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困境及出路探讨

2025-02-01聂安慧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5年1期
关键词:数据安全国际贸易税收

一、前言

在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全球化进程加速演进的影响,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显示出数字经济贸易发展的新特征。但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发展也面临着新困境,如数据安全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问题等。为此,深入探讨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困境,探明其转型发展路径具有积极意义。

二、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新特征

在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格局正逐渐形成,原有国际贸易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情形有所改变,数字化技术让全球贸易规模和深度加大。在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呈现出自身的新特征,如数字贸易成为增长的新引擎。数字产品实现跨境交易,远程教育、医疗等数字化服务也实现了跨国提供,数字贸易的范畴持续扩展。智能制造带动贸易转型升级,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发展催生出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智能化生产带来生产效率与生产品质的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智能制造技术的引领下实现贸易转型升级。贸易平台实现了数字化整合,逐渐形成了全球供应商、采购商和物流商参与的贸易体系[1],在贸易体系中可以进行金融、物流、营销等“一站式”服务。出现了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推出个性化的营销策略,做到了精准营销,提升贸易成交率。区域贸易协定中增加了专门的数字贸易条款,重点对数据流动、知识产权保护、数字鸿沟等问题进行规范性说明,以带动区域数字贸易的自由化与便捷化。总之,在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格局正在重塑,各大贸易主体应积极思考国际贸易转型发展的困境和出路,以实现国际贸易的持续稳健发展。

三、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困境

(一)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问题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创新技术和数字化能力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从而加剧贸易的不平等,这是国际贸易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在数字经济贸易竞争中处于劣势、无法均等享受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技术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现实挑战。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资本等方面享有优势,因而发展机会和优势较多,数字鸿沟的存在加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达国家能够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创新能力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自身经济增长,稳定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同时,利用先进的科技企业建立完善的数字化产业链。受制于数字鸿沟的客观局限,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发挥着较低的作用,经济结构转型很难实现。同时,数字鸿沟也加大了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难度,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不能很好地参与国际合作、难以有效开拓市场、在全球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等问题,如数字市场准入门槛高、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数据安全存在较大风险等。当前,推动数字经济普惠公平发展,有效增加数字经济的包容性,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有效思路。

(二)数据安全问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重要的贸易资产,但是却面临着隐私保护的挑战。不同国家对于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具有不同的标准,这些标准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异,跨境数据流动就会出现法律和监管上的信息壁垒,一度成为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一方面,数据泄露和滥用可能导致侵犯用户隐私权。在数字经济时代,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一些敏感信息会被采集、存储与处理,一旦出现数据泄露或滥用的情况,将面临严重的隐私风险。另一方面,数据安全问题必然会引发经济损失,导致商业秘密泄露。企业在国际贸易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商业数据以及客户信息,一旦这些数据受到攻击或出现泄露,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阶段,不同国家对于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的法律标准并不明确和统一,跨境数据流动就会受到明显限制。一些国家出于隐私安全保护的考虑,对数据的跨境传输设立了壁垒和限制,增加了国际贸易数据合作的难度。

(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发展也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当前,技术创新速度加快,知识产权保护显得尤为突出。在现实中,侵犯知识产权、盗版等行为频频发生,损害了创新者的利益,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重要手段,创新者往往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进行创新研发,一旦成果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将严重挫伤其创新积极性,降低社会创新动力。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也影响企业的竞争和发展,真正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的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就是保障这些创新优势。如果企业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技术可能被盗取,信息可能被盗用,企业就会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出现利润缩减的情况,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在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尤为重要,需要企业、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四)税收和监管问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税收和监管也是困扰国际贸易发展的难题。第一,跨境征税变得更加困难。传统的税收模式已经难以适用,跨境数字贸易的征税面临诸多挑战。鉴于数字经济的虚拟特征和跨国属性,数字产品和服务的征税对象的确定、征税地点的确定、税率标准的统一等都存在困难,这样就容易出现漏税或重复征税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对各国税收利益造成影响,也对国际税收秩序造成了破坏。第二,监管协调难度加大。受制于数字贸易监管和各国合作机制不健全的客观实际,监管套利行为时有发生。数字贸易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已经超出了传统监管框架的范畴,不利于打击各种跨国数字贸易违法犯罪行为,不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合规成本与监管难度同步提高。

四、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出路

(一)多措并举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第一,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在宽带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可以积极寻求发达国家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发达国家也要意识到国际贸易竞争合作的双面性,及时给予发展中国家有效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竞争环境,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数字基础设施条件。第二,以数字技术的转移和协作为重点。鉴于数字鸿沟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数字技术上的差异,发达国家应通过有效的培训和技术交流,主动分享先进的数字技术和经验,通过数字技术转移和协作,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数字技术水平。第三,重视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本国人才的数字化素养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中国家应特别关注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问题,发达国家应提供有效的培训资源,为实现数字人才资源的有效流动提供更多的机会。第四,逐步降低数字科技费用。发达国家应降低数字技术专利保护程度,使其使用成本得到合理降低,在构建数字技术开放标准的同时,推动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形成有效的共享模式。第五,在加强政策协调方面要注重国际合作。面对数字鸿沟问题,国家之间应通过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促进数字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逐步实现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应当通力合作,制定共同政策,达成一致的行动方案。

