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的冰雪运动

2025-01-19钟和

共产党员·下 2025年1期
关键词:努尔哈赤滑雪板花样滑冰

2023年10月25日,辽宁省获批承办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如今,各项筹备工作正在高效进行,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潮持续升温。那么,我国的冰雪运动是如何起源的呢?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又留下了哪些有趣的记录?

2005年,我国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发现一处岩画,上面画了多个脚穿滑雪板、手持滑雪杖进行狩猎的人物形象。经专家鉴定,岩画的年代距今1万年左右,早于其他已知的相关考古发现。也就是说,早在1万年前,滑雪运动就已出现。

《新唐书·回鹘列传》中说:“木马突厥三部落……俗乘木马驰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辄百步,势迅激。”这种雪上木马分为两种,一种可以在雪地上滑行,叫“踏板”,后来发展为滑雪板;另一种可以在冰上滑行,又叫“乌拉划子”,后来发展为滑冰鞋。

古人滑雪的器具还有“狗车”,从隋唐一直延续到明清。其形制、尺寸皆有改进。《钦定满洲源流考》记载:“木马……一左一右系于两足,激而行之雪中冰上,可及奔马。狗车……以数狗拽之。”很明显,此时的“木马”与今天的双滑雪板基本是一致的,而“狗车”就是狗拉雪橇。

在唐代,当士大夫们在冬夜围炉饮酒时,还有一些“勇士”在街上举行“泼水节”:每当冬天最冷的时候,他们脱去衣服,脸上戴着面具,手里抱着装水的盆盆罐罐,在大街小巷一边朝伙伴身上泼水一边又唱又跳。这群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冬泳爱好者。

宋代时,冰上游戏出现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提到过一种最早由北方少数民族发明的名为冰床(凌床、拖床、胡床)的游戏,即两三个人坐木板上,让人拉着在冰上滑行。宋代的多位皇帝也喜欢这些冰上的娱乐活动,常在后苑里“观花,作冰嬉”。到明代时,冰嬉被列为宫廷体育运动。一些官家子弟会聚集在冰面上玩冰床,并将十几张冰床连在一起,一边饮酒驱寒,一边滑行。

进入清代,冰雪运动渐趋规范化和多样化。据《满洲老档秘录》记载,1625年正月初二,东北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举行了中国有文献记载的第一次冰上运动会。这天清早,众人随努尔哈赤来到浑河冰场,观赏冰上竞技。冰上比赛项目有冰上射箭、冰上武术等,其中有一种“双飞舞”,两人在冰上舞蹈,表演出各种姿势,舞姿优美轻盈,极为好看,形似今天的花样滑冰。冰上武术表演花样繁多,有叠罗汉、耍刀等。参加冰上比赛的不仅有士兵和侍卫,也有贝勒夫人和兵丁的妻小。努尔哈赤高兴地以金银重赏参赛的人,还在冰上设宴款待众人,直到黄昏才兴尽回宫。

清朝定都北京后,每年农历十月都要在北海冰面上检阅八旗冰鞋营的滑冰技术,作为训练部队的内容之一。清代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所绘的《冰嬉图》,是一幅极为珍贵的文物,描绘了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花样滑冰的动作有大蝎子、金鸡独立、哪吒闹海、双飞燕等,杂技滑冰有射箭、爬竿、翻杠子、飞叉、耍刀、使棒、弄幡等。

受皇室的影响,原来在关外流行的冰雪运动迅速在北京民间推广开来。最常见的是拖床和溜冰。隆冬时节,纤夫自制简易冰床供人乘坐,四周围有布帷或有伞盖,床内可坐二三人。溜冰也叫“滑擦”,人们穿着装有铁齿的铁鞋滑行在冰上,“技之巧者,如蜻蜓点水,紫燕穿波,殊可观也”,可见当时溜冰群众中不乏高手。

清代还有一种冰上娱乐运动叫“打滑挞”。在冬季,人们用水浇地,堆成一个三四丈高的冰堆,然后让身手矫健的人穿着带毛的猪皮鞋挺身直立滑下,能顺利滑下来而且不摔跤者为胜。这种运动要求有很高的身体平衡能力。

在中国古代流传已久的蹴鞠也来到了冰上。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20世纪20年代,还可以经常看到老百姓在什刹海和护城河上玩冰上足球。

猜你喜欢

努尔哈赤滑雪板花样滑冰
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比赛研究——基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
我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成绩突破的探索——以2019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为例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百年回眸与未来展望
Wheelblades,夹在轮椅上的滑雪板
滑雪板固定器扎带注射模设计
雪娃
高水平花样滑冰竞技人才的培养
滑雪板
赏赐仇人
李成梁收养努尔哈赤说的起源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