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企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5-02-01姜少斌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5年1期
关键词:石油资产管理

一、前言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石油企业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加快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成为石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本文系统分析了石油企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创新策略,以期为石油企业提升资产管理质量和经营绩效提供有益参考。

二、石油企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石油企业加快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面对当前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石油企业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灵活性不足、应变能力较差的问题,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石油企业往往不能对资产配置以及运行策略进行灵活调整。石油企业通过创新资产管理模式,能够进一步采用灵活的资产配置策略,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对资产配置进行针对性优化,进而提升资产配置有效性,降低资产配置风险。

其次,石油企业推动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能够有效提高资产运行效率,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当前,一些石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资产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借助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石油企业能够在变革资产管理理念的前提下,进一步引入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内部资产进行更为高效地监测和维护,提升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资产使用成本,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经营绩效。

最后,石油企业强化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能够有效推进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石油企业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存在过于依赖经验,不能有效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的问题[1]。借助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石油企业能够进一步加快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如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对企业内部资产数据进行深入、有效地分析,提升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从而提高资产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三、石油企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意识不强

第一,部分石油企业管理层对于资产管理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许多石油企业管理层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未能根据生产经营的变化针对性制定资产管理创新规划,企业在推进资产管理创新工作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进而不能取得理想的创新效果。此外,由于管理层对资产管理创新的重视程度不高,一些石油企业未能投入足够的资源支持资产管理创新工作,部分创新项目因缺少资源支持而中断,降低了资产管理创新的有效性。

第二,一线资产管理人员是石油企业具体推进资产管理创新的执行者,然而,一些石油企业资产管理人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完成资产管理模式创新任务。一方面,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在于石油企业未能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地培训,资产管理人员未能充分掌握各种资产管理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无法运用新的技术与方法进行资产管理模式创新。另一方面,部分石油企业内部未能形成有利于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氛围,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过度依赖传统模式,不能积极参与资产管理模式创新工作。

第三,部分石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不能满足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需求。具体而言,部分石油企业内部层级结构不够简化,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的决策流程过于冗长,员工针对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一些好的意见没有得到认可[2]。同时,一些石油企业未能针对资产管理工作优化内部激励机制,不能对实现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激励。

(二)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一方面,部分石油企业在执行资产管理制度时存在资产登记范围不全、登记时效性不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企业资产管理台账与实际资产情况存在偏差,不利于企业提升资产管理质量。

另一方面,部分石油企业未能严格执行资产处置制度,造成资产处置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影响了资产管理的质量。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一些石油企业未能制定规范、合理的资产处置流程,缺乏严格的资产处置审批机制,资产处置的随意性较强,导致一些仍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资产被低价处理[3]。并且,资产处置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石油企业不能有效提升资产管理质量。

(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第一,部分石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未能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无法高效完成资产管理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工作。尤其是当前很多石油企业内部系统只具备简单的资产统计功能,不具备高级数据分析等功能,不能为企业优化资产管理提供足够的支持[4]。此外,部分石油企业内部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衔接不紧密,资产管理数据信息传递和共享效率较低,在进行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缺乏全面、准确的数据依据。

第二,一些石油企业未能针对性引进信息分析技术,不能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提升资产管理有效性,同时也限制了资产管理模式创新。具体来说,部分石油企业由于缺乏先进的信息分析技术,不能从资产管理数据中找到资产管理工作的不足,造成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效率不高。

第三,部分石油企业在进行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于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制定完善、合理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增加了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风险。

第四,部分石油企业在进行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手段相对匮乏,无法高效开展资产远程盘点、自动开展资产分类评价等工作,造成资产漏盘、错盘的概率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产管理的准确性。

(四)缺乏资产管理创新保障机制

一方面,石油企业在推进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风险,然而,当前一些石油企业未能认识到构建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一些石油企业未能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合理的风险识别机制,对与创新项目中的风险因素不能有效识别,增加了经营风险,降低了资产管理的稳定性。此外,还有一些石油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风险识别与评估的重要性,但是未能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面对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不能做出有效处置,为资产管理创新工作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部分石油企业缺少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不能通过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5]。其中,一些石油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对于表现较为突出的资产管理人员不能在晋升和薪酬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降低了资产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的效率。

(五)政策影响下闲置资产增加

当前,在“双碳”政策加快推进以及新能源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资产闲置的问题,资产的盘活难度相对较高。具体而言,一些石油企业在政策影响下生产规模与开采活动数量出现萎缩,许多原本用于生产活动的资产逐步闲置,并且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企业不能有效盘活这些资产。

