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及宫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观察

2025-01-24赵晓婕梁文君

大医生 2025年3期
关键词:左炔孕酮宫腔镜

【摘要】目的 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宫内放置LNG-IUS。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血红蛋白(Hb)水平及并发症发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更优(Plt;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术后3、6、9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均Plt;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E2、FSH水平均降低,H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lt;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gt;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gt;0.05);术后9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更低(Plt;0.05)。结论 采用LNG-IUS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能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性激素和Hb水平,提高疗效,安全性理想,同时能降低术后远期的复发风险。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性激素

【中图分类号】R7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3.0057.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3.019

子宫内膜息肉为妇科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异常、白带异常、盆腔疼痛或不适等,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消极影响,应在发现后积极治疗。临床主要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地屈孕酮或黄体酮,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可以控制息肉的生长,甚至使其消退。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且停药后息肉可能会复发。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多使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该手术疗效确切,但在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局部微环境方面效果不明显,术后仍有一定的复发风险,需联合其他药物进一步提高效果[1]。由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常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引起的持续性刺激有关。因此,临床常采用具有抗雌激素作用的药物联合治疗以降低雌激素水平,减少息肉复发的风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是新型局部避孕系统,能够稳定、缓慢释放孕酮,抑制子宫内膜雌激素的合成,促进子宫内膜萎缩[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上述两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7~48岁,平均年龄(37.53±6.81)岁;病程6~16个月,平均病程(12.83±2.39)个月;孕次1~3次,平均孕次(2.28±0.36)次;息肉类型:单发37例,多发1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9~47岁,平均年龄(38.96±5.73)岁;病程6~18个月,平均病程(13.06±2.24)个月;孕次1~3次,平均孕次(2.37±0.42)次;息肉类型:单发40例,单发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差异(均Pgt;0.05),可比。本研究经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标准[3];⑵年龄18~50岁。排除标准:⑴近1年内有生育需求者;⑵绝经期或妊娠期妇女;⑶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子宫肌瘤等严重妇科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后第7天实施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手术前6 h禁食、禁水,手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间苯三酚注射液(万邦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779,规格:4 mL∶40 mg)80 mg。术前常规消毒、铺巾。指导患者行膀胱截石位,采用静脉全身麻醉,置入宫腔镜(奥林巴斯,型号:A4773)确定息肉大小、数量和位置,采用高频切除电极(奥林巴斯,型号:WA22302D),通过息肉电切术切除息肉,电切功率为80~100 W,电凝功率为40~60 W,切除息肉至基底膜下2 mm浅肌层,并利用负压吸净宫腔,将息肉组织送检。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抗生素进行常规感染处理。对照组患者术后第5天给予地屈孕酮片(Abbott B.V.,国药准字HJ20170221,规格:10 mg/片)治疗,口服,10 mg/次,2次/d,10 d为1个疗程,下一个月经周期第14 天起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月经干净后7 d向宫腔内置入LNG-IUS(Bayer Yakuhin, Ltd.,国药准字HJ20140238,规格:含左炔诺孕酮52 mg/个)。两组患者均在术后随访9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显效:阴道B超复查子宫内膜厚度恢复正常(8~12 mm),症状(腹痛、痛经、不规则阴道出血等)基本消失,月经量恢复正常;有效:子宫内膜厚度减小但未达正常厚度,上述症状有所减轻,月经量减少;无效:子宫内膜厚度、临床症状、月经量等均无明显改善[3]。⑵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于术前、术后3、6、9个月采用超声诊断仪(飞利浦,型号:EPIQ 7)检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⑶比较两组患者性激素指标及血红蛋白(Hb)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用离心机离心10 min(转速:3 000 r/min,半径:12 cm),用生化分析仪(日立,国械注进20172221042,型号:日立 LABOSPECT 008 AS)检测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另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水平。检测时间均为术前及术后3个月。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阴道穿孔+阴道出血+感染)例数/总例数]×100%。⑸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两组患者术后3、6、9个月接受阴道超声检查,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或宫腔有异常回声,则进行宫腔镜检查;若患者存在息肉样组织,则行息肉切除术;若患者术后经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则为复发。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行t检验,不同时间点结果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两两比较采取LSD-t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疗效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术后3、6、9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性激素指标及Hb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E2、FSH、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E2、FSH水平均降低,H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gt;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比较 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差异(均Pgt;0.05);术后9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5。

