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5-01-28韩沐呈
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建设来获取竞争优势。在已有文献中,商标国际化的研究较少,且多关注数量层面。基于此,本文以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数量和范围两个维度研究商标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同时考虑了海外收益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商标国际化对企业绩效有促进作用,海外效应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旨在为中国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化战略提供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商标数量;商标范围;企业绩效;企业国际化;海外收益
中图分类号:F740;F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1(b)--05
在逆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海外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保护核心创新成果、维护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及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的“科技封锁”对策,使得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化步伐放缓,企业亟需找到应对之策[1]。在国际化进程中,企业开始重视自身的知识产权建设,随着进一步扩展国际市场,企业需要在海外市场申请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以确保其创新成果和品牌在不同国家受到充分的保护[2]。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企业的商标国际化布局,关注企业在海外如何有效构建、管理、运用和保护商标的战略,以获取竞争优势。已有的文献主要聚焦商标国际化深度,即商标数量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但是商标国际化广度作为重要视角,却少有研究关注,本文据此展开研究。
1文献综述
1.1商标国际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商标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符号,可以将商品和服务联系起来,以创造出与其他同类业务的区别[3]。商标具有地域性特征,在国际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企业开始注重商标国际化战略布局[4]。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学者开始研究商标国际化的影响机理和具体应用。Barroso等(2019)[5]以西班牙的汽车行业为样本,讨论商标战略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Ardito等(2020)[6]和Nasirov(2020)以美国不同行业的商标为样本,验证了商标国际化活动对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保护具有正向影响。Kaiser等(2023)[7]以文化产业为样本,发现企业对商标的合理运用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和经济指标。宏观层面,商标国际化是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以研究不同国家或组织的商标国际化活动。邓兴华等(2017)[8]、林晓怡和陈敏(2019)[9]关注到中国的商标国际化战略,海外商标布局可以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建议。谭曼(2018)[10]主要研究了“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商标国际化布局带来的影响,针对我国海外商标的注册、管理、协调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袁晓晖和苏雅(2021)[11]研究了东道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发现许多国家对海外商标申请的重视程度不足。
现阶段,学者对商标国际化的研究更加深入,开始关注到商标的其他特性。Flikkema等(2019)[12]从商标的地域性特征出发,研究商标国际化的地理范围对企业战略的影响,指出扩大商标的地理范围可以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更加稳固的产品形象,但是同时存在着扩张的风险挑战。肖延高等(2021)[13]从商标的文本内容和符号属性出发,通过对文本语义进行分析,为企业提出一系列商标国际化战略建议。李峰和崔康乐(2022)[14]探究了中国品牌在国际化背景下的社会责任行为对东道国消费者的影响,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布局提出了管理建议。Shu和Wang(2023)[15]首次研究了人力资本与商标申请之间的关系,发现较高的人力资本通过开发新产品而导致更多的商标申请。
1.2文献述评
学术界对商标国际化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逐渐成为知识产权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现有的研究对象大多为国外企业,关于中国企业的商标国际化研究相对较少。此外,商标国际化布局的研究主要关注数量层面,而对商标其他特性的研究较少,有待深入。
基于上述缺口,本文拟在以下进行创新:首先,将中国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企业商标国际化对绩效的影响,弥补了现有研究关于中国企业样本的空白;其次,从商标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出发,同时考虑商标的数量特征和地域性特征,以更全面地探讨商标国际化活动的影响;最后,从海外收益的角度探究商标国际化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
2理论分析及假设
2.1商标国际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海外商标数量的增加作为企业在国际形象投资和市场扩展的直接体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形象和知名度。这种跨地域的商标布局策略通过灵活应对不同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促进了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适应性,进而提升了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水平。海外商标数量的增加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减少了因本土化认知不足而导致的市场壁垒,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
H1:企业的全球商标数量与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商标具有地域性特征,商标仅在注册国受到法律保护,而非注册国没有保护的义务。全球商标布局范围反映了商标国际化布局的广度,通过在多个国家注册商标,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致的商标形象,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从而促进市场份额的增长。随着商标地理范围扩展,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广泛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
