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作用及发展策略

2017-01-10王智庆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市场细分商贸流通

王智庆

◆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在电子商务的崛起和区域经济流动性增强的市场大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引导生产方面有十分明显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本文通过研究阐述商贸流通业及细分行业异质性的内涵及意义,从增强实体经济流通力和竞争能力、推动消费导向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整合产业链以优化市场分工体系等方面,对商贸流通业的经济先导性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行业细分下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商贸流通 产业先导 市场细分 供应链体系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全面推进,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发展中逐步显现。尤其是近年来,在电子商务的崛起和区域经济流动性增强的市场大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引导生产方面有十分明显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商贸流通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有效带动区域市场的开放式流通,为形成优势互补、平等竞争的现代化大市场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起到了促进性作用。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就存在市场经济滞后、产业结构僵化的问题,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地区,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而打破城乡市场壁垒、实现生产要素双向流通的关键在于积极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地区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全面推进业态创新和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因此,商贸流通企业应当在相关产业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优化商贸流通市场资源配置效益,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结构转变的新格局。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先导性作用分析

流通产业日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过去的十年间商贸流通业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业态创新不断加强。尤其是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不断促进流通业的现代化、专业化、信息化演进,同时流通业对于区域产业的拓展和国际市场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后增长方式要由过去的投资、出口、消费的方式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的新形式,而商贸流通业也呈现新的发展特征:强化流通产业功能打造以流通产业为先导的开放式、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在区域发展交流、产业优势互补方面的先导性作用。200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万亿元,2011年为18.4万亿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流通业规模持续扩大,创造了15.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税收和就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赵霞,2015)。

(一)商贸流通业发展有效增强实体经济流通力

现代服务产业是扩大内需、增强消费,拉动宏观经济的新引擎,是促进就业、提升国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动力。从根本上来看,现代服务产业的关联性较强所涉及终端零售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多个相关产业,对于区域产业的整合能力较强,同时对于城乡市场间生产要素的流通以及资源配置功能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而现代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与商贸流通业具有的流通生产力呈正相关。流通生产力是指依托于社会商贸系统将企业所推出的产品与服务从生产端向消费端运动的综合能力。影响流通生产力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二是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其中商贸流通企业所掌控的商贸基础设施是决定其运营水平的主要指标,而商贸流通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则是基于商贸流通企业掌控的硬件基础设施之上的、通过专业的流通渠道所实现的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一方面,现代流通业可以将供应链上游的生产要素加以整合进行优势互补以提高生产力,同时可以通过流通渠道的优化打破区域市场壁垒,在一体化市场的范围下提高社会再生产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生产企业产品的价值转化率。另一方面,现代流通业扁平化供应链体系的建立可以垂直插入消费群体,流通渠道的畅通有利于流通企业迅速获得市场反馈并用于上游生产企业的实践指导。

(二)商贸流通业促进宏观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经历高速发展进入平稳期后,经济结构逐渐由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化。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经济新常态下要全面缓解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扩大内需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构建现代化的大市场体系是必由之路。商贸流通业对于消费经济的引导功能日益增强:商贸流通业高集散功能即可带动上游生产企业的优化生产,也可以促进终端零售的服务提升。目前我国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终端消费群体消费层次的提高,体验式消费和奢侈消费在整体消费类别中所占的比例上升。商贸流通经营业态的优化进一步拉动终端消费,多元化、多品类、高质量服务促进消费者消费动机的转变,消费者的消费关注点不再集中于产品本身的功能和质量而是更加关注消费过程中的服务体验。各大连锁企业和综合性商业中心的不断扩张,为商贸流通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值得关注的是,传统经济模式仍然在城乡商贸流通领域占主导地位,以商业中心、连锁超市、综合性服务娱乐机构为例,这些传统经济模式占领着生产、流通领域的绝大部分资源并对新兴商业经济模式例如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这对于基于电子商务模式所发展起来的新型商贸流通模式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从消费市场开发的角度来看,新型商贸流通系统集约化、信息化的管理经营模式在运行效率和运营成本上均优于传统商贸流通模式,对于打破区域市场的流通障碍、提高一体化大市场效率的带动能力更强。但传统经济模式的资源挤压导致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承受双重压力,终端消费市场的开放能力进一步受限。

