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5-01-17赵彦彦夏森

中国商论 2025年1期
关键词:环境不确定性动态能力企业转型

摘要:本文对数字经济背景下,苏南地区流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通过运用管理理论、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提升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不仅显著增强了企业绩效,还促进了动态能力的发展,动态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扮演了中介角色。此外,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因素,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企业应深化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强动态能力;提高市场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竞争优势,并有效应对环境不确定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环境不确定性;企业绩效;企业转型;流通企业

中图分类号:F124.3;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1(a)--05

1引言

在全球视野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引领全球经济步入一个以信息产业为核心驱动力的新时代。数字化转型,作为这一时代变革的鲜明标志,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深刻重塑着各国的经济结构与增长模式。面对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国政府展现出了非凡的远见与魄力,通过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精心规划与战略布局,积极投身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建设浪潮,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旨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出台,首次以专章形式对数字化发展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划,明确提出了拥抱数字时代、深化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任务,旨在通过转型全面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治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徐永锋等,2015;黄雨婷等,2019)。推进流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响应国家战略部署、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还是流通业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通过数字化转型,流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实现资源的精准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数字化转型还能推动流通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协同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因此,深入探讨流通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与实践成效,对于把握时代脉搏、引领行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苏南地区流通企业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实践探索、成效经验及面临的挑战,探讨数字化转型在提升流通企业绩效、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其他流通企业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已跃升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学术界对此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不仅从理论上深刻剖析了数字经济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度影响,还通过实证分析系统探讨了数字化经济效应背后的关键作用机制(陈剑等,2020;刘淑春等,2021)。这些研究成果普遍认同,数字化转型通过精细化资源配置、强化运营效率、激发创新能力等路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广泛,但结论存在争议。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视角,现有文献结论呈现分歧:一方面,部分研究明确指出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绩效,涵盖财务表现、资本增值及具体层面的生产、运营、创新绩效,凸显了数字技术在驱动企业创新、商业模式转型及动态能力构建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有研究质疑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显著促进作用,指出高额的投资与管理成本可能削弱其正面效应,甚至导致绩效下滑,且并非所有企业均能同等程度地享受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红利。

鉴于上述结论的不一致性,深入验证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确切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2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现有文献关于动态能力与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分为两大视角。首先,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被视为数字化转型的前提,它能增强数据利用、资源整合及数字人才培养的效率,助力企业高效配置数字化资源以适应市场和技术变化。其次,动态能力的提升也是数字化转型的必然结果。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动态能力随环境变化被激活,推动数据搜索、整合、利用,进而实现价值共创和组织重构,形成持续优化和升级的循环。

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动态能力成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和挑战的关键,其包含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维度。适应能力使企业能够感知环境变化并迅速调整策略以匹配市场需求,从而促进绩效稳定增长。吸收能力则关乎企业获取、转化及应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基础,推动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涵盖产品、服务、组织流程、管理模式及市场策略等多层面革新,使企业能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优化运营,提升效率,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绩效显著提升,并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客户忠诚度,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石。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数字化转型对动态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3: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4:动态能力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

2.3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在当今日益变化的环境背景下,企业不仅需要直面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提升的双重挑战,更需积极构建机制以应对并缓解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环境的动态性、敌对性及复杂性的加剧,对组织结构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有效适应这些变化,企业需持续迭代其数字化转型策略,并不断优化绩效管理体系,以增强对不确定性的抵御与利用能力。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企业不可避免地置身于一个充满变数的运营环境中。这种不确定性既是挑战,也是推动企业突破自我、提升绩效的契机。因此,企业必须具备高度的战略灵活性与管理创新能力,及时调整与优化管理策略,确保在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舞台上保持竞争力,实现稳健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5:环境不确定性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3研究设计

3.1变量选择与测量

3.1.1解释变量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其影响远超技术工具层面,深刻地变革了企业思维、架构及运营模式。它融入大数据、AI、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重构商业模式,优化流程,显著提升了竞争力。

学术界广泛研究确认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作用,指出其颠覆传统生产、维持市场竞争、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的能力(Ilvonen等,2018;Mergel等,2019)。数据驱动成为关键,通过精准收集、高效处理与深度分析数据,支撑战略决策,激发价值创造潜能(Verhoef,2021)。

国内学者强调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性,贯穿生产、管理、销售各环节,强化竞争力,拓展市场(戚聿东,2020;石先梅,2022)。Wu等(2016)提出的智能化、自动化等特征深化了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理解,而Nasiri等(2020)的评估量表则为量化分析提供了实用工具。

本文基于Nasiri等(2020)的量表,调整形成6个关键题项,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测量指标。

