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5-01-01武梦琦
摘 要:“双碳”背景下,企业需要根据“双碳”目标调整其长期发展战略,将低碳发展纳入企业规划中,不断进行绿色创新,以适应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随着ESG标准时代的到来,研究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探索推动国内企业提高绿色创新绩效的途径,激励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促进企业更好地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改变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经济蓬勃发展。本文选取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的ESG表现对于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能够促进企业进行绿色创新;②企业的ESG表现通过增大研发投入和优化内部控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③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ESG表现与绿色创新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ESG;绿色创新;研发投入;内部控制;数字化转型
一、引言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即“双碳”目标。为助力“双碳”目标,企业必须减污降碳、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即创新、质优的绿色生产力,加快绿色转型。近几年,虽然节能环保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清洁能源利用率提高,绿色创新产品逐步增多,新产品和新业态蓬勃发展,但我国目前仍有不少高耗能低产出、创新研发投入不足的企业,尤其是部分传统工业企业在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绿色创新方面产出较少,企业绿色发展战略转型还存在较大约束。探究如何破解企业绿色创新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代理成本等困境,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意愿,进而提升绿色创新绩效,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关乎我国更快更好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2022年12月21日,中央企业 ESG 联盟成立并召开了中央企业ESG研讨会,推动中央企业切实践行 ESG 理念,促进中国特色ESG生态系统持续完善。2024年4月12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并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作为A股首个统一、标准、实用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披露标准,标志着中国ESG标准时代的到来。ESG 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等非财务信息,投资者可以更客观地看待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相对应地,ESG正日益成为考察企业有没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一个参考标准,企业的生产发展也会受到其影响。所以,研究企业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推动国内企业提高绿色创新绩效的途径,激励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促进企业更好地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改变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基于此,本文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企业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企业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探究分析。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企业ESG表现与绿色创新绩效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是相互依存的社会体系中的一部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是现代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即要将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企业的绿色创新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往往具有高风险,需要较多投入才能实现。而良好的ESG表现需要企业管理者增加与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任与联系,在生态环境、社会效益、职工福利等方面加大关注与投入,从而获取各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如激发员工绿色创新的积极性、获得政府及社会各界有关绿色创新在技术及资金方面的支持等,实现多赢。同时,企业出具的ESG报告对企业的非财务信息进行了大量披露,减少了企业与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树立负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向市场传递出积极的信号,以获取更多投资用于绿色创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最后,对于ESG表现的披露使得企业内部治理情况更加透明,实际上构成了各利益相关方对于企业管理层的隐性监督,降低代理成本,避免管理层为追求个人利益或短期业绩放弃对绿色创新技术的投入,阻碍绿色创新发展。综上,本文提出假设1:
H1:企业的ESG表现对于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2.企业ESG表现、研发投入与绿色创新绩效
任何创新性的活动都离不开人力、财力及技术的支持,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为绿色创新争取更大的研发投入。首先,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ESG理念是促进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工具,绿色金融是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ESG表现较好的企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也会与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关系,获得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资金、技术及政策支持。同时,ESG减少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外部可以获得更多企业绿色发展信息,吸引更多创新型人才加入,推动绿色创新水平和效率提高。此外,根据资源配置理论,企业为提高其价值,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在各项目间进行分配,实现“投入—产出”最优化。“双碳”背景下,我国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改变传统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ESG涵盖的各项指标和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企业为顺应市场,增强竞争力,更愿意加大对绿色创新的研发投入。综上,本文提出假设2:
H2:企业的ESG表现能够通过提高研发投入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
3.企业ESG表现、内部控制与绿色创新绩效
