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婆的汤药

2025-01-25赵梓琪

初中生写作 2025年2期
关键词:汤药罗汉果灶台

“咕嘟,咕嘟……”厨房里的灶头上正煮着什么东西。外婆双手背在身后,静静地守在灶前。火光映在外婆布满皱纹的脸上,一闪一闪的。一股中药味钻入我的鼻腔——外婆又在给我做汤药了。

这汤药可不是一般的药,是外婆专门为我配制的:陈皮是外婆每次收集好橘子皮,仔细地铺在竹兜里一天一天晒出来的;鱼腥草是外婆到田埂上一株一株细细辨认后亲手采回来的;还有艾草、罗汉果……都是老人家细细研究后才挑选出来为我治咳嗽的。

外婆知道我怕苦,特意在那锅汤药里放了一块大大的冰糖。可年幼的我还嫌弃不够,嚷着:“外婆,再放一点儿,再多放一点儿!”

“再放药效就不好了。”外婆笑着说。

一碗热气腾腾的棕色的汤药被外婆端到了我的面前,它散发的不仅是中药味,还有冰糖甜甜的味道、罗汉果清香的味道。可小时候的我哪里有耐性细品这些呀,嘴巴刚碰到一点儿就叫苦。外婆不想她的小外孙女“吃苦”,只能无奈地又拿出一块冰糖。我舔一下冰糖,喝一口汤药,终于磨磨叽叽地喝完了它。

第二天,外婆问:“那汤药有没有用啊?”

我顺着外婆的话说下去:“有用!”就是因为这句“有用”,常年患鼻炎的我,每天早上总是能在半梦半醒中听到灶台上的“咕嘟、咕嘟”声,看到外婆静静地守在一旁,闻到一股中药味飘过来。

那段时间,外婆每天都会端来一碗煮好的汤药,看着我把药喝完。

后来,我的鼻炎不再天天犯了,药也不再天天喝了,但只要我稍微吹点儿风,被外婆听见了几声咳嗽,第二天一早,一定又会看到她守在灶台前。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喝着外婆的汤药长大。可能是已经对汤药的味道很熟悉了吧,就像是一件穿了很久的衣服,上面已经有了洗不掉的亲切感,每次外婆把汤药拿过来,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喝下。

前两天,外婆突然走进我的房间,像是交代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一样,把汤药的配方告诉了我。看着我逐字逐句地把她的话记录在电脑的备忘录上,她笑了:“记在电脑上好,这样你就不会忘了。如果以后你又犯老毛病了,就可以自己煮来喝了。”

现在的外婆,已经没我高了。想到最近外婆去医院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我回忆起那股熟悉的汤药味,那个守候在灶台前的身影,不禁眼睛模糊了……

(指导教师:张燕)

点评

可怜天下“外婆”心。只因作者患有鼻炎,这位外婆便从采药开始亲自配制药方,熬制汤药,并耐心地看着作者服下,可谓无微不至。这份悉心照料、这种挚爱亲情不禁使人肃然起敬!本文选材具有个性特色,叙述层次清晰,语句流畅且充满真情实感,读后让人很暖心。另外,文章开头先声入文,由一个生动的情景特写吸引读者注意。结尾部分以对比手法展现外婆的变化,情节隐含深意,引人生发思考,产生情感共鸣,读来余味无穷。

(张明常)

猜你喜欢

汤药罗汉果灶台
吃罗汉果能升糖还是降糖
故乡的灶台
时光的灶台
母亲的灶台
失眠老年人可选服汤药
亲尝汤药
老灶台
HPLC-MS法同时测定罗汉果不同部位中4种皂苷
亲尝汤药
亲尝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