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四史”教育探究

2025-01-20徐锡有

留学 2025年2期
关键词:小萝卜头四史长征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拔节孕穗期”,将“四史”教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重在用好红色资源、创新教学形式、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为成长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

梳理教材,优化课程资源。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全面细致梳理教材,把握“四史”逻辑规律,整体建构,统筹规划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共分为六课,以时间为脉络,以精神为核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其中蕴含着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具有深刻的“四史”教育价值和意义。

遵循规律,创新教学形式。要充分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四史”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例如五年级下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课,教师通过播放开国大典视频导入新课,以学生熟悉的天安门城楼作为起点,通过“国旗”“国徽”“国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善用故事,拓展历史读本。在课堂实践中,学生普遍感觉历史知识较为枯燥,进而缺乏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因势利导,以历史故事为切口,用图文并茂、直观有趣、通俗易懂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实现“四史”教育提质增效。例如五年级下册《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的第三个话题“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师以《金色的鱼钩》这一故事导入,设计实施项目式学习活动“长征故事齐分享”,学生小组合作分享“一块银元”“七根火柴”“彝海结盟”等故事,多角度还原红军长征场景,真切感受长征精神与革命历程,并结合课外阅读拓展,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四史”教育目标。

贴近生活,运用红色资源。在雷锋月、建党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资源,结合语文、科学、劳动等课程内容,注重活动的仪式感和学生的参与感,创新活动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四史”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在讲述小萝卜头的革命故事时,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有关革命主题纪录片、参观小萝卜头纪念馆,课后组织学生拍摄影片《学校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与小萝卜头进行一场时空对话,激励学生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力量,建设伟大祖国。

本文为青岛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中小学“四史”教育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QJK2021B044)。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朝阳小学)

猜你喜欢

小萝卜头四史长征
写给小萝卜头的信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小萝卜头的故事
小萝卜头在狱中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根据课文《小萝卜头的故事》编写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