良好的ESG表现需要企业完善治理框架以及信息披露制度,基于ESG理念进行内部控制设计,将ESG评价内容融入内部控制审框架,促进企业将环境、社会和治理三大价值因素纳入日常经营管理流程中。通过开展内部控制,执行常态化的ESG管理监督,评价ESG管理活动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确保ESG目标通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得以落地,从而增强内部控制的能力和有效性。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内部环境方面,可以为绿色创新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包括制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创新型人才的引进,社会责任的承担,企业文化的构建与传播等;风险评估方面,有利于对绿色创新的研发及投资进行风险评估,包括研发过程管理,研发成果开发与保护,投资可行性研究,投资评估与决策控制等;控制活动方面,可以为绿色创新提供高效的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业务流程,合理分配预算,在绩效考评时设立相应指标等;在信息与沟通方面,促进非财务信息透明化,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跨部门跨主体合作,使员工感到尊重与信任等;在监督方面,及时发现绿色创新存在的缺陷并纠正,不断提高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综上,本文提出假设3:
H3:企业的ESG表现能够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
4.企业ESG表现、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绩效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一系列数字化技术来改变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模式、企业文化等,促进企业各方面的智能化发展,帮助企业实现流程再造、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企业思维方式的转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价值体系的优化,由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化为以客户为中心,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使得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有利于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使得企业有更充足的资金进行绿色创新,也有利于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所以,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能使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绩效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综上,本文提出假设4:
H4: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ESG表现与绿色创新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虑到数据的可靠性及可比性,剔除了ST、*ST企业、金融保险类企业及数据缺失较严重的企业,最终获得25292份观测值。文章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为Wind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等。
主要研究变量如下:
被解释变量:企业绿色创新绩效(GP)。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是指企业的创新类活动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借鉴已有研究,本文选取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总量(包括绿色发明专利、绿色实用新型专利)衡量绿色创新绩效,使用绿色专利申请总量加1取自然对数作为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测度指标。
解释变量:企业ESG表现(ESG)。目前国内的第三方ESG评级机构中,华证ESG评级根据国际ESG核心要义建立更具本土特色的评价体系,包括四级指标,超过三百个底层数据指标,且覆盖面较广。本文将华证ESG评级中“AAA-C”九档分别赋予“9-1”的得分(企业ESG表现越好得分越高)作为解释变量。
中介变量:研发投入(RD)和内部控制(IC)。使用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衡量研发投入,使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100衡量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
调节变量:数字化转型(DT)。参照吴非(2021)的做法,以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技术应用为特征词进行搜索、匹配和词频计数,以数字化词频总计衡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
控制变量:为控制研究个体之间的差异,选择企业规模(Size)、财务杠杆(FL)、资本密集度(Capital)、盈利能力(ROA)、托宾q(Tq)、成长性(Grow)、现金流水平(CF)作为控制变量,同时控制年份(Year)和行业(Industry)。
2.模型设定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以下模型:
GPit=ɑ0+ɑ1ESGit+∑ɑi Controlsit+∑Year+∑IND+εit(1)
RDit=β0+β1ESGit+∑βi Controlsit+∑Year+∑IND+εit(2-1)
GPit=γ0+γ1ESGit+γ2RD+∑γi Controlsit+∑Year+ ∑IND+εit(2-2)
ICit=δ0+δ1ESGit+∑δi Controlsit+∑Year+∑IND+εit(3-1)
GPit=η0+η1ESGit+η2IC+∑ηi Controlsit+∑Year+ ∑IND+εit(3-2)
GPit=θ0+θ1ESGit+θ2DTit+θ3ESGit×DTit+∑θi Controlsit+ ∑Year+∑IND+εit(4)
其中模型(1) 用来检验主效应回归,模型(2-1)、(2-2)用来检验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模型(3-1)、(3-2)用来检验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模型(4) 用来检验数字化转型的调节作用。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统计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被解释变量绿色创新绩效(GP)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7.062,标准差为0.923,说明A股各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和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解释变量ESG表现(ESG)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8.00,标准差为1.061,均值为4.172,说明A股各企业的ESG表现存在较大差异,仍有较多企业ESG表现较不理想。中介变量研发投入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07.720,均值为5.082,中位数为6.255,说明A股各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差异巨大,且多数公司的研发投入较低。选取的各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性差异。
2.相关性分析
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可以认为这些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问题。本文又进行了VIF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各变量的方差膨胀系数均小于2,可以认为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从相关系数来看,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与ESG表现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初步支持了假设H1。
3.主回归分析
表5列示了模型1的回归分析结果,第一列为不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第二列为加入控制变量但是没有加入年份和行业固定效应的回归结果,第三列为在第二列的基础上加入年份固定效应的回归结果,第四列为加入年份固定效应和行业固定效应后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四列的解释变量系数均显著且为正数,即在显著性为1%的情况下,企业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假设1成立。
