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研究
2024-12-31郑万森
摘要:乡镇单位工作内容较多,会计是其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乡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能够了解单位内部的财务情况,为乡镇单位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但目前,一些乡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中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相关人员有必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基于此,本文以乡镇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意义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乡镇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现状,并提出具体的精细化管理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乡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乡镇;会计;精细化管理;策略
DOI:10.12433/zgkjtz.20242616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乡镇单位来说,应将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内容,促进基层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效率和财务资金使用效率。但是,目前乡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问题较多,如会计核算工作落实不到位、会计监督力度不足、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升等[1]。为解决这些问题,应着力提高乡镇会计基础工作的精细化程度。
一、乡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乡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较为系统,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看,该项管理工作的意义显著:一是有助于财务会计核算效率的提升。在开展会计基础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工作的规范化及科学化程度,使资金乱用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减少资金浪费,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乡镇财务工作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二是有助于提升财务资金的使用效果。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精细化制度的支持,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可使乡镇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提升工作人员的沟通效率,加强各部门及人员间的合作,有效改善财务资金的使用环境,提升财务资金的使用效果,规避乡镇单位的财务风险[2]。
三是有助于财政监管水平的提升。会计基础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各项管理内容、细节均有明确要求,比如,需针对乡镇财政工作各环节加强监督管理,使单位资金安全得到有效保证,体现财政工作的公正性及透明度,提升公众对乡镇单位的信任程度。
二、乡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内容繁多,从目前来看,此项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会计核算工作落实不到位
会计基础工作需将会计核算作为一项重点内容。但从现状来看,存在会计核算落实不到位的情况[3-4]。究其原因,一方面,单位的核算制度不够完善,未能按照相关规定,科目设置不够科学;另一方面,票据缺乏规范性,票据管理不当,票据保存、使用权责不明,交回记录缺少,难以做到及时核销,进而会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及严谨性。由此可见,完善制度、做好会计核算细节工作至关重要。
(二)会计监督力度不足
考虑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需设置相应的监督职能岗位,根据会计法则、国家相关规定,对乡镇单位的会计行为进行监督。但目前,存在会计监督力度不足的情况,比如,内控制度不完善,与会计监督实际情况不符,缺乏有效的指导、约束作用,影响会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在监督机制弱化的情况下,难以提高工作的管理质量和成效。
(三)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对于乡镇单位来说,在会计基础工作开展期间,也需树立信息化意识,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5-6]。目前,乡镇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源投入不足,难以引进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难以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此外,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从而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致使信息化建设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四)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待提升
会计基础工作需发挥会计人员的职能作用,使其能够完全胜任。但目前,一些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水平尚有待提高。其一,会计人员自主学习意识不够高,缺乏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思维,未能做好会计核算的细节工作,在账簿设置、科目设置、记账、对账等环节不够规范科学的情况下,容易引发财务问题。其二,单位未能针对在岗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导致其理论知识、实践技术能力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影响工作的质量成效[7]。其三,单位未能定期引进会计岗位专业人才,使会计基础工作流于形式,内部控制弱化,影响了财务管理效果,阻碍了乡镇单位的发展。
三、乡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为解决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需采取有效的精细化管理策略。具体如下:
(一)做好会计核算细节工作
在开展精细化管理期间,为把控会计核算细节,有必要以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要求为依据,发挥财政部门的职能作用,构建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的职能予以明确,对单位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与此同时,持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乡镇资金支付行为加以规范,确保各项资金使用、支付均得到合理、科学的监管,尽量减少复杂的资金拨付情况发生。
在规范资金支付制度的基础上,乡镇单位需将资金财务存放于国库,以保证资金账务存放的规范性及安全性。对于支付方式,会计人员需执行“先预算、后支付”的工作原则,通过授权字符的实施,确保单位各项资金支付的合规性,有效规避资金支付风险[8]。除此之外,需及时对往来款项进行清理,确保会计核算质量得以提升。会计人员需以规范、诚信为基本原则,仔细核算往来款项,即仔细分析陈年挂账,及时梳理往来资金的流通情况,准确预计收回日期及数目。同时,规范财务报表编制,以会计准则及财务报表格式为依据,对财务报表进行定期编制,如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规范对外披露及汇报财务情况的工作任务。固定资产作为主要的资源,在核算过程中,需仔细核算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折旧及处置,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将其真实价值反映出来,保证乡镇单位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及可参考性。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监督