(二)多管齐下聚焦数据安全问题

针对数据安全问题,应从完善立法体系、创新研发数字技术、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入手,在把握数据安全问题趋势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升数据安全治理基础能力[2]。第一,国家要明确数据安全流动与发展并重的理念。各国要认识到数据安全保护的严峻性,立足自身实际,明确数据应用发展中开放与限制的程度,寻找数据利用与数据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兼顾技术创新与利益维护的需求,建立与国际贸易标准并轨的数据安全治理模式。同时,关注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在评估各影响要素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法律法规,做好应对全球数据安全挑战的准备。第二,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要重点抓取关键数据、敏感数据,建立数据分级分类保护机制,进行安全防控要求的差异化落实。各国应特别关注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从数据产生、形成、采集、存储到利用,及时关注潜在的安全漏洞[3],真正做到提前科学预警。各贸易主体应对数据的使用行为负责,承担应有的职责与义务,真正做到权责统一。第三,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建立基本的数据安全技术架构。站在长期战略规划的角度,各国应鼓励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例如,在芯片、传感器等关键技术方面下功夫,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等方面加快高端人才储备,推动技术研发进程,借助数字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推出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数据合作治理策略。

(三)多元尝试保护知识产权

在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备受瞩目。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知识产权的国际法律框架方面寻求支持。现在各国都制定了自己的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贸易界也已就保护知识产权签署和实施一系列国际公约等达成一致,这些都为跨境保护知识产权奠定了法律基础。第二,加强跨国合作。各国应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重点的跨国合作机制,协调处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争议[4]。第三,重点关注跨国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的签订问题。保护协议签订的目的是明确双边或多边贸易主体在知识产权保护层面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知识产权保护作出具体的内容界定。例如,美国在与其他国家签订贸易协议时就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做了具体规定,通过具体规定确保其本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优先的知识产权保护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第四,借助技术创新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当前,一些数字化技术,如数字水印技术、区块链技术都支持数据溯源管理,且具有一定的防伪验证功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利用这些创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打击盗版侵权行为,对知识产权持有方进行有效保护。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等技术,以这些数字技术的创新带动知识产权的新布局,结合信息加密技术对关键知识产权成果进行重点保护。

(四)多方考虑解决税收监管难题

解决税收问题应从统一税收规则制定入手。各国应立足实际,分析自己的特色交易模式,剖析本国贸易发展中的影响要素,在综合考虑数字产品服务属性、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征税对象,明确税收标准,及时开展税收监管工作。各国税务机关应特别重视税务信息的交换,积极参与跨境税收研讨活动,致力于建立全球性质的税收信息共享体系,参考国际标准,认真做好本国税收监管工作。各国还应加快税收模式创新进程,基于用户价值创造合理分配税收。例如,针对社交网络平台,按照用户所在地区的活跃用户数量、用户参与度分配比等确定税收额度,增加税收分配的合理性。在监管方面,各国可以考虑创新监管方式。当前比较流行的是监管沙盒模式,为企业贸易往来提供安全的测试环境,使企业在真实市场环境中测试创新产品和服务。监管机构则可以根据企业测试情况出台相应的监管规则,同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贸易数据加以分析,及时识别违法违规行为。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各国还应致力于国内监管体系的完善[5],及时更新法律法规,明确与数字贸易主体相对应的权利与义务,关注数据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通过加大对以上薄弱环节的监管,为数字贸易有序进行提供法律支持。

五、结语

在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转型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是国际贸易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产物。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既为国际贸易的转型提供了契机,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挑战。当前,各国高度重视国际贸易发展问题,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国际贸易的转型发展之路。国际贸易受现实条件制约陷入发展困境,这些困境成为其转型的绊脚石。因此,各国应关注数字鸿沟问题、数据安全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税收监管问题,以这些典型问题的妥善处理推动国际贸易转型发展,建立更为公平、健康的国际贸易发展格局。

引用

[1]王进.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转型发展策略探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4(17):36-38.

[2]高卓琼.数字贸易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4.

[3]程潇.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转型发展策略探究[J].商场现代化,2024(01):54-56.

[4]薛妮.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跨境流动法律制度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23.

[5]张明.国际贸易法视阈下数据本地化措施的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22.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 责任编辑:韩 柏

猜你喜欢

数据安全国际贸易税收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云计算中基于用户隐私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