4.中介效应
为检验假设2及假设3,探究企业ESG表现影响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使用分步法对研发投入和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并使用Bootstrap法进行进一步的间接效应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列2的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ESG表现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列3的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企业的研发投入可以显著提高绿色创新绩效,所以ESG表现可以通过促进研发投入进而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再对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进行Bootstrap间接效应检验,结果显示LLCI=0.004,ULCI=0.011,置信区间不包含0,间接效应显著。综上所述,研发投入在企业ESG表现与绿色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即企业的ESG表现能够通过提高研发投入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假设2成立。
列4的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ESG表现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列5的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显著提高绿色创新绩效,所以ESG表现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进而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再对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进行Bootstrap间接效应检验,结果显示LLCI=0.003,ULCI=0.007,置信区间不包含0,间接效应显著。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在企业ESG表现与绿色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即企业的ESG表现能够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假设3成立。
5.调节效应
表7列示了数字化转型在ESG表现与绿色创新绩效间起调节作用的检验结果,结果显示企业ESG与数字化转型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数字化转型在ESG表现与绿色创新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能使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绩效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综上,假设4成立。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为实现“双碳”目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绿色转型,企业必须着手提高绿色创新能力。本文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①企业的ESG表现对于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提高企业声誉,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获取利益相关方更多的信任与支持,从而提高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活动的意愿和能力。②研发投入在企业ESG表现与绿色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良好ESG表现能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研发投入,缓解资金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绿色创新绩效。③内部控制在企业ESG表现与绿色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企业想要提高ESG评分,就必须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而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方面为绿色创新提供保障。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ESG表现与绿色创新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能使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绩效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
上述结论带来的启示如下:对于政府而言,一是可以通过加强对企业ESG报告的监管进一步规范企业的ESG披露,推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ESG评级体系和评价标准。二是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措施,激励企业在ESG方面做出改进。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技术、知识等支持,帮助企业提升ESG管理能力。三是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支持ESG投资,促进绿色、低碳和可持续项目的发展,帮助企业不断进行绿色创新。对于企业而言:一是主动制定ESG强化战略,企业应培养具有ESG意识的领导者,从而促进资源投入,并通过实施积极的环境战略来提高绿色创新绩效。二是加大绿色创新的研发投入,包括清洁能源、节能技术、废物减量和回收利用等方面,如改进生产过程,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绿色创新绩效。三是基于ESG视角调整内部控制,企业应评估并优化组织结构,促进环境领导力与主动环境战略之间的正向关系,以支持绿色创新活动的实施。同时,培养一种绿色文化,鼓励员工参与绿色创新活动,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并建立绿色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定期评估绿色创新活动的效果,并据此调整策略。四是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制定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建立数字化人才队伍,积极参与和融入更广泛的数字化生态系统,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进行协作和共享,以更好地发挥ESG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井林,阳镇,陈劲.ESG表现如何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J/OL].管理工程学报,[2024-01-04].
[2]明均仁,奉雅娴,徐张洋,等.ESG表现与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影响机制与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23(24):28-32.
[3]龙子午,张晓菲.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方金融,2023(09):56-70.
[4]孟猛猛,谈湘雨,刘思蕊,等.企业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2023,42(07):13-24.
[5]项东,魏荣建.ESG信息披露、媒体关注与企业绿色创新[J].武汉金融,2022(09):61-71.
[6]林炳洪,李秉祥.ESG责任履行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资源获取与资源配置的视角[J].软科学, 2024(01):61-66.
[7]Bax Karoline,Sahin Özge,Czado Claudia,et al.ESG,risk,and(tail)dependenc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20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