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5-01-24张秋梅
摘"要: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对于我国的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社会发展变迁,国家对于电力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保证企业经济正向稳定地发展成为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则是保障其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基于此,文章对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从电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论述内部控制对于电力企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最后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对策优化讨论,希望为推动电力企业长远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企业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5)"02-0096-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5.02.024
1"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动态化的市场对于电力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想要稳定持续地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轨迹,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以及市场背景对原有管理控制加以改进。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中十分重要的管理方式,对于推进企业发展进步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电力企业要稳定经营发展,必须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并且要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优化。但是由于市场变化以及国家政策不稳定,电力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持续增加,加之部分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存在一定问题,电力企业运营发展面临着双重挑战。对此,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可为推动电力企业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电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对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是必要的,其不仅能够避免企业内部资产流失,也能够为满足企业持续管理要求提供良好条件[1]。电力企业对于我国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资金投入方面,电力企业获得的投资对比其他企业高。但是在实际运营中,电力企业的资金量大,设施分布零散也带来了财务管理问题,尤其是资金密度过高,无法正常将资金投入给企业分散设施,因此导致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由此可见,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对资产进行保护,防止在运营管理中流失,进一步保障国家利益。除此之外,社会的发展进步也表明,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法手段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以适应社会变革。实际管理中,电力企业通过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大控制力度,结合自身发展趋势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3.1"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管理作为电力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管理方式之一,对于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于企业中的违法违规事件,通过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减少和抑制违规行为的发生。电力企业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易发生违法违规情况,内部控制能够利用科学合理手段,对其进行管理,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有效提升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2]。除此之外,内部控制也能够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能力,降低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合理的内部控制能够将风险降低在可控范围内。例如,财务部门通过落实内部控制机制,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市场变化,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方案,将项目风险有效减少甚至“扼杀于摇篮之中”,从而进一步保障财务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3.2"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电力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高级贮备资源,遍布于我国各大市场,为经济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而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数量也日益增多,市场竞争开始向企业竞争方向倾斜,各企业之间形成了竞争局面。要在竞争中成为赢家,内部控制管理是必要的,通过积极合理的内部管理,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相关能力均能获得大幅提升。尤其是对于企业的风险评估工作以及各部门沟通协作工作具有重要推进作用,电力企业风险评估能力提高,风险撤出以及紧急处理产生的损失就越小,电力企业的业务单位合作量就会增加,自身竞争力也会进一步增强。而各部门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文化发扬传递,进一步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3.3"有利于电力企业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电力在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与国家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电力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国家会投入大量的财力保障电力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因此,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数量和金额较大的国有资产。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合理应用资金,充分发挥出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同时,由于电力企业拥有较多的国有资产,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约束,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资产管理规范,避免国有资产损失。此外,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在电力企业中形成有力的监督机制,防止内部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4"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4.1"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较大问题,严重影响滞后了企业正常运营。具体问题有以下三点。
第一,电力企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对内部控制机制不够重视,导致内部控制管理出现问题。
第二,财务风险内部机制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匮乏,并且缺乏实际的组织管理能力,因而导致电力企业财务内部部分金融风险评估规避无法实现。
第三,企业内部机制不够完善,相关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企业管理落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稳定运营,滞后了企业发展速度。
4.2"企业内部风险评估不到位
风险评估分析作为内部控制管理重要的一部分,在电力企业稳定运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在传统的企业管理发展中,项目经济计划阶段的相关工作采取政府与企业合作管理的模式,这种双管理模式虽帮助企业深入了解了市场背景,但是忽视了对于企业自身现状的分析,对企业内部的风险评估分析较弱,可能导致企业在业务对接中无法正确规避风险,不仅影响了与业务单位的进一步合作,也影响了企业的深层发展[3]。例如,A电力企业在实际管控中虽然设置了单独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实现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但该企业执行力度不强,且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导致企业存在较大风险隐患。此外,A电力企业在长期发展壮大中积极开拓市场,安全风险问题也更加突出,但该企业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无法实现风险的有效判别,导致内部管理较为混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变化迅速,电力体制也随之进行新一轮改革,但是有部分企业对于电力体制的关注度不够,因而在进行风险评估时直接忽略体制改革带来的风险,导致最终风险规避出现问题。电力企业在发展中,盲目工作不重视外部环境变化,只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危害,进一步影响企业良好运营。
4.3"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电力企业实际进行内部控制管理时,不完善的监督体系也会对整体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监督体系出现漏洞时,企业无法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表现进行及时监督管理,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降低,出现消极怠工、旷工等违规现象,拉低了企业正常工作进度。更有工作人员利用职位之便,擅自修改财务数据谋取私利,给企业带来巨大危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企业自身的管理结构存在问题。管理组织不合理,部分工作人员专业性与自律性较差,但是“居于高位”,利用职位以公谋私,败坏管理部门形象,同时也导致管理效果落后。
第二,企业缺乏专业的监督管理,监管部门并未发挥其职能作用,对于管理人员监督不力,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进一步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质量具有明显滞后作用。
4.4"长期利益驱动不足
