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贸易合作的成效、问题与前景
2025-01-17季雨洁
摘要: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金砖国家长期以贸易合作为重要议题,并视其为优先发展的核心领域。近年来,金砖国家在贸易领域的合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但成功构建起多层次的贸易合作机制,而且其贸易发展呈现出稳定态势,整体贸易总额持续增长,双边贸易关系亦得到改善。然而,贸易合作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贸易联系的普及程度尚需提高、贸易关系的非对称性、内部投资稍显不足以及贸易立场存在的分歧等。基于此,金砖国家需进一步加强内部贸易往来,推动贸易便利化,拓宽合作领域,并强化政策沟通与协调,进一步巩固并深化其贸易联系与合作关系。
关键词:金砖国家;贸易合作;贸易关系;贸易摩擦;双边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1(a)--04
金砖国家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通过贸易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在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交织的复杂背景下,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的重要力量,其贸易合作的深化不仅对于各成员国自身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金砖国家贸易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金砖国家的扩员进一步增加了贸易关系的复杂性。因此,金砖国家需持续巩固并深化贸易合作,以实现更广阔的发展。
1金砖国家贸易合作回顾
贸易合作是金砖国家峰会长期以来的重要议题,始终被视为优先发展的领域。2009—201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已共同制定了47项具有政治约束力的贸易承诺,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反对保护主义、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多哈回合、坚持贸易促进发展、深化贸易合作,以及探索贸易、投资、货币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协同。
这些承诺在历次峰会中得到了持续的贯彻和深化。2009年叶卡捷琳堡峰会通过的《叶卡捷琳堡宣言》明确提出,要共同努力改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2010年巴西利亚峰会进一步强调了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并誓言抵制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和变相贸易限制。2011年三亚峰会再次重申了反对保护主义的立场,并对多边贸易体制表示了支持。自2012年新德里峰会开始,金砖国家在贸易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扩展,不仅仅局限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反对保护主义,更提出了加强贸易和投资流动、促进金砖国家间经贸关系的具体措施。同年,《德里宣言》的通过更是标志着金砖国家贸易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明确提出要定期举行贸易部长级磋商,加强经济体之间的经贸联系。2014年福塔莱萨峰会、2015年乌法峰会、2016年果阿峰会、2017年厦门峰会、2018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以及2019年巴西利亚峰会,均对加强金砖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和部署,特别是在乌法峰会上,金砖国家通过《金砖国家经济伙伴关系战略》,为扩大贸易和投资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
面对全球贸易冲突的加剧,2018年约翰内斯堡峰会再次强调了外部环境对全球贸易持续增长的重要性,并重申了对《金砖国家经济伙伴关系战略》和《金砖国家经贸合作行动议程》的支持。2019年巴西利亚峰会则继续推进了金砖国家间的贸易扩张。2020年莫斯科峰会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在此次会议上承认了加强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贸易领域。同时,金砖国家还通过了更新的《金砖国家经济伙伴关系战略2025》。2022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再次强调发展五国贸易和投资关系的重要性,并承诺加强供应链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资流动。在所有2020年峰会制定的成果文件中,贸易相关承诺占总计222项承诺的9%,这显示了金砖国家对贸易合作的持续重视和承诺。
2金砖国家贸易领域合作成效
2.1金砖国家多层次的贸易合作机制
总体来看,金砖国家贸易合作机制建设成果显著,基本形成了以金砖国家贸易部长会议为主体,以金砖开发银行为有力支撑,以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为交流平台,辅以经贸联络组、商务论坛等多层次、宽领域的贸易合作机制。这些机制不仅为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还促进了各国在贸易政策、市场准入、贸易便利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一,召开年度经贸部长级会议。经贸部长会议为金砖国家间在贸易领域的深入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2023年8月7日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召开,会议深入探讨各国共同关注的贸易议题,核心议题聚焦于贸易政策、市场准入及贸易便利化等领域。