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闻标题情感表达的规范研究

2025-02-08刘志刚

新闻世界 2025年1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情感表达

【摘" "要】新闻标题作为揭示和评价新闻内容的简短文字,在吸引读者阅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网络新闻中,标题是否引人入胜甚至直接关系到该条新闻的阅读量和流量。本文通过研究“今日头条”中的“太原热榜”栏目发现,情感词语在标题中的使用颇为常见,这些词语能够快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然而,情感表达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和目的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同时,应避免过度使用情感词语,以免给人过于煽情或虚假的印象。

【关键词】网络新闻;热点标题;情感表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其中,网络新闻标题作为引领读者进入新闻内容的门户,其情感表达对于吸引读者、传递新闻价值及塑造媒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1]“今日头条”中的“太原热榜”栏目通过算法与人工编辑的结合,精准筛选并呈现太原地区的热点新闻和话题。在“太原热榜”中,新闻标题中情感词语的巧妙运用成为吸引读者的关键。然而,网络新闻标题在情感表达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如标题党、过度煽情等,这不仅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2]因此,开展关于网络新闻标题情感表达的规范研究,对于提升网络新闻质量和传播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太原热榜”中,情感词语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情况,旨在探讨网络新闻标题情感表达的规范与策略。

一、语料来源与分析

“今日头条”中的“太原热榜”栏目,提供“新、热、有料”的本地事。其榜单每15分钟更新一次,上榜新闻中,有央媒报道的有关太原新闻,也有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发布的太原新闻,还有自媒体、网络达人发布的本地新鲜趣事等。每榜发布10条热点新闻,根据流量和阅读量排列上榜顺序,有的“榜一新闻”点击量甚至能突破10万。由于新闻更新快,数量庞大,不利于调查分析,本次采取截段选择的方法,剔除榜单循环重复标题,选取了497条新闻标题(2024年2月26日至2024年4月8日)。其中,表达情感的标题56条,共使用了51种情感词语。使用频次最高的三个情感词语分别是:成功、大胜、惠民(表1)。

统计发现,在涉及政策民生、公安司法和文体等方面的新闻标题中,较喜欢使用情感词语。研究以“今日头条”中“太原热榜”栏目的新闻标题为语料,从情感分类和使用效果进行分析。

二、网络新闻标题使用情感词语能打动受众

新闻标题制作过程中,关键一环就是“命意”,即确定标题立场态度和感情色彩。新闻标题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旗帜鲜明,“作者情生文,读者文生情”。优秀的文章总是能够凭借其情感深度吸引读者。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新闻报道,其标题往往擅长以情动人,无论是通过叙述事情、阐述道理、描绘景色,还是直接表达情感,都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这样的标题能够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3]

(一)引发读者兴趣,增强媒体的亲和力与人情味

网络新闻标题中运用情感词语,能够显著增强媒体的亲和力与人情味。这种策略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情感共鸣,使用积极或适当的负面情感词汇能引发读者兴趣,使其对新闻内容产生关注与认同感。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情感词语的运用能提升标题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构建媒体与受众间的情感连接,提升媒体的品牌形象。

例如:

(1)《政府工作报告》这些话,暖心又提劲!(来源:太原日报)

(2)山西汾酒职业篮球俱乐部:欢迎本尼·博特赖特加盟!(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综广)

例(1)中使用了情感词语“暖心”,这个词语带有明显的正面情感色彩,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话语使人感到温暖和感动。它表达了一种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

例(2)中的情感词语“欢迎”,表达了对某人或某事的热烈欢迎和接纳。它表达了一种友好、开放和接纳的情感态度。

上述新闻标题中使用情感词语来增强媒体的亲和力与人情味,是一种符合心理学、传播学和新闻学理论的传播策略。通过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构建情感连接,提升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增强了媒体的亲和力。在如今新媒介生态和情感社会语境影响下,合理运用情感表达策略,能增强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4]

(二)激发读者共鸣,让新闻传播更具感染力

情感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信息的接受和记忆。在新闻标题中融入情感词语,能够迅速触动读者的情感神经,激发其共鸣和兴趣,进而增强新闻内容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不仅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新闻信息,还能促使他们主动传播和分享,从而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

例如:

(1)太原掀起创卫热潮 大人小孩都在加油干(来源:山西新闻网)

(2)浪漫的太原地铁准备了女神节礼物奥,快来乘坐吧!(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综广)

例(1)中的“热潮”,带有一种积极、热烈的感情色彩。当某事物或活动掀起热潮时,往往意味着它受到了大众的追捧和广泛关注,给人一种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感觉。而“加油干”则是一种鼓励性的表达,它通常用于激励人们积极努力、不懈奋斗。这个词组带有一种积极向上、振奋人心的感情色彩,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动力,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坚定和勇敢。

例(2)中的“浪漫”,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充满诗意、富有想象力和情感色彩的事物或情境。浪漫这个词语本身蕴含着一种美好、温馨、令人向往的情感氛围。在文学、艺术、电影等领域中,浪漫往往被用来描绘那些深情款款、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或者那些充满奇幻和梦幻色彩的想象世界。这些描述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投射。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用浪漫来形容那些能够激发情感、带来愉悦和感动的事物或行为。比如,一场浪漫的约会、一份浪漫的礼物、一段浪漫的旅程等,都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浪漫所带来的美好和幸福。

综上所述,网络新闻标题中使用情感词语能增强新闻的感染力,触动读者的情感,从而实现新闻传播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三、网络新闻标题使用情感词语应把握好度