3 讨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能够直观、准确地切除息肉组织,从而迅速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但该治疗方法在治疗子宫内膜局部炎症、调节雌激素水平及清除病变基底层内膜方面存在局限性,单纯依靠手术切除息肉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术后存在息肉复发风险的原因[4]。LNG-IUS属于新型宫内节育器,其核心机制在于能够持续释放左炔诺孕酮。左炔诺孕酮作为一种孕激素,通过与子宫内膜上的受体结合,下调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受体水平,从而发挥多方面的疗效[5]。因此,本研究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术后复发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子宫内膜增厚可能影响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同时,子宫内膜增厚也可能导致息肉切除后的复发风险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疗效更优;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术后3、6、9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这提示观察组方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分析原因为,LNG-IUS能够稳定持续地释放左炔诺孕酮,使子宫内膜向分泌期改变,从而促进子宫内膜产生形态学变化,间质和腺体逐渐萎缩,子宫内膜逐渐失去活性,达到抑制子宫内膜息肉生长的目的。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对于子宫恢复正常生理周期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6]。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E2、FSH水平均降低,H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提示观察组治疗方案有利于调节性激素和Hb水平。分析原因为,LNG-IUS通过释放左炔诺孕酮,抑制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受体合成,并能够作用于垂体,阻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改善性激素水平[7]。子宫内膜息肉会干扰子宫内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息肉组织的增生和突出,容易导致子宫内膜表面积增加,进而导致经期时出血量增多;同时,息肉还可能影响子宫收缩,使经期出血更难控制,进一步加重出血,导致患者Hb水平降低。因此,Hb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的失血量情况,而LNG-IUS可减少子宫异常出血,调节经期,改善贫血情况,提升Hb水平[8]。本研究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并未出现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进一步提示LNG-IUS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安全性可靠。分析原因为,LNG-IUS放置的过程相对简单,不易造成损伤,且LNG-IUS能够在子宫内持续稳定地释放激素,减少因激素水平的波动导致的并发症,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9]。此外,样本量较少可能无法捕捉到潜在的细微差异和交互作用,限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大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也至关重要。复发的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及阴道分泌物异常,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生育能力和身体健康造成长远的损害。因此,患者应重视息肉的复发问题。本研究显示,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差异;术后9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观察组方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利于降低术后远期复发风险。分析原因为,口服地屈孕酮虽然在短期内具有抑制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作用,但停药后对于子宫内膜增生的拮抗作用减弱,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风险逐渐增加。而LNG-IUS置入宫腔内,通过长时间稳定、持续释放高水平孕酮,能够对雌激素诱发的子宫内膜增生起到良好的拮抗作用,进而降低复发风险[10]。

综上所述,采用LNG-IUS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能降低子宫内膜厚度,调节性激素和Hb水平,提高疗效,安全性理想,同时能降低术后远期的复发风险。

参考文献

周冠伦,张宁,李菲.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策略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 2019, 34(7): 1681-1683.

付熙,张晓荣,丁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7, 25(9): 621-623.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妇幼健康产业分会生殖内分泌学组.中国子宫内膜增生诊疗共识[J].生殖医学杂志, 2017, 26(10): 957-960.

陈秀琴,毕素娟,饶燕,等.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及对性激素和脂代谢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9): 1849-1853.

李巧婵,庞土寿,柯秋霞.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 2020, 31(13): 1702-1704.

孙悦. LNG-IUS对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病人雌孕激素、炎性因子及子宫内膜组织中IGF-I及受体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7): 893-897.

王婧,王洪丽,陈美华,等.宫腔镜切除术联合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作用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3, 23(4): 681-685.

何秀宣,李标,李沙沙.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及对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 2020, 29(10): 106-110.

赵剑英,陈慧娟. TCRP术后LNG-IUS放置对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中度贫血患者内膜厚度、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 2017, 23(8): 77-80.

陶璐. LNG-IUS、地屈孕酮及屈螺酮炔雌醇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TCRP术后复发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3, 51(5): 775-777.

猜你喜欢

左炔孕酮宫腔镜
左炔诺孕酮原料药的晶型一致性研究*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英国警示含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与肝酶诱导剂联合使用可能降低紧急避孕效果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腹腔血与静脉血β-HCG与孕酮比值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宫腔镜术后护理体会
孕酮调节子宫内膜的容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