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卫生职业教育青年教师培养
2025-01-27董慧 姜晓瑞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1-2],数字化时代需要具备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产业所需技能型劳动者的类型教育,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新局面。教师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其中,青年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本研究以石河子卫生学校为例,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与职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
引言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3],职业教育也将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新局面。2022年8月,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青年教师发展”分论坛明确了青年教师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积极作用[4]。青年教师作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高速发展的关键力量,承载着职业教育的希望与未来。本文以石河子卫生学校为例,从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数字化教学能力培养、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为切入点探索职业教育青年教师培养。
一、数字化转型影响青年教师培养
(一)数字化转型推动青年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还需具备数字化管理与应用能力。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在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融入数字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入手培养青年教师的数字素养,将成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青年教师在接受信息化技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他们充分享受了数字化带来的便利,无论是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能够更快速地适应数字化变革,表现出较为突出的数字化应用能力。但数字化应用能力与教育教学方面的数字素养不能简单等同,有学者认为,数字化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6种能力,包括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数字化教学实施能力、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能力、数字化评价能力、数字化技术能力和对未来行业的预测能力,这与青年教师在专业学习期间所接受的教育存在差异性,导致青年教师应用数字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不足,对教师数字素养的认知不够,甚至存在认知偏差,认为能够正确使用手机、电脑软件就是数字素养。因此,职业院校在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规划时,需要纠正其错误观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相关的数字素养[5]。
(二)数字化转型创新青年教师考核与评价体系
青年教师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专业教学团队乃至整个专业的后续发展,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访谈同类型职业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发现,当前各职业院校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大同小异,多以开展“青蓝工程”为主,青年教师通过结对帮扶、听评课等方式学习高年资教师授课及班级管理模式。培养周期结束,通过集体听课、教案评价判断其能否转正,考核方式局限、评价模式单一,无法对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考量。数字化赋能之下的职业教育必将推动职业教育向智能教育模式转型[6],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职业院校需要将数字素养纳入考核与评价标准,明确培养模式,构建更为科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三)数字化转型助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生成
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1)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2)步入工作岗位后的集中培训。目前职业院校招聘的青年教师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经过招聘条件限定和职业能力测试,青年教师的专业学习基础通常符合院校要求,需要锻造的是适应课堂、提升教学的能力[7],职业院校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应通过多种途径以将数字素养提升纳入青年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及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当前,各院校普遍采取的方式是以赛促教,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举办就是当前职教界公认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高赛事,从近几年的比赛方案中发现,该赛事不仅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强调团队合作、高年资教师带动青年教师,更看重青年教师借助数字化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能力。职业院校实施数字化转型,在课堂教学环境、实验实训设施、教学管理方面为青年教师参赛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青年教师适应职业教育新业态,提高教学管理、课堂把控能力。国内一些院校在教师参赛的过程中提炼了教师数字化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从而建构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模型,设计标准化的青年教师培训体系,形成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框架。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青年教师培养的实施路径
(一)教学资源引入:塑造青年教师数字化教学观念
卫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必然涉及数字教学资源的引入,线上教学平台、虚拟现实、虚拟仿真实训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还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突破了院校与医疗卫生行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解决了院校实训环境与临床岗位真实工作情境脱节的问题,在方便教学的同时也在逐步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以石河子卫生学校为例,学校依托兵团优质校建设,不断优化专业教学、实训条件,打造数字化教室、实训室,并将数字技术运用纳入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通过环境营造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数字化教学观念,使青年教师在入校之初就形成主动运用数字技术辅助教学的意识。岗前培训结束后,青年教师进入学校数字校园建设项目组,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引入,学会分析学校数字教学资源需求并向学校提出可行建议,进一步强化观念。此外,学校安排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赴医院完成行企实践,了解数字资源在行业领域的应用情况,从而提炼出行企所需职业能力,为学校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提供可行建议。
(二)数字教材开发:提升青年教师数字化创新能力
