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纽约城的一场邂逅

2025-01-20辰洛特Charlotte

留学 2025年2期
关键词:中央公园纽约博物馆

从洛杉矶机场出来再次看到醒目的LAX字母,我才意识到已经到了美国。在阿姨家小住了几日后,我便重新打包了行李前往波士顿的哈佛校区进修动画课程。后来从同学口中得知,从波士顿前往纽约的最佳途径是在中央车站坐凌晨的大巴,车上打个盹,五个半小时后,一睁眼就是纽约的唐人街终点站。于是,在上进修课的那几周,每到周五晚上下课,我便会飞速挎着背包从门口冲出去,急匆匆地前往中央车站,买零点时分前往纽约的大巴。临近午夜,不同肤色的人群渐渐涌进车站,开始陆续排队等待上车。坐这趟大巴的大多数人是来往于波士顿和纽约之间的学生和上班族,这么看来,美国人跨城通勤的方法与国内京津冀和江浙沪地区的情况非常相似。

从清晨的唐人街到落日的中央公园

在凌晨五点半的跨城大巴上醒来,我已置身于更有人间烟火气且逐渐喧闹的纽约唐人街,满目的汉字令人倍感亲切。下车后我一路往地铁站走去,我早已听朋友吐槽过纽约地铁的“脏乱差”,的确,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流、留有不同印迹的墙壁以及偶尔闪现的流浪艺人,虽然称不上干净清爽,倒也流露出一座城市的岁月痕迹。

我一路乘着地铁,看到标志性地点就随机出站,赶在日落前不慌不忙地到达中央公园附近的时代广场、纽约大学、林肯中心。从临近中央公园的车站出来,穿行于步履匆匆的人群中,不经意间便已置身于满眼的绿色之中。不少影视作品曾在中央公园附近取景,比如《蒂凡尼的早餐》《当哈利遇见萨莉》《欲望都市》《绯闻女孩》……我边走边回顾着那些看过的经典场景,恍惚间有种身陷幻境的不真实感,目光跟随着陆续前来散步和谈天游玩的行人,更为眼前的情境增添了一些亦真亦幻的韵味。来到位于公园核心的毕士达喷泉,坐在草坪上小憩,看着远方的落日余晖穿过树叶缝隙洒在水面,耳机里缓缓传来《安妮·霍尔》的经典配乐SeemsLikeOldTimes,我顺势摊开手,躺在草坪上,眼睛半眯着,看向还留有微光的天空,一整天的疲惫顿时卸下。

从博物馆到炫目的百老汇

来纽约不可错过的就是拥有海量艺术藏品的博物馆,我趁放假间隙,各用一天时间参观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MuseumofArt)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MuseumofModernArt)。我对这两所博物馆早有耳闻,在有限的时间里,我特意选择了更具悠久历史的古代展馆进行参观。从古希腊罗马到埃及巴比伦,从欧亚大陆到新几内亚,众多雕塑、绘画、器皿、服饰聚集于此。尽管抱着大开眼界的心理预期,可当那些尘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各类物件在眼前依次呈现,我还是会被从未见识过的历史文物所震撼,似乎就连那些不易被察觉的磨损和瑕疵,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长河的种种回音。直到肚子咕咕叫,我才反应过来,在诸多的展馆间,我早已流连了近五个小时!我抬起略感僵硬的脖子向上望去,这才有机会好好看看本就是一件艺术品的博物馆建筑,它是融合了古典主义和现代设计元素的哥特式建筑,和外面繁华而拥挤的都市相比,俨然是两个面貌的世界。

从大都会博物馆出来,向百老汇剧院街区的方向走去,饥肠辘辘的我在街边小摊买了热狗,顿感入乡随俗,一边大口嚼着热狗,一边看向大道尽头即将下沉的夕阳。余晖将影子逐渐拉长,随着夜幕降临,街边的霓虹灯也逐一亮起。此刻的我处于百老汇大道和曼哈顿西街交会处,我想去剧院碰碰运气,看看临近开演时分是否还有遗留的当日打折票。国宾剧院(AmbassadorTheatre)的Chicago已经售罄,好在邻近还有格什温剧院(GershwinTheatre)正在上演TheWicked,我一路小跑到售票口,竟然买到了一张距开场只剩10分钟的票!随着陆续进场的人流,我走入剧院大厅,比起眼前神秘而诱人的红色幕布,对我来说,印象更深的竟是扑鼻而来的“剧场味道”,混杂着具有年代感的木质材料和藏于幕布后的服化道质感,这一切都传来溢于言表的新奇“嗅感”。比起我原本想看的经典剧目,这场近三小时的感官盛宴有着出乎意料的惊喜,这部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大女主戏,有着先锋新颖的剧情和人物设定,奇特瑰丽的服化道和场景,让“魔法坏女巫”充满了独一无二的魅力。