“时度效”是检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所谓“度”,就是新闻报道应该遵循“适度”的原则,把握好报道的“尺度”。在网络新闻标题中使用情感词语时,把握好度至关重要。过度的情感渲染可能导致标题失真,甚至误导读者,损害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标题中的情感词语应该真实反映新闻事件的情感色彩,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制造耸人听闻的效果。同时,要避免使用带有偏见或歧视性的情感词汇,确保标题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一)过度使用会扭曲事实本身

情感词语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如果使用不当或过度使用,容易将作者的个人情感强加给新闻事实,导致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认知产生偏差。如,使用过于激烈的词汇来描述一个相对温和的事件,会使读者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影响其对新闻事件的客观判断。

例如:赛季耻辱一战!辽篮赢了都没用,张镇麟43分狂吼,杨鸣却脸色难看(来源:运动极限军)

上述标题中的情感词语“耻辱”,通常用来形容极度的失败或屈辱,对于一场体育比赛而言,这样的表述可能过于极端。首先,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耻辱”一词的使用确实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情绪反应,使标题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然而,这也可能导致读者在没有充分了解比赛过程和背景的情况下,就对比赛结果和球队表现形成负面的看法。其次,从事实描述的角度来看,“耻辱”一词可能并不能准确地反映比赛的真实情况。即使辽篮在比赛中遇到了困难或挫折,但只要他们最终赢得了比赛,那么用“耻辱”来形容这场比赛就显得过于夸张和不客观。此外,张镇麟的43分狂吼和杨鸣的脸色难看可能是比赛中的一部分情况,但并不能代表整场比赛的走向和结果。因此,可以说在这个标题中,“耻辱”一词的使用可能使读者对比赛产生误解。

(二)引发读者的情绪化反应

网络新闻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情感词语的使用很容易引发读者的情绪化反应。当标题中的情感词语过于强烈或具有煽动性时,读者可能在没有充分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就做出判断,甚至产生极端情绪和行为。这种情绪化的反应不仅不利于新闻的传播和受众的理解,还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一些媒体为了片面追求关注度和点击率,在报道中添加过多的感情成分,使用夸张性的煽情语气,一味迎合受众和市场的需要,让新闻失去了客观公正性。[5]

例如:晋西工业集团原副总经理前腐后继!山西籍兵器工业集团装备保障部(来源:她想养熊猫)

该标题中使用的“前腐后继”一词,带有明显的贬义和负面情感色彩,它暗示了腐败行为的连续性和普遍性,给人一种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的印象。这种表述方式容易激发读者的愤怒、失望和不满等负面情绪,使读者对涉及的人员和机构产生负面印象。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情感化的词语和表述虽然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但也可能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特别是当这种情感化的表述带有明显的偏见或主观色彩时,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情绪化反应,从而影响其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和理解。因此,对于涉及腐败等敏感话题的新闻,标题更应该注重对事实的描述和分析。

(三)影响新闻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新闻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舆论监督的工具,应该保持其专业性和公信力。然而,情感词语的过度使用可能会降低新闻的严肃性,降低读者的信任度。

例如:痛心,退伍军人“研究”如何出站,生疏社会技能 感谢你们的付出(来源:小开心)

该新闻标题中使用了情感词语“痛心”,它表达了对退伍军人面临困境的深深同情和担忧。这种情感化的表达有助于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使得新闻标题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然而,新闻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舆论监督的工具,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过度使用情感词语可能会让读者对新闻内容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影响其对新闻事实的客观判断。在这个标题中,“痛心”一词虽然表达了作者对退伍军人社会技能生疏的担忧,但用词夸张,忽视了新闻事实发生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会误导读者对退伍军人的认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痛心”一词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上述例子表明,在新闻标题中使用情感词语时需要谨慎,避免过度煽情和夸张,以确保新闻的专业性和公信力。新闻标题的撰写并非仅仅为了吸引眼球而进行语言上的花哨游戏,它必须遵循既定的新闻报道制作准则和标准,这样才能有效增强新闻报道的价值。反之,若标题制作不当,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对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产生负面影响。[6]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情感词语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是把“双刃剑”。适当使用情感词语能够增强新闻标题的吸引力,提升媒体的亲和力,使新闻传播更具感染力,进而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的互动。然而,过度使用情感词语可能导致事实被扭曲,激发读者的情绪化反应,甚至损害新闻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研究结果显示,情感化的标题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其情感共鸣,从而促使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评论等互动行为。这种互动行为的背后,是情感词语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感,它们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扩散。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应把握好情感表达的度,既要追求吸引力和感染力,又要确保真实性和客观性。

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未深入探讨其他情感表达方式的影响(如符号、图片等),以及缺乏大规模的实证研究支持。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范围,深化对情感表达方式在新闻传播中作用的理解,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和深化研究成果,为相关领域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注释:

[1]张国巍.提升新闻标题吸引力的有效策略[J].中国报业,2023(21):188-189.

[2]陈起峥.数字时代情感新闻的崛起与发展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22):62-65.

[3]孙蕙.从“实、新、趣”着手做读者“一见钟情”的新闻标题[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3(05):74-77.

[4]李雨欣,于鹏亮.主流媒体标题中网络流行语的应用[J].新闻前哨,2023(16):29-32.

[5]刘海明,马源.消融的边界:新闻实践的泛化表征与主流再塑[J].青年记者,2023(16):13-16.

[6]弓倩.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标题更加出新出彩[J].传媒,2022(14):33-35.

(作者单位:太原日报社)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情感表达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浅析网络新闻编撰的发展演变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