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赋能文旅融合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4-12-31申晓静
摘要: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旅游过程中不再局限于欣赏美景,而是更加关注旅游区域的历史、文化、风俗、价值观等,在旅游消费需求升级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文旅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旅融合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文旅融合人才培养问题,本文在分析大数据技术如何赋能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才培养的意义,结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以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促进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大数据;文旅融合;培养
DOI:10.12433/zgkjtz.20242651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高度重视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旅游业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行业之一,不同地区都在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传统的旅游模式在发展中逐步进入瓶颈期,各类旅游产品同质化内卷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迫使旅游产品积极转型与升级。文旅融合能够将文化资源与旅游产品有效融合,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1]。文旅融合发展依赖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人才的培养路径对指导文旅融合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为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从而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一、大数据技术如何赋能文旅融合人才培养
(一)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文旅融合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因而,文旅融合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旅融合过程中除了旅游产业,还需要融入更多的文化内容,对此,在文旅融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人才不仅要懂旅游知识,而且也要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在具备知识的同时,还要满足相关技能要求,以更好地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比如,文旅融合人才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情况,能够宣传讲解与旅游产品相关的文化特色,让游客有较好地体验,同时获取文化知识[2]。同时,人才还需要掌握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短视频平台、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具体应用,以实现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让旅游与文化有更多的融合方式。
(二)大数据技术赋能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的优势
大数据技术指的是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从海量数据中找出有直接应用价值以及潜在应用价值的数据。一是文旅融合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期间,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分析国内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及其市场需求,进而以需求为导向完善人才的培养。
二是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文旅融合人才进行精准分类,综合不同人才的个人履历、工作经验、工作中取得的成就、获得的荣誉、相关培训情况等,综合性地完成不同文旅融合人才分类,根据具体情况以及文旅融合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差异性、针对性的人才培养[3]。
三是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文旅融合人才知识与能力提升平台,定期对不同文旅融合人才综合评估,依据人才培训需求完成多方面的知识培训与能力提升,比如文旅融合理念、文旅融合技能、文旅融合课程、人才的职业道德素质等,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四是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人才选择不同的培养策略,依靠大数据技术提供大量的文旅融合数据资源,更好地指导人才培养中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促进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效果,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二、大数据技术赋能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提升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效率
一是在文旅融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可系统性、准确地分析市场发展需求,并能够依托丰富的文旅融合案例资源,进而指导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效率。二是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明确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从文旅融合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优化,使其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三是在人才培养中依托大数据,能够及时对人才培养效果作出评价,对人才培养考核情况予以反馈,实现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促进培养效率的提升。
(二)提供更高质量的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服务
人才培养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效果,进而对文旅融合的发展产生影响,依靠大数据技术,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文旅融合人才服务。一是人才培养效果同服务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促进文旅融合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提升,使其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二是大数据技术赋能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服务,能够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让人才培养过程更加高效、精准。
(三)推动文旅融合人才培养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转型与调整,文旅融合成为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大数据技术赋能,可推动人才培养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大数据技术可为人才培养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数据支持,依靠更多最新的数据信息,指导人才培养决策,科学地完成资源配置与优化,保证相关资源能够投入人才培养过程中,为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培养效果以及人才培养行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大数据技术赋能文旅融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在人才培养中纳入大数据的观念认识不清
其一,部分人员对大数据缺乏认识,不清楚在文旅融合人才培养中使用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也不知道在应用中有哪些优势。其二,部分人员尽管对大数据技术有一定的认识,但不知道如何将其与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相结合,何如完成文旅融合中人才培养需求的分析以及大数据技术应如何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其三,部分人员不知道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测以及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
(二)政府、院校、企业数据衔接不足
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政府、院校、企业共同参与并做好协调工作。但是,当前政府、院校、企业数据衔接不足。一方面,政府、院校、企业虽然会在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但应用平台、系统平台功能、数据标准等存在明显的不统一,造成不同各项数据无法有效衔接;另一方面,政府、院校、企业之间独立运作,没有统一且基于大数据的沟通协调平台,影响了不同部门之间在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方面的沟通与协调,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对实际培养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文旅融合人才培养融入大数据有待创新
