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智能化课程构建及教学设计
2024-12-31鲁芳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智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XJK19CJG002)。
摘要:随着“大智移物云区”等新技术快速迭代,会计向智能化发展日趋明朗,构建会计智能化课程成为会计专业发展建设的重要议题。先为会计智能化“正名”,再基于CDIO教育理念,从“构想、设计、实现和运行”4个环节构建会计智能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以期丰富会计智能化课程。
关键词:会计智能化;教学设计;课程内容
0" 引言
2017年,以“小勤人”为代表的财务机器人问世,意味着会计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而近几年“大智移物云区”等新技术快速迭代,会计向智能化发展日趋明朗,会计智能化成为会计专业体系中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方向。关于如何培养智能化会计人才也成了会计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很多高校设置了智能会计或智能财务方向的专业[1]。对于智能化会计人才培养,学者提出制定“技术+会计+管理+情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2]、构建学科交叉会计课程体系、新增智能会计方向相关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等观点。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核心,新增智能化会计相关课程非常必要。
我国在实施会计智能化之前,先后历经了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两个阶段。会计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在这两个阶段分别开设了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两门课程,作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而随着会计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会计专业是否也应该开设一门会计智能化课程?目前,对于开设会计智能化这门课程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只有南京审计大学开设了一门比接近的课程——会计智能化基础,其他高校多以会计智能方向课程群或财务智能方向课程群的方式呈现。很明显,会计智能化“未来已来”,但是会计智能化课程建设似乎没有获得更多关注。
对此,本文将回应两个问题:第一,如何为会计智能化这门课程“正名”;第二,如何构想会计智能化课程教学相关事宜。
1" 会计智能化课程的“正名”
随着“大智移物云区”等新技术的发展,关于会计智能化的研究,2016年至今一直保持较高的热度。学界对于会计智能化有很多说法,包括区块链会计、大数据会计、智能会计、智能财务、智慧财务等,因而出现了以“智能会计”为名的诸多教程。相关课程到底是以“智能会计”命名合适,还是以“会计智能化”命名合适?有学者提出应该以“会计智能化”命名,因为新技术只是改变会计的“形”,没有改变会计的“魂”[3]。从新技术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可以看出:大数据技术使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从单一结构化财务数据扩展到多维的非结构化数据,提升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以“虚拟化运算存储空间”为特征的云计算驱动财务流程再造,确保了会计信息供应过程的经济性;区块链技术嵌入会计信息系统,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其以“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遏制会计舞弊动机,以“分布式”账簿保证会计信息不可篡改,以“时间戳”属性提升会计记录可追溯性,已成为企业防止数据泄露、避免会计舞弊、维护财务安全的重要工具;人工智能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4]。
总的来说,新技术从底层数据基础角度改变了现有会计信息会计数据边界,使会计算力持续升级,进而大幅提升会计算法的执行效率和稳定程度;同时,会计数据的颗粒度也会越来越细,进而促使会计数据服务走向精细、实时、智能。在信息技术驱动下,会计发展模式将不断创新,会计职能将持续拓展,会计人的职业发展也必将实现转型升级,但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本质没有改变。因此,以“会计智能化”作为课程名称是非常合时宜的,凸显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
2" 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会计智能化课程教学设计
2.1" 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会计智能化课程的契合性
会计智能化是会计信息系统质的飞跃。会计电算化只借助计算机实现了手工会计核算过程的模拟和替代,会计业务逻辑和工作内容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会计信息化是以互联网为特征,实现了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提高了会计确认的自动化处理程度、会计信息记录效率和准确性,扩展了会计的应用空域,但从会计理论和方法层面看,仍然缺乏足够的创新[5]。会计智能化以人工智能在会计中的应用为主要特征,为会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对会计产生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和应用范围的扩展,而是能够带来模式创新和方法上的突破,实现智能化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重构。对此,构建会计智能化这门课程,需要相关理论作为支持。