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公安局:人才兴警,擦亮金色盾牌
2025-01-19郑长川王虹澄
美丽的海滨城市营口以其精致的市容市貌和优质的营商环境满足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数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这里,随处可见公安民警维持秩序、排查风险的身影。营口市公安机关每日投入社会面巡逻警力千余人,部署巡逻组超300个,最大限度守护人间“烟火气”。朝霞夜幕、风霜雪雨中,那抹“荧光黄”“藏青蓝”格外耀眼。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警察的身影,时刻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支队伍的背后,是营口市公安局党委始终坚持打造“四个铁一般”过硬铁军的不懈努力。
建好带好管好公安队伍,是公安系统选人用人的重要课题。新一届营口市公安局党委坚持从净化政治生态破局,坚定不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扛牢新时代使命任务提供坚强队伍保障。
严把“上”的标准,选好干部
坚持优先使用在重大斗争实践中、重大风险考验中挺身而出、表现突出的干部,注重近距离观察干部的政治定力、现实表现、作风状态,用好用活干部职级晋升政策,统筹用好各年龄段干部,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出来。
在营口市公安局,识别干部有三个维度:一是“上下”维度,向“管他的”和“他管的”了解情况,纵向评价一名干部的德与才;二是“左右”维度,向干部的身边人和业务相关部门了解情况,横向评价一名干部的过与失;三是“在离”维度,向干部现在岗位上和以往岗位上共同工作过的同志了解情况,全面评价一名干部的勤与实。
“我们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好干部标准贯彻到公安队伍建设始终,并结合实际开展选人工作。”营口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提升“专”的能力,用好人才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切实提升‘专’的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公安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举措,打出一套人才引进与城市发展能级相适应、人才培养与公安实战所需相适应、人才使用与干部担当作为相适应的‘组合拳’。”一名政工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营口市公安局深入开展聚才育才行动,成立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以学促战、以战练兵、战学结合、双向提升的方式,定向培养多领域人才,作为护航发展的利刃尖刀。
现任营口市公安局计算机信息管理科副科长的李学禹就是其中的一把“利刃”。30岁出头的他早在6年前就入选了公安部情报中心的“专家人才库”,随后又在辽宁省公安机关组织的练兵比武中荣获一等奖,还曾获“全国情报部门研判能手”称号,是公安系统难得的大数据实战应用专家。如今,他负责的大数据实战赋能工作是提高公安新质战斗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他看来,营口市公安系统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为更多想干事、能干事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平台、搭建了舞台,他们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于党、忠诚于公安事业的赤子之心。
建设“优”的队伍,做好保障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营口市公安局党委始终注重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一以贯之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公安队伍的关心厚爱落实落地。
2024年以来,营口公安队伍中先后涌现出先进基层党组织19个、优秀党务工作者10名、优秀共产党员20名,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营口市公安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以作为公安部党建调研联系点为契机,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党支部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两个质量提升行动,促进党建与平安护航、“一标三实”、营商环境等工作深度融合,让党旗在营口公安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营口公安每一名党员民警辅警胸前熠熠闪光。
为进一步维护民警的执法权威,2024年,营口公安共查处各类侵犯民警合法权益案件34起,打击处理嫌疑人29人,为57名警务人员维护了合法权益。“不让一人掉队离队”,既是营口市公安局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更是对8000余名民辅警的深情爱护。
2024年全年,营口公安向大病特困民警发放慰问金15万余元。同营口市红十字会对接,精准定位心源性猝死高危人群,配备AED(自动除颤器)136台。同市卫健委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建设全市公安民警辅警健康保护“绿色工程”的实施意见》,为因公负伤公安民警辅警建立紧急救治绿色通道,先后有2名民辅警、5名家属通过紧急救治绿色通道得到了紧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