H2:企业的全球商标布局范围与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2企业海外收益的中介作用
企业的海外收益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通过销售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经营绩效。商标国际化的深入提高了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度和信誉度,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进而提高了企业的海外收益,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最终提高企业绩效。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
H3:企业海外收益在全球商标数量与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H4:企业海外收益在全球商标布局范围与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3研究设计
3.1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21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以上筛选,最终获取2010—2021年185家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包括2220条观测值。
各变量数据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收集:(1)WIPO数据库;(2)Incopat专利数据库;(3)同花顺ifind数据库。
3.2变量选取及指标定义
3.2.1被解释变量
企业绩效(ROE)。商标作用于企业,通过产品、服务等形式反映在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上,从而影响企业绩效。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衡量企业绩效,计算公式为企业净利润与企业净资产的比值。
3.2.2解释变量
(1)全球商标数量(nt)。商标数量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注册的商标数量,直观地反映了企业在国际上的覆盖深度。本文采用企业当年有效的海外商标数量作为商标数量的测度指标。
(2)全球商标布局范围(ft)。商标范围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注册的商标所包含的国家数量,反映了企业形象在国际市场上的广度。本文选取当年有效的海外商标所涵盖的国家数量均值作为商标范围的测度指标。
3.2.3中介变量
海外收益(lnoi)。海外收益是指企业通过在国际市场销售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反映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经营成果和市场影响力。本文采用企业年报数据中海外收入数据的对数来衡量。
3.2.4控制变量
(1)企业总资产(lnass):采用企业财务数据中总资产的对数来衡量,反映了企业的规模;(2)企业年龄(age):根据企业成立年份进行计算,反映企业在市场上的经验积累和成熟程度;(3)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0):根据企业前十大股东股数/总股数来计算,反映企业的治理结构;(4)经济区域(pro):根据企业母公司所在地区,东部为1,西部为2,南部为3,北部为4;(5)技术人员数量占比(tecper):企业研发人员总数/企业员工总数,根据企业财报数据获取,反映了企业的创新程度;(6)技术特征(htfirm):高新技术企业为1,非高新技术企业为0。
3.3模型设计
为了验证假设1和假设2,本文构建以下实证模型:
lnincomeit=β0+β1ntit+β2ftit+β3control+at+ε(1)
其中,lnincomeit表示i企业第t年的企业绩效;ntit表示i企业第t年的商标数量;ftit表示i企业第t年的商标范围。
为了验证假设3和假设4,本文参考江艇(2022)的方法,采用改进后的中介效应两步法来检验[16],构建如下实证模型:
lnoiit=β0+β1ntit+β2ftit+β3control+at+ε(2)
其中,lnoiit为中介变量,表示i企业第t年海外收益的对数。
4实证检验
4.1描述性统计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企业绩效(ROE)的平均值为0.124,标准差为0.0893,反映了样本企业的盈利能力存在差异;全球商标数量(nt)平均值为26.30,标准差为60.00,反映了企业之间的商标战略布局策略不一致;全球商标布局范围(ft)的平均值为2.635,标准差为3.40,表明样本企业商标国际化布局的差异;海外收益(lnoi)的平均值为20.06,标准差为2.077,表明样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收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4.2主要变量相关性分析
从被解释变量来看,企业绩效(ROE)与全球商标数量(nt)的相关系数为0.210,在1%水平上显著,初步说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注册更多商标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企业绩效(ROE)与全球商标布局范围(ft)的相关系数为0.060,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在更多国家注册商标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企业绩效(ROE)与海外收益(lnoi)的相关系数为0.122,在1%的水平上显著,初步说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海外收益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符合使用中介效应两步法的前提[16]。
此外,对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进行共线性分析,VIF值均小于5,表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表2)。
4.3基准回归分析
为检验商标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采取逐步回归的方式进行主效应的检验。商标数量(nt)的回归系数为0.000236,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随着商标注册数量的增加而逐渐获得更好的资源和声誉,进一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假设1得到证实。商标范围(ft)的回归系数为0.00171,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所拥有的商标范围覆盖的国家越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商标布局越广泛,从而有效拓展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绩效,假设2得到证实。