(三)商贸流通业优化消费结构推动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从本质上来看是生产力提高所引起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农村地区城镇化进程始终滞后,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极大的影响了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地区市场开发处于饱和状态,过度开发导致产能过剩、消费疲软。农村市场基础薄弱市场呈条状分割,总体来看大而分散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并未建立,加之农村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就业吸纳能力不强,导致城乡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双向流通机制。农村地区流通产业的发展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在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通上无法与城市地区市场建立有效沟通,加之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弱化导致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进一步弱化农村流通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流通产业的三大基本功能包括连接供求、空间转移和交易辅助,其中交易辅助包含的金融、交通是空间转移和连接供求的基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现实情况来看城镇化的关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实现业态创新,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农村市场的深入开发,通过商贸流通中心的构建形成产业集聚(徐永锋等,2015)。二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布局中的比重以带动就业,优化产业结构。三是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化,扩大农村地区市场内需,提高消费层次。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转变二元制经济结构的关键,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动力,其看加速城镇化建设的产业功能、体制功能、中心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发展。

一方面,商贸流通业促进了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居民收入。商贸流通业通过商业网点所构成的流通网络进一步整合农村流通资源,整合农村市场,打破条状分割,形成完整统一的大市场经济,构成以商业中心的产业网络形成产业集聚。因此,全面引导农村地区市场需求增长,信息化通讯设施和商业网点的构建能够进一步降低农村地区的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同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势必会带来人口集聚,从根本上改变大而分散的产业形式,完整产业链条的形成对于规模化、专业化流通产业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为信息化物流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极大增强了农村地区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改变人口就业结构,从而进一步带动经济结构的转变。作为综合性服务业的商贸流通业对于供应链有先导性优化作用,同时对行业资源整合具有极强的推动。在行业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以淘宝村为例,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极大带动了商贸流通行业的发展,我国许多淘宝村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以商贸流通业为主体的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从供应链上游的生产厂商,到电商平台,到物流运输,到全国的终端消费者,构成了完整的商贸流通网络体系。这些产业吸纳了大量当地的劳动力,提高了当地村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支撑了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也为农村市场多元化的消费结构提供了发展可能,多元化的消费结构反过来也能促进消费层次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使人们不再局限于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而是更加倾向于个性化消费,这对于内需的扩大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

(四)商贸流通业整合产业链以优化市场分工体系

首先,商贸流通业对于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有很强的整合能力,带来显著的产业资源整合效益。商贸市场体系分工的不断细化和完善,极大的促进了商贸流通业的专业化运作水平。商贸流通业连着供应链上游的生产厂家和下游的销售厂家,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商贸流通行业在市场细分的推动下,不断向供应链上游延伸,促进供应链上游的生产细分并覆盖所有企业节点,由此加强对于整条供应链的资源整合力度。以商贸流通业作为基本主体的整条供应链体系,按照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律不断细化行业分工,进行行业资源整合、提高生产效率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其次,商贸流通业通过供应链资源整合效应,不断增加产业附加价值。随着商贸流通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所参与商贸流通业的企业数量也持续增长,企业数量的大幅增长也会带来行业严重同质化问题。随着商贸流通业服务同质化日趋严重,行业服务所产生的附加价值不断降低,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空间。从行业属性上来看,商贸流通业属于高附加价值、综合性服务业,其在盈利空间上要高于制造业。因此加强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以提升商贸流通业的附加值空间,应进一步实现业态创新,加强行业的信息化、现代化、集约化的运营水平,促进与制造业一体化发展,实现产业价值提升。

基于细分行业异质性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策略

(一)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面向细分行业异质性的商贸流通业功能升级

其一,结合不同区域的经济特质,合理定位商贸流通业的职能。同一个区域内,不同商贸流通企业的职能应该有不同定位,根据区位优势及实体产业基础进行合理的定位以进行资源的整合,激发企业效能的发挥。市场细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电子商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消费群体观念的转变和消费模式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消费模式进一步带动了行业的细分,不断细分的消费市场对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供应链体系自下而上的分化强化了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有效的确立了商贸企业的职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进行管理上的优化和组织上的创新,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商贸流通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强化客户信息、市场信息与企业管理的对接,以增强商贸流通企业在细分行业所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能力。同时,商贸流通企业要树立完善的品牌意识,注重客户的服务体验,在差异化服务的基础上提高服务的专业程度,积极引导国内外著名品牌公司与专业的商贸市场进行合作建立商业网点和销售中心。针对中小型商贸流通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和引导建立中小企业的战略联盟,进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区域经济范围内商贸流通企业组织化运营能力。

其二,商贸流通企业应积极探索连锁经营模式。对于商贸流通企业而言,连锁经营模式具有组织强化、资源整合和形成集约化管理的优势。统一的连锁经营模式一方面不仅可以加强区域间的行业优势和加强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可以加速区域市场之间、生产要素之间的流通,有助于构成区域间的一体化市场,打破区域市场壁垒。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统一化的连锁经营模式通过系统运营规划方式,实现企业联合组织架构下的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同时也有效的实现企业的品牌化效应。商贸流通企业应积极探索品牌连锁模式优化路径,与大型的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和联合开发增加技术资本,形成专业化、信息化、集约化的管理运营模式,在统一的体系架构下提供专业化差异化服务。商贸流通企业在加强与电商企业合作的同时,也要强化与传统企业之间的合作,传统经济实体可以借助商贸流通企业的业务拓展和流通网点的扩建,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商贸流通企业也可以在与传统实体经济的合作中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品牌效应。