通过部长级会议,金砖国家加强了政策对话和协调,增进了相互理解,为深化贸易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设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建立为金砖各国的贸易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银行不仅为金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贸易融资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方式,还促进了金砖国家间的货币合作和贸易结算便利化,降低了贸易成本,增强了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第三,成立工商理事会平台。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2013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加强和促进金砖国家工商界之间的经济、贸易、商务和投资联系。理事会为各成员国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确保金砖国家工商界与政府间能够定期展开对话,共同解决阻碍金砖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的问题和瓶颈,从而推动金砖国家间的合作与发展。
2.2金砖国家贸易发展呈现稳定态势
2.2.1整体贸易总额增长
近年来,金砖国家贸易发展成绩显著,整体及各成员国均展现出稳定的贸易发展态势。同时,金砖国家间的贸易与投资合作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从时间维度审视,五国在贸易领域的表现均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及南非的贸易总额均展现出显著增长,具体增幅分别达51.7%、47.7%、25.2%和18.7%。然而,俄罗斯在此期间,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包括地缘政治紧张、能源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等,其贸易总额出现了7.4%的下滑。同时,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贸易总额亦在稳步增长,增幅高达40.54%,这一增长率显著超过了世界平均增幅32.48%。金砖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其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13年的17.19%稳步提升至2022年的18.24%,显示出1.05%的增幅,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因新冠疫情冲击而复苏乏力的背景下,金砖国家于2022年实现了超过91170亿美元的贸易额,充分体现了其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2.2.2双边贸易关系改善
金砖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有所改善。以印度为例,其与金砖其他成员国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2012—2021年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其中,俄罗斯自印度的进口额增幅高达105%,而中国对印度的出口额则实现了46%的增长。截至2022年,除中国外,其他成员国对金砖国家的进出口总额比重均保持在25%以上,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金砖国家内部贸易联系的不断增强。
3金砖国家贸易领域合作存在的问题
3.1贸易联系有待加强
受地缘政治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合作规模并未与其体量相匹配。换言之,金砖国家间的贸易联系尚未普及。以印度为例,根据2022年的数据,金砖国家在印度全年出口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仅为8.32%。在所有金砖国家中,仅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相对紧密。以巴西为例,其与印度的情形颇为相似。尽管中国与巴西在进出口方面的联系较为紧密,但其他金砖国家在其贸易中所占比例并不显著。除中国、印度外,巴西的主要贸易伙伴依然以欧美国家为主导。
3.2贸易关系非对称性
金砖国家内部的进出口总额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其内部贸易关系既体现了紧密性,又兼具多样性。以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双边贸易为例,近五年的数据显示,巴西对中国的出口额在其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平均高达36%,然而,这一比重在中国进口总额中仅占3.96%。由此可见,巴西的出口对中国市场存在较高的依赖度,进而反映出金砖国家内部贸易关系存在一定的非对称性。以南非为例,南非与其他金砖四国之间的贸易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南非主要出口原材料和未加工产品至金砖国家,而进口则主要以制成品为主。根据南非与其他金砖四国的贸易数据,这一特点在2019年依然显著:南非对金砖四国的前三大出口类别均为原材料商品,占据出口总额的近80%。相比之下,南非的进口构成更为多样化,主要包括制成品和加工品。
3.3内部投资尚显不足
金砖国家内部投资尚显不足。根据2022年巴西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情况,巴西所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并不包括金砖国家,主要来源地仍是荷兰、美国等欧美国家。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南非,尽管其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关系呈指数级增长,但由于缺乏直接的经济投资,双方的经济联系仍然较为薄弱。为了加强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更多的国内投资被用于整合价值链和建立更紧密的相互联系。尽管南非与金砖国家的贸易总额占其总贸易额的20%,但2018年金砖国家对南非的FDI仅占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4.8%。