四、石油企业加强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

(一)强化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意识

一方面,石油企业应强化管理层对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视程度,通过制定科学的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战略规划,将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融入整体发展战略,为具体的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同时,石油企业应在内部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创新团队,由该团队具体负责资产管理模式创新工作。

另一方面,石油企业应在内部培养有利于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清晰认识到资产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价值,并主动配合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

(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石油企业应根据自身资产管理需求制定完善的资产评估与定价制度。一是制定完善、统一的资产评估标准,提升各项资产评估的一致性。二是建立专业的资产评估团队,使其能够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为资产管理创新工作提供有效的专业建议。三是建立资产动态定价机制。在经营过程中,石油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对特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调整,提升资产定价的合理性。

第二,石油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合理、有效的资产维护保养制度,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一方面,石油企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应制定详细且操作性较强的资产维护计划,通过定期对资产进行维护使其能够维持稳定的运行,在经营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资产的作用。另一方面,石油企业还应制定严格的资产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对维护保养责任人进行明确,提升资产维护保养的有效性,进而提升资产管理质量。

第三,石油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资产利用与调配制度。为此,石油企业要制定资产管理监控机制,对内部各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客观、全面地监控,及时找到闲置或者利用率较低的资产,并分析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为通过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石油企业还应在实际工作中对资产调配制度进行完善,提升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资源调配时间,进而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第四,石油企业应对资产处置制度进行规范,提升资产处置的规范性。石油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严格的资产处置审批流程,最大限度避免因审批不严格或者流程不合理而造成的资产流失等问题。不仅如此,对于需要进行报废处理的资产,石油企业也应提升报废制度的规范性,避免因不合理原因造成的资产报废,同时也减少因不当报废方式带来的各类风险。

(三)提高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首先,石油企业应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完善。一是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借助该平台对资产管理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提升资产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减少对人工操作的依赖,进而提升资产管理效率。二是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最大限度发挥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的作用,高效进行资产管理数据收集、整合和分析。

其次,石油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先进电子信息技术引进力度。在信息化时代,石油企业必须进一步利用各类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资产管理工作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有利于促进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信息,帮助资产管理人员制定更为合理的资产管理创新计划。

再次,石油企业应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当前,越来越多的石油企业开始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和质量的价值。石油企业在引入各类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做好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应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而提升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最后,石油企业应通过高效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资产自动识别与定位效率,提升资产盘点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此外,石油企业应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工具,对海量资产管理数据进行高效分析,提升资产分类与评估的自动化水平。石油企业要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资产管理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出现风险因素时及时发出预警,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四)建立资产管理创新保障机制

一方面,石油企业应充分认识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完善、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为此,石油企业要进一步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对创新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在此基础上,石油企业还应制定完善、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对资产管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最大限度降低资产管理风险的潜在影响,提升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石油企业要在开展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强化激励机制的作用,进而有效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能够在资产管理模式创新工作中提出有效建议并且取得理想工作成效的资产管理人员,石油企业应在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奖励,而对于工作绩效不佳的资产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其工作能力。

(五)盘活闲置资产,提升资产创效能力

一方面,石油企业应进一步探索闲置资产再利用及多元化开发的措施。石油企业应对闲置资产进行重新评估与改造,针对性地转换其用途,进而赋予这些资产新的经济价值。例如,石油企业应针对闲置的土地资产,通过引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实现土地资产创收。另一方面,石油企业要进一步加大与地方政府合作力度,协同推动企业内部闲置资产转型,提升其利用效率。

五、结语

随着生产经营环境日益复杂,石油企业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加快资产管理模式创新和提升资产管理质量成为石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石油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强化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意识、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以及建立资产管理创新保障机制等措施,为提升资产管理质量和经营绩效提供坚实保障。

引用

[1]宋粉鲜.电炉炼钢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模式选择[J].工业加热,2024,53(02):73-76.

[2]王晓光.新时代企业资产管理模式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23

(09):125-127.

[3]陈旭.大数据思维下的企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1(22):156-157.

[4]陈晓菲.新形势下企业资产管理模式升级[J].财会学习,2020

(14):227+229.

[5]林丹菲.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

2024(15):62-64.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销售分公司

■ 责任编辑:韩 柏 张娟娟

猜你喜欢

石油资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海底的石油是怎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