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经济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思考
2024-12-31程传贺冯雨晴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工商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文章从新经济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价值出发,分析了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原则,探讨了提升工商管理水平的策略,以适应新经济背景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工商管理
DOI:10.12433/zgkjtz.20242634
新经济背景下,以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显著特征,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竞争格局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重塑。企业工商管理作为其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键纽带,其战略地位愈发重要,提升工商管理水平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高效、灵活的工商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迅速适应市场变化,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同时,工商管理的优化升级还能促进内部管理的改善,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面对新经济背景下的挑战,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引入先进技术,优化管理流程,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开放合作生态,提升工商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
一、新经济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价值
(一)有助于企业高效应对市场变化
目前,市场变化日新月异,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工商管理作为连接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桥梁,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响应速度。通过提升工商管理水平,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战略和策略,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1]。
(二)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优化升级
工商管理涉及企业的战略规划、组织架构、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是内部管理的核心。通过提升工商管理水平,企业可以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整体竞争力。
(三)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企业需要具备数字化思维、创新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管理人才。通过提升工商管理水平,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积极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还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2]。
(四)有助于构建开放、合作的生态体系
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跨界融合成为趋势。通过提升工商管理水平,企业可以更加积极地寻求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拓展业务范围、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还能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源泉。
(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而是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竞争。通过不断提升工商管理水平,企业可以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灵活的管理体系,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还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经济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原则
(一)创新驱动原则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原则,不断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企业应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的管理思路,支持创新项目的实施,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企业还应关注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积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推动工商管理模式的变革[3]。
(二)系统优化原则
企业工商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战略规划、组织架构、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在提升工商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应坚持系统优化的原则,注重整体规划和协同推进。企业应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识别其中的问题和瓶颈,制定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以人为本”原则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提升工商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才的培养、激励和发展。
(四)持续改进原则
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在提升工商管理水平过程中,应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和评估体系,识别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和计划。同时,企业还应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共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4]。
三、新经济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创新管理理念,引领企业变革
1.树立数字化管理思维
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应树立数字化管理思维,将数字技术融入工商管理的全过程。首先,企业需要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应用。通过大数据技术,企业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应注重培养员工的数字化素养,提高全员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这包括组织定期的数字化培训、鼓励员工参与数字化项目等。
2.推行精益化管理
精益化管理强调对细节的把控和优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企业应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如流程优化、成本控制、质量改进等,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了实现精益化管理,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标准,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同时,企业还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寻求管理上的突破和创新。
3.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为了有效应对风险,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对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等各类风险的应对能力。其次,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再次,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风险因素。最后,应加强风险监控和应对措施的制定,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降低损失[5]。
(二)强化技术应用,提升管理效能
1.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决策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为了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企业应建立大数据平台,收集、分析和挖掘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海量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和风险因素,及时调整战略和策略。同时,企业还应注重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2.应用云计算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云计算技术具有高效、灵活、可扩展等优点,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借助云计算技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通过应用云计算平台,企业可以实时掌握各部门的运营情况,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3.引入人工智能提升智能化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企业应积极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如智能客服、智能仓储、智能生产等,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应用智能化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干预和失误。同时,企业还应注重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这包括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引进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等。
(三)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1.简化审批流程
繁琐的审批流程不仅降低了管理效率,还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了简化审批流程,企业需要重新梳理和优化现有的审批流程,去除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企业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决策速度。同时,企业还应建立电子审批系统,实现审批流程的线上化和自动化处理。
2.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
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需要建立定期的部门间会议制度,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畅通。同时,企业还应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鼓励各部门间的合作和协作,促使企业形成合力,提高整体的运营效率。
3.推行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推行标准化管理,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通过标准化管理,企业可以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企业还应注重标准化管理的持续改进和优化,确保管理制度和流程标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四)引进高素质人才,支撑企业发展
1.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包括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等。通过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可以提升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和管理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引进高素质人才
为了快速提升工商管理水平,企业还应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这包括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猎头服务等方式吸引具备数字化技能和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加入。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积极性。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企业可以迅速提升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3.注重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了注重团队建设,企业需要通过组织定期的团建活动、团队培训等方式,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企业还应鼓励员工间的交流和合作,建立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提升员工间的协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五)构建开放合作生态,实现共赢发展
1.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
企业要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企业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拓宽销售渠道,提升整体竞争力。为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企业需要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和信任机制,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2.开展跨界合作
跨界合作是企业拓展新业务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开展跨界合作,企业需要积极寻求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企业的合作机会。通过跨界合作,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产品、新市场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跨界合作还可以帮助企业拓展业务范围、提高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为了开展跨界合作,企业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勇于尝试新的合作模式和业务领域。
3.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企业应积极了解国际市场的动态和趋势,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经验。同时,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研发项目、市场拓展等活动。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企业还应注重国际市场的法律法规、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学习和了解,确保其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的合规性和适应性。
四、结语
总之,新经济背景下,提升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创新管理理念、强化技术应用、优化管理流程、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开放合作生态等策略,企业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工商管理水平,实现长远发展。未来,企业应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管理策略,以保持其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甘晓毅.国有企业工商管理的职能体现和优化路径探究.商业2.0,2024(19):33-35.
[2]陈林;亓孟雅.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工商管理的创新策略.中国中小企业,2024(07):45-47.
[3]胡月琦.浅谈工商管理培训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意义与对策[J].纳税,2019(17):35-37.
[4]贾佳.新经济环境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对策.商场现代化,2023(08):110-113.
[5]王华.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对策.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0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