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策略探究
2025-02-01叶菁婧
一、前言
港口物流作为连接海陆的重要节点,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宁波作为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其港口物流的发展不仅关乎本地经济的繁荣,也对周边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深入分析了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作用,并结合宁波港口物流及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策略,旨在为宁波乃至其他港口城市的物流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港口物流作为连接海陆的重要节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通过高效的货物集散、中转和配送服务,显著降低了物流成本,进而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具体而言,港口物流的优化使得货物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从生产地运送到消费地,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耗时和损耗,从而为企业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这些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升最终都会转化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动力。同时,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窗口,是吸引外资进入的重要平台。随着港口物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选择将生产基地或物流中心设立在港口附近,以便更好地利用港口物流的便利条件进行国际贸易。这些外资的进入不仅为区域经济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使区域经济更加紧密地与全球经济融为一体。此外,港口物流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如制造业、服务业的集聚。由于港口物流的高效运作,使得与港口相关的产业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还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税收,同时,也促进了产业间的协同合作和创新发展,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港口物流的发展不仅直接促进了物流业的繁荣兴盛,更在间接层面为航运、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船舶进出港次数的显著增加,无疑为航运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港口物流活动的日益频繁,航运业得以蓬勃发展。船舶运输需求不断攀升,进而带动了船舶制造、维修以及航运代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航运业的繁荣又进一步促进了港口物流的壮大,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的金融和保险需求。在港口物流的运作过程中,融资、结算、保险等金融服务不可或缺,这为金融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港口物流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业也得以迅速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港口物流对信息化水平的高要求也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在港口物流的运作过程中,需要实时掌握货物的运输情况、库存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等信息,这就要求港口物流必须具备高度的信息化水平,因此,信息服务业在港口物流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港口物流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随着港口物流对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航运、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港口物流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积极优化港口物流结构,提升港口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整体繁荣。
(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港口物流的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吸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向港口周边集聚,二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港口物流的高效运作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一优势使得更多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选择将生产基地或服务中心设立在港口附近,以便更好地利用港口物流的便利条件进行原材料进口、产品出口以及国内外市场的拓展。这种产业集聚效应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还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使区域经济更加多元化、现代化。港口物流的发展也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随着港口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传统产业被迫采用更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模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这种转型升级不仅使传统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还促进了传统产业与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更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此外,港口物流的发展还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随着港口物流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港口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物流为核心,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产业体系的形成不仅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还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宁波港口物流以及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近年来,宁波港口物流行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2024年的数据尤为亮眼。宁波口岸全年实现的进出口贸易额总计达到19066.8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了6.3%,占全国总贸易额的5.90%。具体来看,进口额达到5067.1亿元,同比增长6.0%,占全国进口比重为3.70%。出口额更为显著,达到13999.7亿元,同比增长6.4%,占全国出口比重高达7.52%。这些数据无疑彰显了宁波港口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1]。2024年前三季度,宁波口岸与其前十大贸易伙伴国家的交易中,美国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双方贸易额达到3325.2亿元,占据宁波口岸总贸易额的17.4%。值得一提的是,巴西与宁波的贸易增长最为迅猛,增速高达16.9%。此外,从地域分布来看,宁波本地企业的口岸进出口总额为7082.4亿元,占总额的37.1%,而来自宁波以外的异地企业贡献了更大的比例,达到11984.4亿元,占比为62.9%。其中,浙江省内的异地企业进出口额为7110.5亿元,占比为37.3%,省外企业则为4873.9亿元,占比为25.6%。这一比例不仅在各行业中位居前列,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充分体现了物流产业对宁波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然而,宁波港口物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一方面,在传统航运服务领域,如货运代理和船舶代理,虽然企业众多,但多数集中于产业链的低附加值环节,提供的增值服务有限,导致整体服务价值偏低。另一方面,宁波在高端航运服务领域的发展尚显不足。高端航运服务作为全球资源配置的关键环节,其市场目前被四大航运联盟所主导,且主要集中于伦敦等传统航运中心。宁波在尝试拓展高端航运服务时,遭遇了人才短缺、专业机构缺乏以及政策支持不足等多重障碍。航运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领域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亟需进一步进行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以实现宁波港口物流从量到质的飞跃,巩固并提升其在国际航运版图中的地位。
(二)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宁波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展现出了强大的增长潜力和活力。2023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64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尽管这一增长率不算突出,但展示了宁波经济的稳定性。宁波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12,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7。宁波GDP实现了逐年稳步增长,彰显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进入新发展阶段,宁波经济的增长态势依然保持稳健。以2024年上半年为例,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07.9亿元,不仅体现了宁波经济的持续繁荣,也进一步印证了其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地位,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率达到5.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4个百分点,充分说明了宁波在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上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宁波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其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布局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作为港口城市,宁波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港口资源,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推动了物流、制造、服务等多个产业的蓬勃发展。宁波还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宁波还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诸多举措不仅为宁波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一)完善港口物流运营体系
