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2025-01-31周顺骥
摘要: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化是现代商贸流通信用标准化的核心。本文根据现代商贸流通领域的信用特点,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体系框架,规划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化建设,为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信用信息标准化技术支撑,助力商务诚信建设和现代商贸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体系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志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5.01.011
基金项目: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23R1016005):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体系研究。
1研究背景与目标
商贸流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商贸流通信用体系是商务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商贸流通需要更广泛地联系生产与消费。当前,商贸流通行业仍存在商业欺诈、虚假宣传、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商贸流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标准化是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技术基础。信用标准化这一概念于1999年被提出,并从2005年有关部门开始制定相关标准,使得信用标准化逐渐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虽然我国商贸流通标准化建设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滞后问题。随着商贸流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商贸流通信用标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无法满足商贸流通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
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化是现代商贸流通信用标准化的核心。本文根据现代商贸流通领域的信用特点,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体系,规划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化建设,以助力现代商贸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
2商贸流通、商贸流通信用信息、商务诚信的内涵
2.1商贸流通
商贸流通业涉及的行业广泛。GB/T 39450—2020《商贸流通企业信用评价指标》对商贸流通的定义是,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活动。综合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相关学者的研究及商务主管部门职责来看,商贸流通关注的是与商品流通环节相关的活动,即位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所有经济活动,主要涉及批发零售、商贸物流、住宿餐饮及居民服务等行业,如图1所示。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商贸流通的观念、方法和手段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2.2商贸流通信用信息、商务诚信
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是指在商贸流通过程中产生的有关各类主体的信用信息。商务诚信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履行商务承诺的意愿、能力和行为,包括生产、流通、金融、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等领域信用建设,以及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建设。商贸流通信用信息资源管理是商务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体系框架设计
3.1构建原则
按GB/T 13016—2018《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要求,并结合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化技术特点及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体系建设实际,遵循科学性、协调性、适应性和前瞻性的原则。
3.2构建依据
构建依据如表1所示。

1)信用信息管理流程
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模式如图2所示。信用信息管理流程通常为:信息征集、共享交换、评级应用。

2)信用信息系统技术体系
按照信息生命周期的理论,信用信息系统技术体系包括数据获取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应用服务技术、数据安全技术。这几项技术可分别归类于基础层、应用层、保障体系。信用信息系统技术体系架构如图3所示。

3)现代商贸流通的流通要素
按照现代流通理论,流通业包括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下简称“四流”)。“四流”的核心是商流与物流。商流实现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物流实现了商品的移动,资金流与信息流对完成商流、物流发挥辅助和保障作用。“四流”构成了一个完善的流动过程。“四流”既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系列,又是一个组合体。
4)GB/T 35431—2017《信用标准体系总体架构》
GB/T 35431—2017《信用标准体系总体架构》将信用标准体系总体分为基础层、通用层和专用层,如图4所示。
5)GB/T 39444—2020《公共信用信息标准总体架构》
GB/T 39444—2020在GB/T 35431—2020中属于专用层的一类标准。GB/T 39444—2020将公共信用信息标准总体架构分为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类、采集类、共享类、应用类和管理类,如图5所示。

6)相关文件、标准等文献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自2014年以来,国家及各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文件和标准。
3.3解决方案
3.3.1总则
在遵循GB/T 35431—2017的基础上,针对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体系建设实际和信用信息标准化应用需求,建立本标准体系框架。
3.3.2维度选择
1)本标准体系与GB/T 35431—2017有机对接,依据信用信息管理流程,即对“征集、共享、应用”进行划分,采用信用信息管理流程维度(X轴)来构建。
2)现代商贸流通各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采用信用信息系统技术体系,即数据获取技术、传输技术、存储技术、处理技术、应用服务技术、安全技术。采用信用信息系统技术体系维度(Y轴)来构建。
3)流通业的流通要素与信用机制融合,将打通流通供应链中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提高整体流通效率。结合现代商贸流通专业特点,采用以流通要素维度(Z轴)来构建。
4)将信用信息管理流程维度(X轴)、信用信息系统技术体系维度(Y轴)、流通要素维度(Z轴)相互作用与整合,进而形成标准类别,即本标准体系框架组成(H轴)。
3.3.3维度模型
根据本标准体系构建原则、总则和维度选择,形成内容完善、各层级标准有机衔接的四维模型,如图6所示。

3.4标准体系框架图
本标准体系由总体标准、信息归集共享标准、信息应用标准、专业应用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管理标准6个子体系组成,如图7所示。本标准体系框架图采用层次结构。
根据本标准体系框架适用范围、标准类别、标准级别形成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空间结构的三维模型,如图8所示,直观描述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空间结构。

3.5标准体系框架要点说明
1)总体标准,指对各类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化活动具有广泛通用性和指导性的基础性技术标准。
2)信息归集共享标准,指为建立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提供信息共享的相关业务标准,包括数据组织、信息表达两大类标准。
3)信息应用标准,指从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应用的需求出发,制定支撑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有效使用的相关标准。
4)专业应用标准,指为满足现代商贸流通各行业信用信息标准化应用需求,制定具有现代商贸流通行业专业特点的相关技术标准。
5)信息安全标准,指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相关标准。
6)管理标准,指为确保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质量所需的相关标准。
每一类现代商贸流通信用信息标准的编制应以本标准体系框架为依据,在遵循本标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避免交叉和重复。

4标准化着力点
为夯实现代商贸流通信用标准化建设基础,健全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执行GB 32100—2015《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动流通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并与国家相关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积极开展商贸流通领域信用标准化管理,促进提供优质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加强信用信息安全管理,确定信用信息查询使用权限和程序。
2)积极推进基础类、管理类、应用类等商贸流通信用标准化建设。重点围绕商务信用经济等方面制定国家标准,围绕诚信经营承诺、信用记录、消费信用评价等内容制定行业标准。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加快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全面加强标准宣贯。
参考文献
[1]汪育明.社会信用管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20.
[2]常立丽,王军,公伟,等.山东省社会信用信息标准体系构建[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6):95-97.
[3]吴晶妹.信用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4]张金波.“十四五”时期信用标准化前景展望[J].征信,2022,40(3):7-16.
[5]卢奇,王晶,吴洁.数字化背景下现代流通信用体系建设与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22(13):184-187.
[6]茅海军,魏君聪,陈媚媚,等.商贸流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标准科学,2020(11):20-25.
作者简介
周顺骥,男,1975年出生,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信用标准化、物品编码、产品追溯等。
(编辑:侯睿琪,收稿日期: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