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想-设计-实现-运行)工程教育理念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几所世界著名大学经过数年探究和实践获得的教学成果,是基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理念[6],为学生提供一种建立在真实世界、以产品或系统的“构想-设计-实现-运行”为背景基础上的工程教育,让学生以主动、实践、协作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组织沟通协调能力。CDIO工程教育成果如今被广泛推广和运用,涉及能力大纲、课程体系、项目驱动等多方面。实践表明,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全方位培养方面具有适用性及优越性。正因为如此,尽管CDIO是工程教育理念,但是学者仍然将其用到了财务分析、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会计课程教学之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7-8]。总之,根植于构建主义和认知发展理论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能让学生通过“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新型培养方式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点的内涵和关联,在熟知具体知识的同时,切实提升应用技能。
会计智能化不只是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人工来提高现有会计业务流程的效率和质量,更是用其带来的新技术、新思维推动会计模式创新,实现会计工作转型升级。它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尚处在“弱人工智能时代”。只有基于会计信息化的生命周期视角,从“构想-设计-实现-运行”4个环节设计会计智能化这门课程,才能全方位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素质和能力。显然,会计智能化课程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契合的。
2.2" 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会计智能化课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为满足会计专业开设会计智能化这门新课程的要求,需考虑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基本要素。在此,利用“构想-设计-实现-运行”产品周期流程来构建这些要素。
2.2.1" 构想:会计智能化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
会计智能化是人机协同的系统,目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其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能够自主感知、学习、决策、执行、控制和适应的智慧会计系统,涉及会计数据、会计算力和会计算法、会计执行的提升问题[9],涵盖计算智能(信息化会计)、分析智能(数字化会计)、自主自能(智能化会计)、融合自能(智慧化会计)等内容,一般由技术层、应用层、综合层构成[10]。显然,会计智能化会重塑会计职业,会计智能化应是会计专业一门必修的理论课,可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共32课时。高校在传授传统的会计知识之后,可通过会计智能化这门课程,展示会计智能化的基本原理、实际案例、发展趋势、前沿问题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未来的会计职业场景。与此同时,高校传授会计智能化理论之后,还应开设会计信息系统实践课程,如财务机器人、财务智能分析等,让学生体验会计智能化的流程。会计智能化之后,会计行业需要的是“技术+会计+业务”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对此,会计智能化这门课程应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会计模式的影响,熟知人工智能在会计中的基本理论、应用场景和未来趋势,掌握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处理的具体流程、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下的管理模式,以及会计伦理问题。
(2)能力目标。让学生拥有“智能核算、智能管理和智能决策”的认知能力。
(3)素养目标。通过传授财务共享知识培养学生的业财融合思维,通过传授大数据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让学生熟知会计智能化体系,提升智能商数。
2.2.2" 设计:会计智能化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会计智能化处在不断发展之中,会计智能化课程也没有相应的教材,因而对其课程内容的设计借鉴了很多已有研究成果。在此,基于“了解会计智能化——懂得新技术的应用——熟知会计智能化的应用基础——体验会计智能化场景——领悟会计智能化背后的会计数据、会计算力和会计算法的特性——洞悉会计数据的价值——应对会计伦理问题”的逻辑思路,构建7个章节的课程教学内容,并设置教学目标。具体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见表1[11-14]。
第一章:会计智能化概论。这一章主要让学生理性认识会计智能化的相关内容,对会计秉持发展的眼光。会计信息系统的历史演变教学内容除了借鉴会计信息系统教程,主要从《基于管理活动论的智能会计系统研究:从会计信息化到会计智能化》《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会计信息化:回顾与展望》两篇文献中获取素材。会计智能化的理论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参考了《人工智能技术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ABC时代人机结合的会计智能化路径研究》《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研究》3篇文章。会计智能化的内涵特征和学科属性教学内容主要参考《渊思寂虑:智能会计“热”的“冷”思考》《再论智能会计:兼谈智能会计的科学属性》两篇文献。
第二章:新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这一章主要让学生懂得技术给会计带来的变化,并鼓励其学习新技术,与时俱进。内容构建参考了《ChatGPT及其核心技术在智能会计中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智能化的诊断和改造探讨》《智能识别模式在电子发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等相关文献。