港口物流的繁荣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园区的坚实支撑,一个实力雄厚、运营高效的物流园区,无疑会为港口物流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对于宁波港而言,加速物流园区的发展步伐,构建高效的港口物流运营体系,是实现港口物流从生产到消费全链条延伸的关键所在,也是打造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相得益彰的现代港口物流体系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该目标,宁波港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优化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确保其与港口、交通网络以及产业集聚区的紧密衔接,从而形成一个高效、协同的物流网络。加大对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园区的仓储、运输、配送等核心功能,确保物流作业的高效、顺畅。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宁波港应积极推动物流园区的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打造智能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与高效处理,提升物流作业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为港口物流的运营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此外,宁波港还应注重物流园区的绿色发展,积极推广环保技术和设备,降低物流作业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也有助于提升宁波港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为了进一步提升港口物流的运营效率,宁波港还应加强与相关产业部门的合作,推动物流产业链的深度整合,通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一个高效、协同的港口物流生态系统。
(二)加快发展海陆空联动运输网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宏大蓝图中,加速构建宁波海陆空联动的综合运输网络,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需从多维角度入手。优化与拓展高速公路网络。高速公路作为陆地运输的主动脉,其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物流效率与经济发展速度。宁波应加大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入,不仅注重新增线路的布局规划,更要对现有路段进行扩容改造,提升通行能力,确保陆路运输的顺畅无阻[2]。与此同时,铁路建设的规划与实施同样不容忽视。铁路以其大运量、长距离、低成本的运输优势,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宁波应积极推动铁路网的延伸与升级,特别是高速铁路和货运专线的建设,以实现与周边城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快速连接,为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在空运方面,加快航空运输体系的建设步伐,是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关键一环,包括扩建现有机场、提升航空服务能力、开辟更多国内外航线等,以增强宁波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促进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宁波港口的持续发展与深化建设亦是重中之重。港口作为连接世界的桥梁,其规模与效能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国际化水平。因此,宁波需进一步扩大港口规模,提升港口设施的专业化与智能化水平,优化港口运营环境,吸引更多国际航线挂靠,从而大幅提升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与中转能力,为宁波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通过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及港口建设的全面提速与深度优化,宁波将逐步形成一个陆海空多种运输方式高效协同、互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三)培养高级物流人才,提高港口服务功能
在港口物流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其素质与技能的提升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政府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培养并吸引高级物流人才,进而提升港口的服务功能与竞争力。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共同设立与港口物流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政府还可资助或主导开展专业的岗前培训项目,针对在职人员进行技能提升和新知识的学习,确保其能够适应港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为了迅速补充高端人才库,政府还应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为现代化港口建设吸引国内外的顶尖科技人才和管理专家,包括提供优厚的待遇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搭建宽广的职业发展平台等,以此形成强大的人才磁场,为港口的持续创新与服务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3]。同时,提升港口服务功能不仅仅局限于人才培养,还需关注服务质量的直接提升,建立高效的客户服务投诉处理机制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设立专门的投诉部门或热线,确保客户的反馈能够迅速被接收、处理和回应。这一机制不仅能够帮助港口及时纠正服务中的不足,还能增强客户信任度与满意度,进一步促进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加强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平台建设
在推进宁波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平台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关键在于加速构建一系列核心项目,以国际化、现代化为标准,全面提升港口物流的服务效能与经济贡献度,着重于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与国际贸易平台的规划与建设,将宁波打造成为全球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吸引并促进国内外贸易商、物流服务商、采购商及制造商等多元主体的集聚,特别是引导其入驻东部新城这一战略要地,通过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推动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一站式”通关中心。这一中心不仅需具备快速的货物通关能力,还应集成海关、检验检疫、税务等多部门的服务功能,实现流程简化与效率最大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贸易物流平台,涵盖采购、展示、物流、展览、交易及金融服务等多重功能,形成一个闭环的供应链生态系统。通过此平台可以有效促进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深度融合,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提升宁波港口物流的整体竞争力[4]。
(五)加强港城产业结构互补
宁波港口作为城市产业发展的核心纽带,其战略地位不容忽视。为了充分发挥这一独特优势,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宁波港及其周边产业带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关键在于促进金融业、工业、贸易、商业等多元化产业向港口区域的有效集聚,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性经济地带。为此,应重点进行港口区域的多功能化建设,不仅提升其作为货物运输中转站的传统功能,更要注重其发展成为涵盖金融服务、高端制造、国际贸易、现代商业等多产业融合的综合经济区,要求在规划布局上注重产业的互补性与协同效应,确保各产业之间能够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六)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在推动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的进程中,信息化建设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强化港口的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全面加速其数字化建设进程。这要求不仅要完善港口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确保信息渠道和网络的连贯性与畅通性,还要注重提升港口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5]。具体而言,建设一个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平台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平台需要能够实现各类物流信息的及时、准确对接,确保物流作业的协同与高效,还应致力于不断完善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与服务,打造一个综合性的物流信息港。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宁波港口物流的整体运营效率,还能为宁波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通过信息化手段的优化与升级,宁波港口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总之,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宁波港口物流发展,需紧密围绕港口物流的核心作用,通过完善港口物流运营体系、加快海陆空联动运输网络建设、培养高级物流人才、加强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港城产业结构互补以及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等多重策略,全面提升宁波港口物流的竞争力和服务效能,以更好地推动宁波乃至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引用
[1]郭欣青.长三角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航务周刊,2024(18):46-48.
[2]杨琪.基于SWOT分析的环渤海地区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水运,2022(11):20-22.
[3]王越,罗芳.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宁波-舟山港为例[J].中国水运,2020(04):30-33.
[4]魏子涵.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宁波-舟山港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9(06):52.
[5]汤齐,鲁梦楠.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物流技术,2024,43(06):1-14.
作者单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 责任编辑:王颖振 蔺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