3.1.2被解释变量

企业绩效是管理学与财务领域的关键概念,用于衡量企业在实现商业目标与战略愿景上的成效,涵盖销售增长、市场份额、利润率、现金流及资产回报率等财务与商业指标。学者们广泛探讨了企业绩效的多维度,并发展了多种测量方法。现有测量企业绩效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客观财务指标(如销售额、投资收益率)、客观非财务指标(如无形资产、生产率增长)及主观指标。前两者基于客观数据,直观反映企业财务与生产绩效,但难以捕捉动态成长;而主观指标通过比较企业与竞争者的表现,不仅覆盖财务绩效,还涉及创新、营销、顾客及员工满意度等长期绩效,同时保护企业财务数据隐私,更受企业和研究者青睐。鉴于客观数据收集的难度较大,本文选择主观指标测量企业绩效,并通过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查来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本文主要参考刘晓静(2013)、蔡祺雯(2022)等的研究,最终采用6个题项作为企业绩效的测量指标。

3.1.3中介变量

在综合分析Huo等(2019)、Najar(2022)及Chen等(2018)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对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测量量表进行了系统性的修订与整合。具体而言,吸收能力量表精简题项至4个,聚焦企业整体对外部知识与技术的吸收与转化能力;创新能力基于Najar(2022)的量表,经过精心筛选与调整,保留了5个题项,这些题项全面覆盖了技术革新、流程优化、产品创新及管理创新等关键方面;适应能力则借鉴了相关领域的先进理念,设计了一套包含5个题项的测量量表,以评价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技术革新等外部挑战时所展现出的灵活调整与快速响应能力。

3.1.4调节变量

环境不确定性是企业在战略规划与运营管理决策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它指的是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行为产生的不可预见性影响程度。这些外部环境要素广泛而复杂,涵盖了市场结构的变化、经济政策的调整、政治冲突的波动及社会环境的变迁等多个方面。为深入解析并精准评估这一不确定性,学术界已发展出一系列划分方法,并在此领域逐渐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知框架。

既往研究中,有学者开创性地将环境不确定性解构为两个核心维度:环境动态性与环境敌对性。环境动态性侧重于外部环境变化的频率与速度,强调企业需快速适应不断演变的市场与技术趋势;而环境敌对性则聚焦于外部环境对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阻碍程度,包括竞争压力、资源稀缺性等因素。

本文借鉴李大元(2010)等的环境不确定性测量量表,针对流通企业数智化转型背景,进行修订与调整,筛选出8个精准题项,形成新的测量量表。

3.2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3.2.1数据来源

本文为分析苏南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效能的影响,设计问卷调研。采用面对面与问卷星在线平台两种方式收集数据,确保广泛性与精确性。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74份,经筛选得到245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81.7%,为深入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3.2.2样本特征

本研究样本男性占71.4%,反映流通领域性别结构。学历上,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69.4%,确保样本知识先进性。职业背景集中于中大型国企或民企,代表数字化转型前沿。行业多样,以物流交通、制造业为主,跨行业分布增强研究广度与深度。样本选择合理,符合研究要求(见表1)。

4实证结果及分析

4.1信效度检验

4.1.1信度检验

数字化转型、企业绩效、动态能力、环境不确定性四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02、0.889、0.907、0.876,均大于0.7,组合信度CR值分别为0.968、0.987、0.947、0.969,也均大于0.7,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内部一致性。

4.1.2效度检验

数字化转型、企业绩效、动态能力、环境不确定性四个变量的KMO值分别为0.909、0.930、0.951、0.927,高度均接近1,这一结果表明变量间的偏相关性极强,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结果呈现高度显著性,进一步证实了数据间的相关性,说明问卷量表具备良好的结构效度。变量的AVE值分别为0.795、0.846、0.921和0.799,均超过0.7的阈值,且每个变量下的测量题项均展现出了高于0.7的因子载荷系数,说明问卷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4.2假设检验

4.2.1直接效应检验

由表2可知,模型1、模型2是为了检验数字化转型(变量A)对动态能力(变量C)的直接效应,本研究分别以性别、受教育程度、企业年限和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以数智化转型为自变量,以动态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由模型2可知,数字化转型(β=0.926,plt;0.001)对动态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故假设1得到验证。

模型3、模型4是为了检验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变量B)的直接效应,本文分别构建了以性别、年龄、企业年限和企业规模为控制变量,以数字化转型和动态能力为自变量,以企业绩效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β=0.293,plt;0.001)与动态能力(β=0.669,plt;0.001)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故假设2和3得到验证。

本文采用Hayes和Scharkow(2013)开发的Bootstrap方法验证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根据Bootstrap方法的检验标准,如果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的上下限均不包括0,则说明中介效应存在。本研究使用Process插件中的Model4,重复抽样5000次,并设置95%的置信区间,在考虑性别、年龄、企业年限、企业规模等相关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数字化转型通过动态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模型,如表3所示。

模型5旨在检验动态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在总体效应显著的基础上,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间接效应值为0.6181,95%置信区间为[0.3714,0.8759],此置信区间结果不包含0,加之直接效应也呈现出显著性,因此,动态能力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从而假设4得到验证。