要想做好乡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在实行精细化管理期间,需从多方面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监督。
一方面,乡镇单位需适当扩展监督范围,将会计制度实施过程公开化、民主化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确保财务工作行为规范、标准。其间,有必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外部控制管理体系,加强财务管理及资金管理控制,细分会计、出纳,有效发挥会计监督作用,避免违法乱纪行为。
另一方面,在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内控监督、评价环节,有必要发挥乡镇纪工委的职能作用,做好不定期审查工作,对各部门内控执行情况展开量化分析,将考核结果列入最终评优项目。通过内部监督,了解事前、事后督查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在造价、预算等方面存在问题,需及时改进,确保建设项目规范、有效实施。此外,在外部监督执行过程中,需发挥外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作用,通过不定期抽查,保证会计工作的合规性及准确性。当然,对于监督中查出的问题,需构建完善的问题台账,对问题的性质、发生原因、相关责任人、整改建议或意见等进行详细记录,明确整改时限及责任人,使财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面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监督的质量成效。
(三)引进现代化科学技术及系统,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网络信息时代,各行各业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乡镇单位会计工作也不例外。为提高乡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水平,满足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应积极引进现代化科学技术及系统。
其一,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平台。以单位的需求为依据,投入充足的资金,购买、引进所需的会计软件,确保软件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注意的是,与会计工作相适应的财务软件,通常具备财务处理及数据管理功能,财务优化处理期间,需针对财务数据进行详细处理,初始化设置凭证,确保财务项目得到全面、有效的管理。处理好的财务数据需汇总分析,纳入财务监督模块,并上传至服务器存储及备份。同时,构建完善的会计数据库,储存会计工作产生的财务数据,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及高效查询的目标。
其二,为保证会计数据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预防控制数据泄露及丢失,需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即针对会计信息化平台进行全面、安全评估,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由相关人员及时整改。与此同时,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通过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的设置,使会计数据的传输及存储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同时,定期将财务会计信息数据备份,确保意外情况发生时可以及时恢复数据,保证业务开展的通畅性及安全性。
其三,注重信息系统融合、资源共享。乡镇单位需和上级单位之间构建良好的信息对接系统,实现财务信息数据的上传下达、资源共享。同时,业务系统有必要与会计信息平台深度融合,使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能够实时同步、互通,从而全面提高单位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四)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
乡镇单位会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会计人员岗位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至关重要。结合实践来看,主要策略如下:
第一,加强培训教育,落实轮岗制度。定期组织在岗人员参与业务能力及知识培训。比如,结合岗位、职能进行会计准则、财务软件操作、税务政策等相关内容的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鼓励在岗人员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活动,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会计理论及实践经验,结合乡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要求,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成效。此外,可以在单位内部实施轮岗制,通过定期轮岗,确保会计人员掌握不同岗位的业务流程及要求,满足乡镇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第二,严格落实激励机制及晋升机制。为发挥会计人员的职能作用,需在加强培训教育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激励机制及晋升机制[9-10]。在激励机制方面,应根据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科学的奖励机制,针对表现优异的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奖励,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对表现怠慢、存在失误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处,规范其工作行为。在晋升机制方面,应定期考核,包括职业道德考核、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等,结合考核结果,为会计人员提供晋升机会,以此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镇单位会计工作开展精细化管理,可以提升财务会计的核算效率和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但目前,乡镇单位会计工作的问题较多,需做好各项精细化管理工作,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监督以及信息化建设,通过培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会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质量及成效,为乡镇单位的稳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彩娟.浅谈乡镇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经济管理文摘,2021(21):158+161.
[2]王静.如何推进乡镇会计基础工作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4):86-87.
[3]王燕利.乡镇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9):160-161.
[4]魏庆祥.推动乡镇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2019(32):130-131.
[5]金娟芬.提高乡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207+257.
[6]贺可斌.推进乡镇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分析[J].财会学习,2019(01):85-86.
[7]刘玉明.推进乡镇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分析[J].中国民商,2019(9):239.
[8]贾祝波.关于推进乡镇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35):123+125.
[9]刘芳.如何推进乡镇会计基础工作的精细化管理[J].理财周刊,2021(9):94.
[10]逯金红.试论如何提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会计精细化管理水平[J].中国总会计师,2020(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