部分地区在文旅融合人才培养中能够重视并融入大数据技术,但融入方式有待创新。一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应用仅流于表面,未能进行文旅融合人才培养分类,致使人才培养出现精准化不足;另一方面,未能有效利用大数据挖掘并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途径,在大数据技术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创新方面的应用存在不足[4]。
(四)在文旅融合人才培养中纳入大数据技术推行不力
一方面,文旅融合过程中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大数据技术存在脱节的问题,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未能有效考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及需求,造成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与大数据技术脱节;另一方面,缺少专业的数据分析技术手段以及技术人员,未掌握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要点,未能从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对人才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
(五)在文旅融合人才培养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的绩效考核相对不足
一方面,现有的绩效考核依然侧重于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未能考虑大数据技术对人才培养绩效考核提出的新要求,导致现有的绩效考核与新要求之间存在出入;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绩效考核中未能重视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比如,现有的人才培养绩效考核效率低下,绩效考核结果的数据应用不足,这些均与未重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绩效考核有关。
四、大数据技术赋能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的路径和对策
(一)深化对大数据技术赋能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的认识
文旅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深化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一方面,需要加大大数据技术及其赋能人才培养等相关知识的教育。比如,通过大数据技术技术精准描绘文旅融合中的人才需求,通过对大量文旅行业相关数据的挖掘,优化文旅融合的课程设置,完成不同人员的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规划、合理分配文旅融合资源等;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更多人知晓文旅融合发展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比如,应用大数据技术可快速了解旅游业的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同比增长93.3%。国内旅游收入(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次37.58亿,同比增长94.9%;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次11.33亿,同比增长88.5%。城镇居民旅游消费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47.5%,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85%;农村居民出游消费0.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4%,占旅游总收入的15%,这些数据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旅游业发展形势。
(二)重视政府、院校、企业数据衔接赋能文旅融合人才培养
文旅融合人才培养应用大数据技术期间,需要加强多个部门间的协作。一方面,政府、院校、企业等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围绕文旅融合人才培养制定出阶段性、合理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文旅融合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政府、院校、企业应建立统一的大数据标准,保证大数据技术应用平台、系统平台功能、数据标准等具有标准化与统一性,以实现各主体在文旅融合人才培养中数据的共享与应用,全面指导人才的培养[5]。
(三)积极创新大数据技术赋能人才培训
在人才培养应用大数据技术期间,还需要对培训模式予以创新。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文旅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平台,结合对不同类型文旅融合人才的综合评估,依据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训,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比如,通过对招聘网站中文旅融合人才招聘数据的分析,发现对具备数字化营销技能的人才需求增长了23.60%;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营造智慧化的人才培养与实践环境,通过3D游戏、电脑动画等可开发出虚拟文旅融合发展环境,通过将培训内容与相应的虚拟技术相结合,依靠增强现实技术、智能导师等,可实现多种情境化、多种场景下的文旅融合模拟,帮助人才在模拟环境中运用知识与能力去解决问题,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积极推进在文旅融合人才培养中纳入相关制度
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期间,需要从制度方面进行详细的准则和规范,以保证大数据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同时,在制度中明确大数据与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契合点等,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和价值。
(五)在文旅融合人才培养中落实绩效考核工作
文旅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需完善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保证绩效考核指标与考核内容中有与大数据技术应用考核相关的内容。此外,应重视大数据技术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对绩效考核结果加以分析与应用,以更好地反馈人才培养情况,为后续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五、案例分析
资料显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非常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旅游大数据为基础,并与山东文旅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现代学徒制培养协议,实现旅游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联合人才培养,在探索中形成了“四方协同、五位一体、六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依靠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不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通过连续性跟踪不同学生的就业情况、职业发展路径、薪资增长情况,评估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通过连续五年的跟踪与数据分析,发现35.62%的毕业生在文旅融合领域实现了职业晋升,平均薪资增长率为12.80%。41.38%的毕业生在工作五年后离开了文旅行业,表明在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期间需重视人才的职业归属感、职业成就感、职业忠诚度等的培养。
六、结语
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赋能文旅融合人才培养,为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提供新的路径,在实际应用中,专业人员需掌握大数据的技术特点与应用优势,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指导文旅融合人才培养,为人才培养提供新模式。当然,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使用的技术方法较多,如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通过将大数据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可以更好地通过技术融合提高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效果,促进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晓丽.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西部旅游,2023(24):81-83.
[2]曹步霄.文旅融合视阈下旅游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路径[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9):82-84.
[3]白松科.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23(13):41-42.
[4]胡馨玥.文旅融合背景下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安顺学院学报,2023,25(2):36-40.
[5]贺芝芝.文旅融合背景下烹饪专业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食品工业,2023(7):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