(二)整合商流与物流资源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其一,商贸流通业应建立适应行业细分异质性的物流配送体系。随着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趋势,市场细分带动了行业细分,在不断细分的行业背景下商贸流通企业要进一步拓展异质性的物流配送体系,以适应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的物流配送体系较为单一,整个行业处于大而不强的状况,信息化应用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都导致了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完善,不能提供异质化、专业化的配送服务,与行业细分的实际情况脱节。现代物流的配送服务网络依托于物流连线和节点构成的多层次系统来实现,物流节点功能也就是每个节点的信息化管理运营水平高低,决定了整个物流配送体系的服务水平。面对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和日益细分的行业现状,商贸流通企业在运营资本有限的情况下要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配送及其他物流增值服务领域的专业化资源进行自身优势补充。第三方物流可以弥补商贸流通企业自营物流的不足,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其二,商贸流通也应建立适应细分行业的电商平台。电商平台在商贸流通业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业务覆盖范围,同时围绕电商平台建立信息化、集约化的管理中心,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电商平台可以简化传统商贸流通业运营的繁杂程序,以无纸化高效率的信息形式为交易者提供最便捷的实时互动服务,增强交易双方的沟通效率。同时,应当建立差异化大数据系统和专业的客户服务中心,贴近市场需求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实现市场反馈,把握市场动向。

(三)面向细分行业异质性的商贸流通供应链系统优化升级

其一,商贸流通企业应以供应链管理为平台构建网状供应链系统,降低运营成本。细分行业对于商贸流通业的异质化功能需求,大大的增加了商贸流通企业的运营成本,尤其是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为了进一步适应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不得不增加差异化服务技术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贸流通企业的资金运作效率,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运营风险(毛艺林,2015)。因此,商贸流通企业需要突破企业内部供应链系统的功能限制,构建供应链上游与下游协同化管理运行的组织体系,加强行业之间的整体规范、建立行业沟通平台,实现行业间供应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有效沟通,提高协作效率建立网状结构的商贸流通供应链系统。市场细分背景下,消费结构以及消费形态都会发生相应转变,消费需求的细分导致行业的细分。因此,该系统要求以行业的焦点企业为核心,围绕该企业进行行业间的企业系统构建,通过与商贸流通网络中的其他参与企业建立网络节点,形成辐射效应。基于该网状结构,供应链系统可实现商贸流通行业内部的一体化管理经营,包括采购、仓储、运输和市场开发以及营销。网状结构供应链系统可以有效对冲行业异质化所带来的商贸流通业成本的增加,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有效沟通和协同化管理可以极大降低沟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其二,商贸流通企业应当建立产业园区以形成集聚效应。近年来商贸流通业呈现企业规模扩大化和货物流量集约化的发展方向,从市场分类方面来看商贸流通业主要向物流产业园、集贸市场和专业产品市场等方面进行集中,在地理空间层面上的集中,拓展了商贸流通行业的利润空间,同时获得了产业集聚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优势。空间地理层面上所形成的产业集聚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提高了流通效率,商贸流通产业所形成的地理空间结构布局是符合我国宏观经济集约化转型要求的。工业制造业和工业服务产业在产业分工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细分,商贸流通业产业园区的建立可以将分散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优势互补以适应产业分工深化所带来的行业异质性,整合区域资源提高区域流通效率,从而进一步实现区域市场间生产要素的有效流通,实现区域产业优势互补、优化产业布局,增加区域经济的内生动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产业不断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先导性作用日益突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以及城乡双向市场流通体制的构建都具有推动作用。但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一直存在大而不强、专业化现代化程度低的问题,这极大的影响了新型业态结构的发展。只有在市场细分行业异质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商贸流通业对于区域经济间的资源整合作用,促进产业链的优化,才能不断的推进商贸流通业的功能升级,进一步发挥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先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菊红,郝正亚.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先导作用、约束机制与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4(16)

2.司增绰.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链识别与优化研究[J].江海学刊,2014(5)

3.陈玲.现代商贸业的产业先导作用及创新发展路径[J].城市问题,2010(10)

4.熊曦,柳思维,张闻,汤春玲.商贸流通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8)

5.陈其超.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与消费需求的配合性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4)

猜你喜欢

市场细分商贸流通
婴儿纸尿裤各层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市场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市场营销路径探索
从《赫芬顿邮报》看网络新闻媒体出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