由摩天大楼穿梭至公寓派对

在都市里徜徉,在艺术世界里浸泡,只是揭开了纽约城被大家熟知的那一面,接下来在找寻朋友的途中,偶然相识的旅人更展露出纽约真实而鲜活的另一面。

说来也巧,出国前在国内拍摄短片时,我认识了正在纽约读书的女孩Mandy。放假没有回国的她,一边忙着上暑期课,一边忙着打工实习。得知我要在纽约逗留两天,她欣然邀约我去她租的公寓里过夜,这样不仅能省下一笔住宿费,还能共同分享我们经历的趣事。漫步纽约城中,像是把长大后的自己直接置身于曾看过的电影场景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华尔街》《美国病人》,不管是跌宕起伏的金融商战还是高压环境下的扭曲人性,直到你真的站在宽度仅11米,两旁被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环绕的小道上,抬头望见只剩一长条的天空时,好像你才能越发领会故事里的角色为何而坚持又为何而挣扎。伫立在华尔街一处的铜牛像正被几个游客围观留影,我绕着它走了一圈,只见快要浑身发黑的铜像,鼻子和牛角已经被触摸得泛出了铜黄色。顺着铜像继续走,我看到了街道两侧被切割得很规整的大楼,它们就像被人为摆放好的积木盒子,步调不一的人流则像是被上了发条的塑料玩具,在楼宇间移动着。

临近傍晚,有些小酒馆的门头开始亮起了灯,纽约城区也开始步入了热闹的后半程。来到布鲁克林时,天色也已完全黑了下来。Mandy带我去街边小店买了汉堡薯条,我们俩边吃边走,聊起各自的生活,不知不觉间,一抬头,布鲁克林桥的夜景映入眼帘。白天看起来土黄色的大桥,此刻被一些亮起的小灯点缀,竟像披上了一层淡金色的外衣,下方是泛着点点微光的河水,后方是灯光闪烁的曼哈顿摩天大楼。顺着Mandy手指着的另一个方向,我看到了即将前往的新泽西,很多刚来纽约的年轻人会选择这个性价比更高的区域居住。

横穿到城市的另一端,Mandy住所的公寓门一打开,我看到满满当当至少有十来个人挤在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客厅里,被围在中间的女孩头戴生日帽,手里拿着麦克风,正咆哮地唱着周华健的《朋友》。原来,今天有人过生日!我和Mandy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几双手热情地拉进屋,手上立刻多了一杯可乐和一块蛋糕,在嘈杂又不失热络的氛围里,坐在一角的我对异国他乡竟有了别样的亲切感。我们年龄相仿,来自不同的地方,学的专业五花八门,可此刻我和他们一样,都机缘巧合地聚在这间小屋子里。想来,也真是妙不可言,这一整趟纽约之行像是坐了趟过山车,忽上忽下,在未知和不经意间尝到了冒险的滋味。

当我次日清晨醒来,眼前照进来一缕晨光,脚边不远处,一只灰白条纹的小猫还正在熟睡。我伸了伸懒腰,看向窗外。身后传来开门的声音,Mandy边刷牙边笑着看我:“早啊,一会我们去吃早餐吧,公园不远处有家超好吃的店。”当时我的头还有点蒙蒙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就如同背景音,夹杂着窗外的城市环境音,像是身处我们曾耳熟能详的美剧场景一般,“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猜你喜欢

中央公园纽约博物馆
成为纽约人
赣州城市中央公园
我把纽约搬走了
博物馆
胡志明市中央公园
纽约往事
重庆中央公园售楼处
纽约双管齐下防治拥堵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