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经济环境的企业财务内控问题和对策
2024-12-31温肖肖
[摘 要]新经济环境下,制造型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内控的重视,通过优化财务内控促进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只有不断优化财务内控,制造型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结合当前新经济环境,分析了财务内控对制造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财务内控体系的完善和财务信息沟通应用以及监管体系构建等方面出发,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经济环境;企业;财务内控;问题;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21.010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21-0038-04
0" " "引 言
财务内控指的是以企业达到财务预期目标为出发点,企业内的各级财务管理者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采用合理的方式和计划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1]。在当前新经济环境下,制造型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促进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加强财务内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财务内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合理配置资金,提升抵御和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面对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业务量的不断提升,对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1" nbsp;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内控的重要性
财务内控对制造型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财务内控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以保持竞争优势。通过加强财务内控,制造型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防范财务风险,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其次,优化财务内控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在当前环境下,各种风险因素不断增加,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更加复杂。财务内控的优化可以增强企业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和稳定,从而降低企业因风险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4]。此外,优化财务内控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制造型企业也需要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财务内控,企业可以更好地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 " "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内控体系不完善
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目前部分制造型企业尚未构建出完善的内控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在部分制造型企业中,由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决策权力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决策的主观性过高。这种情况容易导致企业面临风险,缺乏对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管,使得财务部门存在相对的独立性[5]。部分财务工作者借着职务之便出现挪用公款、侵吞财产等行为,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一些企业的财务内控体系未能覆盖到企业所有的部门和人员,缺乏对经济活动的辅助作用。各部门没有明确的财务内控目标,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不利于制造型企业的正常运行。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也难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2" "财务信息沟通应用不到位
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重大决策成为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部分制造型企业在进行各项重大决策时,并未充分重视财务部门的作用,这导致了决策的失误和偏差。这种忽视财务部门的现象,无疑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财务部门是企业的重要部门之一,其职责涵盖了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核算、监督以及提供决策支持[6]。有效的财务信息能够使财务部门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从而为其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财务部门也可以通过提供准确的数据,帮助其他部门了解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信息沟通不畅往往成为企业决策失误的诱因。如果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在信息交流上出现障碍,就会导致双方无法准确掌握彼此的情况,从而形成较大的损失。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还会制约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信息沟通、消除信息壁垒是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2.3" "财务监管工作不到位
目前许多制造型企业并未建立内控评价监督体系,内部审计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缺乏独立性、受业务部门影响、管理层约束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审计的范围和效果,进而影响到财务内控的建设[7]。内部审计本应作为内控的再控制,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内部审计往往受到业务部门的影响,导致其监督力度降低,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约束也限制了审计的范围和效果,管理层往往出于各种原因,对内部审计施加压力,导致审计范围受限,无法在第三方立场上合理、客观地评价和监督企业财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此外,由于内部审计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企业的财务内控建设也受到了影响。内控评价监督体系的缺失使得企业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2.4" "风险防范能力偏弱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造型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往往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实力。然而,这些企业在财务风险内控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导致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应变能力较低。特别是在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企业无法精确预测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这给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的缺陷[8]。首先,财务风险控制不足是制造型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者风险评估系统不够完善,导致财务风险预测能力低下。在进行财务内控建设时,没有明确统一的财务目标,使得对相关风险的控制不够及时。其次,企业在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对自身财务状况的调整和优化。这可能导致企业在面临财务风险时,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风险。
3" " "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优化对策
3.1" "构建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
制造型企业应建立全面的财务内控体系,覆盖企业所有部门和人员。在制度制定方面,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确保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有效性。在执行方面,应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目标,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首先,要构建专门的财务内控小组。这个小组需要由专业性比较强、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负责。这些成员应具备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评估。小组应该制订明确的财务内控体系建设方案以及实施计划,以确保财务内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应该将财务内控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员工,加强员工对财务内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其次,加强对财务内控制度的完善。财务内控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石,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应该加强对财务内控方法的合理应用,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部门负责人的指定和明确。部门负责人应该具备较高的财务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带领团队高效地完成财务内控工作。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部门负责人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3.2" "高效进行财务信息沟通应用
在制造型企业中,财务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制造型企业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顺畅的财务信息沟通体系,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协作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这样的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财务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制度的保障,还需要管理层和员工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全体员工都认识到财务信息沟通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实现财务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协作。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财务信息沟通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企业内部财务信息沟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首先,建立上下级信息沟通体系可以帮助上级管理层及时了解基层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进展。同时,基层员工也可以向上级管理层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管理层及时调整策略,解决问题。其次,高层和基层之间的沟通也是财务信息沟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管理者需要了解基层生产、销售、库存等实际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基层员工也需要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此外,企业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也是财务信息沟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要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生产情况、库存情况、价格变动等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采购决策。同时,供应商也需要了解企业的生产需求和采购计划,以便更好地配合企业完成生产任务。
3.3" "加强监管体系构建
监管和内控评价监督体系的建立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对于许多制造型企业来说,存在的问题确实需要得到解决。企业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和合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内控重要性的认识,并减少在业务活动中违反内控规定的情况。管理层应尊重并支持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不应过度干预或限制其工作。管理层应确保审计部门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全面评估企业的财务和生产经营活动。此外,审计部门应具有独立的第三方立场,以客观地评价和监督企业活动。同时,审计部门应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保持密切沟通,以获得必要的支持和理解。内部审计的结果应向管理层和董事会报告,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管理层应针对这些建议采取行动,并及时向董事会反馈整改情况。企业应定期审计和评估内控体系的有效性,以确保其持续符合监管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在必要时,企业可以聘请独立的外部审计机构来协助评估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并提供专业建议。
3.4" "加强风险防范能力
为了更好地应对财务风险,制造型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控制以及应对的能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各种挑战。通过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明确财务目标,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完善的评估系统,以及建立灵活的应变机制,制造型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潜在风险,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完善风险评估系统,提高财务风险预测能力。这需要企业重视财务风险的管理,培养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才,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其次,明确统一的财务目标,将财务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整体战略中。企业应明确财务目标与业务目标之间的关系,确保财务风险管理能够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另外,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定期对财务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积极地建立灵活的应变机制,以便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迅速调整策略,降低财务风险。企业应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和财务策略。
4" " "总 结
综上所述,优化财务内控对制造型企业的意义重大。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造型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财务内控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制造型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财务内控体系的完善和财务信息沟通应用以及监管体系构建等,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内控水平,切实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汤玉萍. 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内控的有效性提升策略[J]. 中国市场,2023(16):169-172.
[2]孙卉. 新时期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及财务风险规避研究[J]. 财经界,2023(8):150-152.
[3]徐微微. 会展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1):165-167.
[4]杨力坚. 财务视角下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路径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11):151-153.
[5]王云枫. 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内控管理改进策略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1):107-109.
[6]岳秀焕. 企业加强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建设的路径分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10):128-130.
[7]李晓晶. 国有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信息化建设与风险防范研究[J]. 财会学习,2023(2):161-163.
[8]李晓娇. 论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建设[J]. 现代经济信息,2023,38(29):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