传统纸质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周期较长,教材更新跟不上医药卫生行业发展速度是卫生职业教育长久以来面临的问题,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产教融合,导致卫生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企需求不匹配。数字教材表现形式多样、便于二次更新的特点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材的不足。随着职业教育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与之相关的新型教材开发也要逐渐提上日程[8]。进入兵团优质校建设阶段后,学校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出发,利用检查实习的机会扩大与行业的交流,尝试开发融入行企最新知识与技能的数字教材。以学校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护理学基础》教材建设过程为例,按照以往的培养计划,青年教师通常跟随带教老师参与集体备课,共同研习规划教材,学习高年资教师授课方式后走向课堂。成立课程数字化教学创新团队后,教师将重心转移至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重构,通过开发与课程配套的数字教材来解决教材更新慢、与岗位要求脱节的问题。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加入数字化教材创作团队不仅能够为团队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在参与教材创作的过程中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线上课程建设:优化青年教师数字化教学实践
课程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之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卫生职业教育课程应体现产教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混合式教学、形成全媒体学习生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打通专业壁垒,从而实现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目的[9]。线上课程建设是实现课程数字化改革的第一步,尤其是2019年以来,各职业院校深刻认识到线上教学管理平台以及课程对于应对突发状况的重要性。抛开应急因素,线上课程在帮助职业院校教师丰富课程内涵,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方面也具有极大优势。按照教材内容设置的线下课程教学符合专业知识体系和教学大纲要求,但更新较慢且占据较多课时,不利于教师按照岗位工作流程补充新知,线上课程恰好能有效弥补。青年教师熟悉富媒体课件制作,参与线上课程建设具有技术优势,但重组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难点的能力尚待培养,加入线上课程制作团队,在高年资教师指导下理清课程内容框架,在课程制作过程中重新认识数字化教学,从而更为轻松自如地应对课程教学。2022年起,学校共制作线上课程14门,按照学校要求,课程制作团队由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负责,中级职称、初级职称青年教师以成员身份加入,高级职称教师召开团队会议遴选知识点作为线上课程内容,制作课件及讲稿样例,罗列录制视频关键点并指导青年教师完成课程制作任务,帮助青年教师逐步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四)教学能力大赛:检验青年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是职教界广为认可的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赛事,比赛要求教师充分运用教学平台、虚拟技术等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自2019年起,大赛要求教师以团队的形式参赛,且团队中至少要有一位35岁以下青年教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该赛事举办的宗旨,青年教师综合运用数字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在该赛事中能够得到有效评价。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在校内培养期结束后加入高年资教师主持的参赛团队,通过大赛检验个人能力。有了数字化教学资源选择、数字教材开发、线上课程建设的前期铺垫,青年教师参赛动力明显提高。近年来,学校多名青年教师在兵团选拔赛中崭露头角,更重要的是参赛过程中青年教师对数字化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改进教学实践,学习先进技术的意愿也在比赛中不断加强。
结语
职业院校应紧跟形势逐步开展数字化转型,而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是教师,教师的理念和能力首先要能够有效匹配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具备数字素养的专业技术人才,青年教师是卫生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团队创新的关键力量和人力储备。因此,从学校层面制定合理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引导青年教师做好职业生涯与个人发展规划,充分挖掘青年教师才智与潜能,是卫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做好的工作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黄维在2022年全球职业教育青年教师发展论坛上指出,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将成为职教师资培养的新趋势[10]。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卫生职业院校更应顺应教育发展趋势,转变青年教师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从转变青年教师观念入手,通过参与数字化教材开发、线上课程建设,参加教学能力大赛逐步培养青年教师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愿意创新、能够创新的职校教师。近年来,石河子卫生学校从更新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入手,紧跟职业教育发展新动向,将数字化素养以及正确运用数字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作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状况的评价依据。在青年教师入职后严格按照培养方案,通过跟项目、建课程、参加教学能力大赛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青年教师成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数字化素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发现一些需要进一步优化的问题。例如,青年教师参与数字教学资源选择、数字教材开发、线上课程制作、教学能力大赛,培养周期由之前的1年增加至3年,带教老师和青年教师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加之每周8学时的额定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使青年教师长期处于忙碌状态,职业倦怠感增加,部分青年教师因压力过大选择放弃教师职业,导致离职率增加。在师资匮乏的西部地区,此种状况值得关注,如何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培养出优秀的青年教师并铸牢青年教师投身职业教育的意识,使青年教师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成长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泽宇,韦妙.“三教”改革视域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J].河北职业教育,2023,7(01):19-24.
[2]孙思玉,陈瀛.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创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综述[J].2022,(28):46-51+44-45.
[3]邓小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01):48-53.
[4]杨勇.数字化转型赋能职业教育—全球职业教育青年教师发展论坛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8):60-65+58-59.
[5]王红伟.数字健康共同体的出场逻辑、现实困境与建构进路[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3,40(12):881-884+902.
[6]王敬杰.新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困境与路径[J].职教坛,2022,38(09):5-12.
[7]刘仁有.转型与重塑: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新生态—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07):12-17.
[8]张君兰.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效能提升实践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2):77-79+88.
[9]杨欣斌,曹洁,王瑛,等.数字教材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趋向[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11):12-20.
[10]李志伟,高洁.数字化转型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数据,2021,(08):72-73.
(作者单位:石河子卫生学校)
(责任编辑: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