4.2.3调节效应检验

本文进一步验证环境不确定性(变量D)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所起到的调节作用。对于调节效应的检验,本研究参照Aiken和West(1991)的做法检验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互项系数。为减小多重共线性问题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干扰,本研究对自变量、调节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交互项。由表4中的模型7可知,调节交互项的影响系数与因变量显著相关(β=0.128,plt;0.001),说明环境不确定性在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显著调节作用,因此,假设5得到了验证。

5结论与启示

5.1研究结论

本研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探讨苏南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其对绩效提升的作用。研究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绩效及环境不确定性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企业绩效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本研究在借鉴并整合前人关于企业绩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流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重塑了企业的运营模式与流程,还对其动态能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为绩效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动态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中扮演了部分中介角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实施,加速了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的转型步伐,显著改变了资源要素的配置方式与效率,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信息处理与决策能力。依据动态能力理论,本研究强调,企业应高度重视并持续提升其动态能力,以更好地捕捉市场机遇、应对环境挑战,从而最大化数字化转型的绩效红利。

最后,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不仅取决于其转型的深度与广度,还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深刻影响。因此,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并有效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以实现绩效的持续优化与提升。

5.2管理启示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苏南地区流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研究通过对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及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的深入分析,为苏南地区流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启示。

首先,深化数字化转型战略是苏南流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苏南地区作为经济发达区域,流通企业应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明确数字化转型目标,将其与整体发展战略深度融合。通过持续投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系统升级,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和持续优化,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强化动态能力建设是提升企业适应性和竞争力的关键。苏南流通企业应积极营造学习型组织氛围,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决策效率和质量,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再次,加强市场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苏南流通企业应积极构建敏捷组织,缩短决策链条,提高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响应速度。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市场需求和趋势,为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并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以差异化战略和品牌建设打造独特竞争优势。

最后,构建竞争优势与应对环境不确定性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苏南流通企业应通过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能力提升,打造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客户忠诚度和市场影响力。在面对环境不确定性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灵活调整战略和业务模式以应对潜在风险和市场变化。

参考文献

徐永锋,吴赟,王志增.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地区差异与动态比较[J].商业研究,2015(6):1-8.

黄雨婷,文雯.流通业发展、空间互动与城市经济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19(4):75-87.

陈剑,黄朔,刘运辉.从赋能到使能:数字化环境下的企业运营管理[J].管理世界,2020,36(2):117-128+222.

刘淑春,闫津臣,张思雪,等.企业管理数字化变革能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吗[J].管理世界,2021,37(5):170-190+13.

IlvonenI,ThalmannS,ManhartM,etal.Reconcilingdigitaltransformationandknowledgeprotection:Aresearchagenda[J].KnowledgeManagementResearchamp;Practice,2018,16(2):235-244.

MergelI.DigitaleTransformationalsReformvorhabenderdeutschenöffentlichenVerwaltung[J].dms–dermodernestaat–ZeitschriftfürPublicPolicy,RechtundManagement,2019,12(1):21-22.

VerhoefP.C.,BroekhuizenT.,BartY.,etal.Digitaltransformation:Amultidis-ciplinaryreflectionandresearchagenda[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21,122:889-901.

戚聿东,肖旭.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J].管理世界,2020,36(6):135-152+250.

石先梅.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三重逻辑与路径探讨[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9):48-56.

WuL,YueX,JinA,etal.Smartsupplychainmanagement:areviewandimpicationsforfutureresearch[J]."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LogisticsManagement,2016,27(2):62-84.

NajarT.Lean-Agilesupplychaininnovationperformance,themediatingroleofdynamiccapability,innovationcapacity,andrelationalembeddednes[C].SupplyChainForum:AnInternationalJournal.Tayloramp;Francis,2022:1-22.

刘晓静.战略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动态能力的调节效应[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3.

蔡祺雯.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

HuoB,HaqMZU,GuM.TheimpactofITapplicationonsupplychainlearningandserviceperformance[J].IndustrialManagementamp;DataSystems,2019,120(1):1-20.

NasiriM,UkkoJ,SaunilaM,etal.Managingthedigitalsupplychain:Theroleofsmarttechnologies[J].Technovation,2020,96:102-121.

ChenM,LiuH,WeiS,etal.Topmanagers’managerialties,supplychainintegration,andfirmperformanceinChina:Asocialcapitalperspective[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18,74:205-214.

李大元.企业环境不确定性研究及其新进展[J].管理评论,2010,22(11):81-87.

猜你喜欢

环境不确定性动态能力企业转型
战略联盟中环境不确定性与关系风险分析
试论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
环境不确定性对医疗企业财务柔性的影响
浅谈现代企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新常态下的动态能力战略理论的价值和企业实践研究
旧模式与新模式的完美结合
基于战略视角的小米科技动态能力分析
连锁餐饮企业智力资本、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
企业动态能力对其绩效影响研究综述
环境不确定性、盈余管理和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