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特色课程,探索育人模式创新

2025-01-20刘松

留学 2025年2期
关键词:黄梅戏跆拳道场馆

近年来,合肥市伦先小学把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以黄梅戏艺术和跆拳道运动为基础,打造“梅·道辉映”特色项目和特色课程,积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校本化实践,聚力培育健体、明德、增智、育美、怡情、创艺的时代新人。

特色项目领航,物化场馆浸润。紧扣“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美好未来”“以体培元,美润童心”的办学理念,学校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以体育人、以美育人,整体打造特色项目。借助特色项目,带动学校体育运动和艺术项目的发展,形成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赋予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学校成立“梅·道辉映”课程资源中心和教研室,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培养形成了校内外师资一体化成长型教师队伍。同时,不断加大场馆建设力度,真正发挥场馆育人作用,改扩建跆拳道场馆,建设校园“黄梅戏”“跆拳道”展厅项目和“梅·道辉映”文化长廊,逐步形成“一室一馆一场”和“一苑一厅一台”格局,让师生在真实场景中接受文化浸润。

特色课程构建,教育实践创新。学校依托特色项目,整体建设“梅·道辉映”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了“梅·道辉映”特色课程涵育学生品格模型图,分年段组织实施,培养“行止有伦,健雅阳光、拳健体魄、美雅气质、向善尚美”的新时代好少年。

低年段(1—2年级)用“融·学科”的方式推进高普适型课程,将黄梅戏和跆拳道纳入课表,融入学科课程,每周“1+X”课时。其中,“1”是“黄梅戏”“跆拳道”专业课各一节,“X”是在体育和音乐为主的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主要教授黄梅戏和跆拳道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中年段(3—4年级)用“跨·社团”的方式,每学期8个课时,聘请校外专业专家团队,利用学校少年宫和个性化课程,集中培训对“跆拳道”和“黄梅戏”感兴趣、有天赋的学生。高年段(5—6年级)用“竞·个性”的方式推进培优型特色课程的实施,每学期18个课时,选拔优秀学生,强化学习黄梅戏和跆拳道专业技能和技术规则,推荐参加专业比赛和展演。

特色评价反馈,品牌特色初显。学校制定《“梅·道辉映”特色课程学生四维评价模型》《“梅·道辉映”学生成长手册》,不断完善“梅·道辉映”评价体系。坚持以培养健体、明德、增智、育美、怡情、创艺的时代新人为评价目标,以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总结性原则为评价原则,以活动表现、学习效果、素养提升为评价内容,以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为评价方法。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社会评价的形式,从基础感知、情感培育、价值内化、个性发展四个维度赋值,突出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作者单位:合肥市伦先小学)

猜你喜欢

黄梅戏跆拳道场馆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黄梅戏《中国梦》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黄梅戏《祝福》
嘻哈跆拳道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场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