4.4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为检验海外收益的中介作用,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采用两步法来检验海外收益的中介作用。模型(6)和模型(7)分别对应假设3和假设4。根据表4回归结果可知,全球商标数量和全球商标布局范围均在10%水平上与海外收益呈现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00117和0.0177。由表3的主效应回归结果可知,全球商标数量和全球商标布局范围均会通过促进企业海外收益来提高企业绩效。商标数量提高了产品认知度和市场接受度,企业更容易深入海外市场和本土化,从而增加销售额。广泛的商标布局范围通过多样化的市场覆盖提高了国际市场信任度,进一步提升销售额。增加的海外收益为企业提供了更多资金进行再投资和研发,提高了其国际竞争力并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水平,假设3和假设4成立。
4.5稳健性检验
企业在完成商标注册后需要进行品牌推广、形象塑造及市场营销等步骤,才可以将商标这一知识产权转化成企业盈利。本文将被解释变量和中介变量分别进行滞后一期处理,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由此可知,结果与上文的实证结果基本一致,本文的稳健性得到验证。
5结语
5.1研究结论
本文聚集企业商标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2010—2021年作为时间窗口,构建了“商标国际化-海外收益-企业绩效”的研究框架,重点考察了商标数量和商标范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同时探索了海外收益的中介作用。
研究发现,商标数量和商标范围均会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企业在海外拥有更多的商标,其产品或服务在国际上的附加价值会得到提高,企业也可以创造出更符合当地消费者的本土化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从国际化广度来看,企业在更多国家注册商标可以保护企业跨境经营的合法权益,并在新的国际市场上抢占份额,销售更多的商品,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实证研究表明,海外收益在商标国际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商标国际化会通过增加企业海外收益来提高企业绩效。商标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意味着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拥有更完善的国际商标体系,可以有效保护自身的商标不受侵犯,也提高了企业产品形象和认知度,吸引了更多海外消费者。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认同感能够转化为购买行为,从而增加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这一影响机制会直接反映在企业的海外收益上。
5.2对策建议
首先,重视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制定合理的商标战略。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商标可以发挥独特优势,为企业带来更多利益。
其次,中国企业可以采取渐进式国际化战略。在新的国际市场,企业可以将重点放在商标建设方面,通过融入当地文化来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还可以将商标国际化作为产品推广和市场进入的先导工具,通过在不同市场注册商标,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接受度。渐进式国际化战略不仅降低了市场进入的风险,还为企业逐步了解和适应当地市场环境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参考文献
何平.我国科技领军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2):180-183.
黄栋,王娟娟.“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创新国际化中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J].企业经济,2023,42(5):18-29.
DURMAZY,ÇAYIRAĞASIF,KILIÇZ.ATheoreticApproachtoHistoryofBrandandBrandStrategi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amp;InformationTechnology,2014,10(1):1763-1766.
王分棉,林汉川.国际品牌:一个新的概念框架及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5):129-138.
BARROSOA,GIARRATANAMS,PASQUINIM.Productportfolioperformanceinnewforeignmarkets:TheEUtrademarkdualsystem[J].ResearchPolicy,2019,48(1):11-21.
ARDITOL,ERNSTH,PETRUZZELLIAM.Theinterplaybetweentechnologycharacteristics,Ramp;Dinternationalisation,andnewproductintroduction:empiricalevidencefromtheenergyconservationsector[J].Technovation,2020,96:102144.
KAISERF,CUNTZA,PEUKERTC.Batmanforever?TheroleoftrademarksforreuseintheUScomicsindustry[J].ResearchPolicy,2023,52(8):104820.
邓兴华,梁正,林洲钰.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品牌国际化与出口:基于海外商标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7(9):87-101+136-137.
林晓怡,陈敏.跨境电商出口与品牌国际化:基于马德里商标注册的VAR模型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35(1):42-46.
谭曼.论“一带一路”建设中商标的知识产权管理[J].全国流通经济,2018(18):70-71.
袁晓晖,苏雅.东道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基于海外商标申请的经验数据[J].保定学院学报,2021,34(4):27-35.
FLIKKEMAM,CASTALDIC,DEMANAP,等.Trademarks’relatednesstoproductandserviceinnovation:Abrandingstrategyapproach[J].ResearchPolicy,2019,48(6):1340-1353.
肖延高,冉华庆,童文锋,等.防卫还是囤积?商标组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启示[J].管理世界,2021,37(10):214-226.
李峰,崔康乐.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东道国消费者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品牌国际化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22,36(6):89-104.
SHUL,WANGW.Humancapitalandtrademarks:EvidencefromhighereducationexpansioninChina[J].ResearchPolicy,2023,52(10):104869.
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22(5):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