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政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2025-01-13孙玉苹
基金项目: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科研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政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3XB-14;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基于乡村振兴的直播电商生态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课题编号:LJKMR20222233
摘 要: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长期以来,我国在实施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农村发展路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农产品直播电商逐渐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直播销售技能、熟悉网络销售和直播电商产业链的专业人才。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探索打造政府谋划、职业院校培养、企业用才的培优引才新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也为地方企业用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作为新兴专业,为培养高质量专业营销与直播人才,更需重视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不断深入落实校企合作模式。职业教育政校企联动育人是指政府部门、企业、职业院校三者之间通过多种类型的合作项目为载体和纽带,发挥各自优势,各尽所能,产生育人合力,形成三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动育人机制,对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校企合作主要形式及存在问题
1.校企合作主要形式
(1) 订单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是指学校(培养单位)与企业(用人单位)按照相关合作协议,利用双方资源共同参与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并最终由用人单位解决学生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下,学校根据电商企业或企业电商岗位的实际需求,定制化地培养学生,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这种模式有利于增强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人才来源。
(2) 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电商企业深度合作,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与以往的订单班、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的深度合作。
(3) 职教集团
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通过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可以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实训等活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4) 现代产业学院
现代产业学院是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同频共振发展的产物,是职业院校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或产业集群共建的新型协同育人平台,旨在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提供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通过产业学院,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商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提高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 产教融合共同体
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指学校、企业、行业等各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的紧密合作关系。产教融合共同体让产教融合型企业牵头,让电商企业深入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让职业教育真正围绕产业需要来办学,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职教集团等由职业院校牵头的产教融合形式相比,新组建的共同体更加注重由行业龙头企业把握产教融合的主导权,构建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生态圈。
2.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还不完善。
校企合作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合作机制尚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合作框架不清晰、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等方面。为了完善校企合作机制,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明确政策导向,建立稳定的合作框架并探索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
(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水平还不高。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校企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不足。很多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提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水平,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等,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 扶持保障措施的落实还不到位。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保障,然而目前的职业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存在“两张皮”的问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双方合作大多是自发行为,还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自觉整体行为。虽然校企合作倍受政府、院校、企业、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但至今仍没有完备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布局,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4)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能力不强
校企合作在落实过程中需要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的共同参与,无论是校内教师还是企业教师,都是需要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的校内教师往往缺乏网络营销和直播实践经验或行业背景,为了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能力,需要加强教师的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实践经历,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项目研发。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政校企合作模式基本框架
政校企合作模式是政府、学校与企业三方共同构建的一种深度合作模式,该模式的核心目标是借助资源整合、优势叠加、互利共生的原则,推进政校企优势资源深度融合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要素包括政府层面的主导与扶持、企业层面的积极参与、学校层面的教育教学以及各方资源的深度共享与优势互补,从而共同实现长远发展与利益最大化(见图1)。
1.政府主导与扶持
在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政校企合作模式中,政府应扮演主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负责制定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益,并对政策的执行进行监督,为校企合作深入落地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为校企合作提供资金支持,提升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主动性,降低合作成本,提高合作效率。
2.企业积极参与
电商企业作为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需求方,是政校企合作模式中的重要参与者。电商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直播电商市场需求,提出电商行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具体要求,并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实训计划。此外,企业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企业文化和行业特点,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学校教育教学
职业院校作为高质量技能人才的培养者,是政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主体,主要负责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育人是校企合作最重要的目的之一,职业院校应该从人才招录、培养方式、课程设计、学生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关注,加强人才培养。
4.资源共享与互补
在政校企合作模式中,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三者在合作过程中要充分强调资源共享与互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政校企合作是满足人才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通过拓展合作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搭建合作平台,探索有效合作机制,实现共建共赢共享。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服务,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和就业服务,政府则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促进双方的合作和发展。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构建路径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1.明确政校企合作育人目标,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人才振兴。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应明确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政府、企业和学校应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乡村实际,设置符合乡村发展需要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建立稳定的政校企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
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构建需要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企业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提供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渠道;学校则应发挥教学优势,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三方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是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企业可以为学生安排专业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实训,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解决乡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企业可以依托学校的科研优势,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政府可以引导和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5.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确保育人质量持续提升
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构建需要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学校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企业应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和工作能力,提供反馈意见和改进建议;政府则应对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其有效实施并持续改进。同时,三方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确保育人质量持续提升。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实施保障
1.完善顶层设计,发挥政策支持力度
完善顶层设计是高职产教融合政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基本保障。要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和力量,完善高职产教融合政校企协同育人顶层设计。同时,逐步完善各方的利益驱动制度体系、建设多元制度保障体系,从而使政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顺利建设和运行。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政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性和地位,同时政府还应设立专项资金,为校企合作提供经费支持。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贷款扶持等方式,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和职业院校提供经济支持。
2.加强主体建设,提升协同育人质量
高职产教融合政校企协同育人主体的特征是影响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建设的重要因素。学生是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建设的最终指向,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水平是企业选择是否参与合作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因此,学生需要努力提升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电商企业应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就业指导等环节,并为学生提供在校实训基地及实习就业岗位。职业院校应发挥学校的教学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效果
为确保高职产教融合政校企育人高度融合,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并积极联系本地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多教育资源。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应根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与本地政府共同分析县域品牌企业电商发展需求,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了解人才需求,加强培养质量监控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是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实施的关键环节。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应对企业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人才需求和学生质量反馈,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估。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有效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五、结语
综上,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政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加强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直播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未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政策不断完善,政校企合作模式将搭建更多元、高效的“政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供给、地方发展与院校建设的携手并进。
参考文献:
[1]肖妍,章君.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政校企联动育人模式构建[J].河北职业教育,2022(1):15-18.
[2]王爽,刘家英,王丽,等.职教集团背景下的高职高专“六位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6):45-46.
[3]赵永胜.破解现代学徒制开展困境的新思考[J].成人教育,2019(4):60-66.
[4]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J].财会学习,2023(21):3.
[5]孙睿.“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8):227-229.
[6]宣慧.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市场,2020(18):173-175.
[7]薛洋洋,丛俊华.五年制高职校企合作模式调研及分析——以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25):169-172.
[8]王磊.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1.
作者简介:孙玉苹(1984.03— ),女,汉族,天津人,硕士研究生,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