用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传播。
另外,在线长视频平台也是节目的主要传播媒介,每周更新的节目在电视台播出之后,又会在合作的在线长视频平台上播出。《奔跑吧·共同富裕篇》合作的长视频平台既有浙江卫视的自有平台Z视介,又涵盖了目前在线长视频平台的几个龙头,包括爱奇艺和腾讯视频。这几个在线长视频平台的用户数量庞大,用户活跃度高,并且其传播特点也有利于该综艺的传播,场景的移动化、载体的便携性以及内部生态的社交性(弹幕文化、圈子文化),都使得该综艺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最后,传播媒介还包括了各种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在这些平台上,节目组以不同形式进行宣传,主流媒体和各类自媒体发布相关报道,观众进行讨论和二次创作,节目在这些平台上得到了多次传播。
(四)涵盖受众广泛,线上线下讨论热情高涨
综艺《奔跑吧》的受众群体非常广泛。首先,节目最主要的受众是年轻人,而且大多数都是节目中常驻MC和明星嘉宾的粉丝,以及节目的忠实观众;其次,由于节目传播媒介以电视为主,且播出时间在每周五晚上20:20,这个时间属于电视播出的黄金时段,可以吸引到更多年龄段的受众群体,包括大批的中老年群体和学生群体;最后,该节目与多个在线长视频平台达成合作,这些视频平台的观众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观看节目,因此,该节目的受众也有可能是全国各地的观众。这种全年龄段的受众群体,使得《奔跑吧·共同富裕篇》有了更大的影响力,这些受众在线上和线下进行互动、分享观点,增强了节目主题的话题性和讨论度。
(五)传播效果出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奔跑吧·共同富裕篇》凭借其独特的内容设置和精心的策划宣传,成功将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节目主题“恢宏新时代,逐梦向未来”中来。根据《奔跑吧》官方微博的收官战报,作为国家广电总局2022年重点展播节目,在收视率方面,《奔跑吧·共同富裕篇》平均收视率2.584,最高收视率3.568,其中,8期节目都拿到了同时段的收视率第一;在讨论度和曝光度方面,官方发布的微博话题#奔跑吧一起描绘美好生活,话题阅读量2.6亿,讨论量215.6万,全网登陆17个平台,热度总数突破1500个,微博平台549个;在影响力方面,节目获得了权威媒体报道,各大主流媒体纷纷点赞节目立意,同时也推动了节目中出现的地区的旅游业,更重要的是,《奔跑吧·共同富裕篇》通过其社会影响力,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公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和理解,有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三、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展现,要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要变硬宣传为软传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核心内涵。
《奔跑吧·共同富裕篇》为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供了样本。该综艺节目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出发,在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共同富裕迈进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广袤山水之间,通过8期节目向观众展示了现代化农村、农业、农民的新面貌,展现了文化、生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明星和素人相结合的方式,以沉浸式的“奔跑”体验和真实镜头,讲述新时代的“共富故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节目精准把握了这一特点,不仅关注明星嘉宾的奔跑体验,更将镜头对准了一系列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的素人主角。节目走进他们的奋斗场域,记录他们昂扬的姿态,展现他们取得的成果,勾勒出新农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火热图景。通过嘉宾的实地走访和切身体验,节目带领观众看到了新时代的新风貌,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关注主题,全方位、立体化地讲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注释:
[1]栾轶玫.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内核与传播话语[J].编辑之友,2023(01):4,6-13,28.
[2]李岭涛,李濛雨.技术驱动视域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10):62-65.
(作者: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责编:梅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