内部控制管理与企业自身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当企业自身发展较为缓慢且长期利益驱动不够时,企业的综合能力、效益会显著下降。电力企业是基于民生发展运行的长远发展企业,但是实际运营过程中也有可能因为管理者能力不足、市场发生骤变、电力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等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长期利益驱动不足时,企业的相关管理工作也会“日趋衰败”。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是基于企业良好发展运营而存在的,当企业的长期利益驱动不足时,其具体工作将无法开展,企业的相关利益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4.5"内部控制环境存在问题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员工素质、员工工作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对于企业的进步发展也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实际控制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内部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电力企业忽视员工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仅追求企业最终效益。因此导致内部控制管理效果不明显,企业问题频发。一方面是员工专业素质过低,电力体制与市场状况处于长久动态变化中,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只有紧跟市场发展趋势以及电力体制,才能保障企业在动态变化中的稳定性。但是由于仍有部分电力企业忽视专业素质对于整体发展产生的影响,因而在市场竞争浪潮中居于劣势。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仍有待提高。部分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与岗位不相匹配,达不到岗位标准要求,因此其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缓慢并且效果极不明显,严重影响企业效益的提升。
5"电力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优化对策
5.1"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为保障电力企业利益,企业需要切实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身为引路人,企业的领导者需要不断强化自身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工作中做到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更要从行动上对管理工作进行落实。例如,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不断提高自身认知来优化管理模式,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完善管理机制,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其次,为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企业要明晰自身发展需求,从需求和现实出发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促进企业整体发展的良性运营。例如在管理工作中对于制度更新要及时,必须与市场变化趋势相一致,进而保证管理制度的先进性[4]。
最后,电力企业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对于企业电费收缴与统计等相关内容的管理。在设备管理方面,企业要格外重视,可通过授权制度对计量设备进行管理。例如在设备处标明“未经许可,不可擅自动用”等警示性言语,防止因无关人员误碰引起的设备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对于抄表人员的工作也要建立完备的监督制度,对于表中结果不仅要审核,更要进行再校对工作,防止最终结果出现问题。为防止抄表工作中违法违规现象,也可引入轮岗制度,定期更换抄表工作人员,减少违规行为发生,保护企业效益。
5.2"加大风险评估力度
风险评估工作对于电力企业发展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企业要发展,就要加大风险评估力度,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打好基础。
加大风险评估力度,首先可从企业领导人员入手,领导人员要履行其工作的义务职责,对于风险评估机制做到及时更新修订与完善。并且进行机制修订时要结合市场经济以及国家政策现状,防止由于落后市场经济与国家发展背景带来的巨大风险。
其次,加大风险评估力度应考虑电力企业内外部环境现状。对于外部环境,也就是市场竞争变化、国家相关政策以及电力体制,风险评估工作进行前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切实考察与分析,制定出符合外部环境发展趋势的评估机制,以最大限度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而对于内部环境,即企业自身的相关情况,例如财务状况、人员体系以及发展方向等。风险评估要在内部环境稳定的状态下进行,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发展与自身情况不相匹配风险发生的概率,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最后,风险评估机制需要完备的风险预警体系作为支撑,电力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的风险预警系统,对于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好应对准备,从而有效规避经济活动所带来的风险。除此之外,也要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会计的专业培训,减少其在工作中的失误,降低管理部门风险发生概率,保证电力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
5.3"健全企业内部监督体系
电力企业的监督体系存在问题,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失衡,无法进一步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加强内部监督体系的完善工作。在内部监管过程中,要重视岗位的责任制,保证员工明晰自身职责,按照相关管理规范工作,确保基础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做好监督队伍的建设工作,提高队伍专业化的监督水平,对企业各部门管理工作做好监督管理,进一步落实监督队伍的职责,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首先,加强内部审计的力量,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电力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审计机构,对审计职能做出明确规定,确保审计机构独立且权威。企业还需要配置专业的审计人员,并结合实际设置健全的审计方案,定期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优化。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为电力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电力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出监督管理作用,实现经营的全过程监督,在企业各项业务开展中落实监督工作,确保企业经营活动透明,推动企业廉政建设。
最后,电力企业为了有效避免内部审计中的虚假评价报告,应当在审计监督中定期聘请外部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计,从客观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审计,避免因为长期内部主观意愿带来的审计偏差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最终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5.4"提升长期利益驱动
电力企业因长期利益驱动不够,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建设出现问题。对此,企业应及时提升长期利益驱动,第一,应深刻理解国家政策方针,依据国家政策调整企业运营模式,顺应市场背景,从而进一步确保企业发展效益,促进长期利益的驱动提升。第二,在企业日常运营中合理规划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发展。
5.5"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紧密联系,但是实际运营中,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不到位,易导致内部控制管理失败。对此,企业应积极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5],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依据国家法制法规以及企业相关规定,对于内部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完善,尤其是对管理层的组织结构进行变革,防止“一家独大”的现象。企业应建立领导层的制衡体系,即平衡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的权力,对于决策权采取分层决策的管理方式,进而提升决策效率。
其次,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以及业务单位特点,建立科学合法、公平公正的工作条例,优化内部工作环境,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例如,A电力企业根据总网要求积极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强化电力企业的服务管理。将企业文化理念和服务理结合,充分强调服务上突出国家利益,将客户纳入国家重点服务位置,并且对服务环境进行改进,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也为企业员工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员工归属感,提升员工满意度,从而为企业留住高质量人才,不断强化企业文化。此外,A企业还根据现代化企业框架搭建了有自身特色的电力企业运营流程,充分保障运营活动的科学性,确保各项活动都能有效实施。
最后,为切实发挥电力企业内部各部门职责,企业还需要完善相关管理规范,对于各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划分,保证各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发挥部门职责,为企业创造更大利益。
6"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想取得进步,电力企业就要克服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的控制环境、控制机制以及监督体系等各方面问题。在实际运营中企业不仅要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监督体系、加大风险评估力度,更要重视长期利益,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结合发展,才能切实保障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实现稳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大勇."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21"(12):172-174.
[2]徐晓宇."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环球市场,"2022(28):131-133.
[3]陈卓凡."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时代商家,"2022(14):40-42.
[4]李金聪."试析电力企业工程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2021(33):242-243.
[5]张玉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33):279.
[作者简介]张秋梅(1989—),女,汉族,广东廉江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