3.4贸易立场存在分歧
金砖国家的贸易议题亦涉及如何更有效地融入现行的国际贸易机制。然而,成员国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对贸易问题的立场存在分歧。当前,金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和投资保护主义依然存在。金砖成员国间发起的反倾销调查、贸易救济调查以及设置投资壁垒的数量,远超过其对发达国家发起的数量。
4金砖国家贸易领域合作的前景
金砖成员国在经贸交往中存在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源于金砖经济体间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足。鉴于各国均拥有固有的传统贸易伙伴,且金砖国家间的历史交往水平亦存在差异,这种相对较低的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金砖国家在贸易增长与投资等关键领域持续深化政策协调与民间交流,改善了内部经济关系,促进了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通过不断加强内部贸易往来、推动贸易便利化、拓宽合作领域以及强化政策沟通与协调等有力举措,金砖国家有望进一步巩固并深化经济联系与合作关系。
第一,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互补性,加强金砖国家内部的贸易联系。金砖各国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优势和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拥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南非则在矿业和金融服务领域具有优势。扩员后的金砖十国将进一步加强这种互补性。通过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实施新的经贸合作战略,以充分挖掘金砖国家间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巨大潜力与空间,建立更为紧密的贸易伙伴关系。
第二,以标准化手段促进贸易探索,推动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以标准化手段促进贸易探索是推动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金砖国家需加强在标准化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研讨并制定与贸易便利化紧密相关的标准,促进标准之间的互认与协作。其次,金砖国家应构建一套统一的贸易便利化标准体系,通过确立共同的贸易便利化标准,简化贸易流程,减少贸易成本,从而有效提升贸易效率。金砖国家应联合研究并制定涵盖贸易法规、通关流程、检验检疫措施以及电子商务等多个方面的标准,以推动贸易便利化标准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最后,金砖国家还需强化新合作机制下的标准化融合与产业互联,以实现金砖国家间标准化的互联互通与贸易的便捷化。
第三,推进数字贸易发展,拓展“金砖+”合作范围。近年来,电商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贸易中新的发展点,金砖国家应拓宽各国之间的电商渠道,加强数字经济合作。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包括宽带互联网、物流配送系统等在内的网络基础设施,推动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其次,加强国家间的人才培养与合作,共同培养电商及数字贸易的专业人才,提高金砖国家的数字贸易竞争力。最后,加强各国的数字产品与技术交流,推动技术合作与创新,促进数字贸易的发展。以数字贸易发展为契机,金砖国家应积极邀请非金砖国家参与数字经济议题讨论,探索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合作方式与途径,形成数字经济发展合力,扩大“金砖+”合作范围。
第四,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形成统一的贸易立场。金砖国家应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形成统一的贸易立场,共同应对全球贸易挑战。在涉及国际贸易谈判的复杂议题中,金砖国家应坚定团结,维护自身核心利益与发展空间,持续发声以强化多边贸易体制及世贸组织的改革进程;坚决支持并强化以世贸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以积极的建设性姿态参与世贸组织的改革工作。同时,金砖国家还应加强在贸易规则制定、贸易争端解决等方面的合作,继续就重大国际经贸议题协调立场,推动国际贸易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参考文献
张晓涛,王淳.以自贸区为发展方向的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基于相互贸易关系视角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7(4):156-167.
EvenettJS,刘勇毅.金砖国家的贸易策略是时候反思了[J].WTO经济导刊,2015(9):84-85.
梁俊伟,代中强.金砖国家对华反倾销动因:事实与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6(1):60-70.
段淼,解锡舟.以标准化手段推动金砖国家贸易探索[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24(4):82-85.
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202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4:218-219.
PrinslooC.TangibleEconomicCooperationforSouthAfricaandtheBRICS:TakingStockandLookingForward[M]//ThePoliticalEconomyofIntra-BRICSCooperation:ChallengesandProspects.Cham:SpringerInternationalPublishing,2022:15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