第三章:会计智能化的应用基础。这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企业如何实施会计智能化,以及实施会计智能化的条件和要求,引导学生规划好职业方向。其内容主要借鉴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组态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PEST分析》《论业财融合的信息融合路径》《业财融合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等相关文献。
第四章:会计智能化的应用场景。这一章的内容融合了《智能财务中的知识管理与人机协同》《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理论、框架、实践》《商业智能管理会计体系应用研究:以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智能+会计:模式创新与职业重塑》《“数智”时代会计教育重构:供需矛盾与要素创新》等相关文献。
第五章:会计数据、会计算力和会计算法。这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会计智能化的内在会计算法问题,深刻领悟会计智能化的要义。内容构想主要源于《会计演化逻辑与发展趋势探究:基于数据、算法与算力的解析》这篇文献。
第六章:数据资产和数据治理。这一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在会计智能化如何释放会计数据的价值,以及如何应对数据安全问题。内容主要参考数据资产和数据治理相关文献来设计。
第七章:会计伦理。这一章主要让学生理解会计智能化的伦理问题,提升职业素养。内容构建除了参考社会伦理相关书籍,还参考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会计伦理:内涵、转向与考量》《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高等教育的调查与反思》两篇文献的观点。
2.2.3" 实现和运行:会计智能化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
会计智能化是一门理论性课程,也是一门兼具技术性和社会性的交叉课程,因此,可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具体设计会计智能化的理论知识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并下沉到教学过程。会计智能化课程下沉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以此增强课程的挑战性、理论性和前沿性,着力推进课程创新。在课前环节,明确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选取反映我国企业会计智能化现实问题的案例,将现实需求和理论知识有机融合;在课中环节,运用课堂讲授、课堂研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堂展示和图解复盘等线下教学方式,结合MOOC(慕课)等线上教学方式,提升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体验性;在课后环节,以学生反馈和学校督导的教学评价为基础,采用以线上客观题和讨论为主的过程评价方式,以小组作业、会计智能化应用场景、期末考查为主的总结评价方式,以学生心得体会为主的动态评价方式,对会计智能化课程进行教学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课程内容,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寻找新的知识切入点,强化课程创新性。
3" 结语
随着“大智移物云区”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会计智能化课程应运而生,成为会计学专业一门必修课。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和怎样构建教学过程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会计智能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进行有益尝试,难免有不足之处。会计智能化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慧,温素彬.比物连类: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J].财会月刊,2023(4):45-49.
[2]张敏,吴婷,史春玲,等.智能财务人才类型与培养模式:一个初步框架[J]. 会计研究,2022(11):14-26.
[3]温素彬,李慧.渊思寂滤:智能会计“热”的“冷”思考[J].财会月刊,2021(21):62-70.
[4]何瑛,杨琳,张宇杨.新经济时代跨学科交叉融合与财务管理理论创新[J].会计研究,2020(3):19-32.
[5]刘勤.技术发展赋能会计变革[J].会计之友,2021(19):8-13.
[6]程平,王健俊.基于CDIO的“互联网+会计”财务智能化应用能力培养:以重庆理工大学MPAcc教育为例[J].财会月刊,2018(12):23-31.
[7]王兰.基于CDIO理念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J].财会月刊,2013(8):12-17.
[8]冯雪琰.基于CDIO理念的成本管理会计教学模式探讨[J]. 商业会计,2013(6):20-15.
[9]李琳,刘凤委.会计演化逻辑与发展趋势研究:基于数据、算法与算力的解析[J].会计研究,2021(7):3-15.
[10]应里孟,阳杰.智能+会计:模式创新和职业重塑[J].财会月刊,2020(24):69-76.
[11]续慧泓,杨周南,周卫华,等.基于管理活动论的智能会计系统研究:从会计信息化到会计智能化[J].会计研究,2021(3):11-27.
[12]李瑞雪.ChatGPT及核心技术在智能会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23(12):32-36.
[13]丁胜红,胡俊.人工智能技术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J]. 财会月刊,2021(8):98-102.
[14]高锦萍,白羽新,高居平,等.人工智能时代的会计伦理:内涵、转向与考量[J].会计研究,2022(3):18-26.
收稿日期:2024-03-05
作者简介:
鲁芳,女,1974年生,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经济学、会计与财务。